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2025年電影賞析

 2025年12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備註

1 12/06(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吉貓出租(レンタネコ)
 (Rent a Cat)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12/14(日) 14:00 北市立圖書館王貫英分館
 浮士德(Faust)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11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備註

1 11/01(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騎單車的男孩
 (Le Gamin au vélo)
 (The Kid With A Bike)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11/09(日)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王貫英分館
 烈火焚身(Incendies)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11/15(六) 14:00 國立台灣
圖書館
 舌尖上的禪
 (土を喰らう十二ヵ月)
 
(The Zen Diary)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11/23(日) 13:30 北市立圖書館
永春分館
 露西(Lucy)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10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備註

1 10/04(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暴風雨(The Tempest)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10/05(日) 13:30 北市立圖書館
萬華分館
 MIB星際戰警第三集
 (MEN IN BLACK3)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10/12(日)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王貫英分館
 一代茶聖千利修
 (利休にたずねよ)
 (Ask This of Rikyu)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10/17(五) 09:00 台中國立公共
資訊圖書館
 我和喵喵的冒險旅行
  (Mon chat.& moi,la gr
  ande aventure de Rroû)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9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備註

1 9/06(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舞力青春(Go for It!)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9/20/(六) 14:00 國立台灣
圖書館
 每天上班總是累得要死
 (私はいったい、
 何と闘っているのか)
 
(Struggling man)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9/20/(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道藩分館
 罪樂園(The Promised Land)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周彥彤老師
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8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備註

1 8/02(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8/09(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道藩分館
 顧問先生有問題
 (The Complexity
  of Happiness)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7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

備註

1 7/05(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讓愛飛翔
 (Since Otar Left)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7/19(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道藩分館
 跳躍國界
 (Leaps and Bounds)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3 7/26(六) 14:00 國立台灣
圖書館
 玩具當家
 (The New Toy)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6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

備註

1 6/07(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天外者(Tengaramon)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6/14(六) 14:00 高市立圖書館
 文化中心分館
  一個人的朝聖
 (The Unlikely Pilgrimageof
  Harold Fry)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5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選
藍色片名 )

備註

1 5/03(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老虎的眼睛 
 (Tiger Eyes)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5/10(六) 14:00 南投縣政府
文化局
  海鷗食堂 
  (Kamome Diner)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3 5/17(六) 14:00 國立台灣
圖書館
 日安,朵朵
  (Sidonie in Japan)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4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

備註

1 4/12(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翻聲吧! 保羅
 (One Chance)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4/26(六) 14:00 桃園市立
圖書館
  多彩人生 
 (人生、いろどり)
 (Its a Beautiful Life-Irodori)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3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選藍色片名 )

備註

1 3/08(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幸運符
 (The Lucky One)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3/15(六) 14:00 國立台灣
圖書館
  愛在書店相遇時
 (A Bookshop in Paris)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2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藍色片名 )

備註

1 2/08(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喔!露西(Oh Lucy!)
 (オー・ルーシー!)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025年1月

項次

日期

時間

地點

片名
( 內容請直接點藍色片名 )

備註

1 1/04(六) 14:00 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一個傻子
 (A Farewell to Fools)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2 1/18(六) 14:00 國立台灣
圖書館
  梵谷到我家
 (Van Gogh In Love)
黃英雄老師
撰稿、講評
免費入場

 

 


舌尖上的禪(土を喰らう十二ヵ月)(The Zen Diary)

最近這部電影的放映時間、地點:114年11月15日(六) 14:00 於國立臺灣圖書館
國立臺灣圖書館地址: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 TEL:(02)2926-6888

 

導演:中江裕司
主演:澤田研二
   松隆子
日本 / 2022 / 111分 / 普遍級
禮讚:榮獲2023年電影旬報獎最佳男主角。 
看完會餓,減肥慎入! 一場跨文化的美好饗宴!
一個人,一隻狗,在一年當中伴隨季節交替的生活樣貌...

◎ 劇情簡介
     
  作家水上勉,一個人住在山中老屋,妻子也死了十三年,阿勉小時候當過和尚,負責典座的工作。所謂的典座即是負責洗米、摘菜等廚房工作。阿勉根據道元禪師遺留的著作『典座教訓』中有許多煮成的食物,其食材全部取之於大地所生長,也就是必須依一年四季都會呼應人類有一些當令的食材,他們就用一句話來形容「菜色需與田園商討後決定」,這就充滿了禪意的思維。

  有一家出版社決定請水上勉,告知寫一本有關吃的料理書,負責的責任編輯真知子常常開車上山拜訪水上勉,水上勉難免會對真知子表示好感,但真知子總是和悅的婉拒,但也在不同的時間會享受水上勉作出不同的料理,說是料理但其實是很簡單的素食。

  隨著一年的節氣,「立春」開始,阿勉在大雪融解之際開始寫稿,平常泡茶自娛,但任何生活的細節均與土地有關,也體驗著土壤的芬芳。謹守著古訓,廚房與土地緊密結合,就是看土地辦事。其實也就是吃時令蔬菜,靠土吃飯,在冰雪中撥開雪堆,然後拔出新鮮的菠氣,就連菠菜的根都洗得相當乾淨。

  雪融之後,管村所產的水芹也可變化萬端,附近的木工師傅來整修房子,他們一起烤食材吃,因工作認真也使得肚子餓起來。妻子雖過世十三年,但墓地尚未完成。「小滿」是充滿生命的季節,他記得小時候跟和尚去竹林掘取竹筍,要當場剝皮,以當作竹林的養分。

  真知子被留宿在老屋過夜,夜晚她似乎也思索著一些與阿勉的感情。到「芒種」的季節,這是雨露均霑的意義,也是採收梅子的季節。這期間有家電視臺請阿勉上節目,他順便請電視臺的人幫他尋找師父的遺孀智津子,但智津子已經辭世,所以只好作罷。他師父竹庵和尚以前做醃梅子是相當令阿勉思念。「小暑」是梅雨結束陽光普照的季節。師父的女兒文子來拜訪,使阿勉想起瑞龜院,文子送來一罐母親六十年前自己醃製的梅乾。

  「立秋」是秋蟬齊鳴的時節,這個季節正是茄子盛產的時令,阿勉將切好的茄塊埋入缸中的土堆。「處暑」是穀物結實纍纍。阿勉死去太太的弟弟與他的妻子上山要求阿勉去看看他的母親,發現母親千枝已斷氣,他們要求葬禮在老屋舉行,在守靈夜真知子也上山幫忙,在他家品嚐到的是由芝麻揉好又曬太陽後搗碎的美味。也有夜開花,類似西瓜的農作物,家人也喝了酒也吃了茗荷料理。最後芝麻豆腐加葛粉的秘方也都教給參加守靈夜的人。或許因為聯想的關係,他也決定將妻子與岳母的骨灰放撒入湖中,而這時期阿勉向真知子求婚,他的理由是和心愛的人吃飯就覺得幸福起來,真知子說她要考慮。

  「白露」是露水附在草上,阿勉發現泥巴堆中有東西在蠕動,原來是一隻烏龜,他想到應為自己燒一個骨灰罈,但燒好之後也是真知子上山,正好見他昏迷不醒,遂叫救護車救了阿勉一命。生死問題開始在阿勉心中發芽,他雖然不想死,而真知子突然決定住下來,但阿勉卻表示他要一人獨處,真知子若住下來,他會覺得麻煩,真知子自尊心受損,說阿勉太自私了,她以後再也不上來了。

  「寒露」是「天氣變寒、天空明澈」,阿勉思考生死的問題,最後決定選擇死亡。「霜降」就是秋已暮,露成霜。阿勉去採菇,正巧真知子開車來。並告知她要結婚了,對象是作家村田庄司。「立冬」使樹枯萎寒風吹起。不久下起雪,「立冬」是攝取營養,祈求無病無痛。阿勉也與死亡和解,每晚睡覺都當作最後一天,第二天醒來就自然地醒來。阿勉是根據吉田兼好的一本『徒然草』才體會出活在當下的秘訣。

◎ 劇情分析

  「舌尖上的禪」是改編自作家水上勉的料理散文,「今天吃什麼?去地裡看看」,由演技派的澤田研二與松隆子主演。影片中許多料理是出自料理之神土井善晴之手,利用一年四季十二節氣的變化,從土地自然生長出的食材,加入日本的茶道與花道形成的類似禪具體融入到每道料理中。

  事實上每個人每天如果可以達到「經行」的地步,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化,內心始終在當下,這樣的體驗就是行禪。若將吃歸納在禪,雖然在追索中也可發現禪的蹤影,但舌根只是五根中的色根,在佛學裡是不被重視的,但也是一種法門,最終是否能碰觸到實際的本質,這時的認知是完全的當下,這是東傳的佛學,並不受到真正的禪學重視,雖然廿世紀日本出現一位大禪師鈴木大拙,但普遍的發展便容易成為境界,若有知道境界是屬知的層面,而知則離禪甚遠。

  四季更迭是自然的變化,日本是四季分明的區域,不像臺灣四季都差不多,因此人就不容易受感動。這部影片難能可貴的是四季中的食材都可以當作食材且製作成簡單又能出現特色的料理。其實非常建議素食者觀看,但臺灣的素食者都是吃再製食材,其實這些生產工廠曾說,一些再製的食材其實都有用「肉湯」煮過,否則無滋無味,這些素食者也會嫌棄不吃。

  日本的料理都用高湯來佐味,竹筍也在臺灣相當暢銷,這是相當受歡迎的一項料理,尤其在夏天經過冰凍,是海鮮店相當受歡迎的一道菜,而這部電影所呈現的竹筍是熱食,但表現得相當嚴肅或莊嚴,若在別的季節就無法連結。每道料理均反映在真實的人生上,由這兒可以延展現實的人生,牽扯到一個更嚴肅的問題「生與死的問題」。

  自古以來這個生與死的問題,使很多人陷入深思,第一屆東方禪學會議在馬尼拉舉行,我們臺灣派出胡適為代表,他其實是儒學的專家,在會中胡適向主席鈴木大拙提出:「什麼是生?什麼是死?」這個古今的難題。鈴木大拙毫不猶豫的回答:「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散會後胡適一人還孤單的坐在座位上思索著答案的真諦。

  其實人的本際阿賴耶識本然存在,它沒有生死、善惡之分。但有一天被無明種子流注後,即展開生死與輪迴之旅。所以死亡是因為有生,這是因為有「生死分段」的種子。

  阿勉最後與死亡和解,也就是自己在思維中不再思考這個問題。古代禪師均不論生與死的問題,因為生死本來就是善惡對立的問題,落在兩端,其實已偏離中道,故古賢大德在對談中,其實都不用語言來問問題,若是執意如此,禪師只能放任其行,不加以理會。

  有一禪者問大隨禪師:「劫火洞然,大千具壞,一切歸於幻滅,我們要如何應對?是否只能隨他去?」,大隨順他語脈說:「只好隨他去!」。

  很多人不了解其中真正的禪意,胡亂解釋,但卻不知大隨乃大悟之人,這名禪者後來去拜訪投子禪師提及上述公案,投子立刻知道大隨是真正悟者,立刻向這名禪者說:「南方出古佛,你應速回」,禪者回到大隨處,可惜已失之交臂,大隨已經圓寂。

  日本也提倡禪學,但最終大都流於流派與儀式。其實禪在每個人心中,答案也在自身之中,若一味向外尋覓,其實都是心外求法,在現今社會,禪學已不再受到重視,甚至於流於外道而求得心願,這是應世的因緣,也是現今人無福消受真正的實際。但本片也有各種功德,即是教人要應天時,活在當下,但是什麼才是活在當下?如果只是思維,那也屬於哲學的範疇,這一點大家應該要有認知的。

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吉貓出租(レンタネコ)(Rent a Cat)

最近這部電影的放映時間、地點:114年12月6日(六) 14:00 於北市圖 啟明分館
啟明分館地址: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55巷76號 TEL:(02) 2514-8443

提供市民、公務員認證


導演:荻上.直子
主演:市川.實日子
   田中.圭
日本 ∕ 2012年 ∕ 110分鐘 ∕ 普遍級
禮讚:釜山影展觀摩片、柏林影展世界大觀單元觀摩片。
   紀錄片獲得了「入圍」台北金馬影展的肯定
 2012 年入圍了該影展的「終身成就獎」和「華語電影世界」等單元
「吉貓出租!有沒有哪個寂寞的人要租隻貓咪呢?」錯過婚期的單身女子,與滿屋子的調皮貓兒們相依為命,以貓言貓語填補孤寂。貓咪、邂逅與人情,三方交織出一則暖人心肺的現代療癒系詩篇…

◎ 劇情簡介
 
  佐代子的奶奶死了,她並不孤單,因為她養了很多的流浪貓。其實在奶奶在世時就養很多貓,她覺得很奇怪,因為許多貓都會主動接近她,她覺得很神奇,後來才知道,奶奶身上常常會帶著小魚乾,對於嗅覺靈敏的流浪貓,自然就朝奶奶的身上嗅。
   
  佐代子會將所養的貓在外兜視,叫做吉貓出租,專門出租給心情寂寞的人。首先引來一名吉岡壽子,這名老太太獨自一個人住,日本老人是相當有名的,也就是相當長壽,原來壽子以前養了一隻桃子的貓,但桃子已經死掉。所以她選擇一支同顏色的茶虎,收費當然是很便宜一千元。幾乎所有的人都說很便宜,也就不自覺地問佐代子有無問題,因為佐代子穿著隨便,但她認為並無不妥,然後會說她是靠別的收入來當正業,其實她所說的工作譬如是股票買賣,或是算命師多摩川之母,或者為電視作曲這些工作,都是她的想像。
   
  不多久一男人是吉岡壽子的兒子打電話來,說他母親已經死亡,他又對貓毛過敏,佐代子不得已只好去將那隻貓帶回來而結束這場租約。
   
  第二名是一名中年人,因為他的女兒很會撒嬌,但在她成長大人後,就會對他吉田五郎表示厭惡,因為他也自覺愈老愈有老人味,但有一隻他稱為麻美子的貓特別喜歡聞他的體味,原來這隻貓平常在人多的時候也會選擇最有鞋臭的鞋子,然後安心地呆在鞋子裡面。
   
  吉田五郎最終竟然要求佐代子答應讓他以迎娶麻美子的誠意,讓他永遠收留麻美子,原本希望自己可以早日嫁出去的佐代子,沒想到是嫁了一隻貓。
   
  一家出租車子的女職員吉川惠也租了一隻,但因為只要租車便有抽獎的機會,本來佐代子是希望能抽中去夏威夷的機票,但因為她沒租車,最後她真的租了一次帶貓去海邊旅遊,而吉川惠自己則中了夏威夷來回機票,佐代子的願望又落空了。最後是中學同學吉澤出現,這位擅長說謊的同學現在竟然當小偷,但在發現佐代子貼在牆上的願望時,竟然一溜煙地跑掉了,佐代子在路上常遇見的小男孩長大了,來跟她搭訕,想不到佐袋子竟然大為失色。

◎ 劇情分析
   
  這一部吉貓出租是荻上直子自「海鷗食堂」之後,另一部直探人性深處來探索心中的內心世界,是一部值得深思的影片。這名導演的作品首部作品「吉野理髮之家」獲柏林影展兒童電影特別獎。二0一七年再度以「當他們認真編織時」獲柏林影展泰迪獎。其他作品則有「海鷗食堂」、「樂活俱樂部」、「吉貓出租」、「河畔小日子」最後執導的「波紋」。
   
  自從海鷗食堂以後,導演荻上直子始終將主題放在人與人、心與心之間的問題,心的問題很奇怪,似乎很遠又近在咫尺,這麼難以訴說的主題應該是屬於文學問題。我們可以用文字慢慢敘述,文字的堆疊,我們再從字裡行間慢慢閱讀與思索。然後再去尋找其中真正心的意旨究竟在那裡。但是電影卻是應用映象語言,在瞬間出現又瞬間消失的畫面中,我們要養成一種閱讀習慣。這種另類的藝術表現其實正是現在進步神速的現象,「映像語言」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藝術表現。
   
  養貓是現代許多人的唯一,寧可不願結婚,但可以領養一隻貓,而面對自己飼養的貓自稱為「爸爸」和「媽媽」。因為有這種現象在現代是很普遍的事,所以也就習以為常,你可發現現代因應而生的是許多貓的旅館與醫院,甚至有急診而且是廿四小時服務。
   
  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雜七雜八的事都應付不完,貓的食物當然是人類的餘食,市面上還沒出現貓食這個行業,在短短幾年當中,社會起了極大的變化,好像所有有的人都變成養貓一族。
   
  小時候叫甲米子的女孩,長大後恢復原名叫「佐代子」。這是什麼緣由?因為片中並沒有交代,故難以敘述,我們可以從佐代子的奶奶談起。奶奶雖然已經逝世,但顯然沒交代佐代子的父母。但顯然父母已經不在,而奶奶單獨住在一間有花園的房子,而奶奶逝世之後,佐代子便取代了奶奶的地位,也取代奶奶喜歡貓的性格,更取代了奶奶心中的空虛。
   
  導演以「空洞」這個名詞當主題,但其實空洞是屬於心的問題。心有什麼問題?這屬於哲學思考的範疇,也屬於佛學問題。這當然由自己的出發點來決定,因為延展的問題相當的廣泛,有時也認定思考到最後是無解,當然荻上直子的電影在主流電影並不常常引起討論,但在小眾文學的圈子卻引起許多的注目。
   
  電影中出現的角色分別是吉岡壽子、吉田五郎、吉川惠,甚至最後出現的長大的小學生、還有同學吉澤。這些人物我們一個個來討論,每個人都有一個心中的空虛「洞」。變成一種象徵,譬如吉岡壽子因為兒子沒跟她住,所以每次兒子與她有互動她就會做果凍。然後她也吃一口,只是會在果凍上面挖一個口洞。後來向佐代子租了一隻能陪伴她的貓,所以她天天在做了許多果凍,當然過了不久,她就因為有貓代替兒子,所以就心滿意足的逝世了。兒子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冰箱會裝滿果凍。但他始終不瞭解母親孤寂的心,因為佐代子了解原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洞」。
   
  吉田五郎的洞出現在他的襪子,因為孤單一人,但有女兒卻已經不是小時候他所知道所了解的小女兒。一個人坐在河邊吃冰棒,面對最後一口卻掉在地上,他望著地上那口冰感到無比無奈與孤寂,因為只有一人,所以襪子破了也不用理,在以前的時候,家人在他需要襪子時,竟然用丟的,這表示他在家庭中最不受人尊重的,久而久之所有的人都離他而去,所以他才會以最神聖的態度迎接麻美子,這可能是他失去妻女的缺陷,因此領養一隻貓就能取代他所失去的一切。所以他的襪子自己早就補好了,這是映象語言最具體的表現。
   
  吉川惠是一名孤寂的出租汽車的女職員,但卻沒有機會自己租車去旅遊。她的現象是表現在甜甜圈,甜甜圈本來就有一個洞,但她提出一個如何不把中間的洞吃下去,所以吃甜甜圈都是由四周吃,這種怪異的吃法也反應了她的內心世界。佐代子從她的吃法似乎看到了自己,她自己的洞究竟是什麼?
   
  在隔壁有個怪婆婆永遠唱一樣的歌,但她卻看穿了佐代子的心痛之處,甚至要求她可以哭泣發洩,其實佐代子真正的洞在沒有男友。她不懂得化妝,也不出去交友,因此像老人一樣呆在家中,自己從不曾發覺,因為她被太多的流浪貓團團圍住,不會感到孤寂,殊不知人有他應該要用心的地方。有些事情應該主動去面對,不是在家等待其他人上門,只有流浪貓才會被人注意,但這也是奶奶的問題,因為她作弊,在身上帶著小魚乾,自然會吸引許多貓主動上門 。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心結,後面終於有一個男同學吉澤出現,其實吉澤長的英俊,但他卻發現一件事情,就是在花園有個貓墓,後來又發現佐代子最大的願望是嫁人,而他如果娶了佐代子,那他將來是否也會葬在這個園中?所以就逃之夭夭,善於說謊的吉澤,原來他也是無法了解佐代子,畢竟人心是難測的,佐代子知道人都有一個心洞,但她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心洞。

2025年全年度(22部)總片單

 

 【欲知劇情、導讀,請直接在藍色的片名上點選】

 

項次

片名 《 全年度影片均由黃英雄老師撰稿、講評 》

1  一個傻子(A Farewell to Fools)
2  梵谷到我家(Van Gogh In Love)
3  幸運符(The Lucky One)
4  愛在書店相遇時(A Bookshop in Paris)
5  翻聲吧! 保羅(One Chance)
6  多彩人生 (人生、いろどり)
 (Its a Beautiful Life-Irodori)
7  老虎的眼睛(Tiger Eyes)
8  日安,朵朵(Sidonie in Japan)
9  天外者(Tengaramon)
10  一個人的朝聖(The Unlikely Pilgrimageof Harold Fry)
11  玩具當家(The New Toy)
12  跳躍國界(Leaps and Bounds)
13  力挽狂瀾(The Wrestler)
14  罪樂園(The Promised Land)
15  每天上班總是累得要死
 (私はいったい、何と闘っているのか)
 (Struggling man)
16  舞力青春(Go for It!)
17  暴風雨(The Tempest)
18  MIB星際戰警第三集(MEN IN BLACK 3)
19  我和喵喵的冒險旅行
 (Mon chat.& moi,la grande aventure de Rroû)
20  單車的男孩(Le Gamin au vélo)(The Kid With A Bike)
21  吉貓出租(レンタネコ)(Rent a Cat)
22   舌尖上的禪(土を喰らう十二ヵ月)(The Zen Diary)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騎單車的男孩(Le Gamin au vélo)(The Kid With A Bike)


 導演:尚皮耶.達頓(Jean Pierre Dardenne)
    盧克.達頓(Luc Dardenne)
主演:西西迪. 法蘭絲(Cecile de France)
   湯瑪士.多西特(Thomas Doret)
比利時  ∕  2011年  ∕  87分鐘  ∕  保護級
禮讚:榮獲2011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被送到教養院的男孩,處心積慮想要回到父親身邊,開始騎單車尋找他的父親… 

◎ 劇情簡介
     
  希利從收容所回家時,發覺連父親蓋卡圖也棄他不顧,不僅他無法入內,也發現父親將他的腳踏車賣掉了。希利用盡力氣不讓人抓回去,急急逃進一家美容院中,緊緊抱著美髮師珊曼莎不放,最後房東打開房門讓他死心,希利也在街上看見一男孩騎他的車。
   
  徵得珊曼莎的同意後,假日變成希利的寄養家庭,珊曼莎也自那買腳踏車的人手中再度買回,希利不因此而滿足,他去問了那個人是如何買車?他指著牆上貼著布告,原來蓋卡圖不僅賣了腳踏車,也賣了他的BMW機車。
   
  希利照上面的電話打去,終於打探出父親的住處。這回珊曼莎不放心,也跟著去,找到地址後,是一名女人開的門,女人問出原因說蓋卡圖是她聘請的餐廳師傅,現在正在對面的餐廳做餐前準備,在希利追索下,好不容易父子見了面,但父親卻很絕情地拒絕希利再訪,珊曼莎聽出蓋卡圖語氣中是真的不希望兒子來看他,於是在她堅持下希望蓋卡圖說出正確的話,以免希利一直來纏繞他。蓋卡圖果真果斷的要求希利不要再來。
   
  於是珊曼莎真的變成希利的寄養家庭,珊曼莎也介紹男友吉爾讓他們認識,但希利去遊樂場堅持自己坐一臺,於是與吉爾吵架。吉爾認為希利本性很差,叫珊曼莎不要收留希利,兩人因此鬧翻,珊曼莎選擇希利。
   
  但希利的腳踏車被羅根偷走,兩人一番纏鬥,果然把車子奪回,第二次又偷的時候,羅根故意引他入樹林,原來是不良少年穆瑞示意,然後又帶希利回家打電動。穆瑞獨自一人訓練他如何用球棒打人,但真正下手打一名開賓士車的蘇勒,卻又打昏了他兒子馬丁。穆瑞因為馬丁看到希利的臉,而叫希利一人承擔。希利把五百歐元送去給父親,但蓋卡圖生氣將他趕走。終於在警局與蘇勒和解並由珊曼莎負責賠償,但他兒子馬丁不原諒。
   
  在加油站雙方又遇見,馬丁攻擊希利,而希利爬上樹上,馬丁用石頭丟他,希利掉到地上昏迷不醒。於是蘇勒與馬丁預備編謊言時,希利又醒過來,但希利已看清人性應該有的方向,起身默默回家,從此與珊曼莎過著合理的正常生活。

◎ 劇情分析
   
  本片的導演達頓兄弟是世界著名的導演,以自然主義的手法稱霸影壇。本片是兄弟二人的第八部作品,獲得二0一一年坎城影展得到評審團大獎。天才童星湯瑪士.多希特與比利時女星西西迪.法蘭斯主演。
    
  本片依循導演一貫的風格,敘述的是社會邊緣人,他們運用了罕見的手法,不試圖主觀的批評和質疑,鏡頭表現得相當客觀與冷靜,從演員地肢體語言來捕捉或流露出內心世界。在導演娓娓道來之際,能讓觀眾的心靈震撼,並發人深省。
   
  有人將這部影片與新浪潮的楚浮的自傳電影「四百擊」相提並論,尤其楚浮最後讓主角不斷地往前跑,而本片則是希利騎自行車在各地衝刺,兩者都一樣是深深打動觀眾的心靈。
   
  有人把本劇依舞臺劇的塊狀分場分為三個幕,而幕與幕之間便用極為強烈的震撼情節來加以連結。尤其後面蘇勒與希利和解後,兒子馬丁卻都不願意,他見有機會便與希利纏打在一起,當然馬丁的高大本來就不是希利可以打倒的、二者是希利已經是抱定決心不願再成為街頭混混。所以就爬上去樹上,馬丁用石頭丟他,使得希利從樹上掉下因而昏迷不醒。
   
  在這裡有一段呈現人性相當卑劣與自私,甚至是寧願鋌而走險的決定。要知道我們人類自從早上醒來就不斷地做出決定,也就是選擇。在面對好與壞的選擇中,我們必須做出選擇,這有比較小的決定,這種心思是存在我們的思維底端,我們甚至無法發現就做出決定,譬如說前面綠燈只剩十秒,年輕人會用跑的過去,老先生有自知之明,只好等下一次的綠燈。
   
  也譬如中年時你心中會閃過一個念頭,要到巷口的麵店吃麵,但也許有夾雜一點心思,導致時間倒了,你因為有事要處理,因此不願花費時間去執行先前的決定,而將冰箱的麵包拿出加熱裹腹,這種臨時的決定雖然不牽扯著善、惡的選擇,但會產生「習氣種子」,會影響到我們的個性,所以任何的種子一定會留在「阿賴耶識」,也就是我們的本心,這個本心從無始以來就存在,也不會死亡,也不去投胎,但一旦有種子存在,這個阿賴耶識就去投胎了,所謂投胎並不是一定是人,天下萬物的生靈,都不離開阿賴耶識,就連細菌也不例外,只是這個阿賴耶識比較卑劣,但最終牠也會成為一個人。當人並不一定比較高級,當細菌牠只找有因緣的人去侵犯。如二0二0年產生的流行病,若人與這些細菌沒有恩怨,就算不打防疫針,那個人也不會有事的,因為這些細菌是來報仇的,這是唯識學的基本態度。
   
  再回到人如果面對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原本心地並無惡念的蘇勒,他願意在調解官面前原諒希利,這是他原本就有的善的因子,但當發現兒子馬丁用石頭丟希利,可能導致希利死亡,他的決定是要兒子不承認自己害死了希利。這種瞬間轉變的決定真是令人震撼。其實每人心中都存在著善、惡的種子,只有在匆促之間做出決定,而這種決定一定是現況突發狀況,這種狀況超出一個人的思維,所以只能選擇對自己及兒子最有利的方向。人間的道德瞬間消失無蹤。
   
  這個問題在人世之間其實已經討論幾千年,自從有歷史以來,人類企圖以教育來告示大眾,真、善、美的境界是我們的必須選擇,甚至以教育的方式來示眾,人人必須遵守這些信條,但為何這個世間到處充滿了罪惡,小至個人的為惡、大至一個國家的軍武威嚇,這也不得不我們必需要認定教育是必然的,但其實也是失敗的。
   
  但改過向善,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希利從昏迷中醒來,他不等蘇勒叫來救護車,也不計較馬丁對他用石頭的攻擊,因為他發現一個真諦,任何的爭鬥都是無解,因為他從珊曼莎的身上發現他一直追索的生命意義。珊曼莎為了他犧牲了男友吉爾,反正男人那麼多再交就有,而她所展現的親情有另類的「家」的味道。
   
  蓋卡圖因為經濟陷入困頓,只好放棄兒子。比利時的社會福利做得太好,所以讓蓋卡圖毫無懸念的放棄一切,其實希利在父親的眼中是一個負數,他只有另起爐灶從頭再來,因此才會對希利那麼無情,了解這一切真相的是珊曼莎,她的母性自然散發出種子,這份的感受希利感受到了。因為人類早期的社會是母系社會,這些因子我們處處都可以感受到,只是這種感受,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甚至意念都無法感受,只有在阿賴耶識殘留這些種子,在人類需要的時候,總子就顯示它的功德,所謂的功德也就是功能差別,而這種功能差別也必須是在有因緣的時刻才能顯露。
   
  「騎單車的男孩」看起來如此地情節簡單,沒什麼大明星助陣,但卻無損他的藝術成就,當然重要的策動者是達頓兄弟,從編劇、導演都出自他們之手。電影中編劇往往不被重視,是因為第一道詮釋的過程,往往被大家所忽略。這是電影業的共業,也是編劇的悲歌,身為職業編劇當然有權在這裡為編劇發聲。間接地也是對創作者的一種致敬。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我和喵喵的冒險旅行(Mon chat.& moi,la grande aventure de Rroû)

導演:吉翁.麥達卻斯基(Guillaume Maidatchevsky)
主演:卡普.辛賽恩遜 - 法布雷斯(Capucine Sainson - Fabresse)
   柯琳娜.瑪絲耶候(Corinne Masiero)
法國 / 2023年 / 83分鐘 / 普遍級
禮讚:全球暢銷銷兒童文學改編,愛貓大小朋友年度必看
克萊在感受到家裡氣氛有些不同後,意外撿到一隻小貓,她將牠取名為嚕嚕。嚕嚕是一隻「很不一樣」的貓,牠勇敢、獨立、喜歡冒險、熱愛自由,這些都是牠讓小主人克萊從牠身上學到的…

◎ 劇情簡介
               
  克萊與父親弗瑞德與母親住在巴黎。有一天不知那一隻母貓生下一窩的小貓,克萊發現了很好奇,每天都密切偷偷的觀察牠們。可是有一天,母貓和其他小貓都不見了,只留下一隻小貓。

  慢慢的克萊與小貓漸漸熟悉了,爸爸和媽媽也默許克萊收養這隻小貓,並為牠取名為嚕嚕。出生不久的嚕嚕看見牠的環境非常好奇,譬如爬上書架卻又無法站立,然後從上面掉下來。甚至於在出生不久後發現小老鼠,而嚕嚕也是用愛憐的眼光表現牠溫柔的一面。

  這一天,爸媽要帶克萊去山上的小木屋度假,克萊也就隨身帶嚕嚕同行,在山上的小屋除了一些原始森林之外,他們還有一個鄰居瑪德琳及她的狗。他們跟瑪德琳很熟,但也戲稱她為巫婆。

  嚕嚕剛到這個地方,便發現這兒與巴黎的環境不同,像有一隻大野貓就很輕易地獵捕野食,這對從小吃人類供給貓食的嚕嚕而言是截然不同的,同時嚕嚕也發現了一隻跟牠差不多年齡的白貓,開始兩隻貓還是相互戒備,但經過一陣子後,兩隻貓就相互熟悉了,甚至嚕嚕也邀白貓來木屋的客廳玩,白貓很不習慣,而且也被不知所云的父母趕走。

  三個月後,瑪德琳請他們吃晚餐,因為父親有事要離開小木屋,而克萊繼續住在這兒,當晚嚕嚕就開始思念白貓而離開,克萊也追出去,瑪德琳與她的狗藍波也加入追捕,因為怕嚕嚕走失。

  嚕嚕開始經歷過去從未有過的生活,但牠的內心卻有一種喜悅感,認為這種生活好像跟牠本性有很大的關係,嚕嚕靜靜地聽著水流聲,也遇到更大的貓及一隻野豬,而野豬正要對嚕嚕進行攻擊時,突然瑪德琳開了一槍,野豬當場死亡。

  再經一個月後天空下雪了,河面也結冰,這期間嚕嚕進入雞舍引起大亂,也遇上老鷹,但最終嚕嚕也掉入瑪德琳的陷阱被網纏上,瑪德琳打電話請克萊及媽媽來小屋,嚕嚕慢慢恢復傷勢,而克萊也了解嚕嚕的世界應該屬於大森林,她也願意放手,這時候那隻小白貓也回來找嚕嚕,兩隻貓永遠幸福地住一起。

◎    劇情分析

  這部電影是改編自法國小說家莫里斯.熱那瓦一系列的作品「自然生活」系列之一,初版小說發行於一九三一年,之後這本書就成為全歐洲動物文學與兒童文學間的經典。
 
  其實有關動物的拍攝是很多導演最感頭痛的,因為動物不會像人一樣聽得懂導演的指導,乖乖站在定位或看著鏡頭。因此很少有作品能這麼順利的拍攝。

  這片子的導演吉翁麥達對動物的拍攝有獨到的見解與技巧。甚至有人說雞舍的場景是影射「侏儸紀公園」暴龍進入餐廳的那場戲。而另一場嚕嚕躲在娃娃後面則在暗示「E.T外星人」,這在電影美學上言之為對前輩作品的致敬。

  為了描述克萊感受到家庭在巴黎和森林的不同,意外與貓感受到野外世界的不同,所以在拍攝之前,四處貼招募公告,尋找貓明星,主角的色澤條紋與原著大致相似的虎斑小貓,本來就是不容易的事。所幸最後找到四隻,然後其中一隻完成了大約百分之八十的拍攝。

  同時要遵守法國動物保護協會的拍攝規定,要呈現貓的「日常」就變成新的挑戰,為了讓嚕嚕感受自然,也讓嚕嚕提早到片場,最終嚕嚕也與大家玩成一片,逐漸展現貓的勇敢、獨立、愛冒險與熱愛自由的特質。

  這支影片是在講述小朋友的成長,與貓咪的自我啟蒙,或者是說是在相互的影響,也是共同成長的故事。場景藉用兩種對比都市與森林,這兩種空間都會呈現它特有的本質,而在這個本質中會引領小孩或動物(甚至大人),產生個性上的轉變,而後必然會影響日後成長為人的個性,這也是這部兒童文學特別吸引人的地方。

  現在也有許多人喜歡養貓,並稱之為「毛小孩」,而且市面上也有許多的貓醫院,甚至是急診室,更有廿四小時的服務,簡直就是對自己的父母也沒有那麼體貼,但他們願意為貓這樣付出,這是一種對貓甚至對狗的一種心理偏愛與認知。

  這部小說或電影,在在都顯示一種啟發性,每個人剛生到這個世界,其實都是陌生的,面對不同的環境,我們都會有一種學習的本能,然後在同樣的時間接受挑戰,這正是一種成長的過程。

  但這部電影中總共歷經差不多半年時間,而貓的壽命也只有十年或多一點的時光,所以人類一年的時間,貓其實已經成年了,這是人與貓不同的地方。

  但人類縱然有七、八十歲的平均壽命,貓只有十多年的壽命,但對生命的體驗是完全相同的,有些生物的壽命像蜉蝣壽命更短,只有人類的一天,所以德國有一首詩在描述蜉蝣的生命:「早上生,晚上死,但卻在一天過完生命該有的彷徨、猶豫、徘徊、縱慾」。換句話說人類的一天,蜉蝣過完了它生命所有的呈現。

  嚕嚕剛出生在巴黎,但也只是一家人的房內,牠的視野也是有限,但也夠牠玩老半天了,牠甚至不知道這個房子的外面世界有多大;而隨克萊父母去到森林小屋後,牠才發現森林的世界才是牠最為興味的。雖然那兒充滿了危機與獸性。在導演接這部電影之前,其實他就不只想讓貓兒陷入可愛的視角,而保留了原著中動物殘忍的描繪,屬於貓科動物的本來面目,儘管可愛,但仍然有獵人、捕食者殘暴的一面。可以早上在花園殺死小鳥的鏡頭,但在臺灣的版本反而刪掉了,我們只看到嚕嚕晚上賴在沙發上咕嚕咕嚕地叫。

  人和獸其實也差不了多少,人有時也會因為對方不如你意,竟然動手殺人。擴大來說就更可怕了,國與國之間有各種理由而發生戰爭,而一次的戰爭包括軍人與百姓會發生多少人死亡,這樣說來,人類是比任何動物更加可怕的動物。

  這是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思考,其實每一步影片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不同的方向,在國外這種題材總會被當成床邊的故事,但不一定拍這種影片的導演也喜歡貓,因為他對貓兒過敏,當片場出現好幾隻貓時,就令他相當尷尬不已,所幸後來新冠病毒,大家都戴口罩,才解決了導演的困境。

  這部電影其實提供了愛貓人士一些參考,也就是讓他們參考要如何與貓咪相伴的建議,但一切電影均不離開映象語言,而這正是導演的功能,像如何拍攝才能使貓的特質來呈現。一隻貓孤單的鏡頭竟能訴說著千言萬語,每隻貓的呈現都是天使呀,而牠卻需要你的陪伴,否則下一秒鐘牠可能立刻恢復野性的本能。

  電影的鏡頭是細膩的,它能呈現每一種動物的特質,也正是這部電影值得介紹給大家的,更能從畫面中透發出自我與「愛」的真正精神,看似寧靜的森林,其實充滿了動力與活力。問題是你是否可發現其中的奧秘。

  森林雖小,但其中的內容卻是令人訝異的,生命正是如此,如果能夠處處注意或發掘,你也會有不同的發覺,而這種發覺是人類最可貴的地方。有些人也因為這種發覺便改變了她日後的工作與志向。這是這部電影給人印象深刻之處。

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MIB星際戰警第三集(MEN IN BLACK 3)


 導演:巴里.索南菲爾德(Barry Sonnenfeld)
主演: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
   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
美國 / 1997年 ∕ 106分鐘 ∕ 普遍級
講述反派角色畜牲包里斯想要回到過去殺死K探員,隨之發生了一系列難以想像的事件…

◎ 劇情簡介
 
  被關在月球的最高監獄,關著相當恐怖的怪獸克里斯,這一天是克里斯的生日,他的女友送了一盒蛋糕給他,沒想到蛋糕裡躲著一隻與克里斯連結的太空蟑螂,瞬間奪取警衛的生命,克里斯心狠手辣連女友的性命不顧,他一人獨自逃回地球。
  
  此時的地球可以容納各星球的住客,因此外星人很多而且千奇百怪的造型,而星際戰警的警探都用英文簡稱,其中「K」、「J」是出生入死的夥伴。但這一回透過時空機,「J」突然發覺「K」似乎生命出現斷層,而「K」與上司女主管似乎有過去一段情,但這一回「K」似乎不願再對「J」述說什麼。而且「J」也從自己身上僅有的一隻懷錶之外,對自己的過去生命完全一無所知。
  
  他決定回到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五日,重新尋找線索,而且那兒有一個倖存的天龍人似乎與他頗有淵源。他的目的是要解答為何「K」在現實生活中似乎已經不在,而且已經死亡四十年。
  
  「J」終於回到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五日的紐約,也遇見年輕的「K」,但「K」對他不認識,認為他相當可疑,準備把他的紀錄全部洗掉,因為「J」苦苦哀求,而且話語中又與克里斯息息相關,因為克里斯被關在月球是「K」抓到他將他送至該地,但人類是在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才發射阿波羅十一號,成功登陸月球,種種疑點,讓「K」與「J」都陷入一陣困惑之中。
  
  於是兩人合作開始展開調查,結果先找到天龍人,天龍人給他們一個「天網」,希望能放在阿波羅十一號的最上面,這項任務相當不簡單,兩人同心協力,終於在火箭發射前將天網放置上面,但此時克里斯出現,因為他擅長變化,雙方發生激烈的衝突,這中間得到一個軍方上校的幫助,「K」預先洗掉他的記憶,透過上校的幫助才能在最後成功。但很不幸卻被克里斯所殺,而上校遺留一個懷錶請「K」交給他兒子。火箭發射成功之後,一個小孩來找爸爸,但「K」立刻擋在前面,說爸爸去辦一件任務,而那小孩正是小時候的「J」,此時「J」終於了知他為何一生都與「K」在一個小組當夥伴,也了解父親的死因,和懷錶的秘密。

 ◎ 劇情分析
  
  MIB星際戰警是一九九七年開拍第一集,結果大受歡迎,接連又出了好幾部作品,除一九九七年的MIB星際戰警之外,二00二年又拍了第二部,二0一二年又拍第三集、第四年又拍跨國行動。
  
  我們今天看的這一部是第一集,翻譯為MIB黑衣警探,是美國的漫畫家洛厄爾.坎寧安的同名漫畫作品,由於美國的漫威漫畫已經是這個電影世界的主宰,甚至凌駕迪士尼的世界。
  
  漫畫是無遠弗屆的,這部片子也捧紅了湯米.李.瓊斯與威爾.史密斯。甚至可以說這已經是卅年前的電影,但我們卻不知道這卅年來這種漫畫與電影早已顛覆了全世界。
  
  如果純粹從欣賞電影的角度來看,我不會建議看此片,但我們不能忽略電影的可能性。正因為一九九五年開始夢工廠發明了三D動畫的技術,因此電影以前不能拍的或無法拍的,都能如願以償。所以適度地介紹觀眾這方面的訊息,我認為是必要的。
  
  現在的AI已經愈來愈發達,人們的思維也產生了極端的對立想法,但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讓人的思想能夠有更寬廣的角度思想,因為人類注定是會思想進步的,如果讓思想留在三百年前,那人類可能會被異族或異類所消滅。
  
  所謂的異族與異類,這牽扯到一個常常被大家提出討論的問題,那就是有沒有外星球的人。漫畫家早就提供一個讓大家都能接受的問題。在未來某一個時期,我們地球必須與外星人來往共存,而且這些外星人與一般人類一樣有善良的,也有邪惡的,因此爭議與衝突便由此而產生,這種議題的發展,喜歡漫畫的人是完全同意的。
  
  因為科幻影片或題材是極具思考性與反省性的,但為了應付邪惡,所以就有了一個特別的警察單位,就是本片的主題。在這一集中特別運用了時光機,由那個世代回到大家熟知的年代一九九六年七月十六日,因為那天是全球都知道的日子,也就是美國第一次登陸月球,這件事情現在看來並不是特別日子,但對全人類是不能忘懷的日子,正如阿姆斯壯踏上月球第一步時說的:「我個人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
  
  將情節還原到大家難忘的日子,於是觀眾便有了參與感,由此也開始介入了情節的變動。但又不能寫實,因為既然拍成電影,那就不是現實,將現實搬上銀幕,謂之為寫實電影,但現今若無法在情節當中植入一些現實中所沒有的元素,觀眾就會失去興味。
 
  影片公司在獲得電影版權之後,立刻聘請所羅門來當編劇,巴里.索爾菲德爾成為該片的導演,當時索爾菲爾德有其他拍片計畫,因此延續到一九九六年三月至六月,在紐約市開拍並且由另一組三D動畫的人才光影魔幻工業負責,同時由丹尼.葉夫曼創作配樂。
  
  告訴大家這些是要大家能夠對現今的電影工業有新的認知,該片在一九九七年六月廿五日在好萊塢圓頂戲院首映,接著七月二日在美國展開放映,票房超過五億八千多萬元,成為有史以來票房第九高的影片。並且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化妝獎,當然也有其他提名,如最佳美術設計指導、最佳原創配樂和更多提名。
  
  這部影片主要在敘述MIB星際戰警,先看那一部都沒有問題,有時用故事的時間線或上映的順序都能產生不一樣的感受,電影學上說這種是「彎刀順序」,也就是你先看正傳「四、五部曲」,再看前面「1、2、3部曲」,總共拍了六集,但都不會妨害你的觀賞樂趣。
  
  其中有許多外星的動物,電影公司都會申請專利,臺灣早期有許多玩具公司便認為電影中的「玩具」相當有趣,結果就被告上法院。
  
  因為MIB的賣座,加深了製作公司的信心,連續拍了許多集,也奠定了一名黑人演員威爾.史密斯成為美國電影圈的一線演員;而湯米.李.瓊斯更是自己拍攝另一部影片「馬金斯的三場葬禮」,並且在坎城獲獎並揚名國際,這都是影壇佳話。
  
  總之「MIB」這部影片在廿世紀末提供了一種新的思潮,提供了人類正面另類的思維。我們應該了解在每一個世代中都會產生相對的思維與新思想,而這些思想正是人類進步的動力,許多人會忽略這種隱形的影響,殊不知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會發覺每十年中就有一次的變化,快一點可能是五年,而這種改變是無聲無息的,當你往後思考而發現它時,卻已邁入另一個世代了。
  
  電影有趣的地方正是在這個角度,它會有許多的設想與想像,它提供以後未來的可能,但絕大部份能實現,而因為電影放映總是在二個小時之內,而現今的世界已進入網路時代,雖然還是有紙本的書,但將來讀者要去圖書館才能看到。問題是現在閱讀人口越來越少,因此就由電影取代長篇小說,這是時代變遷最大的震撼。
  
  以後可能還會有更大的變化,但要如何變化也讓人難以預料,所以你想知道未來會如何變化,那就看一看這部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