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安德魯‧尼可(Andrew Niccol)
演員:艾爾‧帕西諾(Al Pacino)
凱撒琳‧奇娜(Catherine Keener)
美國 / 2002年 / 117分鐘 / 保護級
由電腦軟體塑造的女主角不會變老、不必戒毒、不會要求豪華的化妝室或是私人噴射機 …
◎ 劇情簡介
過氣的導演維特不但與妻子離異,最近拍攝的影片賣座奇慘,就連正在趕拍的影片擔任女主角的妮珂也百般挑剔,雖然維特忍氣吞聲但妮珂還是求去,甚至最後還不准影片播出。
沮喪的維特正要搬東西回家時遇上一名叫漢克的電腦狂,謂他已發展出一種虛擬人像,但維特自身難保,根本聽不進他的話。直到漢克死後,以快遞送了一張特殊光碟程式給維特,維特這才發現光碟可塑造一名完美的女演員並連結在任何一部影片上。於是透過維特自己的審美觀塑造了一名叫席夢的女子而完成了影片,並且受到觀眾的喜愛。
維特的片約因此愈來愈多,但他堅持席夢基於個人理由不能出現在現場,但這更激起人們的好奇而對席夢會更加痴狂了。席夢的竄紅也引起狗仔隊的跟蹤,維特為了欺瞞只好租下總統套房並佈下他與席夢一同在此過夜的線索。接著美國當紅的電視訪談節目要訪問席夢,維特只好以連線的方式騙過眾人,但狗仔隊卻發現席夢背景的所在,驅車前往後果然發現維特的騙局。狗仔隊欲以此向維特要求與席夢面對面採訪,但為維特所拒,狗仔隊似乎也無可奈何。
任電影公司總裁的伊蓮是維特的前妻。她強行進入攝影棚,這才發現什麼布景也沒有,只有一部電腦,維特解釋說是席夢有自閉傾向,故平常都以打電腦自娛,伊蓮眾人才滿意地離去,但也交代維特一定要安排席夢參加新片宣傳以及演唱會。
這下維特壓力愈來愈大,但也一一解決,甚至在奧斯卡頒獎中得到影后殊榮。但維特卻發現自己慢慢嫉妒起席夢的成就,同時為了掩人耳目,遂將光碟丟至海中。而席夢失蹤的消息引發喧然大波,眾人均認為維特殺人滅跡,但至海中撈起只是一個空箱子。幸好維特的女兒蘭妮從電腦中加以解毒,並將程式還原。再度出現的席夢使得維特免除牢獄之災,而伊蓮在知道秘密後也與維特回復親密關係;她決定要維特創造更多的虛擬角色,然後在影壇上好好地大展身手。
◎ 劇情分析
電腦終究能不能完全以三D技術複製人像似乎已漸露端倪。世上很多不可思議的構想在電影中出現時,很多人總會認為是無稽之談,但隨著時間的累積,當初的構想卻都一一實現了。
虛擬人像是一種趨勢,因為以後的演員不必會演戲,他或她出賣的只是肖像權,現在聽來似乎有些難以接受,但卻是無可避免的無奈。
既是「虛擬」,則是幻化無常。其實人的一生不也是「突然而生,萎然而滅」?而這一段人生究竟作了些什麼,也許很多人是無法說個明白的。
「虛」片看似是新科技的呈現,但把它放置在「佛學」的角度來討論會更有趣。當所有的影迷全部陷入對席夢的狂熱愛慕時,正是佛學中「思緒顛倒」的具體表現。人活著常執迷在六識的觸動而以為真,殊不知當人睡著或死亡後都將歸於零,而只剩七、八兩識,這情況像極了電腦關機後,原本燦爛的畫面立刻歸於空寂。
席夢是透過電腦塑造的;電腦則是由人來操控;同樣地,人的六識由生命本源八識而來,而八識是從無始以來就寂然自在的,但這情形會不會像電腦主機一樣不知道還有人的存在?
對於席夢的風靡告訴我們一件殘酷的事實,大部份的人喜歡不存在而永遠無法獲得的東西;也正因為反客為主地崇尚虛擬,置「真實」而不顧,於是人就離真理愈來愈遠,生命的習氣也就更偏向浮躁而不安了。
電影本身就是映象的光影組合,而光影的組成也是剎那的閃耀堆砌才能成就的,現在又加上另一個虛擬的光與影,甚至還因此引來更多的痴迷,這更足以說明人生的虛妄與荒謬了。
由艾爾‧帕西諾主演的維特是一個有自己堅持的人,雖然他後來成功的作品是靠席夢而功成名就。但別忘了席夢的全身打扮以及講話動作等都是透過維特的安排,這不正足以詮釋維特過人的才華嗎?問題是為何維特的作品會愈來愈不受歡迎?甚至連女明星也不把他放在眼裡。
電影工業的現實成就了大明星的制度,它改變了過去對編劇的推崇與尊重;現在連導演都會感受到這一股壓力,但這無法讓人絕對肯定一名演員能真正掌握觀眾,而是在幻境的銀幕與觀眾的思緒作結合之際產生的激盪延續;而這一切全部被現代的行銷觀念掌握了決定性的關鍵,於是「明星」就在媒體的炒作下慢慢掌控了觀眾的情緒與荷包。相對地,編劇與導演甚至連製作人就完全被這股洪流溢出進而銷聲匿跡。
漢克的光碟席夢一號是對「導演」的重新看待與評估;其實編劇也是必須被考量的,因為「無中生有」的編劇技巧與「二度詮釋」的導演是兩項同時重要而缺一不可的電影要素。
維特雖然走向人生低潮,但他依然緊守著自己的分寸。他想改變的無非是讓影片可以有新的表現,但媒體先入為主的現實觀點,無異早將他宣判死刑;而妻子雖貴為影片公司的總裁,但卻在離婚後與小白臉肯特住在一起。事後伊蓮要與維特恢復情感時,也不諱言她以前為了爬上這個職位不得不與男人上床。看似無關緊要的對白,也透露了太多的人性掙扎與現實的妥協。
其實在維特再度成功後,更多的人想像著維特是如何掌控著席夢,甚至將她當成禁臠;而更多的女明星包括之前離去並羞辱他的妮珂都紛紛向維特示好,只是維特尚有一分藝術的專執而遠離了這些美色誘惑。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維特也正因席夢的虛幻不實而使自己變得不踏實以致逃之夭夭吧!
維特讓席夢得到兩個奧斯卡影后,但在致詞中席夢並沒有說出感謝維特的話。這原本是相當正常的事,因為所有席夢的台詞都是維特自己說的,維特心中感激漢克,自然脫口而出,當然不可能自己感激自己。而維特開始埋怨席夢的「忘恩負義」,他感覺席夢即將拋棄自己,其實是他不了解自己已陷入一體兩面的矛盾與掙扎。而當席夢這一面虛擬的光輝燦爛之際,當然就掩蓋了維特心中的光芒。
維特開始改變這種窘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拋捨幻境讓自己回到真實的層面。但陰錯陽差的監視錄影卻使他變成殺死席夢的嫌疑犯,若不是女兒蘭妮將電腦加以解毒並成功複製光碟,維特恐怕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維特本欲回歸真實的願望,卻因妻子與女兒的介入而再度回到原點;編導似乎以此向世人宣告「虛擬」的電影世界提早到來。這也許真的是無法改變的趨勢,但是否就注定了人類更加沉淪在「虛妄」之中?
片中狗仔隊的米頓雖是挖掘隱私,但當他進入席夢住過的總統套房中卻情不自禁拿起席夢可能用過的東西而大聞特聞。導演安排那支掉入馬桶的牙刷就是有力的諷刺,也使得人性在鏡頭前更無所遁形。
「虛」片的創意十足,同時也在節奏明快的劇情中提供了人性的思考,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