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湯姆.寇特內(Tom Courtenay)
勞勃.卡萊爾(Robert Carlyle)
英國 / 2007年 / 187分鐘 / 保護級
洪水伴隨著海嘯直奔泰唔士河口,數百萬倫敦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 …
◎ 劇情簡介
英國北海發生颶風侵襲,蘇格蘭的威克遭受大水侵襲死傷慘重。但氣象主管霍普金斯認為最糟的情況已過,建議不必疏導民眾,但暴風潮退回北海後又有再度轉向襲向倫敦的可能。帝國理工學院的教授李奧納看出危機,向許多機構調閱資料遭拒,也只能先行參加外孫的受洗儀式,但因李奧納年輕時與妻子離異,導致兒子羅伯對他甚是不諒解,就算在教堂見面彼此也沒有什麼交集。倒是羅伯與妻子莎曼珊感情出現問題,兩人也在離婚的邊緣,但因為莎曼珊是泰晤士河水閘門的主管,而羅伯是水閘門的維修公司,這場災變也巧妙地將三人的關係由疏離而逐漸帶向理解生命的真諦。
由於錯誤的氣象預報,納許局長開始接納李奧納的建議開始疏退人潮時已經為時已晚,羅伯的職員東尼在海岸巡視遭到大浪襲捲而喪命,而羅伯與莎曼珊以及李奧納齊集水閘門,但洪峰很快就淹過閘門,羅伯與莎曼珊跳水奮力游向一傾倒的廢船上,而李奧納則被納許局長派救援直昇機救往指揮所。
英鎊開始在匯市上大跌,身為英國盟邦的美國似乎也無能為力。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九點十五分,淹沒的水位愈來愈高,納許局長身為母親不禁也擔心兩個去城中看電影的女兒。而捷運維修工比爾與查克深入底層維修卻遇大水灌入,兩人極力脫困,這才與羅伯、莎曼珊以及一名水電工及他的女兒梅兒會合。比爾比較了解地勢,好幾次在千鈞一髮之際帶大家脫困,但最後自己卻被大水沖走。查克傷心不願繼續前行,但羅伯拼命為他打氣,最終帶領眾人爬上頂樓,但此刻整個倫敦已全淹在大水中。
更可怕的第二波洪峰若再度襲來,不僅水閘門會沖垮,整個倫敦將陷入萬劫不復,李奧納建議要以手動的方法開閘門這樣上下削減則可避免大災難,只是下水動手的人勢必無法存活,羅伯自認自己最熟悉,於是自告奮勇,莎曼珊也想隨他入水中,但爭執中李奧納早已將門反鎖,他自己潛入水中開啟了水閘門,李奧納雖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但卻化解了大水的氾濫,當然也使得羅伯與莎曼珊的感情再度復合。
◎ 劇情分析
自從高爾參與製作與主持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問世後,世人便更加關心起溫室效應帶來的一些災難,電影也有更多的題材在這個議題上發揮,如「明天過後」以及本片「末日毀滅」都是相同的題材與方向。
事實上佛經最常見的說法為「成、住、壞、空」,亦即這四種階段所構成的一個循環可謂之一個劫,但這種看似有著生死幻滅的大蛻變,其實包含了佛法的真諦。所謂生死本是一體,人的生命亦在這個較小的成、住、壞、空之中生死交替分段生死,若能理解這種真義,再回頭來看世界所面臨的毀滅威脅,便不足為奇了。
對人類而言,時間是很難計度的,宇宙中星球之間的距離很難用公里來計算,光年是個計量單位,但有時也得幾百萬光年才能到達另一個星球。距離與時間有時是相對應的,而這正好也說明了所謂成、住、壞、空之間的時空距離,其實是很難用人類的認知來計算的。
但如果有一天地球因為各種破壞的元素全部集結在一起,而人類將遭遇到天火與洪水的侵襲,佛經中提及滅劫到時,大火會燒至四禪天,這意味著我們這欲界六天都會遭受毀滅而無一倖免,而當一切全部滅盡之後即是壞劫,最終進入空劫。再經過無數劫之後再有生靈出現,即是成劫,然後再進入像我們此刻的住劫。
雖然世間法不離循環,但宗教的觀點暫且不談,我們此刻有機緣活在這個世上,不管你的機遇如何,是否都應該捫心自問,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周遭環境?短短的五十年之間,幾乎是以貪婪之姿肆意地摧毀這個美麗的星球。以台灣而言,當年開鑿橫貫公路固然帶來交通的方便,但隨後而來的肆意開墾卻種下了如今難以收拾的困境。高山蔬菜與高山茶葉,甚至蘋果與水梨都是淺耕農作物,雖然為農民帶來了一些經濟效益,但經過破壞後的土地卻不是三十年到五十年間可以復原的。
幾乎是相同的模式,南投及其他山林之地都是如此被經營摧殘的,環境的改變當然也會改變天候,於是天氣變得愈來愈反常,平常規律的雨季變成肆虐的元凶,也導致山河變色。八八水災與高速公路地層滑動所產生的悲劇,或許只是一個開端,我們絕對不能等閒視之,因為後續的颱風季節,都會對台灣造成一種試煉。
「末日毀滅」談論的是發生在英國北海的颶風,由於暴風潮有了共伴效應,在吸取海上更多的水氣候,剎那之間將倫敦這座大城全部淹沒。其實台北也有類似的經驗,甚至像「末」片一樣,氾濫的洪水淹沒了剛蓋好的捷運站,這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難堪示範。
「末」片也提供了許多政治人物的通病,譬如氣象主管不僅作了錯誤的預報資訊,甚至極力地想按照體制鞏固他的權力,這不正是許多政治人物的寫照嗎?當然派翠莎.納許這位女性局長倒是令人印象深刻,在重要的抉擇中她大膽地啟用沒有官銜的李奧納.莫里森,因為他在更早之前早就提出警訊,謂水閘門的設置位置出了差錯,雖然大錯已鑄成,可是最終還是得由李奧納提出打開下閘門的策略以避過二次洪峰的侵襲。
也許在台灣不會有納許這種局長,也不會有寧願犧牲性命完成開閘門的李奧納。但也很難說,畢竟人在遭遇重大抉擇之際,總會迸現出無窮的潛力的。不管如何這兩名角色在戲中的表現都是值得我們肯定與學習的。
天災無人能擋,但會不會有一些徵兆讓我們預先得知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氣象預報有點看天吃飯,但過去的經驗只是參考的數據,不同的情況總會有不同的突變,這是在專業之中必須夾雜一些智慧才有辦法去處理的。有時工作不只是工作,必須將工作性質提昇到人溺己溺的思惟,唯有如此,才能在一成不變的預測中,更加用心地以自己生命作預報。當然氣象主管霍普金斯最終體認到這種真諦,於是他帶著愧疚的心投入洪水中而亡,自殺謝罪也許於事無補,但起碼是一種羞恥心的表現。
當英國倫敦淹水之際,美國這個堅定的盟邦竟然只關心英鎊在市場大跌,這一點也是我們必須要深刻理解的,若是這種情形發生在台灣,相信鄰國也會如此對待台灣的,因此我們必須理解,關注自己國內的環保議題是唯一自救之法。
日本在田中角榮當首相的年代就提出「珍珠項鍊」理論,意即他們只開發四個大島的四周,中間全部都種植杉木,他們曾狂傲地預言:百年後日本將成為世界的森林王國。不管你喜不喜歡日本,但他們這種環保概念是不得不讓我們佩服的。
台灣其實早已開採過度,現在更用另一種方式加速催殘這個島嶼。旅遊觀光被列為廿一世紀服務業的重要指標,但隨著大量的旅遊人口的到來,景觀與天然環境是否有被人破壞?這是必須嚴格檢視的,我們真的不希望像末日毀滅的情形會在台灣發生,但像林邊的養殖業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每逢大雨必定淹水的景況應該重新檢討養殖業的價值評比,否則為了維護漁業養殖但必須付出雙倍的維護經濟,且要由全民買單,這似乎是有欠公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