【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大紅燈籠高高掛(Raise The Red Lantern)

原著:蘇 童(Su Tong)
導演:張藝謀(Zhang Yimou)
演員:鞏 俐(Gong Li)

中國大陸  / 1996年  / 126分鐘
禮讚:義大利第四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國際影評人學會大獎
   美國第六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大學一年級的頌蓮嫁入陳府,成為四姨太;面對每夜只有一院紅燈高掛(陳府主人在那過夜的標誌)掙扎、不擇手段…

◎ 劇情簡介     

  唸大學一年級的頌蓮因父親驟逝,繼母以家裡缺錢為由將她嫁給陳姓大家族當四姨太。
  深具獨立性格的頌蓮逕自提著行李來到陳家,剛入門就與婢女雁兒有了些許衝突。原來老爺常對雁兒毛手毛腳,雁兒夢想有朝一日成為姨太,沒想到卻是娶頌蓮入門,自然妒恨難平。但新婚之夜三姨太梅珊假藉身體不適又將老爺騙到三房,這使得頌蓮新婚之夜獨守空房。

  大太太育有一子飛蒲整日在雲南作生意,二姨太生了女兒憶真。面善蠍心的二姨太不時好言相勸,也警告頌蓮不要再上樓頂上的房子,因為那間俗稱「死人房」的房子長年上鎖,陳家人都忌諱談論。

  三姨太梅珊約了高醫生、王先生及頌蓮打麻將,被頌蓮發現梅珊與高醫生有染,卻不揭穿。這一日飛蒲回來在樓頂吹笛子,引起頌蓮的興味,兩人相見似乎有著 一股莫名的情愫牽引著。但當頌蓮回房時發現自己藏在行李箱內的笛子不見了,她到雁兒房間搜查,雖不曾找到笛子卻發現雁兒在房內偷偷點燈,並製了寫有頌蓮名 字的人偶插滿針。在頌蓮逼問下,雁兒才道出寫頌蓮名字的人是二姨太卓雲。

  頌蓮趁卓雲來要求替她剪頭髮時,狠狠地用剪刀傷了卓雲的耳朵。但此舉反而使得老爺為了安慰卓雲而天天逗留在她房內。頌蓮見下人因她不得寵因而愈來愈不將她放在眼裡,於是撒了謊謂自己有了身孕,老爺立即按陳家老規矩在全家點燃長明燈,亦即長命百歲的吉祥象徵。

  但雁兒發現頌蓮尚有月經,遂偷偷告訴卓雲,於是卓雲煽動老爺找高醫生來診病,果然發現頌蓮並無身孕。老爺生氣下了對四姨太「封燈」的懲罰。頌蓮憤怒不已遂抖出雁兒偷點燈的事,大太太將燈燒毀並要雁兒跪在雪地上直到認錯,但倔強的雁兒情願凍死也不願認錯。

  梅珊來勸頌蓮,但頌蓮以為高醫生來是梅珊搞的鬼,兩人鬧翻。在頌蓮二十歲生日時,逕自喝醉了,無意中道出梅珊與高醫生有染,卓雲率人在城內抓到二人姦 情,梅珊被關入「死人房」內殺死,頌蓮隨後發現真相,但這無法改變什麼,因為第二年春天,老爺又娶了五姨太,而頌蓮則恍惚過著她的餘生。

◎ 賞析

  獲獎無數的「大」片以中國近代史上殘存的封建家族作了強而有力的批判,從而彰顯了幾千年來女性在中國的卑微地位。

  「大」片的主觀鏡頭放置在老爺的四個妻子身上,尤其是四姨太頌蓮的位階定調在大學生,這就更加有了強力的對比性。就算是接受了文明的洗禮,但在面對古遠流傳下來的「老規矩」,依然無力抗拒。

  蘇童原著「妻妾成群」自然將著力點指向四個女人在一個老舊體制下彼此的鬥爭與傷害。透過這個問題的思索,我們不難思索到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大家族的 圍牆圈定了一個不為外人知曉的世界,在這兒好像衣食不缺什麼都有,但最終令人茫然的是觀眾會感染到一股莫名的空虛與遺憾。

  牆上掛滿了這個家族的祖先均穿著官服,這樣的映象又直指了一種傳承,只可惜這份傳承不但沒有令人喜悅的動力,反而給予人沉重的負擔。就像在老舊的屋子 內外佈置了鮮紅的燈籠,這些火紅的搖曳反像鬼魅般地攀住殘存的屋簷,微弱的燭光好似殘喘苟延的病人,生怕一陣風襲來就會吹滅燭火。

  四個女人必須站在門口接受點燈的選擇,這是何等殘酷的畫面?當一個人無法再為自己作任何決定之際,這何異於一名躺在床上的植物人?能認清這樣的自我必須要有精神層面的認知,否則在愈逼愈緊的領域中不是被這股老舊勢力摧毀,要不就是融入其中加入殘酷的鬥爭行列。

  情慾是永無止盡的,為了享受女人的盡心服侍,府內發明了一種搥腳底的儀式。當女人被當成性奴隸時,正好凸顯了大男人沙文主義。點燈不只是為了滿足視覺 的享受與快感,更是一種權威的表現。這種權威還可無限上綱地私下了結一個生命,這種令人驚悚的畫面雖然發生在下雪的早晨,但在「瑞雪兆豐年」的對白中,不 免令人聯想到這個家族的過往,甚至是這個國家過去不公平的悲鳴。

  頌蓮與大太太的兒子飛蒲相見這條線應該可以有更佳的發展,導演既然安排了兩人站在樓頂的門互相遙望,自然有責任將這段戲放大追索,只可惜飛蒲的戲只出 現過兩次,自然來不及表現。可能是導演依然顧忌著傳統的倫理壓力吧?但這幾乎是頌蓮生命中唯一的出口,缺了這一環的表現,自然會導致頌蓮最後精神失常。

  頌蓮的條件本來可以獲得陳家老爺的寵愛,若能像二姨太或三姨太略用一點心機,陳家的產業說不定會落她之手。但頌蓮可貴之處在於並不願意當魚缸中的金 魚,在面對其他姨太太的鬥爭還得應付自己的貼身丫環雁兒。雁兒想麻雀變鳳凰,這是一個女孩子的憧憬誰也無法苛求,問題是倔強的脾氣反而使她陷入萬劫不復。 頌蓮與飛蒲相互吸引的是笛子的旋律,但這條線並未繼續發展,反而是扭向雁兒這條線上,不但發現了雁兒偷點燈;更了解了二姨太卓雲的面慈心惡。

  二姨太卓雲只為陳家生了一名女嬰,這不免使她心中暗自著急。當年輕又貌美的頌蓮出現時,對她更是一大威脅。但卓雲的性格不只豐富了情節,也大大提升了女人鬥爭的多樣化,並使得「大」劇更為厚重起來。

  比起頌蓮,三姨太梅珊是有其類比性的。梅珊是一名唱戲的旦角,過去也有一段風光的歷程,面對這個大家族的「老規矩」,梅珊自然有她應付的面向以及方 法,但這樣的反抗與頌蓮是截然不同的。她將情慾轉化為對外的偷情,從她的角度而言,似乎是無奈而傷感的,但她卻忽略了陳家延續下來的「老規矩」是一股多麼 龐大的力量。屋頂上「死人房」的秘密也因而被揭露了。當真相不再是真相時,在透析事實之後,人將再度陷入另一種迷惑與困境,也更了知生命的試鍊始終是建立 在一再的測試與重覆,只是必須要以生命作為代價就不免叫人唏噓了。

  整部影片區分為「春、夏、秋、冬」自然有著令人驚喜的塊狀呈現,也更圓融地表現了與人併存的大自然力量。只是當五姨娶進門時,頌蓮似乎已陷入了神恍惚的狀態,故事雖然已近尾但我們似乎可以預測這樣的故事一定還會繼續發生。
  頌蓮最後將「封燈」的黑幕揭開,逕自在四房內外點上大紅燈籠。陳家似乎不願意再去追究,這應該是象徵頌蓮最終的勝利吧?!也許這只是魯迅筆下的「阿 Q」精神,但頌蓮除了以這種表徵作為抗拒之外,她還能有什麼反擊的力量呢?尤其她也幫三姨太梅珊的房間內外點燃燈籠,並播放梅珊以前唱戲的唱片。這使得陳 家又陷入鬧鬼的恐慌中,這應該也是另一種無力的抗議吧?

  「大」片曾遭大陸當局禁演,自然是這樣銳利的批判,勢必引發平民百姓的真正覺醒,尤其一向被欺壓的女人開始認知道男女的位階必須平等時,將會沖擊到整個社會的價值觀。

  整體而言,「大」片是一齣整齊而又難得的佳作,除了背景隱現的壓力之外,人性的卑劣也被導演透過鏡頭一一展露開來。其實「大」片的情節只是一個縮影,在現今的社會中不也有類似的情節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