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

導演:蘇珊娜‧畢爾(Susanne Bier)
主演:麥可‧佩斯伯蘭特(Mikael Persbrandt)
   崔娜‧蒂虹(Trine Dyrholm)
丹麥 / 2010年 / 113分 / 輔導級
禮讚:2011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2011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獎

劇情以男主角Anton 的兩條故事線平行敘說人生的暴力現象。一個故事線是在非洲蘇丹 ...

◎ 劇情簡介     

  安東與妻子瑪莉安都是醫生,但安東選擇定期到非洲蘇丹行醫,事實上兩人已經分居而形同陌路,兒子伊里亞斯與弟弟莫頓,在父親出國時與瑪莉安住,安東回來再與孩子們相聚。安東在蘇丹常見到孕婦被人剖腹,聽說那是一名擁有兵力的大人物與人打賭是男是女?而剖腹解開答案。安東總是用高明的醫術挽救孕婦,但難免有幾次會失手,這讓他傷感不已。
   
  另外克勞斯的妻子伊娃病亡後,帶兒子克里斯丁回丹麥與奶奶同住,也因此使得克里斯丁與伊里亞斯變成同學,而見伊里亞斯被同學蘇佛欺負,克里斯丁躲在暗處襲擊蘇佛,這才免除了噩夢,而兩人也成為死黨。
   
  克里斯丁喜歡爬上鎮上最高的倉儲塔頂,也在ㄧ次安東帶他們在玩之際,被一名拉斯的修車工人打了巴掌,但安東並不還手。雖然克里斯丁相當不以為然,但安東表示對付無賴不應該以牙還牙,否則豈不跟他一樣?
   
  克里斯丁查出拉斯的車子與工作地點,希望安東能去討回公道。安東拗不過兩個孩子,但去找拉斯時,也只是再挨兩個巴掌,安東始終堅持己見而不還手。
   
  克里斯丁決定要為安東討回公道,他從祖父遺留在倉庫中的大量沖天炮,將之倒出火藥,準備製成炸彈,預備在清晨之際,將拉斯的汽車炸個粉碎,以為教訓。伊里亞斯覺得不安,他在視訊上告訴父親,但除了視訊不清之外,安東因為「大人物」來求診,竟然還對一名剛死的年青女性口出穢言,故將之趕出,以致這名「大人物」被受害人的家屬活活打死。
   
  爆炸車子按計實施,但在緊要關頭,卻出現兩名母子慢跑經過,伊里亞斯奔出警告,救了母子,但自己卻被炸得受了重傷。
   
  安東回來後,發現克里斯丁失蹤了,他的父親向警方報案,眾人尋他不得,但安東卻在倉儲屋頂上及時救下了克里斯丁。因為克里斯丁以為伊里亞斯已經死亡,卻不知他的傷口無礙。而透過這件事,也使得安東與瑪莉安重拾感情。這個家終於又團圓了,而克里斯丁也從中學到了放棄仇視的心態,而與父親釋去誤解。

◎ 劇情分析
   
  「更好的世界」是丹麥女導演蘇珊娜‧畢爾一部相當成功的作品,不僅獲得金球獎及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也在世界影壇中引起廣泛的討論。
   
  從兩個世界,兩個家庭各自的困頓中,尋求了類比性的事件而加以併現後,安東堅持的性格從而帶給觀眾更多的思索空間。
   
  一件事情的應對,究竟是以「寬容忍讓」當作正確的基調?或是「以暴制暴」才能讓人臣服?其實這一切都是無法提供正確的答案的。因為這完全是心念的議題,人世之間的得失都會引燃更多的紛亂,但一意地退讓,卻似乎又縱容了更多的霸凌。
   
  蘇丹這個地區擁槍自重的大人物;以及修車廠的拉斯,甚至是在學校的蘇佛,他們都是仗勢欺凌的人,只因別人不敢或不願反抗,於是他認為可以為所欲為。如果這樣一面倒,這個社會的規則也會開始傾斜,秩序也難免大亂了。如果以反制的強大力量,徹底擊潰這些越過臨界點的武力,在某些時刻確實可以獲得正面的反應。最起碼看似正義得以伸張,而惡勢力退卻,這似乎也是某些受到欺壓的人的心聲吧。
   
  但這兩者,其實都無法達到更好的世界,因為這個世界之所以美好,那必須由心量自行體會。想想這個世界的呈現吧,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的角度不同,反應自然也就完全不同。旭陽給快樂的人的感受,是即將開始愉悅的一天;對不快樂的人感受,則是又要開始勞碌而沮喪的一天。
   
  同樣一天,與相愛的人相處,自然感受時光流逝極快;但關在監獄則會度日如年。之所以有那麼多喜歡欺凌別人甚至製造不安的人,其實充斥著許多的不安全感,或許用霸凌的方式可以讓自己受到更多的注目。
   
  相較之下,安東應該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他以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來面對他的世界,這樣的個性,為何會與妻子瑪莉安分居,甚至即將展開離婚的行動。在西方,離婚縱然是相當普遍的事,但多少還是會帶給兩名孩子,無比的悵然與惶恐。
   
  電影中並沒有把兩人分居的事講得清楚,可能是安東的緣故,因為他執意要固定時間到蘇丹,為這個地區的難民,提供醫療援助,這等於半遺棄了妻子與兒子。瑪莉安的反應是相當激烈的,當然安東在過去似乎也有過一段婚外情?這一點導演並未詮釋得很清楚,只是一筆帶過,因此很難去解釋,安東去非洲的原因與這段緣由有關。但不管如何,夫妻感情破裂是不爭的事實。
   
  瑪莉安在醫院有個穩定的工作,或許兩個人都是醫生,因工作的相同也會發生排擠效應吧?
   
  克里斯丁的父親這條線因為元素較少,幾乎都靠克勞斯的獨白道出,他罹患癌症的妻子,在生命的終期之前是如何痛苦。而為了安慰兒子,克勞斯說伊娃一定會好起來,但最終伊娃還是死了,這才引得克里斯丁的不悅,他認為一開始父親便不曾希望母親痊癒,甚至希望她死。
   
  父子兩人始終沒有交集,克勞斯只有面對自己母親,才稍微帶出伊娃病榻中或許是很痛苦,使得克勞斯覺得她很惡毒,這似乎也透發了某些訊息,也許伊娃也得知克勞斯外面有女人,從而在病床上才會灌輸一些不健康的觀念,使得克里斯丁在母親葬禮之後,完全一副仇視的態度,而這也種下了日後這一連串的事件。
   
  克里斯丁最後在指責克勞斯時,便單刀直入地問其父,是否與瑪莉安已經上床?說話完全不留餘地的指責,使克勞斯百口莫辯,因為這種事,愈辯白就愈容易混淆,在心情極度惡化之際所說的話,其實都是作不得準的。克勞斯是個極有修養的人,他豈有不知之理?當委屈難受時,竟然也只能投入母親懷抱哭泣。
   
  但克勞斯其實也不見得,能夠了解自己的兒子,因為他畢竟在英國,將兒子送回丹麥,只因為有奶奶可以照應,他其實與兒子相聚的時間並不長,這也是當兒子失蹤時他也只能報警。
   
  安東雖然也從蘇丹回來,但就像對待外科手術一樣,他會詳盡地端詳互動因果關係。因此當他知道克里斯丁失蹤時,立刻判斷出可能的去處,也因此而順利地營救了克里斯丁,否則若內疚的克里斯丁從高塔頂端一躍而下,豈不是造成了遺憾。
   
  蘇丹的大人物會犯錯;克里斯丁和伊里亞斯也會犯錯,但安東與克勞斯就不會犯錯否?而瑪莉安的態度似乎也應該檢討。
   
  當一切不順遂時,我們都會抱怨對方的錯誤,鮮少有人會將自己提出檢視,這似乎是問題之所在,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自我反省,用更寬闊的心去原諒別人,相信這個社會絕對會更美好。
   
  也許這個已經既定的社會並非是如此的完美,我們制定了許多規則來約制自我;但同時卻往往在不經意的時刻,摧毀了自己的原則。也許這也正是我們學習的契機,在歷經一些衝擊之後,我們才能體現一些真諦。
   
  「更好的世界」是一篇看得見功力的佳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