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傑米.貝爾(Jamie Bell)
茱莉亞.華滋(Julie Walters)
英國 / 2000年 / 110分鐘 / 保護級
禮讚:英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2001年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導演、編劇
十一歲小男孩離開拳擊班去參加芭蕾舞班…
◎ 劇情簡介
一九八四年,英國北方的達拉謨煤田發生大罷工,雖然父親與哥哥東尼都參與了罷工,但對比利而言並無多大區別。父親希望他活得更像男子漢,繳錢讓他參加拳擊訓練,但比利始終興趣缺缺。
這一日罷工群眾商借活動中心當廚房,於是芭蕾舞班與拳擊班擠在一起。比利對芭蕾舞的動作相當有興趣,便在一旁跟著跳起來,舞蹈老師威金森太太發現比利的骨架是舞蹈奇才,遂送他一雙舞鞋。從此比利棄拳學舞,直到教練喬治告知父親,比利遂被憤怒的父親帶回,挨了父親一耳光。
比利難過極了,威金森太太更告訴比利,原希望他能去報考紐加塞耳的皇家舞蹈學院,於是兩人相約利用其他時間練舞。比利的心始終定不下來,反而指責威金森太太無法成就舞蹈事業而將希望寄託在他身上,威金森太太打了他一巴掌,兩人就在這種互融互攝中相互理解了對方,也原諒了彼此。
東尼採激烈的手段進行罷工抗爭,被警方逮捕,雖然很快被釋放,卻耽誤了比利去甄選的機會。這一日比利的同學麥可向比利表達愛意,比利不以為意,並帶他到拳擊場拿女生的舞裙給麥可穿,不幸被父親發現,無計可施的比利只好豁出全力在父親面前舞蹈。沒想到不僅沒被責罵,父親反而直接去問威金森太太參加甄選的費用,威金森太太有意幫忙,但父親婉拒。
父親為了籌錢,不得已脫離罷工群開始上工,但被東尼發現,不顧一切衝入礦場,硬是將父親拖回。為了幫比利籌錢,許多朋友都盡心盡力,但依然不夠,父親不得已只好將亡妻留下的金飾典當,比利才得以成行。
甄試期間比利因耽心無法選上,動手打了另一名舞者,典試委員嚴正警告,父親似乎也感受到比利的行為都來自以前自己的魯莽,於是父親向校方承諾必定全家全力支持比利。
比利終於錄取了,幾乎每個人都為他高興。幾年後第一次天鵝湖的演出,父親與東尼專程去欣賞,麥可自然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 賞析
中國人自古崇尚讀書人,總以為唯有讀書才是出人頭地的途徑,相對地便對其他行業有了輕賤的認定。其實不只在東方,全世界的社會景況似乎都有著相同的問題。台灣早期的父母聽到兒女要學繪畫或舞蹈時,總會皺著眉頭表達不悅,這是傳統的觀念讓人很難一下能夠接受這種非主流的思考吧!
聽說林懷民要去學舞蹈時,當時擔任內政部長的父親林金生相當反對,父子一番對立自然難免,但最後林懷民向父親坦言:「五十年後大家會記得我林懷民,不會記得你林金生。」這句話於今算是真確地印證了林懷民的見地。許多父母希望兒女能跟隨他曾經走過的道路,畢竟那裡面有他曾經試煉過的火花,起碼在父母的認知中是最有經驗及最安全的,但這樣的看法似乎缺乏了個人的自我,簡單地說,就算按照父母的期許,終究只是活在父母的陰影之下罷了。
生命過程中幾乎每個人都註定會有各人的挫敗與困境,不只是在工作上的遭遇,感情亦復如是。雖然層級上有些差異,但其實這之間都關乎到自心反射的道理。
比利的父親在生活應對中漸漸顯得僵硬,原因是他的妻子早已去世。或許是少了這一層的感情薰染,父親的個性成了一條單行道。這自然會影響到他與家人的互動,尤其面對比利放棄拳擊改學芭蕾,對他而言,無異是晴天霹靂。
現代的社會觀念早已流行所謂的「中性人」,雖然只是一種時代趨勢與流行風潮,但這也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思維,男剛女柔可以重新詮釋,在現代的脈動中也讓人的生命型態有了更多元的詮釋。
比利是一個世代的先驅者,雖非領航卻提供了強力的訊息。當我們最後見到比利即將出演「天鵝湖」而在舞台上騰空飛躍時,觀眾所有的情緒全部與那一躍相溶在一起了。當下的體現幾乎是天地共融,過去的種種剎那間早已拋逝。父親與哥哥急急趕來觀賞,這不僅是一種認同,更是直接的參與,於是那一躍不僅成就了比利的願望;更帶動了許多人未竟的目標。
威金森太太雖屬本劇中的副線,但若無她,比利終其一生將永遠無法發現自己舞蹈的天份。相對地是對應了她自己,如果她熱愛舞蹈,為何她會如此厭惡舞蹈?坦白說,教導小鎮女孩芭蕾舞只是糊口,那些崇高的理想或由肢體延展而出的意象早就拋至腦後。威金森太太與丈夫的感情世界雖然在電影中不曾明確交代,但兩人分房而睡道盡了現代夫妻之間的疏離。其夫失業又有外遇,家中一切落在她的身上,但這不應是夫妻疏離的主因。重要的是威金森太太見到比利後,將一切困頓拋捨,全力投入訓練比利的工作上,這一份的認知是最值得大家重視的。
比利的天賦有時不能只視為自身的潛能。一位天才的出現是國家之幸,能有威金森太太這樣的老師畢竟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更有趣的是威金森太太在輔導比利考上皇家舞蹈學院後,重新有了思索,導演單獨給她一個鏡頭,讓觀眾感受到威金森太太心裡的變化,也讓觀眾相信她已經為自己找到一條自己應該走的道路。
比利去甄試時,評審問他舞蹈的感覺是什麼,比利的答案雖然深奧而抽象,卻是舞蹈的精華。伊斯蘭教的教徒有時會依仗「迴旋舞」來祈禱。國內已經逝世的名舞蹈家羅曼菲小姐曾將這種迴旋舞在舞台上單獨呈現五分鐘而名噪一時。聽說一直逆時針方向旋轉,最後會感覺整個人的身體消失不見,並且能與「阿拉」接觸。這雖屬宗教的感受,但舞蹈始終是在肢體與靈魂之間游離互動的。在意象而言,舞者全神貫注在躍動與旋轉中,意念與動作相結合後,肢體就會成為空白,也因為如此,舞者常常自豪自己是不會說謊的族群,因為他們必須如實地將意念反射在肢體上,思緒稍有不如實的停頓,舞作便無法連貫呈現。比利的自我詮釋基本上也是延續了這樣的想法,當然也就直接碰撞了這些評審的心靈。
比利的父親在關鍵時刻有了改變,原本他是反對兒子跳芭蕾的,但比利在他面前使勁地舞動,這大大感動了父親。他突然擔心如果比利是個天才但這個當父親的無法給他機會,將會是何等令人難過之事?於是為了籌措旅費,他情願違背自己的原則──脫離罷工的人群,投入他自己以前唾棄的「工賊」!
東尼發現了,奮不顧身衝入礦區,因為他不能讓父親違背自己的原則。這段戲拍得很煽情,卻也很感人,原本如此嚴肅的父親,亦是百般疼愛自己的兒女。當父親落淚與東尼相擁在一起時,觀眾動容了;大家替比利高興,因為他有一個令人羨慕的父親。
導演似乎也有意將男芭蕾舞者與同性戀的關連性作了嚴重的區分,這雖然屬於另一個議題,卻豐富了本片的元素與格局。
本片是近年相當難能可貴令人感動的影片,尤其當年十三歲的傑米.貝爾以本片拿下英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創下得獎者最小的紀錄。去年他亦以「在屋頂上流浪」受到肯定與讚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