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黃美鈴 老師撰稿
原作 : 川端康成
導演: 野村芳太郎
演員: 石濱郎 、美空雲雀
日本 / 1954年 / 98分鐘
二十歲的清純高中生隻身到伊豆半島旅行散心,偶然邂逅了流浪藝人,
因傾心於十四歲的舞孃阿薰而尾隨甚至結伴到下田港,沿途兩人展開了
一場美麗而若有似無的愛…
◎ 劇情簡介
昭和初年,就讀東京第一高等學校、身穿黑色學生制服的水原,利用秋假一個人從東京來到伊豆半島旅行。水原是個從小失去家庭溫暖的孤兒,整個成長過程充滿了不幸跟陰霾,內心深處不免自卑。馬車從沼津到修善寺,沿途風景依山傍海渾然天成、富士山頂終年積雪近在咫尺清晰可見。因為流產剛剛出院的年輕夫婦榮吉跟千代,提著幾個行李登上馬車,英俊瀟灑的水原幫忙接過行李。
月村是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的,是有名的小說家。抵達修善寺後,水原登上月村下榻的溫泉旅館二樓的房間,不巧月村外出散步。從二樓窗口放眼望去,是一座充滿思古幽情的木橋,年約十四歲梳著古代髮髻身穿和服樣子非常清新可愛的舞孃阿薰,一個人靠在橋欄杆左顧右盼似乎在等什麼人,水原目不轉睛出神的凝望著她,這是他們兩人第一次的邂逅,舞孃阿薰古典而優美的身影在水原心目中從此再也揮之不去。
榮吉二十五歲能歌善舞,妻子千代彈三線琴,十六歲的舞孃百合以及榮吉的妹妹舞孃阿薰,還有榮吉的岳母,他們一行人是邊走邊唱、在溫泉這一帶表演的藝人。光待在同個一地方根本賺不了錢,他們總是馬不停蹄到處流浪。阿薰的天真善良吸引二十歲的清純高中生水原與藝人從尾隨甚至同行到下田港去。童年的不幸、孤寂與陰霾剎那之間一掃而空,水原就像被洗滌過一樣的清新。
阿薰表演時不免遭受醉醺醺的客人借酒裝瘋騷擾,這是流浪藝人背後的辛酸;一反世俗的輕蔑與歧視,水原以平等態度對待,讓他們受寵若驚,也贏得他們的敬重與好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不過水原是個知識份子,終究是要離開的,太親近只會帶來感情的受傷。無論如何,水原與舞孃的情竇初開是沒有結果的必然,徒留淒美的哀愁。
特地帶著鈔票要還給水原的信吉,找了好久,最後終於喜出望外的把鈔票遞給水原,就在這一刻,水原也心滿意足的用這張大鈔回報信吉。水原孤兒性格經過伊豆之行的洗禮,已能坦率的接納別人的好意,並且回應別人的親切。在回東京的船上,水原任憑淚流縱橫,腦海中幻化成一池清水,什麼也沒留下,全身頓覺舒暢再也不孤單,生命的意義已全然不同,內心深處的哀傷為之化解,心靈也淨化了。
◎ 賞析
本片的導演是當時獲得日本東京影展大獎的野村芳太郎,女主角美空雲雀12歲就脫離兒童角色,在大螢幕上嶄露頭角,風靡全日本,她淋漓展現卓越的演技以及才華。男主角由前景看好的新人石濱朗主演。
1968年川端康成憑藉《雪國》、《千羽鶴》以及《古都》這三部名著,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作家,也是繼印度詩人泰戈爾之後第二位東方人。川端康成獲獎的理由是「他的作品表達了日本人心靈的神髓,發揮了東西心靈交流的功效。」他嚴守日本的文學傳統,正是細膩深刻的優美風格這種東方獨有的特殊情調,扣動了歐美人士的心魂。
他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授獎典禮上以「美麗日本的我」為題,道出了日本人的內在靈魂。用佛家思想闡明日本文學的寧靜幽深,並在演講中提到中國禪宗始祖達摩面壁九年沉思冥索的事蹟,用枯枝和一朵花來形容樸素清寂的日本文學特質。
1970年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1972年,在三島由紀夫自殺的17個月後,也就是川端康成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三年之後,73歲高齡的川端康成也選擇口含煤氣管自殺,沒有留下遺書。他們兩人相繼自殺,留給了後人無盡的疑問。但川端康成早在1962年就曾說過:“自殺而沒有留下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即是無限的活。”
川端康成東京帝國大學國文系畢業。祖父、父親皆為漢醫,自幼即接觸中國文化。代表作「伊豆的舞孃」是一部二次大戰前後屢被拍成電影的雋永名作,也是他清純的高中時代與少女舞孃在民風純樸的伊豆半島旅途上展開的一場美麗而若有似無的愛。詩一般的旅情融合了美麗而淡雅的愛,年少的惆悵刻畫著無言而喻的感動。
川端康成以伊豆綺麗的風物為背景而寫成的《伊豆的舞孃》,是日本文學史上抒情文學的傑作。他在小說中,力求體現日本的傳統美,描寫人物的種種悲哀,有著精神主義的價值,而且透過它來探討人生的感傷。這種樸實無華、平淡自然的美學追求,極其富有韻味。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的頭三年,川端康成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伊豆半島度過的,所以伊豆成為川端康成青春時代的「第二故鄉」。二十七歲川端康成依據伊豆之旅的體驗,撰成《伊豆的舞孃》發表,這不到一萬八千字的小說,諦造了美的抒情世界,多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和廣播,更選入國語教科書,成為日本的文化財,堪稱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代表作。
《伊豆的舞孃》是一部充滿自傳色彩的電影,濃烈的燃燒著少年人那種孤獨澄澈無垢無悔愛的光燄。觀賞這部電影無疑的就是在細細品味二十歲的川端康成年少的純情以及他對青春的謳歌,藉此我們可以更加的貼近川端康成對美的感受,因而淨化我們的心靈。
川端康成的幼年可以說充滿了不幸,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形成川端康成文學的孤兒意識。他的性情被孤兒氣質所扭曲,心中充滿了無以宣洩的憂鬱。川端康成首次隻身去伊豆旅行,偶然巧遇流浪藝人,因而與年少的舞孃邂逅。川端康成第一次得到舞孃天真善良的對待,因而對舞孃油然滋生出純潔的友情;而一向受到社會歧視的舞孃,第一次遇到這麼友善的高中生,自然也激起了感情的波瀾。他們情竇初開彼此建立真摯的友情,流露出淡淡的愛,從此這位美麗的舞孃,就像天空中的繁星,一直在川端康成的記憶中不停的閃爍。川端康成將這段親身經歷化為藝術,便是如今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伊豆的舞孃》。
日本昭和時代當時的社會背景、封建思想、階級懸殊,都注定川端康成這次的邂逅只是開不了的花,這份感情只能在悲傷中流逝。旅程短暫,卻成了少年難以忘懷畢生留存的追憶。
從與舞孃之間暗生的微妙情愫,而對生命有了不一樣的體悟,並化解了心中的幽傷,川端康成娓娓傾訴愛的款曲之餘,亦將伊豆半島的自然風光以及溫泉旅館的文化乃至於流浪藝人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作出了相當深刻細膩楚楚動人的描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