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史考特‧麥基席(Scott McGehee)
主演: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
史蒂夫‧庫根(Steve Coogan)
美國 / 2012年 / 94分 / 普遍級
一個六歲的小女生被困在父母離婚後的生活之中,其實她的父母都愛她,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總是替彼此帶來了傷害...
◎ 劇情簡介
畢爾是一名焦躁不安的藝品經紀人,他與搞搖滾樂的蘇珊娜結為夫妻,並生下一女梅西。
梅西已經開始上學,但兩人的感情似乎已劃下終點,這段婚姻在對簿公堂後,將梅西判給蘇珊娜撫養,雖然有保母瑪歌幫忙,但夜晚蘇珊娜會與一群男人狂歡,梅西看在眼裡,但她卻是似懂非懂。
這一天,畢爾到學校接梅西,但正巧蘇珊娜趕到。為了不讓梅西寂寞,遂把同學柔依帶回家,但半夜柔依卻認床而哭泣,不得已才請家長帶回。
畢爾白天趁蘇珊娜不在回來拿東西,瑪歌卻似乎有意幫助他,因為蘇珊娜似乎無法照料孩子,於是法庭又將孩子判給畢爾撫養。而梅西到父親家時,卻發現瑪歌與畢爾已經結婚,而畢爾要去義大利,答應瑪歌與梅西,日後會帶她們去坐輪船;瑪歌因不是正式的美國人,非常擔心護照過期,但畢爾卻不是很在意,他似乎與瑪歌結婚,只是為了讓她照顧孩子。
蘇珊娜送給梅西一束花,畢爾卻將花丟棄,梅西默默撿起,瑪歌發現了,反而幫助她作壓花,兩人的互動更像一對母女。
換成蘇珊娜撫養的日子,她只好請一名老媽子來照顧梅西,梅西相當不悅。蘇珊娜為了梅西,她嫁給了林肯,林肯是上夜班的酒保,正好白天可照顧梅西,但林肯熱心的照顧,與梅西一起畫圖有說有笑,這反而使得蘇珊娜非常擔心。
畢爾又來接梅西,這回他要去倫敦,瑪歌發現梅西有發燒,林肯來接時,特別商量讓她多住兩天。而蘇珊娜坐露營車四處演唱,林肯無奈只好帶她去酒吧。而他將梅西帶去給瑪歌時才發現,瑪歌一直未被登記為住戶,故連她此刻也無法入住。林肯與瑪歌深談,才知她也來自格拉斯高,兩人產生了情愫,也帶梅西一起去看同學表演。畢爾回來與瑪歌吵架後,瑪歌離去,而林肯帶梅西卻發現蘇珊娜與另一男人在街上。
林肯與瑪歌,決定去住在海邊尚未賣出的房子,而梅西也作了一個決定,她選擇與林肯與瑪歌同住。
◎ 劇情分析
「梅西的世界」是改編自十九世紀,寫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亨利‧詹姆斯的作品。
詹姆斯是在一次朋友聚會聊天中,聽聞這個故事,而後有了小說的發想。直到二0一二年,才改編成電影,該片在該年入圍2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一名六歲的女孩,從她的眼光來看大人的世界,究竟她能懂得多少?「離婚」對梅西的意義是什麼?這意味著,她必須有一陣子住在父親那兒;有一陣卻又得住在母親那兒。
從大人的角度而言,夫妻兩人雖不在一起,但卻共同擔負了女兒的生活。但從孩童的角度而言,似乎又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如果梅西是平庸的孩子,那又另當別論,但偏偏梅西是一名早熟的女孩,於是梅西開始游離在父母之間,她不是有什麼想法與企圖,只是努力地想要在兩個家當中,尋找一個最合適的位置。
家中的位置,其實來自父母,畢爾是個相當自私的男人,他的工作是藝術經紀商,或許他必須往來各國的城市,而顯得像浮萍一樣,因此他必須建立一個家庭,以標示家庭的位置,也使得自己,在心靈中有個安頓之所。加上一個妻子與女兒,於是這個符號就更加清楚了。
蘇珊娜是個四處表演的搖滾歌手,她與畢爾也是一樣,四處像浮萍一樣,因此也急需一個安定的「家」,當作生命的基石。這對夫妻,從一開始的立足點,是完全相同的,透過這種相同的認知,兩個人選擇了婚姻。
婚後的生命對待,才是最重要的態度。這對夫妻,幾乎都將家庭責任留給另一半,但在表相上,卻又想得到社會或法律的全面肯定。
梅西的出生,也許曾帶給這對夫妻,一些甜蜜的喜悅,但時間一久,兩人也許必須回到各自工作的範疇,於是兩人,在片頭開始便以離婚收場。但夾中間的梅西,也透過兩個家庭的互動中,慢慢有了選擇。
而畢爾與蘇珊娜在離婚後,又各自有了盤算,畢爾早就與保姆瑪歌有染,最後娶她為妻的真正理由,是他在出國時梅西會有個女人照應。瑪歌由英國入境,但為了留在美國,她必須依附在畢爾身邊。問題是,瑪歌是善良的,因為她面對梅西時,都是以最真誠的態度來互動,但這一切,並未獲得畢爾的肯定,甚至連入住公寓的名字,都未將她置入,使得她在畢爾出國時,竟無法進入自己的房子。然而這也使得瑪歌開始認知,她與畢爾的真正情感。
蘇珊娜的情形似乎也如出一轍,她的心完全放置在外面,但若沒有家這個基地,她似乎也是相當茫然的,於是她選擇了酒保林肯。林肯上夜班,但白天正好可以接孩子上下學。林肯其實也是個誠懇的人,他面對梅西,也是打從心裡喜歡她,因此與梅西一起畫圖的時候,林肯像個孩子一般,呈現了赤子之情。
問題是林肯與梅西太過接近了,這反而引起蘇珊娜的猜忌。甚至最終,蘇珊娜說是要外出巡迴,但卻被林肯在路上遇見,與其他男人鬼混。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林肯似乎也發現,他與蘇珊娜的路,已經走到盡頭了。
梅西的視野角度,才是真確的,親生父母在她眼中,逐漸失去了原本應有的關懷,她真正的渴望,但父母卻同時只希望,投注在自己的生命領域中,換句話說,當原本家的基石已經一分為二,而她又在兩個家中,無法尋求到應該有的熱度,那她在逐漸清晰的思路中,經過調整之後,便作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瑪歌與林肯因為梅西而有了互動,從原本對立的面向,逐漸尋求公約數,於是兩人共同對待梅西的態度,變成他們共同的頻率。於是兩個看似被拋棄的人,卻成為最相知相惜的人。尤其這股頻率,最終也成為梅西抉擇的基本元素,從而使得三人,有了正面思考的面向。
「家」究竟是在這個社會上,佔有什麼意義?中國人最在意「血緣」關係,但在梅西的眼中,真正有血緣的父母,其實與外人無異,他們努力表現出自己是個負責的人,這或許只是屈就在社會輿論與法律,因此他們努力地營造,一個他們自以為是的氛圍中。
既然離婚卻又裝模作樣需要梅西的撫養權,但到最終時,畢爾屁股一拍又跑回英國了;而蘇珊娜也選擇了她的搖滾樂。但或許是在當下必須的抉擇;因為她真的無法帶著六歲的女兒四處漂泊。在那當下,蘇珊娜向梅西表示,她永遠愛著女兒梅西。但這一切已經缺乏意義了,再多的語言,只讓人感覺,這對夫妻只是相當自私的人,他們為這個社會作了一個最差的示範。
對照於瑪歌與林肯,兩人不汲汲營營地賺錢,但卻踏實地存活。主要是從這兩個人,對於「家」的認知中,連梅西也像一塊磁石地,被吸引到這個區塊。而蘇珊娜,似乎也正好尋求到自己的路途,雖然女兒梅西是她生的,但蘇珊娜卻喪失了,親自參與女兒成長的過程,這在日後的檢視中,她才會發現的。
小說與電影略有不同,因為小說更多的描寫,側重在梅西的心靈改變,但改編之後,當然也有一個新的面向與趨勢,這也是另外一股的文本創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