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8年3月2日 星期日

5X2愛情賞味期 (5x2)

導演:馮斯凡.歐容(Francois Ozon)   
演員:瓦萊麗亞.布諾尼妲姬(Valeria Bruni Tedeschi)
   史蒂芬.福瑞斯(Stephane Freiss)
法國  / 2003年 / 82分鐘 / 限制級
禮讚:2004年威尼斯影展競賽單元
吉勒與瑪莉是一對三十多歲的年輕夫妻。本片是關於他們婚姻生活中五個最重要的時刻:離婚、與親友共進晚餐、孩子 出生、結婚、還有他們的邂逅…

◎ 劇情簡介     

  吉勒與妻子瑪莉到律師事務所辦理離婚。手續辦妥後兩人又到旅館內作一次臨別的溫存。瑪莉到浴室裡沐浴後正欲上床,但母親打電話來關懷,這大大影響了兩人的興致。瑪莉將吉勒推開,但卻發現窗戶打開了,瑪莉有些擔心,吉勒從暗處出現,譏諷瑪莉別以為他會因此而自殺。兩人開始相互指責。瑪莉無奈地表示吉勒現在已經有了新女友克麗絲汀;而吉勒反問瑪莉是否曾有豔遇?瑪莉不諱言地承認了。這似乎是一場沒有輸贏的對話,而兩人雖有心重拾感情,但彼此卻愈來愈遙遠了。

(二) 聚會

  吉勒與瑪莉哄騙兒子尼古拉上床睡覺後,開始準備接待吉勒的哥哥克利斯多夫以及他的同性友人馬狄厄。在喝酒聊天中,吉勒道出了曾有一次與瑪莉一起參加轟趴活動,瑪莉不願加入,但吉勒卻興致勃勃加入了,不但與女人發生關係;也加入了同志的性愛。而當夜瑪莉與馬狄厄跳起熱舞,吉勒卻跑到兒子房間睡覺…。

(三) 生產

  瑪莉要生產了,吉勒答應會陪在身邊,但臨盆之際,吉勒卻惶惶不安地在外遊蕩,甚至到餐廳吃牛排以消除自己的不安。瑪莉因為胎位不正近乎難產,只有瑪莉的母親陪伴在側;而吉勒的父母卻也因過去的瑣碎之事而吵得不可開交。瑪莉要母親先回去,因她相信吉勒一定會來,果然在生下嬰兒後吉勒才出現,瑪莉在吉勒向她表示愛意後,也決定將兒子取名為尼古拉。

(四) 結婚

  教堂中吉勒與瑪莉相互對婚姻作了承諾,但到房間時吉勒卻已經醉倒了。瑪莉在花園中漫步,認識了一名來自洛杉磯的美國人,兩人半推半就中發生了關係。而瑪莉回到房內時吉勒尚在睡覺,瑪莉不禁從背後抱住吉勒並喃喃地說:「我愛你」。

(五) 相遇

  瑪莉一人到卡里普索渡假,遇上了吉勒與女友瓦樂希,吉勒與瓦樂希在情感上出現了問題,遇見了瑪莉後整個心神全被吸引過去。就連打網球也讓吉勒因頻頻撿球而不悅。吉勒在黃昏的海邊終於遇上了瑪莉,兩人愉悅地朝海上游去…。

◎ 劇情分析

  以倒敘的五段情節連結了一對男女從邂逅到離婚的過程。正因為是倒著看的,所以觀眾在觀賞之後走出電影院,在回家的途中正好可以再從頭將故事整理一遍,於是透過新的排次與思惟,這齣電影便慢慢在每個人心中重新昇起一股動力。

  吉勒和瑪莉的故事其實也可以是任何人的故事。情慾的追索有時不只是情慾,而是在幻化之後變成生命過程中相當重要的動力。因為人性永遠是躁動不安的,站在一座高山頂巔時心中卻早已興起征服另一座山頭的慾望與企圖。於是吉勒帶著女友到海邊渡假,很自然就因這種的靈魂躁動而認識了瑪莉。然而過份指責吉勒似乎也是不公平的,因為若是瑪莉不為所動,那吉勒對她的企圖必定徒勞無功的。顯然瑪莉在這個節骨眼也只是一位想戀愛的女孩,於是事情就這麼簡單地發生了。

  世間男女似乎永遠必須在這個模式上相互追逐與吸引,然後再彼此傷害乃至最後分道揚鑣。分分合合極似中國的陰陽動靜的哲理思考,人間的真相有時是必須藉助這些互動從而相互染熏與影響,於是乎人的思想層次便由此獲得更多的養分而人格也因此而逐步成熟。

  當從愉悅相視到相看兩相厭,這樣的兩極差異必然有著極大的原因。每個人的過程都不相同但也有更多的因素卻是有其共通性的。導演將「聚會」這一段放置在離婚之前,而這一段的吉勒與瑪莉似乎已在婚姻情慾這個關卡上嚐盡了各種可能。吉勒的哥哥是同性戀,但這不表示吉勒這位異性戀者在轟趴的派對中會放棄與男同志的溫存。或許這也是一種人性的好奇,但這說明了當婚姻中的情愛可以與性慾全部分離之際,也似乎帶出了相當有趣的問題。因為也許瑪莉也可以參與,那麼這對夫妻將會在日後共同去「經營」他們超越常態的情慾生活。而在這個階段,夫妻兩人有可能會彼此更為共融,但必須透過彼此的諒解與知心,當然也有可能因為對「獸性」的更大揭露而有了更大的隔閡。

  瑪莉在這段情節中是較隱忍的,但她卻也在聚會中與吉勒哥哥的「室友」有著微妙的互動。畢竟人性的躁動是細緻卻又難以隱藏的。這無關乎男與女,其真正的緣由必然是人性的不安。

  瑪莉生產時,吉勒表現了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忐忑與不安,他假藉各種理由不讓自己到分娩的現場。這種逃避的心態也是相當複雜的。吉勒自己的婚外情持續不斷,不管瑪莉知不知情,吉勒心中還是相當不安的。因為外遇必然有了兩個對等互動,這表示吉勒有時會將自己移情到自己外遇對象的另一半,於是在潛意識中吉勒便認為自己被瑪莉背叛了。

  這自然只是一種想像與假設,然而很不幸,這種潛意識想法卻是真的。因為在結婚那場戲中瑪莉就是在新婚之夜有了一段「豔遇」。雖然吉勒應該為這件事負一半的責任,但無論如何,在真實與虛幻的思維中,人會發生什麼事情其實都是無法預測的。

  吉勒不敢到產房的原因當然也有可能是對一個新生命即將到來的不確定感。一切來得那麼突然,也充滿了神奇與恩寵,然而也因為是這樣,反而讓吉勒更容易陷入一種空茫之中。孩子的成形出生不是吉勒用智慧或巧手製作的,吉勒愈覺毫無参與感之際,其他紛亂的思維就以更大的壓力逼迫而來。於是吉勒想到了自己不斷的外遇,當然也只好選擇了逃避。

  吉勒沒想到瑪莉胎位不正,生下的孩子更不像他,這些一連串的妄念紛飛不免在吉勒的腦海中變成一顆顆的種子,當時機成熟之際,不管好的壞的,這顆種子必定會發芽出土的。

  瑪莉那段豔遇也牽扯了太多人性慾望。瑪莉只希望一個人在飯店湖邊的林中獨思。但這真的是這麼單純的想法嗎?從歡樂的派對以至洞房花燭夜的期待,但這一切在吉勒醉倒之後全部失色了。

  瑪莉難道沒有帶著一顆不悅的心情期求在某種突然之下的滿足?也許只要是一名認識女友的相遇都能修補此刻的遺憾。然而上天卻派來了一名從美國洛杉磯來的男人,在異國人際的催逼下,瑪莉自然無法抗拒這次的豔遇。因為瑪莉要求離去的表情是一種懦弱的逃避,這種眼神很快就被這名充滿侵略性的男子所識破,更何況這種侵略性在瑪莉的潛意識中究竟曾經存放過多少的紛亂思緒,也是值得觀眾探究的。

  二個人的五段情節,其實不是只會發生在法國人身上,只要是人必然都有可能會有過類似的情境。導演在這部影片中不見得將主旨放在五段情節中,而是藉五段故事來訴說著人性的複雜。

  什麼是婚姻?什麼是愛情?這個問題永遠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任何一種回答,其實也只都是人茫然的喃喃自語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