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天堂過客(Heart And Souls)

導演:朗‧安德伍德(Ron Underwood)
演員: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JR)
   查理斯‧葛洛丁(Charles Grodin)
美國 / 1993年 / 93分鐘
本片敘述四個毫不相干的男女在一場巴士車禍中喪生…

◎ 劇情簡介     

  一九五九年的舊金山的一個夜晚,一輛無軌電車衝到橋下,司機和四名乘客全部死亡。分別為想成為歌劇男高音但卻又有舞台恐懼症的漢利森,上夜班以撫養二女一男的單親媽媽潘妮,深受良心譴責的竊賊邁洛以及徘徊在愛情婚姻臨界點的茱莉亞。

  但車禍現場一名孕婦生下男嬰,一種神奇的力量使得四個靈魂寄托在男嬰湯瑪斯體內。小時候的湯瑪斯看得見四人並嬉戲在一起,潘妮甚至教湯瑪斯一首自編的兒歌「抱臭蟲」。但在湯瑪森七歲時,四人覺得纏住湯瑪斯對他是不公平的,因此決意不再讓孩子看見他們。

  湯瑪斯長大後在一家銀行團上班,而四人也因為司機開巴士來接他們去投胎,這才醒悟他們必須自行去了結生前的遺憾,而這一切都得借助湯瑪斯的身體。

  工作忙碌的湯瑪斯與女友小安出了誤會,突然又見四個人不免驚惶失措。在了解事情的緣由後,湯瑪斯答應了。首先邁洛進入湯瑪斯的身體,回到以前老大的住處,並將三○年代的齊柏林郵票偷回還給失主,在了卻心願後邁洛與眾人道別,安心地搭電車去投胎了。

  眾人原本先要去找潘妮的兒子比利,但因比利和兩個姐妹分別被領養,只知兩姐妹住在沙葵曼托,比利則不知所蹤。正好路過歌劇院,於是眾人強行將怯場的漢利森推入湯瑪斯體內,幾經波折終於完成在台上高歌的未了心願。而湯瑪斯的女友小安與父母也在場,使得小安對湯瑪斯的一再失約更加不諒解了。

  漢利森去投胎後,湯瑪斯被送進警局,雖罰了款但開車離去時卻又與警官的車撞在一起,湯瑪斯沮喪之際,警官妻子懷中的兒子驚嚇大哭,警官抱起小孩唱「抱臭蟲」的兒歌,潘妮要湯瑪斯問警官的名字,才知比利是自己兒子,潘妮這才了無遺憾地去投胎。最後的茱利亞找到男友約翰的家才知他已過世七年,錯愕之餘,茱利亞才醒悟她的心願應該是促使湯瑪斯與小安不要再步她當年的後塵。在獲得湯瑪斯的保證後,茱利亞這才坐上電車去投胎,而湯瑪斯也向小安求婚,完成終身大事。

二、劇情分析

  死亡至今依然被許多人視為禁忌,這當然是因為不了解死亡的真相。所謂的真相必須得從宗教角度才能提出合理的解釋,然因宗教觀的不同,在認知的領域與層次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天堂過客」正是一部跳脫宗教束縛全然以人文角度來檢視生與死這個關鍵的真確意義,這部片子就變得相當有趣而受到歡迎了。

  生和死的呈現必須先確定靈魂的存在。從片名中我們得知編導也努力在心與靈之間作不一樣的詮釋。這種認知點早已提供了編導的企圖心,畢竟心與靈魂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當死亡的靈魂再度存在另一個空間時,靈魂的「心意」與「思想」就精確地被解說了。

  一場車禍帶走了二男二女的生命,但他們的靈魂卻躲入了剛出生的嬰兒體內。這似乎是上帝的一個疏忽;但未曾不是一種試鍊的安排?

  人往往大限到來才著急許多事情並未如願完成,甚至也才恍然自己的死狀與地點,一名對生命有著自信的人必須活在當下,在超然的明性觀知下,生死的界線就會消失。但對突來的車禍應該算是既定的命運,但這命運的背後卻有著某種力量的關懷。

  邁洛在良心發現尚未來得及贖罪之前就車禍死亡。邁洛過去宵小行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懺悔,雖然努力補償依然失敗,但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信念下,邁洛被列入考驗的行列。

  潘妮獨自一人撫養二女一男,驟死而使得子女四散,她會留在湯瑪森的身體內,正是潛意識中的遺憾。這種難以言說的痛外人往往無從察覺,只有當事人的「苦願」才能化作冥界的哀慟,然而靈魂與世界的人的試鍊還是平等一致的。潘妮雖努力尋找兒女,但始終不獲,最終依頼湯瑪斯的糊塗車禍使她了卻心願。這是自助助人的具體表現,也是潘妮心靈得救的表現。

  漢利森的遺憾是舞台恐懼症,明明有副好嗓子且又期望成為歌劇的演唱明星,但每當面對台下,漢利森的腦中就一片空白,他帶著這份無法克服的遺憾離開人世如何會甘心?然而這似乎也是必須自己去面對的問題,漢利森最終藉著湯瑪斯的身體在音樂會上高唱國歌,不但了卻心願也使得台下的小安對男友湯瑪斯有了不一樣的見解。茱莉亞的遺憾是來不及向男友吐露心意,但當她與湯瑪斯趕往約翰住處時,約翰已經在七年前就去世了。茱莉亞了卻心願的機會落空,但卻也猛然醒悟她的試鍊必須轉移到湯瑪斯與女友小安身上,因為他們倆人目前的處境正與三十年前她與約翰的情形是一致的,在湯瑪斯的保證下,茱莉亞才了無遺憾地投胎去了。

  「天堂過客」雖然敘述靈魂投胎的故事,但卻也呈現了四個靈魂與一名小孩的情感互染。然而這牽扯了一個性格自主的問題。小時候的湯瑪斯不但會唱各種怪歌,對一切知識的理解遠超過同齡的孩童;這當然是四個靈魂背後暗助所致。這雖然令湯瑪斯與眾不同,但當四個靈魂離去後,湯瑪斯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西方的個人主義在某方面而言是極具挑戰性的,因為所有的成就必須來自自己的奮鬥與努力,而四個靈魂的介入只是戲劇的手段而非目的,這也是為什麼編導會在湯瑪斯七歲時讓四個靈魂離開的原因。直到湯瑪斯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四人終因了悟自身的遺憾未解,這才匆匆又來找湯瑪斯。

  湯瑪斯是什麼理由必須承載四個靈魂在片中並未交代,而他的遭遇究竟是幸或不幸?這很難斷定。編導切斷了他讀書成長的這些過程,使得湯瑪斯在獨立自主的性格上沒有令人疑惑。而他與女友小安的互動,因四個靈魂的搶眼而略顯失色,如果在解決的過程中能讓小安參與,相信戲劇的衝突會更會人期待的。

  中譯名「天堂過客」其實也相當有趣的。如果仔細深思,人不也是世間的過客嗎?人生在世縱然家產萬貫,子孫滿堂,但時間一到不也兩手空空離去?但這樣的想法也因偏「空」而顯得消極。人生雖然苦短,但若能仔細傾聽,處處是悅耳天籟;若能靜心觀照,條條是康莊大道;若能謙虛感受,周遭盡是喜悅。就是人生作客一遭而一切俱足,何來主客來去之分?

  生命的喜悅來自了知真相,四個靈魂以了卻心願從而光輝了人性的真善美,在助人而自助的基礎中,生命的價值觀有了可資認同的位階,在七情六慾的拓染中,是非善念常在一念之間有了區野,如何在迷失的關口中尋得正確的出路,必須得從生活認知與心性修持談起。

  「天堂過客」的前提是肯定了佛教的輪迴,如此故事才有發展的空間。如果有輪迴,那會不會影響每個人的思惟?答案是肯定的。一生的過程其實更像進入學校的學習,過程雖不一樣,但最終的目標則是必須為自己交出一張成績單。不必在意分數的多寡,如果稱已經盡力,仰不愧天俯不愧地,那還有什麼遺憾的呢?人生一遭要懂得如何給自己一個交代,有了這樣的認知,當一切結束時伴隨你的將會是永遠的俱足與喜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