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尼古拉斯‧菲力柏特(Nicolas Philibert)
主演:瑪伊亞‧薇妲(Maia Vidal)
蕾蒂西雅‧柏納(Laetitia Bernard)
法國 / 2012年 / 100分 / 普遍級
禮讚:2013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參展影片
導演尼可拉斯菲力柏特費時一年多,進入Radio France拍攝,將這個每天服務一千多萬法國人的聲音、轉化成精彩的影像故事,同時保有她的神秘性,引領聽眾進入一個曼妙醉人、 ...
◎ 劇情簡介
導演尼可拉斯‧菲力柏特,是ㄧ名擅長拍攝紀錄片的導演。過去的作品「山村猶有讀書聲」曾在台灣放映,並贏得極佳的讚譽。另外他的作品有「無聲國度」介紹觀眾進入聾啞人的世界;也以「娜娜緹」介紹巴黎動物園內一隻四十歲的動物明星─母猩猩娜娜緹。
「音躍巴黎」是尼可拉斯‧菲力柏特最新的紀錄片作品,前後歷時一年才拍完,對象是法國國際電台。
法國國際電台位於塞納河畔,是ㄧ幢圓形建築,從影片中彎曲的迴廊可知它的梗概。這幢建築與巴黎鐵塔遙遙相應,雖然名氣比不上巴黎鐵塔與羅浮宮,但其實也是出自名建築師之手。
導演選擇這座電台,並深入其中拍攝一年多,是因為這座電台,每天影響著巴黎一千萬人的生活作息。一座電台的經營風格與走向,其實都能立刻顯現當地的人文生態。而透過紀錄片的方式來「詮釋」這更是ㄧ樁相當艱辛的工作。
安潔莉卡主持的節目,為了播出的效果,不斷地修正人物的對台,務必使得對話精簡自然,在語言調性上更是馬虎不得,因為一開始有了第一句話,便不能停止太長,否則觀眾很快會被強烈的音效所吸引,而喪失了廣播真正的元素與秘密。
同事之間的合作,也有人必須相互配合,畢竟廣播節目播出是個群體動作,若有一個環節掉失,必將使得節目有所缺失,因此同事們相互等待,也是ㄧ種耐心與藝術。
達達也是ㄧ名成功的播音員,但當時她獨自一人來法國,身上只有一百法郎,又不會說法語,但到最後,竟然相當有自信地享譽於廣播界,從達達身上,我們似乎也可看出,一個人的成功其實全繫於自己的努力。
法國國際電台當然也播報即時新聞,他們的記者與主播,都有其堅定的想法,與獨到的見解,去分析當今世局的變化,譬如說台灣的觀眾,大概很少知道葉門的國際形勢,但法國主播卻知之甚詳如數家珍。
有時某些音樂頻道是現場演奏的,一首「野玫瑰」搭配四重奏,一種獨到的伴奏與詮釋方法,讓我們體現法國這個國家的人文素養。
廣播中也會提及「鯷魚」漂流在海上,同事之間也開始討論,這種魚的來源或特質。當然,要供應這一座大樓的餐飲,也是ㄧ項大工程,導演搭配了幾個廚房推出飲料的鏡頭,但卻沒有深入廚房的運作,顯然這個電台的廚師,也是有所堅持的,而其堅持的理由,應該是基於衛生的考量吧!這是大家較為忽略的問題。
廣播與電影或電視不一樣,因為電影電視大部分依賴眼睛,而廣播則全部依賴耳朵。時下很多年輕人,非常鍾情於好萊塢電影,因為其聲、光、影的全面釋放,讓人在眼睛與耳朵的感官,得到暫時的撫慰。但現在的年輕人,卻很少去傾聽收音機的節目,因為只剩耳朵的感官,對他們而言是無法滿足的。
其實在尚未有電視之前,收音機,是每個家庭中,最重要的精神食糧。佛家有云:「一根通,六根俱通」的道理,其實是很少人能夠體悟的。就算沒有明心見性,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讓人不知不覺中,實踐這種佛法境遇的。
尼可拉斯‧菲力柏特曾講過一句有趣的話:「我一直堅信,一部偉大的電影,是要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出發的。」
於是許多鏡頭是如此的平常與普通,譬如一名打字的女子,動作迅速地在打字機上遊戲,但那部打字機是相當奇特的,很快地會發現,原來她是ㄧ位視障者。她是蕾蒂西雅‧柏納。她是法國藍色電台,一個相當重要的指標性人物─視障主播。一名全盲的人卻毫不受視障影響,她的成就與專業,使她成為巴黎家喻戶曉的人物。她每天播報的新聞無所不包,如國際要聞、社會議題、娛樂新聞……等等,柏納會先以電子閱讀器閱讀,而且可以精準地同步播報,如果不說,在收音機前的聽眾,其實根本無法發現主播者其實是ㄧ名視障者。
導演呈現的法國國際電台,也有更多元的文化呈現,但在這部紀錄片,讓人省思的地方,卻是「聲音是勝過影像的」。亦即在「里斯本的故事」這部影片中提出的辯證,到底一部影片的聲軌與影軌是誰佔上風?這是德國導演文‧溫德斯相當有層次的影片,只可惜在台灣很少有影迷會提及或討論。
柏納雖是全盲,但她以「聲音」提供了另類的人文思考。而這也是導演一直在影片中所呈現的人文思考。
風靡全法的法國國際電台,有一個知名節目「全民開講」,這個主持人叫亞蘭‧凡斯坦,他正在訪問「一時之間」這名作者班奈蒂克韓,班奈是個老師,但也是ㄧ名作者。亞蘭訪問作者時,絕對不是用恭維或吹捧的態度來面對,這一向是法國人的態度與觀念。既然在書本上的見解是屬於個人的,這就必須接受所有人的檢驗。
台灣的現象則不然,許多「作者」根本不是自己的創作,而是請「寫手」代筆,然後在公關公司的策畫下,讓「自傳式」的書成為暢銷排行榜,由此可以看出,法國與台灣之間的人文素養之差異性,或許這也是,我們最應該重新自我反省的。
法國國際電台的首席主播,是相當知名的瑪麗‧克勞,她的外號是「髮夾主播」,也是該台的大姐大,她總是不修邊幅(因為是廣播不是電視),但卻能在最短的時間,迅速整理新聞的頭緒,重要的是,她對這些訊息的判斷,很少有失誤的,尤其是刑案。譬如在河中出現過三具屍體,但第四具,她的判斷就讓同事佩服不已。有趣的是,她的播報方式是相當情緒化的,當驚惶失措時,她絕對不會故作鎮定,當趣味發生時,她也會無節制地開懷大笑。但也因此使她成為極受歡迎的主播。國內年代電視台張雅琴,似乎有瑪麗的風格。但因為是電視,所以張雅琴會更強調,在紙板上的資料來佐證,而瑪麗的方式,還是依循在「聲音」的節奏,這是兩者的異同。
台灣拍紀錄片的人愈來愈多,但題材上的選定,卻是ㄧ項重要的學問。尼可拉斯‧菲力柏特最新的題材,以「廣播」為主,這表示說在「人」的呈現上,是可以較次要的,因為最終的表現是「聲音」,但導演卻不是那麼二分法地呈現,他反而又以聲音回頭來尋找人的本質,這正是這部紀錄片最吸引人之處。
面對一個如此龐大的電台,必須花一年多的時間,才有辦法完成的作品,不僅需要一些才氣,耐心也是必備的條件。
有些畫面是瑣碎而單獨的,這並不表示導演沒有放置更多的精神在其中,而是可能在事後剪接中,必須有所取捨,因此便將某些畫面割捨了。
問題是,當鎖定「法國國際電台」這個素材時,必須展開詳盡的計劃,與執行方針,這是想拍紀錄片一個必備的條件。成功與否,在事前的策劃,其實會決定一切的。
「人、事、物」是紀錄片的三個重要的元素,但不管單獨或分開,其中最後的呈現,都會返回到「人」的本質上,這與一般戲劇的表現,大體是相同的,在本片中的各種元素中,我們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紀錄片可以很輕薄,但在很多時候,其實大部分都還是很厚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