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劉議鴻
演員:王世民、張本渝
台灣 / 65分鐘
國民黨早期一黨獨大並全面掌握了社會資源,也創造了一些獨特的社會事件…
◎ 劇情簡介
湯汝祖從小就喜歡告密,他認為不對的事就應該揭發。事實上在他更小的時候,父親託人從香港買回中國聲樂家斯義桂的唱片,但才沒聽幾句,警方就登堂入室,沒收了唱片,父親也被關了三天,所幸沒查到什麼後續,父親才被釋放回來。
湯汝祖唸小學時,老師常藉機去標會,湯汝祖當然不會放過寫告密信的機會;就算上了國中,他還是樂此不疲,見同學騎腳踏車載同學違反校規,立刻寫告密信向教官檢舉。
高中時,湯汝祖與同學一起打籃球,因同學不小心撞到下部,調皮的同學聯想到性的問題,於是大家相約到妓女戶去嫖妓。湯汝祖原本也答應一起去,但因事後反悔,不但爽約,甚至還寫告密信給教官,其他同學都受到懲罰,當然也知道告密者是湯汝祖。於是同學們在一次放學途中將他圍住並狠狠地教訓他一番。
但湯汝祖的舉動很受教官嘉許,遂推薦他加入了國民黨。而這天來了一個新的數學老師,他鼓勵同學在上課期間多講話來表達自己,這使得湯汝祖有些困惑,他依然寫了告密的信偷偷放在老師桌上,但老師相當不以為然,他在課堂上痛斥告密者不敢寫上自己名字是不負責任,而透過同學的耳語與觀察,老師似乎也了解到告密者是湯汝祖。但這反而使他不再理睬別人,在放學時老師請大家一起吃冰,但湯汝祖卻獨自離去;最後甚至連課也不回來上了。老師雖然到家裡去拜訪,但湯汝祖還是逃避他。
很快地,湯汝祖去當兵了。在退伍三個月後民眾服務社的吳主任打電話來並給他第一份工作,就是要他到夜市擺地攤賣錄音帶。湯汝祖很快在夜市中查出有人賣禁書金瓶梅;也查出斜對面的攤販在販賣大陸錄音帶。
湯汝祖又被派到一個地方報擔任攝影師,他的編號是3874,在報社他認識了記者蘇小梅,有一天小梅帶他去參加海外人士的聚會,湯汝祖因為怕害了小梅而猶豫,但小梅還是被憲兵帶走了,而上級也開始怪罪湯汝祖。湯汝祖被解僱了。他懷疑有人跟蹤,也曾打電話抗議,但卻無人理他,最後他自己摔斷了腿。
◎ 劇情分析
國民黨早期一黨獨大並全面掌握了社會資源,也創造了一些獨特的社會事件。好比說民眾服務社其實是黨部的分支機構。由本片的敘述可知,當年黨部的權限有時是超越警政與司法單位的。
「告密者」不僅在控訴黨政不分,更多的著墨放置在人性的對待上。為什麼要告密?若是正面的見解則有革除陋規的功用,在國外也有類似的檢舉,有時也能幫助警方化解了很多紛爭與犯罪事實,這對整體的社會自然是有助益的。但如果牽扯到政治議題甚至影響到冤獄或性命交關,這樣的告密則應該被提出檢討與譴責的。
人的隱私權一向是被尊重的,意即個人所有的思考應該是獨立自主且外人不得探究與干涉的。在國外的家居是每個人的「空間」,這種私人空間絕不容許任何人侵入,在美國若無端侵入他人家居空間,對方若感受到威脅而開槍,幾乎都無法定罪的。國內對這方面的認知有很大的差距,原因是「好客」與「睦鄰」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當然幾乎不會有傷害侵入家居的人的事件,除非侵入的人是來偷東西的。
人在潛意識中常潛藏著偷窺的慾望,或許是因為偷窺而衍伸出高人一等的妄念,於是知曉對方的祕密常常不自覺變成勝過他的手段之一。若果只是在人際之間的對應,就算徹底被瞭解亦應無妨。但若其背後牽扯到政治單位的介入,這樣的告密就無法被人接受了。
原著者李喬以紀實的方式,詳盡地呈現了湯汝祖這個令人嘆息的腳色。就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湯汝祖是個精神有所缺失的人,會不會因小時候父親聽斯義桂的唱片而遭人檢舉,而使他的心靈始終為這段受挫而耿耿於懷?也許在家庭中家人無意的疏落,導致心靈產生極大的反差,從而在探求別人的行動中獲得滿足。
但不管怎麼說,告密者真正的元凶卻是幕後驅動告密的單位,在那個年代,這股勢力是相當龐大的,從劇中在學校的告密獲得教官及黨部的認可,也說明了當時社會氛圍是人人自危的。其實不過就是些芝麻綠豆之事,但卻是背後的力量對人完全掌控的可怕事實。
瞭解或探知一個人的祕密是否就真的能掌握對方?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個個體,而之所以為個體,正是因為有其獨立的思考,就算強加洗腦亦無法令其就範的。這樣的過程不值得探討,倒是其背後的真義就令人膽戰心寒了。
戒嚴是當時一個重要的因素,在這個魔咒下,人幾乎不能稍有一點獨立的見解與思考,在強大體制的逼壓下,似乎只要妥協的依順,否則像白色恐怖時期,半夜失蹤的人至今尚無法追索呢?
「告」片所呈現的事件尚從人性的善意出發,意即著者不完全抹滅人性可貴的一面。湯汝祖憑著黨的力量在退伍後進入地方小報擔任攝影記者。湯汝祖透過攝影鏡頭的窺看,這與他一貫的舉止是完全相符的,但在如魚得水中他卻碰撞了蘇小梅。
或許是從「愛」的角度出發,湯汝祖慢慢將蘇小梅當成自身一體。因此在知道蘇小梅參與黨外海外人士的聚會時,湯汝祖開始有了猶豫。報上去當然是大功一件,但卻也將毀滅他與蘇小梅之間剛建立起來的相知相惜。
然而蘇小梅還是被查知了,當她被憲兵帶走之際,編號3874的湯汝祖立刻受到組織的懷疑而停止他所有的活動,這件事使得湯汝祖陷入近乎歇斯底里中。解僱而失業並不會造成湯汝祖的激動,而蘇小梅被抓亦還不至於如此反應,應該是湯汝祖突然感悟到他在偷窺的背後尚有某人對他偷窺;在告密的背後尚有他人也會告他的密,於是湯汝祖瞬間變得草木皆兵起來,在疑神疑鬼中跌倒以致變成瘸腿,這似乎也多少呼應了一些因果報應吧?
高中時期的數學老師代表的是台灣一種新思考與新的希望,他在課堂上採取開放的自由放任,正是培育健康心靈一種重要的教學,只可惜當年有著如此胸懷的老師大部份都無法完成他們的理想,想來不免令人嘆息。
人與人相處,貴在坦然無私,祥和的世界應是從自我對待每個人都散發著熱情與奉獻,而非靠出賣周遭的人並沾沾自喜。我們不知在夜市中因湯汝祖告密而遭人抓走的錄音帶小販,他的後果如何,但這樣的社會結構是極端失衡的。人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但在那個時期,何時會飛來橫禍都是無法確定的。
「告密者」其實正是擁有最多祕密的人,這種人其實表相是步步高昇,但內心是相當忐忑不安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當那一天位階交換,從告密者變成被告密的人,那才是醒悟的時刻,只是這時的醒悟會不會太慢,而過去的種種錯誤,應該如何去彌補呢?
「告密者」是某一種時代的特殊產物,雖然那個時代已經離我們愈來愈遠,但誰能保證目前你的周遭已經完全沒有告密者?這些屬於人性卑劣的對待,其實是人性躁動中的本質。也許暗地的告密者已經減少,但明的告密者卻明顯增多,像專門報導八卦新聞的雜誌,應該就是其中的代表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