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阿輝的女兒(Vicky’s Blind Uncle)

導演:辛建宗
演員:林復生、鄧筠庭
台灣 / 2010年 / 普通級
一部由真實盲人主演的開心電影…

◎ 劇情簡介     

  阿輝的姐姐因丈夫生意失敗逃到大陸,她受不了債權人催討,只好將女兒小琪交給弟弟阿輝暫時照顧。阿輝是全盲的視障者,卻也不得不答應了。

  阿輝白天唸法律課程,晚上在盲人按摩院替人按摩,他帶小琪去麥當勞吃漢堡,阿輝也請教路邊女人如何替小女孩綁頭髮,他也教導小琪打電話要加國碼才能打到大陸給媽媽。

  小琪要去溜直排輪,但教練面有難色,原來小琪已經積欠兩萬元的學費,阿輝與教練打賭若他勝則學費全免,教練故意放水,阿輝要求再比一次,沒想到堅持運動家精神的阿輝撞到欄杆摔出場外。

  小琪不想洗澡,阿輝便一邊彈鋼琴給她聽,於是小琪就高興地洗澡了。小琪說她喜歡游泳,阿輝便表演高空跳水給小琪看,沒想到違反泳池規定,在救生員的規勸下,阿輝道了歉也答應不再犯錯。小琪的媽媽在電話中告訴小琪,小時候的阿輝上廁所翻倒紅藥水,害每個人臉上的紅色藥水好幾天洗不掉。

  離媽媽答應的二個月回來的日子只剩兩天,卻有兩名來要債的歹徒到學校想抓小琪當人質,反被阿輝以柔道制伏,將二人交給警局後,警官一直誇獎阿輝真是柔道高手。回去後接到一封視障運動大會的比賽邀請,這勾起了阿輝過去的往事,他告訴小琪當年他參加比賽被對手摔出場外而受傷,但也認識了護士婷婷,兩人感情日增並有了愛的結晶,但卻遭受婷婷家人反對被迫分離,他唸法律就是希望自己爭取女兒的監護權。

  小琪去找婷婷阿姨,但她已再嫁又懷孕並轉告她無法再與阿輝續前緣。小琪不忍舅舅傷心反而騙他說婷婷會帶女兒君君前去比賽現場。小琪要同學毛毛假冒君君與阿輝相認,但阿輝送她的小熊毛毛不滿意,還將自己說成被父親苛刻對待的孩子,匆忙中阿輝發現君君是毛毛冒充的,他黯然無語。但也激起小琪的傷心,因媽媽尚未找到爸爸,她無法如期歸來。阿輝決定棄權,因為他知道自己若再受傷,便無人來照顧小琪,而小琪似乎也在阿輝身上找到她一直不曾擁有的父愛。

◎ 劇情分析

  以視障朋友為演員並安置在男主角的位階,是國片中絕無僅有的,這也使得「阿輝的女兒」這部戲顯得不一樣起來。

  有趣的是阿輝雖然兩眼雙盲,但一般人能做的,他幾乎都辦得到,透過這部影片讓我們充分了解到視障朋友他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感情生活,或許有些紀實的味道存在,但卻也不影響本片的戲劇結構。

  姐夫因經商失敗,不得不將小琪交給阿輝撫養,原本自己照顧自己都有些困難了,如今又多了一名小一的女孩,這難免會讓阿輝陷入從未有過的紛亂。但就如「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句話一樣,阿輝冷靜地重新調整步伐,雖然依舊維繫原有的生活步驟,但更努力地將自己投入與小琪有任何相關的互動,好比說他從未幫女孩子綁頭髮,於是他在路邊請教了一名路過的小姐,阿輝在影片中藉著導演設計的情節,逐段地展露了他的才華。鋼琴優美的奏鳴不僅讓小琪愉悅地洗澡,也更豐沛了本片的厚度。

  讓視障者擔任戲劇主要的角色,絕對有其先天上的困難,若調度不得宜,影片的調性將會受到極大的考驗。「阿」片在這個面向似乎放置了很多心力,當極動與極靜碰撞在一起時,整合的功力就是導演展現才華的時刻。阿輝在許多視障者做不到的地方他都能適時表現,這也恰到好處地敘述了阿輝與小琪的互動過程。

  小琪媽媽將小琪交給阿輝的第一天,或許再製造一些小琪「不就範」的具象情節,讓阿輝增添更多的困境,或許會使得情節有著更多立體的呈現。

  有趣的是,小琪到學校對同學說,是她在照顧阿輝,雖然是童言童語,但在戲劇結構上恰巧也變成了弔詭理論。換句話說,表相上阿輝照顧姐姐的女兒;但末了不也是小琪照顧阿輝嗎?為了讓阿輝與他自己的女兒君君相會,小琪直接找上了婷婷,然而婷婷早已再嫁,甚至也已大腹便便。

  處理這個角度的情節,導演應該是煞費苦心的。如何在這段情緣中放置一個平衡點,讓兩邊在擺盪中依然不失義理人情,這是一項困難的任務,若是處理不得體,就有可能種下失敗的因果關係。導演在這段情節中運用了蒙太奇的交疊鏡頭,交待了兩人認識的過程以及懷孕的喜悅,但最後婷婷便因家人反對而被迫分開。然而這段情節也是阿輝苦讀法律系的原因,因為他要靠自己的力量取回對女兒的監護權。也許這一個段落就足以書寫成另一篇精彩的劇本,只是導演著重在阿輝整體的生活呈現,焦聚無法集中放大在這段值得挖掘的情境上。

  「巴黎我愛你」是法國以十八篇五分鐘的短片集錦而成的佳片。其中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執導的「聖丹尼斯」中的男主角也是一位盲胞,或許因為只有五分鐘,湯姆.提克威將情節放置在兩人的感情激盪中,女主角是位女演員,她因自己在排戲時讓路過的男主角以為她被囚禁而急待援手。但更高明的是,女演員的每段話幾乎都讓觀眾甚至劇中人分不清是真實或是戲劇的虛構。

  雖然「聖丹尼斯」與「阿輝的女兒」所要敘述的結構完全不同,但在相同的元素中,觀眾就能從不同的導演詮釋中獲得不同的啟發,而這正是戲劇創作的魅力所在。

  「阿」片導演也擅長運用情境伏筆與呼應,當小琪知道婷婷不想再見阿輝時,小琪根本不敢告訴阿輝,她怕對舅舅會造成極大的傷害。而在學校她看見同學毛毛喜歡演戲,遂動了出人意表的念頭。以毛毛假冒君君的身份呼應了前一場毛毛的表演,確實將虛與實的交糾作了無盡的推衍,就劇本的角度而言是相當精彩的。而毛毛最後不喜歡阿輝所送的玩具熊,這才使得整體事件曝光,當然也由此而引燃了阿輝與小琪的衝突,也將戲劇帶向另一個高潮,從而扭轉了阿輝與小琪兩人對彼此的認知與看法。

  「阿輝的女兒」似乎也算得上現在流行的景點「穴場」的參予者,適度的幾個長、中、近景的鏡頭呈現了台北一O一大樓的外觀,現代都會的宣傳其實也都是以這種方法作連結。前面提過的「巴黎我愛你」更是城市行銷中的佼佼者,十八部獨立的情節電影,正好呈現了巴黎市十八個區塊。如果我們來籌拍「台北我愛你」,你會選擇台北市那個區塊呢?

  「阿輝的女兒」中的姐姐原本答應去大陸兩個月後就回來,但顯然負債的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導演雖然只是用電話交代,但也技巧地呼應了阿輝在知道自己已經完全失去君君之後的心情。失去了君君,但卻獲得了小琪,也許真正的君君若來相認,也不一定能比得上小琪的貼心。經過兩個月的磨合期,小琪獲得了一位爸爸;而阿輝也得到了一位女兒。

  人際之間的相處不論親疏,都貴在真誠地對待,阿輝殘而不廢,更能真確地以喜悅的平常心來對待周遭的一切;小琪面臨家庭的困境,小小年紀卻也勇敢地面對所有困頓氛圍,舅甥二人就在相同的頻率中互補有無,也共同去應對迎面而來的挫敗,從而在心靈互動中轉敗為勝。

  「阿」片是一部引人深思並值得觀賞的一部國片,也期望導演下次有更精彩的作品與觀眾見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