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me)
演員: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
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
凱文‧貝肯(Kevin Bacon)
美國 / 1991年 / 189分鐘 / 輔導級
禮讚:1992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
1992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獎
1992年金球獎最佳導演獎
這部影片通過描寫紐奧良檢察官吉姆·蓋瑞森(Jim Garrison,凱文·科斯納飾演)檢視了甘迺迪遇刺事件的始末…
◎ 劇情簡介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車隊經過達拉斯城時,遭受神秘槍手襲擊,同行的康納利州長也中彈受傷,甘迺迪被送往醫院後不久宣告不治,副總統詹森立即在空軍一號專機上宣誓就任總統。
警方很快抓到凶嫌李哈維奧斯華,但在詢問十二個鐘頭後,竟遭另一人槍殺。而被訊問的奧斯華未曾有律師陪同,甚至未留下任何口供紀錄。
紐奧爾良的地方檢官吉姆從各方匯集的證據以及證人的供詞,覺得與華倫大法官組成的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出入極大,遂展開一連串的重新調查。但意外的是許多原本願意出面作證的證人卻陸續離奇失蹤,而吉姆不只工作上遭到挫折,生命受到要脅,就連他的家庭亦遭受波及。
妻子見丈夫廢寢忘食,幾乎忘了她與三名女子的存在,雖然向吉姆提出抗議,甚至提出離婚要求,但吉姆基於職責以及對國家的信念,依然堅持己見。或許是受到吉姆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感動,原本因恐懼而離去的屬下在開庭辯論之時又趕了回來;原本不願到法庭的妻子也帶著兒子趕來聲援,吉姆以相當感性的語氣企圖說服陪審團,可惜被告蕭奇最終仍被判無罪,因為沒有證據證實蕭奇為中央情報局工作。
失敗的吉姆在記者追問下表示,就算再花三十年,只要有一點線索,他絕不會放棄追訴這個案子。
二、分析
六○年代是個變動異常的時代,美國出現了一位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統甘迺迪,但不到三年這位英氣勃發的白宮主人竟在達拉斯城遇刺身亡。這件事在當時震驚了全世界,但重要的是至今依然存有許多疑點。當時奧爾良郡的地方檢查官曾就這些疑點企圖推翻由大法官華倫領軍所作的調查報告、也企圖起訴一些關鍵人物,只可惜均因證據不足而失敗。「誰」片正是以檢察官吉姆賈理信(Jim
Garrison)執筆的書籍報導,再由奧利佛史東與Zachary
Sklat合寫劇本,將一連串的紀錄影像結合戲劇演出,算得上相當創新與大膽的嚐試。
由於這個事件牽涉的層面太廣,在資料片及戲劇中欲求統合,必須要有相當多的演員助陣,衝著大導演的名氣,很多演員都來助陣,也使本片增添不少星輝。
開場一句「該抗議時默不作聲是懦夫」是句名言,但卻是導演的心聲。而以艾森豪總統在一九六一年一月發表的告別演說當作片頭,事實上己點燃了全劇的主旨訴求。艾森豪說:「以美國來說,結合軍事工業以及軍事力量,這經驗是嶄新的,產生的整體影響,在經濟上、政治上甚至精神上,每個城市、政府機構均可感受到。我們要慎防任何由軍事工業所帶來的不當影響,不能讓這結合的力量危害我們的自由或是民主過程……。」
雖然破題在先,但編導依然以細膩的整合手法娓娓道來,也因為必須將「因」一點一滴地舖陳,因而讓觀眾有著眼花撩亂之感。由於片長近二百分鐘,所以觀眾必須在快速剪接的交待中努力釐清人物的背景和動機。所幸史東似乎也察覺這一點,最後法庭辯論中,藉著腳色的對白以及假人模擬,觀眾瞬間就了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這一點編導確實花費極大的心力而值得肯定。
剛開始,很多的訛謬訊息均指向三K黨、黑社會以及古巴的卡斯楚。因為在一九六一年四月發生入侵豬灣事件,甚至差點引發與蘇聯的核子大戰,但甘迺迪的立場是明確反戰的。他在一九六三年二月於大學發表的和平新主張,使全世界一步步走出冷戰的陰霾。這對所有人類是好消息,但對軍事工業的團體而言,無疑是宣告他們的死期。
研發武器工業固然是為了保國衛民;但同時也是武力鎮壓的詮釋。換句話說,軍事工業是在動亂中存活的行業,沒有戰爭固然帶給人類幸福,但軍事工業則將消聲匿跡。甘迺迪自有一番獨到的見解,以人文精神放任世界。當然他也察覺軍方的阻力,只是沒想到所面對的勢力是如此龐大,以美國總統之尊也難以抗衡。
六○年代被暗殺的人不只約翰甘迺迪,一九六五年黑人運動領袖麥爾坎遇刺;一九六八年四月,另一黑人領袖金恩博士也被暗殺;更令人傷感的是,同年六月約翰甘迺迪的弟弟羅伯甘迺迪在贏得初選欲往白宮挺進時也遇刺身亡。
這些事件全部發生在六○年代,在如此動盪不安的時代,其背後當然有著社會背景,譬如說當時已陷入越戰和寮國的戰亂,也引起反戰思惟,更成就了嬉皮遁世的文化,另外古巴危機,與蘇聯的冷戰,還有兩性平等議題,黑人平權運動,學生運動這些龐雜的動盪根源,甘迺迪天縱英明,也難獨力擎天。但也因為甘氏的一意孤行,意圖讓真正的和平理想早日降臨,在擋人利益財路下,這個龐大的怪獸開始反撲,造就了這份悲劇。
官方說法是李哈維奧斯華曾到蘇聯,入共產黨,而他也承認了。問題是他被偵訊時並沒有律師在場,更離譜的是也未曾留下紀錄。更引發世人注目的是,警方剛帶奧斯華走向停車場時,奧斯華竟立刻遭人槍殺身亡。
一切的過程看起來粗糙無比,但卻也無確實證據來反駁。再加上許多願意出庭作證的人陸續失蹤,不免讓人陷入一種恐佈與不安中。如果保護我們已經變成一種名詞,那這個國度的人民將要依靠的是什麼?外表看來沒有變化,但骨子裡好似有一隻隱形龐大的巨怪,時時刻刻覬覦著每個人,只要有了動作,巨怪隨時都會將你撕裂吞噬,豈是一個民主國家該有的現象?但問題是它不僅存在,甚至吞噬的人是民選的總統。
駭客任務的劇情是說我們這個世上的每個人其實都受一部電腦控制,是科幻版的巨怪,而「誰」片中所直指的龐大勢力,則是現實版的巨怪。這樣的現象不只出現在美國,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不時地上演相同的戲碼,這就不得不從「人」的角度去作另類思考了。
人活在世上標榜的是和平共存,在口號之下卻不時見到流血鬥爭。如果鬥爭是為了站得比別人更高;而更高則必須踩著別人頭上往上爬,這樣的結果似乎與人類共有的信念相違背。而這種鬥爭的根源其實來自權力慾望的獲得,一個人的權力無法產生力量時,自然會匯集更多相同利益的人共構成龐大的巨怪勢力。
問題是,這些巨怪的存在與行事是法律無法控制的,因為已龐大到可以創造法律的可怕程度,甚至主導著世界的命運,連帶地危急到每個人的生命。
甘迺迪死後,詹森繼任總統,在一九六四年發生東京灣事件後,詹森下令美國全力投入越戰,符合了軍事工業團體的利益,也使得美國陷入戰爭的泥淖中無法自拔。
寫這篇分析時正好是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人間福報」登出甘迺迪陵墓前的「永恆之火」,也刊載了布希總統的聲明致意,特摘錄如下,以為本文的結語,在甘迺迪遇刺四十周年的聲明中說:「這個周末,美國人民將想起四十年前的情景,還有這位在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劃下生命休止符的傑出、優雅人物,約翰甘迺迪離開人世幾乎和他在世的時間一樣久,但人們對他的懷念仍是我們國家的驕傲,而那股失落的感覺難以隨著歲月的流失而消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