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風月(Temptress Moon)

導演:陳凱歌(Kaige Chen)
演員:張國榮(Leslie Cheung)、鞏俐 (Li Gong)
大陸 / 1996年 / 130分鐘
禮讚:第3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第33屆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
講述了病態社會下的病態人生,通過一個愛情悲劇,以表達作者對人性的反思…

◎ 劇情簡介     

  忠良因父母雙亡,不得已在辛亥年投靠江南龐家。因其姐姐秀儀是龐家大少爺的姨太太。忠良入了龐家偶爾能唸一點書,但大部份時間都在服侍大少爺吸鴨片。龐家老爺有個小女兒叫如意以及身邊的一名遠房親戚端午與忠良一起嬉戲,但忠良因受大少爺強迫性遊戲,遂在鴨片中下毒以致大少爺成為植物人,而忠良也因此逃往北京,但在半途被黑道大哥大大收養而帶往上海。
  
  長大後的如意曾被景家退婚,因景家認為如意從小在鴨片煙霧中長大實在不是大家閨秀,沒多久龐家老爺歸天,在宗族長輩的操控下,由如意成為龐家的當家主事。但如意遣散了父兄的妻妾,使得長輩相當憤怒。
  
  忠良在上海被大大訓練為誘拐富婆的小白臉,而這回大大看上了龐家的產業,遂要忠良也回龐家誘拐如意,但忠良在見到如意後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她。這使得忠良臨陣脫逃藉故回去上海。
  
  大大表面和悅,骨子裡相當在意,為了讓沮喪的忠良能恢復以往,大大令手下設計將如意騙到上海,並帶她到現場窺看忠良詐騙富商太太的卑劣手法。常與忠良在天香里幽會的富婆知道真相後跳樓自殺。這一切使得目睹的如意傷心不已,但她不死心,她逼問忠良是否愛她?然而忠良如同面對天香里那名富婆的追問一樣,始終默默無語,而那一夜見到許多世面的端午強暴了如意。
  
  如意回龐家後,景家少爺從日本回來,當面求見如意,雖然遭受如意的數落,但卻堅持要娶她。這是如意一輩子最渴望的事,於是她答應了。雖然忠良在發覺真愛的方向後,也奔向龐家向如意示愛,但似乎為時已晚,因為如意向他表示她已經不愛他了。
  
  端午眼見如意要嫁給景家,竟向景家少爺說如意和他以及忠良都上過床。如意打了他一巴掌也坦然承認,但景家少爺不以為意依然願接納她。
  
  忠良見如意離他而去,遂又燒了兩泡鴨片並摻了毒,終使得如意也成植物人。悔恨不已的忠良雖趕回阻止但已慢了一步。臨上船前遭大大派人暗殺。而龐家的當家主事從此落入端午手中。
  
二、 劇情分析

  在世代交替以及新舊思潮的交揉碰撞中,不但中國從專制改為民國,而原本富可敵國的江南龐家也在紛爭的世態中掀起人性的爭鬥風雲。
  
  忠良被送到龐家是因為姐姐是大少爺的姨太太,他雖然被稱「舅少爺」,但事實上是專門為姐夫燒鴨片菸的。早已喪失性能力的大少爺竟要忠良與姐姐玩起性遊戲,不堪受辱的忠良以毒葯摻入鴨片中使得大少爺變成植物人,這個事件充分顯示忠良的性格與命運。或許我們應該說是因為這種扭曲的性慾與價值觀在植入忠良的內心之後,就開始發芽生根,就算日後他沒有被大大收養,這股扭曲的意識依然會主導他的行事風格與命運。
  
  龐大的龐家產業在歷經世局的波濤洶湧,恰似一代江山的繁華似錦,終究拗不過人性的複雜與爭鬥。傳統的老舊思想始終在大門內維持著它的威嚴,卻不知外在世界的急驟改變。問題是每次離開的人似乎都在獲得成長後,又急急回到這座大宅院中,因為它像母親的懷抱般溫暖與安全。只有忠良像一隻被丟入熱水中的青蛙,奮力躍出水面後再也不願回來。因為只有他徹底認清這所大宅內的迂腐以及已入膏肓的病態。
  
  忠良被羞辱的是從嘴開始,從此他開始用嘴來戲謔女人。他可以在吻女人耳朵時以舌頭嘴唇卸下耳墜珠寶。因為在潛意識中這是一種能掩蓋或超越二十年前的屈辱。而可怕的是這項屈辱的源頭竟是與姐姐之間的複雜糾葛,正因為如此,他從不曾寫過隻言片語給姐姐。在龐家的那個年代其實是他一直想辦法要忘記的。但姐姐的陰影使得他變得更自卑,為了克服這種潛意識的沮喪,他只有繼續活在「剝削打劫」富有太太的勾當中。
  
  然而忠良正如他的名字一樣,起碼還留存著性善的良心。一直留著天香里那名女人的相片,也一直用各種理由搪塞而不肯下手,正因為忠良在近乎無情的欺騙中開始感受到人與人之間關懷的溫馨與甜蜜,也許他真的想動情,但尚未碰到真正值得愛的女人。
  
  若不是大大覬覦龐家的產業忠良是不會回去的,這只能解釋為無法逃脫的「母性情懷」,它造就了忠良這一段令人悸動的愛戀 ; 也在龐家再度引燃了另一次的悲劇。忠良與如意再度見面,忠良耍酷的表情與動作,固然是他以退為進的手法 ; 但卻也是他對二十年前的屈辱所表達的抗議。
  
  如意的角色是相當有趣的。她從小就調皮搗蛋,一次可以掀掉幾十桌的麻將局 ; 也對於長輩不准女人踏入祠堂留下錯愕及永難磨滅的印象,但這些強悍的性格並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繼續延展,相反地如意長大後最想做的就是當「新娘子」,而在見了全面洋化的忠良後,立刻就被他所吸引。此時的如意似乎已經不再是小時候活蹦亂跳的瘦小女孩,這樣的改變難不成是因為龐家的傳統桎梏而使她變得楚楚可憐?

  但仔細思考卻又不得不推翻這種論調。如意剛當上龐家的當家主事,大膽地遣散了父親及哥哥的姨太太,面對龐家的長輩指責卻毫無懼色。很顯然小時候四處鑽桌下掀桌布的如意又回來了。
  
  在見到忠良之後,立刻決定為他奉獻一切,甚至為了與他作愛而預先找端午「模擬」。然而事情是否真的如此?如果如意真的愛上忠良,倒不如說是那些她從未見過的行頭以及洋派作風挑動了如熾的追索之心,她願意跟忠良離去到任何地方,只是想離開這幢大宅屋,而這一切才足以說明以及連貫如意外向但卻被傳統束縛的壓抑,在尋求到出口之際,她是絕無放手之理。
  
  如意其實不是一位懂得什麼是「愛」的女人,她也許可以用天香里跳樓自殺的女人與自己作類比,進而證明忠良不愛她。但她忽略了忠良面對不同的女人,其實一樣的反應不見得是一樣的答案。百年老宅的陰沉以及鴨片煙的薰染,使得如意對愛的判斷似乎有了偏差,因此在缺乏判斷的結果,就只剩下一條明顯的線索──她想當新娘。
  
  結婚是許多愛情的歸宿,但不幸的是如意始終無法真確地掌握結婚之前的真正脈絡,這自然是有許多令人無奈的命運作祟,但人物性格大體上是會決定結局的。
  
  端午的性格也是急遽改變的。當然從卑下謙恭轉為暴力佔有,甚至最後的駕馭,都是因為一種外出的歷鍊。端午的掌握龐家倒是有些風雲際會,絕不是他的才能出眾,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其實也有許多類同的故事。然而「風」片要告訴我們的不盡然是龐家基業中的小細節或者男女風月傳奇,反而是要我們去體會在歷經外在與內在的紛擾之後,大宅院依然存在,不管誰當家作主,白天黑夜依然循環運作。
  
  繁華似錦的權力慾望,就算暫時擁有,但終究並非永恆落實,在無常到來,一切很快就幻化成空。而在龐府下的激情狂愛,其實當事人也無法體驗虛幻中的真相,在落得生命亡故或者成為植物人後,空留過往的畫面徒增噓唏無奈而已。
  
  「風」片格局龐大意寓深遠,但上海這條線的建構始終欠缺較圓融的描述而使得故事進展略顯凹凸,這一點是較為可惜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