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傑克.賈倫何(Jake Gyllenhual)
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美國 / 2005年 / 134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5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電影配樂
2006年獨立精神獎提名 - 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配角、最佳影片
2006-美國金球獎 - 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
最佳原創歌曲
全美劇作家公會獎入圍:最佳改編劇本獎
傑克與艾尼斯在斷背山上一段夏日時光…
◎ 劇情簡介
一九六三年傑克與艾尼斯同時到斷背山受僱於看顧綿羊的工作。由於兩人必須分別看守兩個地方,然後在白天時會合一起用餐。這一日下山載送食物的艾尼斯在半路上遇上一隻熊,驚惶的騾子將食物灑了一地,不得已,兩人只好偷偷射殺麋鹿充飢。
這一夜傑克與艾尼斯都喝醉了,艾尼斯原本只想在帳篷外休息一下,但天氣寒冷,傑克邀他入帳篷睡,而當夜兩人有了意外的接觸。第二天早上艾尼斯什麼話也沒說便下山了,而下山後竟發現一隻羊被狼吃了。但艾尼斯似乎無法忘懷昨晚的經驗,這回他主動入帳篷,兩人也盡情地享受著彼此的歡愉。
然而這次麻煩更大了,在一次暴風雨後當他們回到羊羣那兒時,所有的羊竟然跟別的羊羣混在一起。或許是因這次的挫折;或許是因為兩人分別在即,兩人竟因此而生口語爭執,甚至大打出手。果然在工作結束那一天,兩人竟冷冷地分手了。
艾尼斯回老家後很快與艾瑪結了婚,婚後不久生了小艾瑪以及珍妮。而傑克則去當牛仔竸騎,在德州他認識了富商的女兒羅琳,兩人也很快生了一個兒子。
這一日艾尼斯接到了傑克的明信片,他急急回信,果然沒多久,傑克就由德州開車來找他,兩人迫不及待地擁吻,但這情景卻被艾瑪看見了。當艾尼斯說要與傑克上山釣魚時,艾瑪知道兩人的真相,內心難過極了,但卻也無可奈何。
艾尼斯拒絕了傑克與他共同經營農場的要求,因為他小時候就見過同性戀者被活活打死,畢竟社會是絕對不容許這種同性之愛。
艾尼斯終於在一九七五年與艾瑪離婚,但為了支付女兒生活費,艾尼斯更無法離開農場的工作了。傑克興沖沖來找他,但知道艾尼斯無法陪他,傑克竟去墨西哥找男妓。艾尼斯被艾瑪道出真相,遂惱羞成怒離去。而羅琳似乎也開始懷疑丈夫與艾尼斯的交往。而這一日艾尼斯接到傑克的死訊,他打電話給羅琳,也專程回到傑克的老家。在傑克的房間裡,他發現丟掉的襯衫被傑克放在衣架內,他不禁掉下淚來。
◎ 劇情分析
九○年代的「費城」使得飾演愛滋病患者的湯姆漢克榮登影帝之榮,但這部影片的被重視,卻是美國保守的評審團接納了同性戀這個議題的開始。雖然劇中有關同性戀互動的畫面甚少,但這也顯現了一個新觀念被認同與承認的契機。
斷背山在某種層面來講,正好是切中了時代的脈動點。早幾年拍的話,可能會受到相當程度的排斥;再晚幾年拍的話,對敏銳的藝術創作者而言,似乎也就嫌晚了。「斷背山」的出現,正好站在這個決定性的臨界點上。
愛情究竟是什麼?一生相知相惜纏綿繾綣直至老死;或是化為兩地相思沉默內斂直至地老天荒?什麼樣的人值得自己如此地委身相許或執意以對?「斷」片提供了另一種被社會體制長期壓抑的同性之戀,甚至在這個議題上詮釋了人類共同的感情世界-愛情。
艾尼斯從小受到父親的嚴厲教誨,躺在山谷中被村人處死的屍體是傳統對「異端」的懲罰,於是艾尼斯那股潛藏深處的悸動再度被埋入土中。艾尼斯與艾瑪的交往似乎只是順著一種趨勢而走,他與艾瑪婚後的相處是融洽而美滿的,而這是從世俗的眼光去看待的。沒有人可以從這些生活中的種種跡象尋得艾尼斯的內在不安。
傑克也有一位嚴格的父親,但與艾尼斯相較,他多了一份往外追索的「陽性」,在帳篷內是傑克開始引動這場慾望與情感的;傑克不會煮東西似乎也使得這段愛情在同性之間也有了些許的陰陽之分。傑克在得知艾尼斯離婚後興沖沖前往,但艾尼斯卻必須為養育女兒而工作,於是傑克驅車到墨西哥找男妓。雖然傑克交往的對象不只艾尼斯,但在斷背山上的那段情感卻是傑克始終不曾忘卻的最愛。
我們假設一個情境來探視傑克與艾尼斯是否依然會發展出這段情緣,如果是在大都會中這種可能性是否會因而降低呢?傑克像隻四處竄動的公狼;但艾尼斯的「母性」卻是被社會的傳統思想壓制而深埋。如果艾尼斯終其一生未曾碰上傑克,他是否敢於發掘自己深沉而細膩的情感?
斷背山優美的景致似乎在這部影片擔任了吃重的意義以及一股趨動的力量。悠昂的天際以及寒冷的氣溫,凸顯了人性之中的孤寂。透過這份孤寂,人活得有太多的不自在,因為前路迢迢,後塵茫茫,於是在似乎只有兩人獨存的世界中更是迫切需求一點體溫的慰藉,唯有藉著體溫的相互傳遞才能真確地證明自己活著;也透過這種認知,兩人才有由摩擦的火花中發現伊人的存在,在那瞬間,深埋地下的種子綻開了幼芽,更在瞬間成長甚至開花結果。
傑克與艾尼斯分別結婚生子,但似乎這樣的組合無法滿足兩人。吸引兩人的是在山上那段毫無拘束的奔放,如果在斷背山的那些時光才是「生活」,那各自結婚而建立的家庭又代表了什麼意義呢?
導演不厭其煩地建構了美國中西部的生活,艾尼斯的滿口中西部英語以及錯落的美語語法,也忠實地呈現艾尼斯未受高等教育的另一層面。然而如感恩節的火雞大餐,或節慶日的牛仔競技的「生活」主調,卻完全不敵傑克與艾尼斯四年未見之後的擁抱與狂吻。
不必刻意去強調這段同性之愛,導演似乎只執意告訴我們一段柔膩深情卻又見不得世人異樣目光的愛情,在看似正常而平淡的社會現象中激情地互動著。他們努力地想摒除當下的困境,拋開一切共赴過去斷背山的時光。但社會的體制與道德觀念,卻猶如腳下的桎梏牢牢鎖住二人。就算柔情萬千愛意燦然,卻也不得不在「生活」之中黯然低頭。
基於此,一九六三年斷背山上的夏日時光就變成跳脫或超越體制與道德的象徵,那種以蒼穹為華蓋;大地為鋪床的放任,就不折不扣奔馳出一條壯闊的人性出口。唯有在此才能仔細聆聽對方的心聲;細膩地探觸最愛的靈魂深處。
傑克與艾尼斯的婚姻看似幸福,但多少含藏著無奈的隨緣,正確地說也是瞞人耳目的障眼法。當小艾瑪長大後曾向艾尼斯提出父女共同生活的要求,但艾尼斯拒絕了。他以必須住到農場為由提出辯解,但更多的原因則是艾尼斯否定傳統「家」的基構與價值觀。然而這種拒絕並非真的對家的解構,而是為自己心中的那份柔情無法見容於世提出的抗議與控訴。
愛情的真諦是必須存在生活之中,也必須在生活中不斷地撞擊與測試,否則必無法顯示出愛情的真諦。這是一種真義與法則,無論同性與異性之戀,其過程是完全一致的。
傑克與艾尼斯的相愛持續了二十年,這之間溶雜了太多的兩地相思。一年二至三次的見面也許太過公式化,但卻也是在面對道德目光中不得不為之的方法。然而似乎也因為雙方存在這麼多的兩地思念,於是這份情慾便在大部份的時間中被相思昇華了。而這份意境在最終的傑克房間中找到的兩人衣服獲得了感人的詮釋。
欣賞「斷」片必須先讓心情沉澱,然後以客觀的角度來觀視,在導演極盡飽滿的畫面中不難尋找到每個人潛藏的不安躁動的因子,也由此更能體現人性的極端複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