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美味關係(Mostly Martha)(德片)

導演:桑德拉‧納特貝克(Sandra Nettelbeek)
演員:馬汀納‧吉黛兒(Martina Gedeck)
   馬克米‧佛爾斯(Maxime Foerste)
   沙吉奧‧卡斯達里圖(Sergio Castellitto)
德國、義大利 / 2001年 / 109分鐘
禮讚:2002年歐洲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女演員
   Mons國際影展評審團大獎∕最佳編劇
      榮獲盧卡諾∕多倫多∕柏林∕哈瓦那等十多個國際影展邀約為觀摩片
冷酷硬頸德國女子瑪泰(Martha)配熱情樂觀的意大利男子馬奧(Mario)的愛情故事…

◎ 劇情簡介     

  瑪泰是德國一家高級餐廳的主廚。由於她的專業執著,慢慢地走進心靈桎梏的空間而不自知。她不苟言笑,不能忍受挑剔的客人,但也因此每周固定時間必須去看心理醫生,心情無法平復時躲入冷藏庫中調勻激動的情緒。
   
  這一日瑪泰接獲妹妹車禍死亡的消息,壓抑著悲痛將受傷的姪女蓮娜接來同住,但蓮娜遭逢鉅變不思飲食,瑪泰以自己的拿手菜依然無法吸引蓮娜動筷,內心不免沮喪,而更令瑪泰訝異的是餐廳老闆佛里達在她休假期間,又聘請了一位義大利的廚師馬奧。
   
  馬奧不拘泥又樂天的個性很快就受到其他助手的歡迎,瑪泰感受到威脅,遂對馬奧採取敵視的態度。而蓮娜任性的行為讓瑪泰愈加沮喪,不得已硬著頭皮請馬奧寄信到義大利找蓮娜的生父吉斯普。由於蓮娜與保姆互動不佳,瑪泰只好將蓮娜帶往餐廳的廚房,馬奧以拿手的通心麵吸引了蓮娜,蓮娜竟將一盤麵一掃而光,瑪泰訝異之餘也對馬奧感激不已。
   
  瑪泰像蠟燭兩頭燒,上班之餘還得要接蓮娜上下學,因為太累讓蓮娜每日到校都已遲到,但更令瑪泰驚訝的是,學校告知蓮娜幾乎天天逃學。二廚小李欲臨盆,瑪泰送她去醫院以致忘了接蓮娜,蓮娜生氣與瑪泰爭吵,最後竟然隻身前往車站欲搭火車去義大利,所幸被警察發現而通知瑪泰。這回蓮娜才體悟到自己的任性,在瑪泰來接她時哭著投入她懷抱。
   
  蓮娜在知道馬奧與瑪泰同時休假時要求一起聚餐。馬奧堅持自己買菜作菜,而且捨棄一切餐具,這一餐吃得皆大歡喜。正巧吉斯普來訪,他是一名卡車司機,雖然已經再娶,但願意接蓮娜到義大利同住。
   
  瑪泰送蓮娜上車後才發現蓮娜早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份,這份情緒感染了她的情感與工作。她無禮地趕走馬奧,在餐廳與客人爭吵,老闆佛里達生氣地辭退她,但她不以為意。瑪泰去找沮喪的馬奧,希望他能陪她去義大利,因為她要將蓮娜帶在身邊。蓮娜回來了,馬奧也向瑪泰求婚,他們一起買下一間舊餐廳,預備開一家最高級的餐廳,這回瑪泰決定在她的廚藝中加入一點歡樂的味道。
   
◎ 賞析
   
  有關飲食的電影很多,像「芭比盛宴」就是一部令人驚嘆的作品。而「美味關係」則是藉著飲食的味覺來探索人性的束縛以及互動的疏離。
   
  味覺是一項重要的感受器官;也一種滿足的象徵。這與慾望的連結有著重要與必然性,因為人的各種感受幾乎是全面性的,對於單一的感覺過份執著便會喪失其感受器官。基於此,人的精神就會陷入煩躁與不安,瑪泰的情形正好說明了這一切。
   
  瑪泰的廚藝是無懈可擊的,這是她多年來戰戰兢兢累積的成就,但也因此養成了她的孤獨的投射。影片中有句對白說得好:「單獨一人吃就是一種孤獨。」瑪泰是絕對不相信這份論調,因為她執著在自己的廚藝當中,但事實上她恐懼自己像龍蝦一般的死法。她心痛姪女蓮娜因傷心不吃不喝而作了這樣的比喻,但龍蝦在殼中慢慢吃自己的肉痛苦的死法,其實是她自己潛意識中的投射與不安。
   
  相較於妹妹結識了男友吉斯普並生了蓮娜,當姐姐的瑪泰的孑然一身就是極佳的寫照與呼應。她的天地就是餐廳的廚房,其他外在世界的任何事都與她無關,直到妹妹車禍而接蓮娜同住後,瑪泰的生命開始有了變化。
   
  與其說蓮娜排斥瑪泰;倒不如說是瑪泰一貫的冷漠孤傲逕自封閉了互動的門窗,瑪泰自信以自己的廚藝很快會獲得蓮娜的認同,但蓮娜始終拒人於千里之外,這不只是瑪泰自己的盲點,也是她無法思索的生命痛處。
   
  事實上味覺與其他感受一樣,很難有一種平衡的點或相交的頻率。好吃的定義來自各人的喜好,鹹淡生熟自有個人主張,但瑪泰像君臨天下般地宣告她的美味世界,近乎命令的霸氣固然來自信心,但未嘗不是她防衛自己的先聲奪人?面對挑剔的客人,每位廚師總會有自己的堅持與尊嚴,但瑪泰採取的是全面迎戰的焦土政策。
   
  正因為如此執著與堅持,瑪泰必須每星期去看心理醫生,而她的話題始終圍繞在自己的專業上,就連醫生也不得不提示她轉移話題。瑪泰專執的性格使她有著潔癖,廚房內一塵不染,連在家享用美食時也容不得鄰居的躁音干擾,她烹煮美食端給蓮娜時,不忘用餐巾擦掉邊緣的一滴湯汁,但這一切都完全被蓮娜與馬奧打散了。蓮娜上課的時間已經急迫,但為了一條圍巾,翻遍了所有衣物;馬奧到家裡來烹食,把廚房搞得像颱風掃過一般。瑪泰看了幾乎崩潰,但這是觀點改變的必經陣痛,只是瑪泰始終不清楚過程的奧秘罷了。
   
  瑪泰其實是相當脆弱的,每次身心俱疲時,總會躲入冷藏庫內。這個冰涼的空間固然有消除躁熱的功用,但黝黑的空間則更像生命的起點──母親的子宮,唯有在這個最安全的所在,瑪泰才不至於身心受不了外在的擠壓而崩解離散。
   
  馬奧的性格是樂天而充滿魅力的。這一點剛好與瑪泰呈強烈的對比。馬奧將歌聲帶進廚房,並以舞動的身軀作為佳餚的配料,剛開始瑪泰是無法接受的,兩人追索不到交集而使得馬奧求去。幸好瑪泰在眾人的目光下警覺自己的草率行為,不得不開口請他留下。這是一種不得不的妥協,畢竟瑪泰雖然孤傲但並非不能自省;事實上也是馬奧到餐廳上班後,瑪泰不知不覺受到潛移默化的緣故。
   
  孩子是生命的另一篇樂章,這一點瑪泰之前是無法領悟的,她有心對待蓮娜,卻以自己的觀點強迫蓮娜接受,縱然美味佳餚卻比不上一盤義大利通心麵。因為這碗麵的真正神髓來自馬奧母親的慈愛與寬容。這些要件都是瑪泰無法體悟了解的。
   
  口慾的滿足絕對會影響人的情緒與觀念,甚至還能化解仇恨與誤會。憑著味覺的共鳴,馬奧與瑪泰在心靈中找到了交集,也瞬間打開了瑪泰緊閉多年的心屝。導演特別安排了樓下的建築師薩姆,他不時約瑪泰共處,但均因忙碌而作罷。薩姆應該只是一個例子,瑪泰之前必定也在許多機會中拒絕了良緣,因為她只打開味覺之門卻封閉了其他的感受之故。
   
  相較於中國的美食,西方料理甚其是法國菜自然有其一套思考與展現。因為文化地域之不同所延伸的風情自然有著差異。但令人訝異的是廚師的白色圍裙是一個重要的現象。不管是芭比盛宴或美味關係的廚師,在完成佳餚之後其白色圍裙總找不到一絲油污,這是一種自信與尊嚴的表現,也是負責的高貴。
   
  廚藝在歷史的演進中早已被歸納為一門專業的藝術,因為從舌頭的感受能引動對美與愛的讚嘆,本片的整體詮釋正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將飲食美味與心靈的釋放相互連結,其意義與手法就更令人讚嘆了。
   
  最後一場瑪泰指出醫生實習的甜點是一次失敗的案例;對瑪泰而言則是成功地走出自我,而這種發現的真相則是蛻變的成功。真正的美味不在於加諸何種調味品,而是注入多少的愛與善,瑪泰最終是了解了這樣的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