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電影奇譚(The Big Picture)

編劇:麥克‧梵侯(Michael Varhol)
導演:克里斯多夫‧葛斯特(Christopher Guest)
演員:
珍妮佛‧傑森李(Jennifer Jason Leigh)
   凱文‧貝克(Kevin Bacon)
美國  / 1989年 / 100分鐘

這是好萊塢自我解嘲的一部電影,電影圈的光怪陸離雖時有所聞, 雖然如此,本劇之所以能夠拍成電影,其著力焦點依然定位在人性與感情的互動,因為這是電影吸引觀眾最…

◎ 劇情簡介     

  好萊塢國際影片協會為影藝學院的學生舉辦了小型影展,尼克‧查波曼以「第一次約會」勇奪獎項,立刻受到製片亞倫‧哈貝爾的賞識,不但給了他名片,並表示欲與尼克合作拍片。

  興奮的尼克依約前往,並提出自己的構想:在一個冬季鄉間的小屋內有二男一女的三角戀愛。但亞倫卻提出修改為二女一男的構想,在亞倫的助理塔德的說項下,尼克雖然不同意,但勉強答應了。

  亞倫邀請尼克去參加家庭宴會,尼克帶女友蘇珊前往,但女演員格瑞程知道尼克有新戲欲拍,遂主動接近,這使得蘇珊極為不悅,而尼克也漸漸迷失了方向。因此當格瑞程邀請尼克去參加另一個宴會時,尼克答應了。但尼克心中忐忑,始終不敢越雷池一步。但當他回來後,蘇珊對他的獨自外出,兩人有了爭吵。

  憤怒的尼克又驅車前往格瑞程的家中,在車上想的盡是格瑞程的誘惑。但意外的是當他敲門時,女傭卻說格瑞程與男友出去了。被潑了冷水的尼克更加按捺不住,回去後竟提出與蘇珊分手的要求。

  搬到明星住宅區內,尼克因劇本修改為夏天的海邊而開始動筆寫劇本,也硬著頭皮租了一輛跑車和一個月四百元的房子。但沒想到在這關卡上,亞倫卻被片廠撤職,所有的案子全部暫停。

  尼克急著找新老闆勞瑞,但勞瑞根本不理他;接著四處推銷他的創作,但卻無人採用。失望的尼克還了跑車,搬出豪宅,只能擔任搬運工、電話查訪員來糊口,在一次擔任信差時正好送到蘇珊的辦公室。尼克與蘇珊見了面,兩人說不出的感慨,蘇珊勸他應該打電話找他以前的攝影師好友艾米特,並向他道歉之前因為得意忘形並未推薦艾米特,但好友還是原諒了他。尼克獨自看電影,遇上女同學麗迪雅。麗迪雅隔壁一群樂團要拍音樂帶,尼克免費幫他們完成了。雖只播出一次,但正好被塔德發現,他告訴另起爐灶的亞倫。但因尼克正在烤土司,他要塔德等一下再打來,亞倫誤以為尼克已經有其他片約,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尼克頓時成為好萊塢的搶手貨,終於完成了他的作品。

 賞析

  這是好萊塢自我解嘲的一部電影,電影圈的光怪陸離雖時有所聞,但畢竟都是從影視版面及八卦雜誌中獲得。事實上真正推出檯面的,大部份是影人與經紀人的刻意宣傳,至於屬於人性的迷失則反而不受青睞;原因是當事人會極力隱藏,真相則較趨模糊。「電影奇譚」正好在這方面提供了這個生態圈更多的訊息與內幕。

  雖然如此,本劇之所以能夠拍成電影,其著力焦點依然定位在人性與感情的互動,因為這是電影吸引觀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導演在片中為了要闡述主角尼克過人一等的想像力,不時以營造出的「妄念」造就了不同時空的角色。譬如尼克開車進入影城時,警衛上前訊問,場景立刻變成尼克想像的德國蓋世太保來盤查;尼克向亞倫敘述故事構想時,鏡頭立刻以二男一女實際演出,並以黑白來分別並呈現尼克真正的銳利感覺。這種心裡的感受具體地以畫面出現,確實是相當難得的映象表現。因為這樣更容易讓觀眾接近尼克的心靈思惟,並共同感受與呼吸。

  亞倫是個製作人,就算他突然被撒職,但很快就能在他處另起爐灶。好萊塢幾乎是這類人的天下,很多人被玩弄於股掌而不知;說得殘酷一點,亞倫更是靠這些人才有「本錢」掌握最尖銳的訊息而站穩好萊塢。因此導演為了顯示亞倫的「操縱慾」,特別設計了幾個有趣的畫面。

  當尼克第一次去找亞倫時,發現亞倫收藏許多人形指套;指套是人操控的,其意已經相當明顯。另外亞倫喜歡用搖控器控制壁爐爐火的大小;片尾亞倫誤會尼克不接他的電話,更是用遙控器將火開至最大來表示他的憤怒。

  尼克提出的電影構想背景是冬天鄉間的木屋,但亞倫先是主張把二男一女改為二女一男,甚至將冬天木屋改為夏天的海灘。對一名創作者而言,若不屈服則有拍不成的危機;若接受將是情何以堪?這種事不只出現在好萊塢,任何地方都會有這種現象的。因為居上位者假如對任何案子都不提出看法,那豈不顯示自己無能,高明的影視生存者還會故意留一手讓主管「發揮」,可真是「用心良苦」。這是另一種角度的「電影奇譚」。

  想像力是藝術創作者必備的條件以及資產,而這些原創都跟創作者的周遭環境及心境有極大的關係。尼克學生時期的比賽得獎作品「第一次約會」就是黑白作品;而他向亞倫敘述的故事也是黑白的,因為黑白是善惡的極端對應,尼克初出茅廬沒有心機,有的儘是純白的棉絮。正如亞倫指出他的作品都是在大雪中,因為雪也是白色的。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書桌上那個水晶球內的小屋雪景,因為天天目睹,這個幻象時空早已和他的思緒結為一體。

  當尼克的案子因亞倫的去職而停擺時,尼克立即陷入困境中。他四處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甚至妥協地以亞倫提出的構想向片廠推銷,最後二女二男變成空中小姐;更甚者四名空中小姐晚上會變成鬼……。

  尼克漸漸迷失自我的原因是受不了誘惑。當女明星格瑞程不只一次主動投懷送抱時,尼克從靦腆進而對她有企圖,更使得他主動離開了女友蘇珊。但他根本不知道格瑞程幾乎向每個對她有利的男人投懷送抱;也因為如此,當格瑞程的經紀人告訴她,尼克的案子胎死腹中時,格瑞程立刻毫不猶豫地離去。

  這種銳利而直接的「交往」其實不只影劇圈內才有,人生的互動常可找到相同的範例,只是影劇圈較為明顯罷了。格瑞程的態度也突顯了蘇珊的純情與真誠。她的建築師職業,象徵了腳踏實地的本質與性格,而不是尼克的一步登天。這是很好的對照,不只給劇中人更給予觀眾很好的啟示。

  尼克的創作精神其實都是反「商業」的。這種歸納在前衛與藝術的創作精神,其實是無法與好萊塢這個「工業」相抗衡的。正如尼克說他要以黑白影片拍攝,亞倫說現在已經沒有黑白放映機了,所以改成黃昏的金黃色。至於全片不用音樂,終究還是得屈服的。因為電影畢竟有它的觀眾群,因此原先角色的年齡也由四十歲改為二十多歲。

  我們不妨回頭檢視,至此尼克的原創作只剩幾何?一名創作者幾乎在電影工業的機器中澈底解體。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麼龐大的體制若受制在編劇或導演的手中,其實也是相當冒險的。

  人生常常存在這種兩難的困境,要能在這些困境中尋求出一條康莊大道,端賴各個人的智慧與機緣。尼克最終能反過來備受製作人爭寵,是因為烤土司無法接聽電話,然後又將精神放在與蘇珊的復合上。這種「以退為進」的結果雖非尼克的本意,但反而陰錯陽差地讓他如願當上了導演。看起來尼克的成功似乎是上天掉下來的禮物,但別忽略了在這之前,尼克真誠而愧疚地去見好友兼攝影師艾米特,並向他坦承當時並沒有推介他。艾米特自然原諒了他,另外他誠心地想挽回蘇珊,這種專執的精神使他的能量大到足以「駕馭」好萊塢。

  事情的過程有點神奇,但卻又有許多真實性,所以在知道真相與幻境之間的猶豫,我們通常稱為「奇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