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王曉海
演員:唐美雲、田豐
台灣 / 70分鐘 / 普遍級
台灣民間每當有新嬰兒誕生,總會請個算命師來為新生兒算命,排八字擺四柱…
◎ 劇情簡介
阿嬌出生時,其家人為她算命,謂她日後必須嫁三個丈夫。這幾乎變成了魔咒始終如影隨形地跟隨著她。
阿嬌終於嫁給了阿源,很快有了身孕,不過正要生孩子時,阿源卻被水淹死了。夫家的人很生氣,認為她命格太硬遂將她趕了出去。阿嬌不得已只好帶著兒子俊雄離開夫家。
阿嬌歌喉不錯,參加花車表演,在各廟口及婚喪宴客上討生活。一名綽號叫「高個子」的男人看上了阿嬌,時常對她獻殷勤,因為他是開腳踏車店的,故特別送了俊雄一台嶄新的腳踏車。高個子要俊雄騎腳踏車去玩,然後他才有機會與阿嬌入屋內溫存。高個子誠懇地向阿嬌求婚,阿嬌內心高興但卻也不免惶恐。而在另一個日子,高個子又找阿嬌時,卻被提早回來的俊雄瞧見了,這個晚上俊雄什麼話也不說,連晚飯也不吃。
阿嬌在廟口的花車上又歌又舞時,發現一名女子抱著嬰兒來找她,原來她是高個子的妻子,她懇求阿嬌放過高個子。阿嬌此時才知道高個子是有妻室的人,雖然難過也只好結束這段感情。
阿嬌轉行到火車站當清潔工,車站股長想為阿嬌作媒人,謂一名在地政事務所當科長的歐萬能是理想的對象,阿嬌見萬能年事已高,但尚老實,於是開口要聘金五十萬元,但萬能似乎有難言之隱。
阿嬌在車站股長的勸慰下,果然重新思考這件婚事,她主動跑到事務所問萬能是否真的對她有意思?萬能老實地點點頭,於是兩人就成婚了。當天夜裡阿嬌向萬能說三嬸好說別人閒話,以後別再與她來往,但也發現萬能行房能力有問題。早上萬能的兒子與媳婦逕自吃飯,然後就去上班了。阿嬌去工廠見俊雄但害俊雄被老闆罵,事實上是俊雄一直對母親不諒解。阿嬌到藥房去買壯陽藥,也希望萬能拿三十萬給他兒子俊雄作海產生意,這惱怒了萬能的兒子媳婦,兩人立刻搬出外面居住。但俊雄並不願開海產店,因為他想當個船員。那天阿嬌要俊雄來吃飯,俊雄卻非等到阿嬌作完菜才一起吃。而第二天萬能不見了,不識字的阿嬌急急去問兒媳,才知萬能出差到台北,阿嬌這才確定這回她真的找到了很好的歸宿。
◎ 劇情分析
台灣民間每當有新嬰兒誕生,總會請個算命師來為新生兒算命,排八字擺四柱,於是乎很多的生命只是剛開始,卻常常被算命仙的鐵口直斷既定了一些看法。譬如說有人被論斷命中帶有雙妻命,故日後在外藏嬌甚至直接迎娶入門便成了名正言順。而認真探索,這命理與人性之間的互動多少有些關連,但其實真的是「萬法唯心造」,心中的念頭朝某一個意念思考,不會發生的事很快就會心想事成了。
三春紀的故事在鄉間其實有許多真實的案例,不管命格中是否真的必須嫁三個丈夫,但這個念頭確實真確地烙印在阿嬌的心中。尤其第一次的婚姻似乎是詛咒的開始,阿源被水淹死,真的是阿嬌的原因嗎?這種認知當然有著大男人主義或以男人為主體的社會意識形態引起的。阿嬌無辜地被趕出家門,因為她剋死了丈夫,連帶地剛生下的孩子似乎也因為生母的關係被認為不吉利而一起掃地出門。
阿嬌為了生活,她在電子花車上又歌又舞。花車與檳榔西施是台灣在社會變遷中兩種奇特的現象。裝扮得五光十色的舞台架設在卡車上,不管婚事喜宴或喪事,甚至生日宴會都會有花車來助陣,因為別人的婚宴上有花車助陣,自己若沒有那豈不面子大失?而這種特殊的呈現最後也慢慢攻佔了廟會,甚至取代了過去以歌仔戲或布袋戲酬神的方式,雖然也曾有人為文提出批判但似乎花車文化卻愈來愈茁壯。
阿嬌的第二次「婚姻」其實是受騙的,因為對方早有妻室,雖然對方表相上是對兒子相當友善,但沒唸過書的阿嬌在這方面的抉擇卻是相當果決的。畢竟台灣鄉俚間的世俗文化充斥了傳統道德,她急流勇退對這段感情毫不眷戀,連帶地也離開了那份五光十色的花車生涯。
田豐是相當有歷練的演員,第一次見他詮釋一名木訥老實的老公務員,演來絲絲入扣段落有序,不禁令人拍案叫絕。妻子什麼時候去世的劇中倒沒交待,但希望續弦的願望來自於寂寞。兒子雖然已經娶妻,也並非是個不孝子,但雙方幾乎很少有交集。萬能這名老人他還是渴望身邊有個伴可以相互照顧,於是才有託人說媒的念頭。
然而萬能除了公務之外,其他都是相當木訥的。毋寧說他希望有個伴其實是希望有個人來引領他。而個性自主能力相當強的阿嬌正好補足了萬能心靈上的缺口。阿嬌從第一次婚姻後一切都是靠自己的能力撫養孩子,就連這次的婚姻在差點失敗之際,她竟然自己找上萬能問他是不是對自己真的有意思?而萬能也只能靦腆地點頭,於是這樁婚姻就這樣成立了。
阿嬌看似命運坎坷,但始終是以主導的方式在建構她的命運。也許真的在婚姻上如算命仙所言是嫁了三個丈夫,但她卻認命地一一化解。而這期間她也不忘為自己的兒子設想,但這個議題卻是原著小說中另一個重要的主旨。
俊雄在小時候見到母親與高個子上床,對他的心靈而言是一項屈辱,因為從小就沒有父親的他,內心是相當不安與惶恐的。母親依託在另一個男人的身軀,對他而言正是一種背叛。因此他對母親始終是有一股永遠難以修補的疏離,而這份的埋怨與恨意也逐漸變成捍衛自己的自尊。他自然感受得到母親對他的關懷,但為他完全建構一種事業而且又不是他的興趣,俊雄自然是不願接納的。更何況這份創業基金又是來自繼父的錢,俊雄的自尊使他必須去拒絕接納,也因為如此,俊雄的選擇便成功地塑造了他的理想。所謂男兒志在四方,船員的生活也許孤寂,但卻是好男兒試煉的絕佳所在。
俊雄第一次到萬能家中吃飯,他堅持一定要等到母親在廚房忙完後才一起動筷子,這對照著萬能的兒子與媳婦,自然有了極大的分野。俊雄未曾受高深的教育,但這份人情世故卻也會令萬能折服的。
其實俊雄從一開始就不曾恨過他的母親,他知道他的生命條件極差,一切都必須靠他自己,這股心意讓他愈來愈獨立,當母親到工廠找他卻也陰錯陽差地使俊雄受到老闆的奚落。也許這是代溝的另一種呈現,重要的是俊雄努力塑造自己的生命方向,但因母親的過份關心而擾亂了他自己的主見。然而這是因為母子間長期疏離但卻永遠無法溝通的結果。
阿嬌的認知一直認為俊雄是無法原諒她的,而這份想法其實是與自己坎坷的命運混雜而論了。換句話說,阿嬌被算命仙所計斷的命運,使她心中對兒子有了一種相聯的愧疚。所幸最後一幕戲,阿嬌終於在俊雄的回頭中感受到兒子的溫馨目光終而釋懷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也是俊雄終於走出自己心中的桎梏,相信日後他的世界是海闊天空的。
最後一場戲萬能拉胡琴教阿嬌唱京戲;但阿嬌改唱歌仔戲而萬能以胡琴試圖附和,於是成就了畫面上的夫唱婦隨,在劃下休止符的同時,也讓觀眾感受到這本小說的真正意圖與魅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