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2025年電影賞析

 2025年5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選
藍色片名 )

備註

1 5/03(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老虎的眼睛 
 (Tiger Eyes)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5/10(六) 14:00 南投縣政府
文化局
  海鷗食堂 
  (Kamome Diner)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3 5/17(六) 14:00 國立台灣
圖書館
 日安,朵朵
  (Sidonie in Japan)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4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

備註

1 4/12(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翻聲吧! 保羅
 (One Chance)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4/26(六) 14:00 桃園市立
圖書館
  多彩人生 
 (人生、いろどり)
 (Its a Beautiful Life-Irodori)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3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

備註

1 3/08(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幸運符
 (The Lucky One)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3/15(六) 14:00 國立台灣
圖書館
  愛在書店相遇時
 (A Bookshop in Paris)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2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藍色片名 )

備註

1 2/08(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喔!露西(Oh Lucy!)
 オー・ルーシー!)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1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藍色片名 )

備註

1 1/04(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一個傻子
 (A Farewell to Fools)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1/18(六) 14:00 國立台灣
圖書館
  梵谷到我家
 (Van Gogh In Love)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多彩人生 (人生、いろどり)(Its a Beautiful Life-Irodori)

最近這部電影的放映時間、地點:114年4月26日(六) 14:00 於桃園市立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南平路303號  電話:(03)3166345

導演 :御法川修
主演:吉行和子 、富司純子
日本 ∕ 2012 ∕ 112分 ∕ 普遍級
本片改編自真人實事,一個面臨嚴重「人口老化」和「人口減少」問題的日本小鎮,一群七、八十歲的婦女將樹葉和雜草作為食材,這項生意成功締造了2.6億日元的營業額...

◎ 劇情簡介
   
  位於日本四國的一個小鎮,因為面臨人口老化,愈來愈多的人都往外遷徙,故小鎮人口愈來愈少,剩下的老人只有種一些簡單的農作物,雖說只種蘿蔔,但花惠連拔蘿蔔的氣力都沒有,丈夫輝雄因四下借錢作生意,但都虧錢,雖跟太太一起上山到蘿蔔的園子,但看太太一副沒力氣的樣子,不禁不滿地碎唸而去。
   
  事實上雖然處理完蘿蔔的事,但由產業合作社的職員江田拿到市場拍賣,也只能得到很低的價錢。江田也很難過,拼命想為這個即將消失的小鎮盡點心意。這一日江田見任何的美食,都會裝飾地放置各種樹葉,因為是當作主食的陪襯,因此被戲稱為「妻子」,他覺得山中有些葉子長的相當好看,在料理的搭配上絕對有其契機,因此他在合作社舉行座談會,但無人響應,合作社的人認為江田惡搞,紛紛離去。但只有阿薰與開雜貨店的花惠舉手贊成。
   
  此時她們童年的時候的玩伴小路由都市返回家鄉,小路本來就比她們優秀,但小路卻在關頭的時候告訴她們,她其實不是在學校當老師而是職員,這引起三人的共鳴,加上江田四人,江田帶她們去一間日本料理,想看看有用什麼樹葉當作裝飾,餐廳女老闆誤會他們要刺探軍情,剛好中盤商的女兒裕香到來,為他們證明只是要了解餐廳用什麼葉子,由老闆娘展現各種食譜及各式的葉子的功用。
  
  於是江田與其他三位歐巴桑就在山上建構一個溫室棚架,種植各種有美麗葉子的樹栽。而此時輝雄準備興建魚池,準備養鰻魚魚苗。
   
  第一次去市場拍賣,好不容易賣了一盒葉子,售價三百元。這大大鼓舞了這群人,甚至也引來記者的採訪,透過媒體自然也引起多面的關注,生意訂單愈來愈好,但此時卻發生了火災,而輝雄的鰻魚不適人類淡水養殖,於是全軍覆沒,輝雄相當懊悔。甚至出手打了妻子。就在此時訂單大量增加,因花惠不喜孤單,阿茂漸漸來幫忙,從而喜歡了花惠。
   
  隨著電腦的傳遞,生意直奔上億元,但此時花惠死亡,但江田因為中盤商的女兒裕香的賞識,兩人結成連理,婚禮在春天舉行,他們沐浴在櫻花瓣紛紛飛舞的時刻,也輝映著賣葉子的成就。

◎ 劇情分析
 
  這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原型人物是住在上勝町的西蔭幸代老奶奶以樹葉變成可賣錢的商品,甚至從而變成商業公司的現代奇跡。西蔭幸代像其他日本人一樣,那麼長壽,但她卻從來不言退休,不論多辛苦,她依然堅定信念,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她要做到一百歲,甚至更久她都不言放棄,這或許正是日本人普遍長壽的原因。
  
  故事改成在四國的一座小鎮,阿薰擁有山上的一塊土地,雖種了蘿蔔,但她卻拔也拔不起,丈夫就揶揄她,但丈夫也四處做生意卻欠了一屁股債。鎮上開小舖的花惠,她很孤單,雖然她無人相伴,但阿茂卻常來幫忙,逐漸地兩人便有了感情。有一天家鄉載回了尾關路子,這是阿薰與花惠她們的好友,也是羨慕的對象,因為只有路子嫁到都市而且她也是最聰明與美麗的。
 
   於是她們三人便合作去經營這個樹葉的生意。在這之前她們受到熱心的合作社青年員工的啟發,在大家不看好的狀況下,竟然開啟這種樹葉生意。
  
  其實天下萬物都有他的面相,而且各有其優點,在後現代主義的現象中有一種現象叫做「拼湊」。一種不起眼的東西放置在完全不相關的物件旁側就能更加地顯出它的特殊。
 
  織田信長曾要藝術家來貢獻各種藝術品,然後根據他認定的標準賞賜多少的金子。一休和尚最後到達,因為他必須在適當的時間到達,然後拿出一件破爛的古董,就在那一當下月亮照在水池並反射到那件破爛的古董,於是兩者搭配就形成一副圖畫,織田信長二話不說把剩餘的黃金全部倒出,全部賞賜給一休和尚。
  
  這正是「拼湊」的最高境界。日本人的古院大都是刻意去美化的,譬如白色的細砂必須用人工的手藝做成彎曲的圖案;而日本料理都會放置一份的綠色植物,這當然是一種詮釋。在臺灣的日本料理店現在用的都是塑膠薄片,其實大家也都不在意,也習以為常,但在日本比較高貴的餐廳還是堅持用真正的樹葉。
  
  日本人非常在意「意境」的呈現,這是一種民族性,但這也間接使得日本佛教無法與真諦相符。因為境界最極致還是用想的,也就是完全讓意識去思考而無法呈現本際,故東密的詮釋都落入六識論。日本佛教真正的令人欽佩,那就是它在戰亂時期完全典藏了許多佛經。我們現在有許多佛經現世,其實是一位居士在日本發現許多在中土遺失的經典日本都有,於是這位居士便大量的蒐購,然後在南京成立印經處,這才使得佛教得以在臺灣如此地開枝散葉。
  
  也許有人說食物就是要吃的,何必麻煩去放置什麼?有的米其林餐廳似乎愈來愈注重這種意境的呈現,甚至只為了一小塊的鵝肝醬或魚子醬,在盆子做了令人感動的盆栽,但主角仍然是主角。他們給樹葉當配角,故也替葉子的功用取了一個名字—「妻子」。
 
   由這裡可看出日本人是在任何狀況下都無法尊重女性。女子永遠是男人的陪襯。要改變日本男人這種觀念,我想還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臺灣目前也正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很長壽但必須身體好,否則像一直躺在床上必需要有人照顧,這反而會增添家人的負擔。日本的國情與臺灣略似,甚至臺灣在許多生活的點滴,都是以日本為榜樣,我講的是屬於一種趨勢,像以前日本流行一種磁力項鍊,沒多久臺灣就有許多人透過公司推銷,所以就飛快流行起來,但若真正有效,那現在可能可以被醫院採用,事實是戴上去可以導氣,這種只是騙人的話術。日本在日常領先臺灣,但臺灣也有日本人渴求不得的,年青人要有屬於自己獨到的觀點。
  
  以電影為例,以前在亞太影展中日本也常常參加,但他們只是派出二流的影片,否則年年都囊括所有大獎,會使得其他國家感到無趣,所以大部份是香港或臺灣贏得大獎,但在世界有名的影展中,他們絕對是勢在必得,像早期黑澤明就以「羅生門」拿下坎城影展的金棕梠獎,甚至三船敏郎在「大鏢客」贏得最佳男主角。
  
  相較之下六0年代臺語片相當盛行,可是大都拍得粗糙無比,而且大都模仿日本片的部分情節,甚至電視劇「天眼」其實靈感也都來自日本的推理劇。時至今日總算有了進步,創作者在新一代的努力之下慢慢有了自己的格調  。
  
  日本這個國家是極其注重「意境」,因此步調可以緩慢到聽到自己的心跳聲,而在各個領域中有了新的詮釋,因此「和氣道」、「劍道」、「花道」、「茶道」都與中國漸漸脫節同時也自立門戶而成日本的文化。
  
  像在食物旁側放置鮮艷的樹葉,就能營造出這份食物的特質,這也只有日本人才能做得出來。但真實的主人翁西蔭幸代確實做到了老人本具的價值,同時營造出兩億的商機,這一點你不得不佩服她。
   
  創意應是這部電影隱藏的主題,人生是一條旅途,你要如何在路邊發現一朵花?又該如何為這朵花提供養料,這是一道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

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翻聲吧! 保羅(One Chance)

最近這部電影的放映時間、地點:114年4月12日(六) 14:00 於北市圖 啟明分館
啟明分館地址: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55巷76號 TEL:(02) 2514-8443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導演:大衛.法蘭科(David Frankel)
主演: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
   亞莉珊卓.洛區(Alexandra Roach)
英國  ∕ 2013 ∕ 106分 ∕ 普遍級
禮讚:在2013年多倫多國際影展的特別演講部分放映
內容講述歌劇演唱家和英國達人獎得主保羅波茨...

◎  劇 情簡介
   
  一九八五年保羅帕茲成長在英國的威爾斯塔坡特港,他從小就是一位胖子而且又喜歡唱歌。同學馬修喜歡揪眾欺負他,而且痛下毒手,揍得他牙齒受損。
   
  長大後他服務於一家手機店,分店經理是布雷登,非常支持他唱歌。二00四年威尼斯一所學校特例招生,因為學校會來一位貴賓,帕華洛帝會來參觀,學校將推介兩人為帕華洛帝介紹入他的歌劇團隊。
   
  保羅去報名之前認識了網友茱兒絲,兩人在布雷登的鼓勵下見了面,因為保羅的善良使得茱兒絲喜歡上了他,而且兩人在逛街時遇上保羅母親怡芳,於是約他們兩人回家吃飯,兩人情感大增。
 
  在向茱兒絲告別後,保羅隻身來到了威尼斯,也讓一位女同學亞雷珊卓賞識,雖然亞蕾把他介紹給家人,也獲得家人的首肯,但保羅告訴她,在家鄉有一位女友,而且在試唱會受到帕華洛帝的奚落,於是保羅帶著傷悲回到故鄉,他不敢打電話給茱兒絲,茱兒絲以為保羅捨棄她,從此不接他電話。
   
  最後保羅鼓起勇氣去她上班的藥妝店找她,終於等到下班,保羅鼓起勇氣向她告白,茱兒絲終於感動,兩人在不久就在教堂結婚。婚後馬修也參加了保羅的父親工作的鋼鐵廠,但保羅並不理睬他。在婚禮中一位歌劇院的老闆主動邀約保羅飾演沒有薪酬的阿依達。
   
  本來是一次讓他重新站起來的機會,沒想到上臺演唱確突然因開盲腸而昏倒。在醫院檢查又發現喉嚨長癌,於是保羅又陷入了低潮,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保羅又發生車禍所有家計全落在茱兒絲的肩上。
   
  終於手機店的布雷登上了南區經理,他並任命保羅為分店經理,而此時布雷登的女友又回頭找他。保羅便接了分店經理的位子。而在此時,網路上有了「超級星光大道」的報名。於是在眾人的鼓勵下,保羅終於報了名,經過嚴格的現場表現,保羅一曲「公主夜未眠」震撼了評審,通過初賽,保羅就已經成名了,他灌了一張專輯,全英國都知道他們國家出了一位其貌不揚的歌劇巨星,而父親最終也肯定了自己的兒子。

◎ 劇情分析
 
  大衛法蘭科不愧是大導演,導完「哈利波特」後又導了一部相當精彩的影片—「翻聲吧!保羅」,看到最後劇情快要結束時,保羅有如天籟般的聲音不禁使人落淚。
   
  片名「One Chance」, 一個機會是保羅的首張專輯的名字,保羅長得胖胖的,牙齒在小時候有被同學弄斷,一生中的女人緣甚少,但卻獲得上帝的青睞,給他一幅足以匹敵帕華洛帝的嗓子。
   
  帕華洛帝其實年輕時也不見得如意,他在舊金山歌劇院演出「波西米亞人」的第二主角備選,有一天主角沒有來,帕華洛帝被通知頂替演出,沒想到他的歌聲立即感動了現場觀眾,從此展開他世界第一男高音的生涯,若當天沒有男主角缺席的機會,帕華洛帝的時代也不會那麼早降臨。雖然有了歌喉,但若沒有「英國達人秀」這個機會,他保羅也沒辦法出頭的。
   
  其實「英國達人秀」目前已進入了將近十季,每一季選出一位總冠軍,獎金十萬美元。除了保羅之外,楊宗緯與蕭敬騰的廝殺,也引起極高的收視率。其他許多世界聞名的歌手也都因為這個節目而名聲大噪。
   
  保羅最後在節目中唱的是普契尼的歌劇「杜蘭朵公主」中的詠嘆調「公主夜未眠」,正是戲劇的關鍵與高潮。「波西米亞人」第一幕的詠嘆調也始終是歌劇迷所津津樂道的。我有幾個版本,但始終覺得帕華洛帝唱得最好。
   
  聽說帕華洛帝喜歡吃牛肉,每次必需吃六片,在第一次演出領到六百元之後,他就去買了一個烤肉器。在來臺灣時,也隨機帶來他自己的牛肉,應該是不准了,但當時他的事都是普遍認知的。雖然後來他負債累累,在為人之道並不是很令人欣賞的。
   
  保羅在「英國達人秀」證實了自己的實力,間接地也克服了他怯場的恐懼,雖然沒有受到帕華洛帝的賞識,但一切都使自身的問題,因為怯場不是別人給你的,每個人第一次上臺都一定會相當緊張,但這必須是要靠自己的勇氣克服。
   
  如果保羅的長相像明星,我想他一定很早就被發掘,但他又在身體上有了各種磨難,對他而言才有最後的燦爛展現,這是每個人的命格,但看看自己是否有迎向挑戰的精神與表現。
   
  我們臺灣並沒有真正的男高音與女高音,但音樂系也會訓練歌劇,義大利的小學從小就在教室唱歌劇,另一首「飛吧金色的翅膀」也是很好聽的詠嘆調,曾有一部電影的背景是學校,齊唱的正是這首「飛吧金色的翅膀」。
   
  全世界的男高音都在義大利,男低音都產自俄羅斯,這當然是一種概說。以前宋楚瑜擔任新聞局局長時,有天去聽歌劇「白蛇傳」,當時的主角李宗球唱得不錯,所以就把他送到義大利深造,但也就沒有了下文,畢竟歌喉是上帝欽點的。帕華洛帝就被人戲稱「被上帝親吻過的嗓子」。
   
  「英國達人秀」其實造就了許多人的命運,可見他的影響力,也直接擔任了「星探」的角色。最主要還是是高額的獎金。保羅初賽以「公主夜未眠」入圍,他感動了女評審阿曼達,使她淚灑現場。決賽時再以安德烈.波伽利的「告別時刻」進入總決賽,不過至此,保羅已經成名為英國甚至全世界的名人。
   
  有名了之後自然經濟會得到改善,保羅遂成了電影極佳的題材。事實上保羅自幼因為偶然間聽到柴可夫斯基的「悲愴」遂愛上了古典樂。加上他有一副好嗓子,所以前面誇張的以合唱團他獨特的聲音,使人誤以為聽覺受到他的聲音所侵。
  
  但他的生命是降落在英國的工業區。父親在鋼鐵廠上班,甚至後面父親也強迫他到鋼鐵廠上班,所幸保羅認清自己的方向,而母親也是一名歌劇迷,我想對保羅後續的生命有導正的作用。
  
  二000年之後,進入手機的時代,尤其二00八年智慧手機問世以後,才有手機專賣店的誕生,否則保羅除了進入鋼鐵廠沒有他路,劇中在威尼斯帕華洛帝也用了保羅公司的手機,這是一種時代背景的穿插。
   
  在臺灣也有類似「英國達人秀」這樣的節目,雖然曾短暫消失一陣,但後來成為臺灣規模最大的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也對臺灣的歌唱節目有了起死回生,變成「素人造星」的運動。
   
  保羅可說是嚐盡人生的酸甜苦辣,人間的冷暖也都嚐遍了,但可貴的是有個了解他的妻小,而他也深深地愛上她,這也造成了義大利保羅受挫的原因。
   
  到了實質名利之前,雖然喜歡保羅的亞雷珊卓能自己顧自己,卻使得保羅在威尼斯慘敗。父親羅倫是一名大老粗,但在最後他在後臺上的態度,事實上也使觀眾相當感動。
   
  歌唱是相當艱困的工作,但更大的因素是永不放棄的毅力與堅決向命運挑戰的精神,保羅為我們示範了一種不一樣的人生,在別人都似乎與你為敵之時,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真正的人生。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愛在書店相遇時(A Bookshop in Paris)

導演:沙吉奧.卡斯特里圖(Sergio Castellitto)
主演:沙吉奧.卡斯特里圖(Sergio Castellitto)
      貝芮妮絲.貝喬(Berenice Bejo)
法國、義大利 / 2021年 / 95分 / 保護級
改編自義大利電影大師伊托斯科拉的劇作,巴黎
古董書店有一場奇蹟正在悄悄發生....


◎ 劇情簡介
  
  義大利籍的文森,在巴黎街角開了一間古典的書店,面對資訊主義的侵襲,文森的實體書店,顯得過時但卻依然散發出屬於書才有的芬芳。

  苦守著老式的書店有文森的苦楚,他已至中年,且又四年前與妻子分居,重要的是樓上住著他坐輪椅的女兒,女兒艾波因為跳水而忽略了池中無水,故落得半身不遂需坐輪椅的命運。平常僱用黑人婦女柯倫坡替她擦身子,但文森偶爾也必須替她做復健,但重要的是文森利用書店的書為艾波朗讀。

  傑哈是一名醫生,他固定時間會來看艾波,艾波雖然患了失語症,但有時也會做出激怒人的動作,總之艾波是文森的內心很大的負擔。

  有一天下著大雨,突然書店闖入一名瘋瘋癲癲的女演員,她叫尤蘭達,是對面小劇場的演員,她的行為近乎無厘頭,叫人摸不著頭腦,尤蘭達要文森隨便說幾句話,她則用手機拍攝,文森只好隨便唸一段食譜的做法,尤蘭達很高興。她是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文森分別為她介紹幾本著名的著作,如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鮑里斯維昂『泡沫人生』、瑪格麗特尤瑟娜的『上帝的33個名字』、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白夜』。

  尤蘭達只能閱讀簡短的書,但她來店裡卻是尋找她的小狗波波,搞得鄰居眾人都知道這件事,而且不管下多大的雨,她也奔馳在雨中為的是尋找波波。

  時間久了,尤蘭達就睡在書店,直到第二天清晨,路人以為她是模特兒。對面開餐飲的克萊門會送來可頌和咖啡,尤蘭達不客氣地一口吃光,但她終於發現樓上似乎有人,但文森不准她上去,後來她趁文森不注意狂奔上二樓,終於見到了艾波,兩人互相看對方,艾波知道這女人似乎是使父親動心的女人,而她也起了莫名的心理。尤蘭達引誘文森帶她去玩碰碰車,而後提出要過夜的要求,但文森說:「放棄並不代表認輸」,尤蘭達打了他一巴掌就分開。到演出夜,文森決定向她表白,但演後尤蘭達說她男友海克特要與她離開,但其實這一切都是尤蘭達的自導自演,但她的行為卻大大影響了她自己以及文森和艾波,於是艾波自己推著輪椅走出大門……

◎ 劇情分析

  這是二○二一年義大利影帝沙吉奧.卡斯特里圖改編自義大利電影大師伊托.斯科拉的舞臺劇,並且自編自導自演為觀眾提供了另類的才華。

  「愛在書店相遇時」是以三個人為主軸,而這三個人都因在生命的某個轉角遇見了困頓,最後透過短暫的相知相惜,各自都從對方身上獲得啟發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然後各奔前程。

  文森的困頓來自於分居,而讓他更難以解決的事,是女兒艾波因誤以為游泳池有放水,故在練跳水時摔成半身不遂,只能坐輪椅,甚至每天躺在二樓,衣食起居都必須仰賴他人。

  文森死守的書店,在廿一世紀已成為社會的棄子,實體的書店成了過時的表徵,但書店帶給文森的感覺是飽滿而充實的,換句話說,若無街角的書店,文森則會陷入無比荒涼,甚至變得什麼也不是。

  於是在感情與事業都陷入難以迴轉的階段,他只好堅守著書店,過著走一步算一步的日子。

  另外尤蘭達是一名小劇場的演員,她與海克特一起演出,但就在演出前幾天,劇本依然沒有著落,她發現了這間書店,期望由書店的滋養,能提供演出的素材。於是她發揮了演員的本色,瘋瘋癲癲地闖入文森的書店,並用手機拍攝,要文森對著鏡頭隨意發表演說,文森起先有些抗拒,只好對著鏡頭說著食譜的材料。

  接著尤蘭達預設了許多假設,這一切她的生活在文森看來無疑充滿生命與活力,他並不知道尤蘭達的困頓,沒有劇本的演員如何在舞臺上演出?她只好先在書店與文森演一回,再將之呈現在舞臺上。

  從這個角度來論,世上那個人不是演員?而這個社會就是舞臺,每個人一生難免會發生困頓的事而難以解決,而解決之道也必定由這個社會的許多素材,從中領悟之後,看看別人就猶如一面鏡子,而在凝視之後轉化為自己的元素,於是困頓就能迎面而解。

  感情暫時失和有各種補救之道,從尤蘭達全身釋放的演戲細胞,文森漸漸有了感染,甚至有時尤蘭達也感染這種氣氛,最終在出遊之際,提出了一起過夜的要求,但文森的感觸是純真的,或者說他是因為惦記家中躺在床上的女兒,故說了一句:「放棄不代表認輸」。這是尤蘭達要從文森身上得到的主旨,尤蘭達一時無法對應,只好賞文森一巴掌。

  就在這一刻,可以確定兩人均因尤蘭達的表演而深入其中,這是否就是愛,其實很難解釋,就猶如這世上很多問題我們其實無法給出一個標準答案,而真正的答案也許也無法解決我們的問題。

人是矛盾的動物,其實世間萬物的存在永遠是一體兩面,甚至可以說我們的所見所聞並不是真的看見。任何世間的「法」,也就是各種現象,全部是大腦所現,因此才說人生如幻。在這個處處是幻的世界裡,我們究竟要如何將各種事物與情感看作是真。

  這也是進入數位化的時代,我們並無法真的放棄實體的書店。從書店傳出的書香一直是電腦永遠無法取代的。何況自古以來有各種文學家,他們在字裡行間提供了人們更多的思考。電影中以幾個人物為代表,如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鮑里斯維昂『泡沫人生』、瑪格麗特.尤瑟娜『上帝的33個名字』、杜斯妥也夫斯基『白夜』,這些書中的養分,都提供了尤蘭達表演的動力。

  文森與尤蘭達一個無意一個有意,但最後終於各自從對方身上取得了養分,尤蘭達成功地將文森幾天下來所有的言行,轉化為戲劇;而文森以為自己是看戲的人,但其實這個世上有什麼人是真正的演員或觀眾?

  躺在床上的艾波,在尤蘭達強行闖上樓之後,尤蘭達以魚缸作為逆水的掙扎,其實之前父親文森也表演過,兩人相同的表演,使得艾波體悟了她不能永遠當一名觀眾,外面的世界是值得自己坐輪椅勇敢出去探索的。於是三人在人生困頓的時刻,也都各自從面對的人生開始有了新的創意。

  有幕起,則有謝幕的時刻,謝幕並非永遠結束而是期待有下一次的演出,將生命最精彩的領悟呈現在燈光下,不管任何人如何地看待,重要的不在觀眾的觀點,而是舞臺上璀璨的演出。
  每個人都有自己演出的舞臺,尾場文森帶兩瓶酒,他以自己的觀點,想要實踐「放棄並不代表認輸」的精神,也許他也知道尤蘭達跟他有一段年齡的差距;也許他也真正認清演員的本質,那也無妨,因為獨自舞蹈也是一種美麗的優雅。

  艾波也許無法像過去一樣的溜冰,但輪椅將取代她的溜冰鞋;而尤蘭達以演員的本色,向文森作了告別,也許事情沒有那麼圓滿,但又何妨,這應該是演員自我的挑戰。人生必須不斷地考驗自己,也能使自我發光發亮,尤蘭達勇敢地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

幸運符(The Lucky One)


 導演: 史考特‧希克(Scott Hicks)
主演: 柴克‧艾弗隆(Zac Efron)
       泰勒‧席林(Taylor Schilling)
美國 / 2012年 / 101分鐘 / 保護級
禮讚: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由《鋼琴師》、《料理絕配》奧斯卡提名編導史考特希克斯執導
一張陌生女孩的照片成為他安然渡過戰火的幸運符。退役軍人羅根決定找出這位幸運女神...。

◎ 劇情簡介
 
  美國的一群陸戰隊,深入伊拉克,卻遇上突襲,士官羅根提柏逃過一劫,在地上撿到一張女孩的照片,接著第二波的突襲,德雷克葛林中士不幸捐軀,而羅根因撿了相片而逃過一劫。
 
  退伍後他根據相片的背景知道那個小燈塔是在科羅拉多州的漢頓小鎮,於是他開始步行到達,詢問當地的人,果然得知這女子叫貝絲葛林,她曾嫁給警官基思,但因基思又出軌而兩人已分手,而貝絲與兒子小班與祖母葛林艾莉一起經營寵物旅館。
 
  羅根找到貝絲本欲拿出照片,但貝絲看見羅根皮夾內有應徵工作,但她認為羅根長途跋涉不會只是當寵物訓練員,故不錄取他,反倒是艾莉慧眼識英雄,直接聘請了羅根,羅根租了一間簡陋房子,但經他一修理,倒也成了相當舒適的起居所。
 
  當地小鎮不久要競選提名法官,而基思是他兒子,故成理所當然的警長。基思見陌生的羅根並不太友善,他也懷疑羅根來這兒的動機,因此處處找他麻煩,但羅根才藝雙全,不但陪小班上教堂演奏小提琴,使得眾人很感動,而貝絲漸漸覺得羅根是個好男人,雙方愈走愈緊,而這引得基思極度不滿,再度警告羅根離開小鎮,但羅根不理會基思的恐嚇,甚至有一次穿便衣喝酒,見羅根一人獨行,他激動下車用槍指著羅根,但被身手矯健的羅根搶過手槍,退出彈匣,將槍還給基思。
 
  基思懺悔地向法官辭掉警察之職,回到貝絲那兒要求兩人復合,貝絲不答應,基思要帶走小班,小班開始往外跑,狂奔到他的秘密基地,基思緊追,結果小班在驟雨中掉下溪流,基思也躍入其中搭救小班,但因湍急而無法游過河流。隨後趕到的羅根也躍入水中先救了小班上岸,接著要救基思,不幸基思卻被吊橋掉下來壓到而死亡。
 
  羅根在貝絲要求下離開漢頓小鎮,但他表明相片是撿到的,沒想到小班送他的西洋棋大全夾有一張小班與德雷克的合影,這才告知德雷克被突襲,而他是為保護同伴而死,最後貝絲發現小遊艇已經修好,這才認知她也是愛羅根,立即隨後要求羅根留下,因為羅根屬於漢頓小鎮。

◎ 劇情分析
 
  「幸運符」是澳洲籍導演史考特.希克所執導的愛情電影,改編自二00八年尼可拉斯‧史派克寫的同名愛情小說。
 
  時序是美國介入伊拉克的戰爭,並詳細描繪美軍陸戰隊在戰場上的心理與對環境的恐懼。戰爭的結果我們都能從新聞報導中得知,但對於當事人身處激烈戰火中,其心中的恐懼與心理變化,絕非不是當事人所能感受的,本片在片頭拍攝的戰爭場面,採用美軍遭受襲擊而死傷,這種內視的省思就增添了本劇的特色。
 
  一張掉落的相片,因為好奇去撿起,從而卻逃過了迫擊彈的轟炸。羅根雖僥倖逃過死神的催逼,作為一名倖存的人,面對那些犧牲的同袍,他得到了創傷後壓力癥候群,從而感到內疚,只有將這種愧疚轉化成對那張相片的依慕。設想若不是因為前去撿拾那張相片,他也必定與其他同袍一起陣亡,基於這種心理,羅根便認為那張相片是他的幸運符,而照片的女人則是他的守護神。
 
  這種觀念是一種慰藉,尤其身處戰地,生命何時會遭遇到挫折,在全然沒有把握之際,只能寄望所謂的護身符,而這種幸運符或護身符其實可以來自任何東西,純然是來自內心的反射。
 
  在臺灣的各地廟宇都可以向神祈求得護身符,許多的廟宇都有著一些傳說。如臺灣的某寺廟,是說先民在開拓期間,因走路流汗休息,將身上的香符掛在樹上,離去時便把相符忘卻了。沒想到後來便在香符周遭出現許多神蹟,久而久之有人提議建廟,內湖山上的廟與龍山寺都有類似的傳說。
 
  羅根家中的傳統職業是軍人,他的爺爺、父親與自己都是職業軍人。而且是出生入死的陸戰隊。而軍中有許多優秀傳統,他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有一種傳統觀念是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維護隊友的安全。這就造就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優良傳統。
 
  在戰場上電光石火,根本不知隊友的名字,但卻不會因此失去這種戰場上的義氣。羅根知道一名叫「王牌」Aces的中士,在槍林彈雨中,為了維護同袍的安危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而在之後羅根發現了這張相片,追問之下一直不見主人,因為持有人「王牌」已經死了。
 
  而羅根也因為撿拾相片,逃過了一場死劫,由此便將照片中的女人當作是他的女神。
  
  退役後,羅根便寄居在妹妹家中,但外甥似乎顯得不耐,羅根自覺是個累贅,便徒步離開親人,走路從科羅拉多州走向路易斯安那州。步行走路出於陸戰隊的本能,因為坐上巴士,自己就無法掌控生命,陸戰隊的軍人幾乎是全能的,他們不管處在何種的環境都能立刻反應,從而轉變劣勢而翻轉,也就是他們會養成一種習慣,那就是隨時掌握自己的命運。
 
  憑著相片中的背景有一座簡易的燈塔,而有這種裝置的地方只有路易斯安那州有,因為那兒有許多沼澤,就憑著這簡單的線索,羅根毅然決然邁向路易斯安那州。
 
  在逐一問人是否認識相片中的女人,終於有人說認識相片中的女人,並說多年前嫁給他的朋友,羅根帶著宙斯他養的狗一起走向郊區的「愛犬旅館」,果然見到了影中人,但羅根卻無法啟口,而貝絲以為他來應徵工作的,但覺得他並不適任而拒絕了他,但貝絲的母親艾莉慧眼識英雄,大膽啟用了羅根。
 
  原來貝絲之前嫁給了鎮上法官的兒子基思,他也是鎮上的副警長,但因有外遇而與貝絲離婚,兩人的兒子小班喜歡小提琴,但基思反對他練琴,小班只好到自己的樹屋練琴,而後小班發現羅根也會彈琴,在羅根的鼓勵下兩人一起在教堂一起演奏而引起眾人另眼看待。
 
  基思眼看羅根似乎是為了貝絲而來,不僅對他嚴加看管,並不時找羅根的麻煩,而貝絲對羅根的認知也逐漸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並萌生愛意。
 
  基思眼看狀況不妙,就向貝絲請求再度復合,貝絲不理,基思禁不住要動粗,幸好羅根及時喝止,基思只好暫時作罷。
 
  基思有天喝了酒,與同伴發現羅根在蹓狗,便過去以槍面對羅根,沒想到羅根以陸戰隊的戰技,瞬間將基思的槍奪走。基斯事後也覺得自己做得過火,向法官辭退副警長的職務。
 
  基斯再度去向貝絲施壓,若兩人不願復合,他會帶走小班,而小班正好聽到,立刻奔向自己的樹屋,基思亦隨後追去,小班在大雨傾盆中掛身在吊橋上,基思為了救小班亦躍入水中,兩人沖到對岸,隨後趕來的羅根首先救了小班,隨後要救基思時,樹屋倒塌壓死了基思。
 
  羅根欲離去,小班送他一本西洋棋的棋譜,沒想到在書中夾了一張小班與舅舅合影相片,而他舅舅的手臂上有刺青「王牌」,這才了解王牌也是為了救同伴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貝絲當了解一切後,反而跑步攔截羅根,要求他留下,因為羅根不知何時修好了那台小遊艇。於是在小班九歲生日時,他們三人開著遊艇,迴游於小河之中。這是一部美國造神計劃中再度美化陸戰隊的影片,美國軍力強盛實在是有道理的。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喔!露西(Oh Lucy!)(オー・ルーシー!)

 
導演:平柳敦子
主演:寺島忍
   役所廣司
日本 / 2017年 / 96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17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入選
   2017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入選
   2017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影展
   日舞影展/NHK腳本獎得獎作品
   柏林影后寺島忍精湛演出女性的追愛紀實
東京的節子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日復一日。在因緣際會下,報名了一堂非常特別的英文課,得到了英文名字「露西」,開啟了她為愛走天涯的「美國夢」…。

◎ 劇情簡介
 
  中年的上班婦女川島節子上班在等火車,廣播中有輛快車要經過,提醒等候通勤列車的人不要站在黃線,在快車進站時,站在節子後面的男人突然向節子說了再見,然後就跳軌自殺。
  
  節子因而上班遲到,又喜歡抽菸,不停的咳嗽。一位快退休的阿姨勸她要少抽菸,因過幾天她就要退休了。節子突然接到姐姐綾子的女兒美花的電話,說下午有空的話去找她,要請她喝咖啡。
   
  節子請半天的假,去見了美花,原來美花在學英語,而且已經預繳了一年,但現在有事不能去上課,因補習班不能退費,故美花要阿姨去替她上完一切課程,並拿了一張試聽券給節子去體驗,節子與姐姐綾子平常沒往來,因姐姐嫁的男人以前是節子的男友,但生下美花後那男人又跟別人跑了。但只是姐妹有恩怨,對於美花則相當疼愛。
   
  節子到了補習班的三0一教室,老師是老外,名字叫約翰,他為節子戴上假髮並抽中露西的牌子,同時也為節子取了英文名字露西。也有一日本男人小森武來聽課,約翰叫他們先要擁抱,並要張嘴大聲叫對方名字,當節子分別與小森武與約翰相擁時候分別產生了異樣的感覺。
 
  沒有幾日美花的手機成了空號,只好打電話給姐姐綾子,綾子說美花去美國,而同時補習班的約翰也辭職回美國。最後證實兩人同機到美國。
 
綾子拿來六十萬日幣還給節子,但節子不收,這時候節子接到美花從美國寄來的明信片,知道她去了加州,於是兩姐妹一起趕到加州的地址,找到約翰,但美花已經又離開約翰,原來到美國才知道約翰早娶了太太凱,又生了女兒莎曼莎,而美花同時也將肚中的嬰兒拿掉,她們要約翰去租車一起到聖地亞哥的一間汽車旅館。
 
但只知美花住這兒,她們只好入住看看,能否等到美花。但在這兒節子知道自己愛上約翰,無意中在車內發生關係,但約翰拒絕節子,後來在路上遇見美花,當美花得知她跟約翰有親密關係,氣得跳海,眾人將美花送到醫院,但母女兩人要節子走開。於是節子回日本,卻遇上公司將她調往總務部,她選擇辭職,回家後吃大量安眠藥,正十分痛苦時,小森武趕到,及時搶救將藥吐出,兩人又到捷運站,小森武坦言他曾失去兒子,因他對兒子太嚴,節子似乎在這兒看見自己的未來。
 
◎ 劇情分析
 
  這是二0一七年由日本導演根據她的短片改編,聘請久未出現的好萊塢男星喬許.哈奈特與柏林影展影后寺島忍合作演出,甚至請奧斯卡影帝及日本藍絲帶獎(Blue Ribbon Awardsw)最佳女配角南果步跨刀贊助演出。加上新生代人氣女星忽那汐里更是如虎添翼,在坎城影展中贏得觀眾滿分推薦。
 
  日本是亞洲中的國家文化素養極高的國家,但你會發現日本人處處顯得禮貌而有秩序,但其實男女處處顯得不公平。一般的公司內女職員要為男職員倒茶,再加上沒有結婚,那社會必然會投來好奇與輕視的眼光,明明討厭公司的一位胖太太,卻在她退休時一起送花和禮物,並到KTV唱歌。但內心卻又覺得這種人在公司就是礙眼。但川島節子卻是直來直往,當眾揭穿眾人的謊言,這使得場面相當尷尬,而節子也成為公司另一個礙眼者。
 
  節子與姐姐綾子也有過節,也就是節子早年結交的男友,卻在最後娶了綾子,而且生下美花。從此姐妹相互不來往,但美花卻與節子交情不錯,但最終也在美花身上重複了那令人窒息的因果,只是這次更深化了節子內心的孤寂。也反映了在日本女性表象的節子,都只是強制自我的壓抑罷了。
 
  小森武代表的是日本男性的寫照,由於文化的關係,男人不但背負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卻又必須應付接踵而來的社會壓力,不但兒子最後失去生命,而自己陷入妻離子散的結果,從刑警退休轉而投入警衛的工作。他也因為失落與孤寂的關係,也去了英語補習班尋求約翰的擁抱與溫暖。
 
  約翰是個有創意的老師,但說不定這是他一貫把妹的手段。其實不只日本,在臺灣也存在相同的理念,女孩子相當嚮往美國的生活,總想著能夠嫁給好男人,住在美國寬敞的屋子。但金龜婿不是想得就能得到的,像約翰在美國就娶了妻子凱,又生了一個女兒莎曼莎,但因為遊手好閒,忽略妻女的日常生活,被妻子掃地出門,他在美國混不下去,才跑到日本教英語。
 
  其實美國的居住生活是我們在臺灣住慣的人極不能適應的,因為地廣人稀,出門都需自己開車,如果是鄉下農村那更可怕,「麥迪遜之橋」的女主角是義大利人,因結識美國大兵,所以就隨她丈夫回到家中的農場,而所謂的鄰居竟然相隔十公里,這落差實在太大了,但她還是忍了下來,丈夫在老年即將往生時,向她道歉。但也因為一名攝影記者來拍遮棚橋,而丈夫與兒女去參加牛隻比賽而離開四天,而這四天竟然發生了一九00年代被譽為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就算住在城市內,也不見得如臺灣這兒處處有超商、有夜市。晚上要吃個宵夜,只要搭下電梯立刻能飽嚐一頓,但在美國則不能,要採購,休假日到超市買一整車的貨,然後再開幾個鐘頭的車回到家。所以男人平常打開冰箱就拿啤酒喝,如果小鎮上頂多有個酒吧,去喝酒交誼,但這也是亂源之一。
 
  導演似乎有意批評這一點,但每個地方的人性基本上是一樣的,如果在機會中結識了約翰,這個能言善道的英俊男子實在會迷惑任何的女子,這也難怪節子雖然知道約翰的女友是美花,而甚至在見過約翰的妻女後,她仍向約翰表明她有錢,可以兩人一起到墨西哥一起生活,她的行為近乎瘋狂,但依然不受到約翰的青睞,最後姐姐與美花兩人也拒絕節子。
 
  節子幾乎失望到絕頂,沒想到振作精神回到公司後竟迎來上司將她調職的指令,總務處在日本是比較不重要的,就如華視將一些人調往桃園的片場,他們戲稱這兒是養雞場,但調到哪兒,什麼事也不必做,就等退休,但對人其實是相當羞辱的。
 
  節子失望極了,她回到家後就吞下大量安眠藥,所幸她在美國曾寄一張旅館的明信片給小森武,小森武知道她在裡面,拼命敲門,在發現節子吃大量安眠藥後,當過刑警的小森武立刻抱她在浴室強灌自來水,然後吐在浴室中。
 
  兩人緩緩地走到捷運站,在這兒與片頭那場男子自殺的情境是相互呼應的。第一次是對生命絕望,最後那一場卻是生命的重生。而小森武應該也是從這兒獲得一點啟發,他願意將苦悶與孤寂說出,說出困頓便是獲得救贖。二個失意失落的人,同時傾訴著苦悶,也許就能引發出一點火花。導演在片中其實有兩場暗示,第一次她與小森武在課堂上兩人相擁時,她其實是相當有感覺的;第二次她以為在路上遇上一個人向她招手,她以為是小森武在招呼她,她相當興奮,結果後面跑出一個女子,然後與招手男子坐計程車離去,節子相當失望。有了這兩場作前題,於是我預測這會是一段美滿的開始。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梵谷到我家(Van Gogh In Love)

導演:尚路克.阿亞奇(Jean-Luc Ayach)
主演:佛瑞德瑞克.迪分索(Frederic Diefenthal)
法國 / 2021年 / 94分 / 普遍級
成功穿越到現代的梵谷,目的就是來找回他的「女神」!巧妙融合藝術家軼事與穿越劇情,以異想天開的情節重現藝術巨擘梵谷的情愛糾葛與內心世界…   

◎ 劇情簡介
  
  李奧.納多是一名不得志的畫家,難得賣出一張畫,只好偶爾接一些廣告畫。某一天廣告商建議他畫梵谷的自畫像,只是他的右手要拿著現代飲料,這是一種後現代主義的「拼湊」,有時還讓觀眾眼睛一亮,達到宣傳的效果,但李奧認為那是對他的羞辱,但沒有收入使他不得不向現實屈服。

  李奧的同居女友艾莉絲想要以繪畫來醫治病人,但這種有爭議的議題,常讓他喪失了許多機會。這個晚上李奧夢見自己已經死亡,也見到了上帝,上帝告訴他,李奧在人世間是不成功的畫家,下次命令他出生在「居家男人區」,李奧抗議無效,這才驚醒過來,艾莉絲說他夢見自己死亡,是可以增加壽命。李奧相當不以為然。

  艾莉絲希望兩人可以結婚,並能生下孩子,以便完成一個家的願望,但李奧不改初衷,堅持不想結婚,當天艾莉絲去藥房買驗孕棒,本來還興沖沖的要告訴李奧,她懷孕的好消息,但看到李奧那麼堅持,於是她改變主意,兩人也就分手了。

  李奧還是堅持他自己的想法,反而與經紀人走得很近。有一天發現有一輛貨車載著一批古老的畫作,有一幅看起來像梵谷的畫,那個人也不計較,以很便宜的價錢賣給李奧。因為有許多的例子,像梵谷的「醫生肖像」是在修補雞舍時,才在老舊的環境發現的。

  李奧研究了老半天,慢慢發現當年梵谷畫自畫像的背景,當找到那個地方時,卻發現圖中的梵谷不見了,而在現實中卻出現了梵谷的實體人。

  李奧與梵谷成了朋友,同時也見到了艾莉絲,艾莉絲告訴李奧她嫁了人,並育有二個女兒,但丈夫去了阿根廷。其實那是李奧的親生女兒,但艾莉絲卻不願告訴他真相,反而與實體的梵谷有了感情,並發生關係。

  梵谷對照自己在十九世紀的時光,從來沒有與女性有關係,他只認識一名叫瑞秋的妓女,並為她割下耳朵。經過真實的男女互動,梵谷反而覺得不真實,於是他又回到畫中的世界,而艾莉絲也告訴李奧真相,並將女兒的訊息告訴李奧,李奧真的如上帝所說的是一名「居家男人區」的人。

◎    劇情分析

  要當一名像梵谷這樣獨特的畫家是相當不容易的,如果沒有弟弟的支持,他就沒有錢可以買材料,除了金錢方面,本片偏重的是感性宣泄的議題。梵谷是個熱情的人,他跟一般人一樣,有著七情六慾。不僅如此,他比常人更有豐沛的感情,只是他將這份專情,放在繪畫上面。

  唯一有記載的傳說是他為了妓女瑞秋割下了自己的耳朵,由此被認為是精神病,並送入醫院醫治,聽說他弟弟交代他可以在醫院中繪畫,那應該不是太嚴重的狀態,這也使得他在醫院中又興起了另一番的創作,其中最有名的是「鳶尾花」,院內裡長滿了鳶尾花,他似乎沒有選擇地繪畫這種紫色的植物。如果我記得沒錯,當九○年代經濟起了極大的變化時,梵谷的畫第一次超過美金一億元的作品,就是鳶尾花。當然現在已經超過五十億了。

  導演是有關藝術相關系所,運用他的想像力,憂憤地替梵谷呈現這種感情的憂鬱,藉著一名梵谷的粉絲,演變了一個魔幻情境。

  人能不能從畫中走出呢?其實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梵谷來呈現一場荒謬的對照,換個角度想,當年如果梵谷真的接納瑞秋,或者有其他的女人愛上梵谷,那今天可能就沒有梵谷的留名了,為什麼?因為繪畫是要何等專注的技藝,也許你會認為上天對梵谷太不公平?

  畢卡索在廿世紀,是相當出眾的畫家,而且他的畫也相當賣錢,當然也有更多的女人,追逐他的也相當多。但他更欽佩的是已經年老而且手部痛風的人,他是雷奈爾,他的別墅就是用一張鉛管畫換來的,而且雷奈爾的身邊有許多的「家人」,這些原先全部都是他的模特兒,但在畫後模特兒自然就留下來,也順理成章地成了他的家人。

  畢卡索與另一名義大利畫家莫迪利亞尼去拜訪他。莫迪利亞尼也是苦命之人,他畫的女人脖子特別長,而灰色的眼眸卻沒有眼球,這自然與梵谷的解釋一樣,梵谷為何把天空與星星化成螺旋狀?也許他有一種幻覺症,所看的情境正如他所畫的一模一樣。

  莫迪利亞尼說如果他愛上一個人,自然就會為畫中人畫眼睛,最後為妻子畫完最後一幅畫,就因肺結核在短短卅多歲就亡故了。但生前莫迪利亞尼的畫也沒有受到廿世紀上葉那些人士所推崇,甚至在一次畫展中,警察也來干涉並加以制止。

  文森梵谷另一番創作便是與弟弟的來往書信,後人把這些往來書信出版『文森梵谷書信集』,詳細的敘述辨證了梵谷創作的過程。

  導演於是根據這些書信,提出這種辯證,接著又把這些懷疑,放置在現代生活中,於是他跟艾莉絲上了床,這點似乎有些難以自圓其說,但重要的是導演要呈現的是一種假設。如果梵谷當年也像弟弟一樣當個畫商,畢竟那個時代不是現代,現在繪畫有更多的容納性,抽象畫許多人也看不懂,但一幅畫竟可以賣到上億,甚至更高的價錢。

  所以梵谷與艾莉絲發生關係後,突然一種複雜的情感蜂擁而至,過去創作的純粹感,再也無法湧現,那種創作的慾望忽然不見了,所以他從現實中實踐了辯證,一輩子孤寂似乎是他的宿命。

  其實孤單也是另一種生活,現代的年青人不就抱著單身的理念,也過得相當愜意,但這是完全不同的生命底蘊。梵谷身負一種天賦的職責,他必須為這世界留下那麼美好的畫作。

  其實早期的梵谷,也就是「礦工」時期,他曾當過牧師,也到礦區去佈道,那時候他的畫風偏黑,大部分是木炭畫,色彩也極度偏黑,人物的素描也不是那麼傳統,那時候似乎看不出他的天賦。

  但在其他階段就突然亮麗起來,尤其「向日葵系列」,似乎像火焰一般的燃燒,現在繪畫市場,還會算是幾朵的,價錢當然不一樣。

  梵谷的農田與荒野或房屋,也都具備了獨到的詮釋,令人眼睛一亮,直到最後流落到亞爾,在變化萬端中梵谷在書信中曾經感歎「我想要結婚以及生兒育女,有時我真恨這些骯髒的畫作!」
 
  所以一代大師其實也都有兩種心態,這些複雜的心思其實也是一般人的心態,有些人在年老之後,亦會開始埋怨自己年青時候的選擇,如果能夠重來,你是不是會選擇同樣的工作?
有時生命是一種關鍵,但這種關鍵其實都早就預定好了,讀者文摘曾有一篇短文,說全世界的錢平均分配給全世界的每個人,但一年後,這個世界又會恢復原狀,我同意這句話,但一年太快,十年可能較為恰當。

  也有一種人完全不喜歡藝術,對於名畫完全沒有概念,梵谷有一幅「醫生肖像」就被人拿去裝修雞舍,後來在修補雞舍時才被鑑定為梵谷真跡,這種愚人我認為相當可惡,但其實這與個性有相當大的關係。所以也不能太過苛責,但一想到如果那幅畫真的毀於雞舍,實在也太使人心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