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滾拉拉的真愛之旅(Lala’s Gun)

編導:寧靜武
演員:王吉甩、石明媽
中國 / 2008年 / 99分鐘 / 普通級
禮讚:2009年柏林電影節generation 14plus單元入圍影片
岜沙人崇拜樹,愛護樹,植樹造林自古就養成了習慣,不需要政府來發動。西方歷史學家說:「世界上有個災難深重的民族,一個是猶太民族,一個是中國的族。」岜沙苗民崇拜樹,愛護樹。他們把自己比擬成大山的兒子,人在出生時,其父母就在山上栽一棵樹,祈盼自己的子女也像樹一樣茁壯成長…

◎ 劇情簡介     

  在苗族居住的村子裡,每家的男孩到了十五歲時都會舉行成人禮。當父親的必須送孩子一把槍,表示真正成年。滾拉拉下個月二十七日才是他的成人禮,但他好奇地參觀別人的儀式,但也不小心扣動板機,差點兒傷了人。

  滾拉拉的母親只留下一個襁褓,人不知去向,而父親也不知所踪,每次問奶奶,她總是說其父若不在雷公山,那一定在月亮山。滾拉拉發現奶奶的木製梳子早就缺了許多齒,但奶奶表示老東西用起來順手而捨不得丟掉。奶奶同時告訴滾拉拉一個祕密,謂其父是條好漢,他的背部有鮮明的龍爪紋。

  這一天,滾拉拉挑柴到山下城裡去賣,他想到若用推車來載就能多運一些,但村裡的長輩告誡柴只能用擔的,雖賺得不多但卻夠用,這是苗人一向的傳統。

  在城裡滾拉拉遇見堂兄賈旺,他要到城裡當保全,一個月有五佰元人民幣,賈旺換了西裝,戴了一頂帽子,他要滾拉拉將他的苗服送回,等他回來再找滾拉拉換回來。

  雖然木柴一擔只剩五元,但滾拉拉還是很懂事地買了一醰酒去送給作槍的老人,老人吳嗄佬知道滾拉拉相當懂事,於是主動表示槍作好之後可以打七折,只收他三百五十元。

  滾拉拉決定在他成人禮之前要去找回他的父親,他向雜貨店買了一雙新布鞋,老闆少收他的錢,於是滾拉拉展開他的尋父之旅,奶奶用包袱巾包了一些米讓滾拉拉隨身攜帶。

  滾拉拉在河邊作竹筒飯時,一名叫吳巴拉的男人來分食,原來他的妻子不見了,他也不想回去,並表示可以當滾拉拉的父親,滾拉拉要求看他的背部,因見不到龍爪紋而失望。臨行前吳巴拉以乾磨菇換他的米。滾拉拉又到一家正在收成的家中幫忙收割,主人因豐收而宴客,並要滾拉拉留下來,但他依然繼續前性,女主人又送他一包米。但在見到火災時,不僅幫忙救災且將那包米送給災戶。滾拉拉又到修船的老韋那兒學習「指路歌」,那是為亡者引路的歌曲,最終他還是回到了老家,但卻也聽到村人在耳語他是奶奶撿回的孩子。

  老奶奶將自己所有的首飾全部賣掉了,得的錢正好為滾拉拉作了一把槍。而賈旺也回來了,他剪掉了「戶棍」(髮髻)但也從車上掉下而受傷,他換回了苗服,卻在隔天卻不明原因而暴斃了。

  一場葬禮中,滾拉拉為賈旺吟起了「指路歌」。而之前他也為奶奶買了一個新的木梳子。終於到滾拉拉的成人禮的日子,剃頭師以鐮刀為滾拉拉剃頭,在典禮中,滾拉拉神氣地以新槍對空鳴槍…。

◎ 劇情分析

  將近有九百萬人口的苗族,據說其祖先是與黃帝發生戰爭的蚩尤後裔,其歷史相當久遠,但因在戰亂中遷徙不定,這個民族始終無法真正安定下來,直到近百年,在雲南等地的自治區成立後,苗族才真正能安居樂業。也因為這樣的原故,苗族的文化與習俗便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了。

  這部影片採取的結構敘述手法是「紀錄劇情片」,為了完整地呈現苗族的生活作息以及文化思想,但又怕流於窠臼的呈現,於是技巧地抽離出滾拉拉這個角色,透過他即將到來的「成人禮」但卻又找不到父親為他主持這項儀式的過程,畢竟成人禮最重要的是要由父親手中接過他送的一把長槍啊!

  苗族與漢族一樣,都是相當重視家庭倫常的,一家人能和樂融融地相聚生活是族人的共同願望,但滾拉拉從小就不曾看過父母。每當滾拉拉問起時,奶奶就會把鮮艷色彩的襁褓拿給他看,並告訴他媽媽離開時只留下這些嬰兒衣物;至於父親嘛…奶奶總是指著遠方的雷公山或另一端的月亮山,並堅定地對他說:滾拉拉的爸爸在山上打獵啊!

  這是一段埋伏的情節,在現在的紀錄片中這種伏筆與呼應的手法早已被廣泛並大量使用。在這樣的情節界定中,滾拉拉展開一場尋父之旅,他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在下個月「成人禮」之前,一定要把父親給找回來。

  尋父之旅這條線是一種「因」,過程所遇的不同面向的人則呈現了「紀錄」的目的。譬如說他遇見了堂兄賈旺欲往城內當保全,這是少數民族在今日這種工商業發達的社會體制下必然會碰撞到的問題。但賈旺到了都市中卻也得剪下那束獨特的髮髻。也許是一種巧合,失去了髮髻的賈旺卻也因帽子被吹走而下意識地墜落車下,導致回家後的第二天就暴斃而亡。導演雖然不曾以傳統觀念與禁忌來論述,但苗族男人留著髮束的傳統觀念自然不顯自明。

  其實苗族也跟其他民族一樣,情慾的男女之情也有他們的看法。滾拉拉在河邊作竹筒飯時,吳巴拉聞飯香而來,滾拉拉大方地把飯讓給他吃,但吳巴拉也禮尚往來地送他乾磨菇,可是苗族這種禮尚往來的和平與平等的精神是被更徹底地實踐了。而吳巴拉之所以不回去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妻子跟了別人,他只能無奈地在林中流浪,這與其他民族因強烈的佔有慾而凶暴對待,是否會讓我們有不一樣的思惟呢?而另一段情節是滾拉拉到一名富有農夫家中幫忙收割,夜晚他看見主人與一名年輕女子喝酒唱情歌,第二天滾拉拉向女主人透露,女主人有些難過,但卻也很快就釋懷了。這兩段情節概略但也精準地呈現了苗族文化中有關男女情慾的對待,是值得我們再三回味的。

  沿途中幾乎每個男人知道滾拉拉父親不見了都爭先恐後地自願當他的爸爸。這是非常有趣的現象,這樣的想法與思惟是苗族的生活習俗吧?!漢民族的社會中若像吳巴拉直截了當地毛遂自薦要當滾拉拉的父親,或許會被當成是一種侮辱吧!但顯然地,婚姻觀念中,苗族自然有一套他們自己的傳承與認知的。

  「吳嗄佬的鐵鋪」這個場景是真實的紀錄,也是保存傳統製造槍枝的所在。鐵鋪的老師傅自然知道滾拉拉的身世,不僅打折為他製槍;而最終老奶奶典當了所有的銀飾來付槍款,老師傅不忍心收錢,但老奶奶卻堅定無比非付不可。這種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情操,應該是與他們常年與大自然相融的緣故吧!

  與眾人分享也是這個民族的特性。滾拉拉將竹筒飯讓給吳巴拉,臨行吳巴拉送他乾磨菇;離開富農家中時,女主人也送他一袋米,但滾拉拉卻在火災現場中將米送給了受災戶,或許這種傳統的互助與慈悲早已在我們現代都會中消失,但這應該是一種認知的問題,如果出自人性善良的一面作觀察,自認為文明人的我們,將會發現其實我們是落後片中的苗族人甚多的。

  滾拉拉為了儲錢買槍,他想用推車運載木柴,但長輩卻苦口婆心地告知苗族的傳統:一次一擔柴其實夠一家人過活;多餘甚至無止盡的砍伐會讓森林承擔更大的負荷。這種幾千年的傳承文化與觀念,不就是我們現在極力追索的環保觀念嗎?

  一種為死人吟唱的「指路歌」似乎即將失傳,老韋不僅會修船同時也會這項絕技,於是他傳承給了滾拉拉,而滾拉拉卻也適時地運用在賈旺的葬禮上。因為早夭所以賈旺的棺木只好先用其父的生命樹,同時一種剪紙人的手藝與風俗也完整地呈現。

  滾拉拉最終知道自己其實是老奶奶撿來的,但這已經不重要了。滾拉拉在老奶奶與眾村人的見證與祝福下,終於完成了他的成人禮,他拿著那把新槍,意氣風發地對空鳴槍,也展開了他的成人路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