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張藝謀
演員:鞏俐、李保田
中國 / 1995年 / 112分鐘
禮讚:戛納電影節及美國金球獎最佳攝影獎
法國第48屆戛納電影節最佳技術獎
1995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該片以舊上海為背景,通過黑幫廝殺的故事,力求表現出人性的陰暗,同時在片中穿插偷情和活埋、隱藏著權力爭奪等黑幫題材影片中貫用的情節來吸引觀眾…
◎ 劇情簡介
十四歲的唐水生被六叔帶到上海,剛到這個令他陌生又驚奇的花花世界,似乎很難一下子適應。尤其他被安排服侍一名大歌星小金寶。小金寶是上海灘名氣最響亮的歌星;也是黑幫唐老大的情婦。
楞頭楞腦的水生受盡小金寶的氣,甚至在她喝的茶中吐口水,他告訴大叔不想待在這兒,不料卻挨了一巴掌。水生半夜發現一個秘密──小金寶與唐老大的結拜兄弟宋二爺暗渡陳倉,第二天一群人衝入唐老大家中,六叔捨命救了唐老大,自己不幸挨刀身亡,唐老大告訴水生說:你六叔的眼還未闔呢!這更激起了水生為六叔報仇的念頭。
當晚水生和小金寶被叫醒,連夜隨唐老大坐船避至一小島上,那兒只住了一位寡婦翠花及九歲的女兒阿嬌。由於小金寶耐不住寂寞,無意中發現了翠花與一名男子半夜私會,小金寶不以為意地說給唐老大聽,沒想到第二天就發現那名男子的屍體。這使得小金寶相當愧疚,在她得知翠花有意與男子在年底結婚時,只能頻頻對著翠花說著對不起。
或許是這份傷感起了感染,小金寶拿了三塊大洋給水生,希望他回老家開豆腐店,但水生卻天真地說:六叔的眼還未闔呢!小金寶第一次感到無奈與無助。而阿嬌與水生相處是相當快樂的,阿嬌要小金寶教她唱歌,自己則唱了童謠: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在這首歌謠中,小金寶似乎回到了從前,因為小時候她也唱過這首歌呢!
由於水生拉肚子不時跑到蘆葦內,意外發現宋二爺偷偷帶人上島欲殺小金寶。他驚惶失措地奔入房內,卻發現唐老大、宋二爺、鄭三爺及小金寶正在打麻將,毫無心機的他直呼有人要殺小金寶;沒想到唐老大早就洞悉其中詭計。他道出宋二爺早已和另一幫派勾搭,欲殺他自立門戶,其實宋二爺帶上島的十八名手下早就被殺了。唐老大也說出他安排的人手早查出宋二爺與小金寶的曖昧關係,於是宋二爺和小金寶被活埋了,而水生不顧一切衝上前去欲救小金寶,但反被吊在船上。唐老大殺了翠花將阿嬌帶回上海,就像當年他栽培小金寶一樣,也會把阿嬌栽培成耀眼的歌星;而水生則可能步上六叔的路……。
◎ 賞析
以四O年代上海黑社會為背景,呈現的一段人性衝突與生命成長的過程。
張藝謀揚棄了過去的鄉土情結,採用了十里洋場的上海黑社會的互動鬥爭,對他而言是一項實驗也算是另一種突破。雖然故事的軸心安放在黑社會唐老大以及情婦小金寶身上的情怨恩仇,但全劇的敘述卻是以小男孩水生的主觀鏡頭娓娓道來。
這是一種聰明的安排,畢竟在黑社會的火拼作工夫,是無法表現導演潛藏心底的細膩思惟。張藝謀不愧是國際上知名導演,其作品自有其理想與主旨。劇名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是鄉間的一首童謠小調,似乎在鄉間長大的小孩子均能朗朗上口。小金寶雖為上海最紅的歌星,但當她與水生及阿嬌兩名小孩合唱時,卻是她從未有過的喜悅歡樂;畢竟來自鄉下的她始終均無法忘懷其本源。當小金寶第一次見到水生時,硬是要他自稱鄉巴佬唐水生,一則她對唐老大的痛恨轉嫁到姓唐的水生身上,也因為水生姓唐,其六叔才能得到唐老大的信任,這兒充分表現並批判了中國的家族主義,當然從六叔的犧牲也間接敘述了「君臣」的不仁;第二是小金寶一見到充滿土味的水生,似乎見到了過去的自己,這是她極欲逃避的初我,她的純真已無法再尋回,但心中卻隱然不忍另一個來自鄉下的純真被大上海所吞噬。小金寶對待水生的苛責其實來自她善良的一面,正如當年她苛責六叔一樣,只是六叔始終無法端視出小金寶的心裡世界,只能在敬畏之外以怨恨粗野的話暗暗咒罵小金寶了。
鏡頭始終以十四歲的水生為「凝視」,下半場的戲全數在孤島上拍攝,上海黑社會的刀光槍聲席捲了這塊處女地,也毀了寡婦一家人,當然也以「輪迴」的編排,使得九歲的阿嬌與十四歲的水生分別步上小金寶與六叔的後塵。而造就這種命運的,正是黑社會老大。唐老大在某個角度可以被解釋為「帝王追逐」遊戲,這其中蘊涵了太多誘人的因子。正如六叔說的,一個鄉下小孩如何在大上海闖出名號?出人頭地時代表著擁有了一切,但六叔卻忽略了若闖不出名號則是賠上性命。
上海灘是夠狠、夠毒的人生存發展的空間,六叔只能鞠躬哈腰,因此唯有喟嘆唐老大能與宋二爺、鄭三爺稱兄道弟,自己永遠只是跟班的分,但對他而言,能跟隨在唐老大身邊已是祖上有德了。六叔這個悲劇角色正是大部份中國人的寫照,在儒家的君臣倫理中,常見到缺乏自我的悲劇角色,也許那是一種義氣的惺惺相惜,但卻始終令人感嘆與不安。
以童謠貫穿或柔化上海灘的腥風血雨,是高明的編排,小島上的落日映照著蘆葦及水面,造就了如詩如畫的映象畫面,無形中使得本片的藝術成就提昇不少,因此本片分別獲得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外語片、美國金球獎最佳攝影獎、坎城影展最佳藝術貢獻大獎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鞏俐與李保田的再度搭檔亦豐富了這部影片的厚度,兩人改變戲路的表現讓我們見識到大陸一流演員的演技。而導演選擇的年代則是最混亂的時期,表現出中國來自鄉間的淳厚以及無奈。
寡婦翠花與女兒阿嬌的生活很苦,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她們卻像活在天堂一樣無憂無慮。翠花有愛慾,也有理想,雖然她的要求很簡單,但那一切已經俱足了。這是編導心目中的另類桃花源,但當一切文明闖入桃花源之後,完美的處女地注定是要被毀滅的。而掌握這命運的卻是來自代表權力和力量的唐老大。這一點的確幾乎讓人窒息與不安,或許編導長期處在充滿鬥爭的社會之中而反射在作品上,但全劇中卻因此欠缺了一種屬於人性的希望。阿嬌天真地希望成為小金寶那般華麗,這是注定另一個小金寶悲慘命運的開始;而水生則被倒吊在船桅上,唐老大說這是一種「調教」。不錯,水生將步六叔之路走上不歸途,在全面的封絕與阻扼之後,除了喟嘆唏噓之外,實在找不到任何善良的因子與希望。而這一切似乎也正是這部影片無法在國際影展中獲得重要獎項以及廣被影迷討論的原因。
中國的歷史悠長,留下的軌跡與見證往往無法擺脫沉重的包袱與思考,這或許會在某種堅持中撞擊出火花,但也類比出既定的傳統窠臼與思維。若只單從創作而言,這部影片倒也是面面俱到,令人激賞。雖然它的故事情節與日本北野武的「協奏曲」有異曲同工的編排與情節,但本片的童謠則給予觀眾截然不同的觀點。童謠象徵著赤子之心;也正是人性的初本,這是每位成人必須回頭追索的,但大環境的無奈與衝擊,這些本源卻離每個人愈來愈遠,剩下的自然是燦爛歌舞背後的蒼白與惶恐。或許藉著唐水生見證小金寶的被活埋,控訴了人性失焦的愚昧,這才是編導努力要告訴我們的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