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片為記錄片
記錄即將歇業的膠捲後 製公司,希冀將底片製作與技術記錄下來。本片是台灣電影史的第一眼,
也將會是最後一眼,讓我們看幕後工作者集體,
敬!底片時代。
禮讚:2014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
◎ 劇情簡介
八0年代掀起雅痞風,人們開始懂得更好的休閒生活,不但會努力賺錢也要懂得品味,於是休閒服大行其道,因為要享受人生,也必須要有健康的生活,故慢跑風也逐漸興起,從而帶來名牌運動服的概念。而SONY也適時推出「隨身聽」在整個世界造成一股風潮。
也在這個時代,新力與國際展開了另一場戰役。錄影帶市場的爭奪戰,也就是俗稱大帶與小帶之分。在這場戰役中,國際牌的大帶成為世界的潮流,新力的錄影帶吃了大敗仗。但曾幾何時,錄影帶也開始被數位化的VCD、DVD所取代。如今在市面上VHS的流通幾乎已經停頓了,就算有VHS的帶子也很難找到放映的錄影機。
提到這種現象,為的是要詮釋這個世界的既定規律。看似不變的表相,其實每天都不斷地更迭,正因為改變很小,一般人很難察覺甚至漠不關心,直到所有的變化已經成為現象時,只能被動地接受它。試著想想,我們這個社會已經消失的現象吧!傳統的雜貨店已經逐漸被超商所取代;台灣的磚窯早已不在,原本有四百多家的火柴製造廠均已打烊。哈佛大學的展望學也曾預測,在二0三五年家庭醫生(傳統小診所)也會消失,因為屆時電腦中輸入病症,電腦就會輸出處方箋。而那時候的醫生,都會退居最後開刀的防線。
為什麼一個時期變化到另一個時期,會有這麼多的更動?其實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當人類有一種新的需求,舊有的機制,若無法適應新的需求,自然就會被淘汰;或者因為有另一種可能的呈現,於是社會現象有了選擇之後,舊有的自然就會自動消失了。
還記得,那個用膠卷拍攝相片的時代否?當時相當有名的一句廣告詞:「他抓得住我。」顯示了底片在那個世代的主導地位。然而隨著數位化攝影機的出現,加上手機自拍的功能與方便性,底片的生產廠商,立即面臨瓦解的威脅,甚至最終退出原有盤據的廣大市場。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電影的拍攝與製作中。在過去,拍攝電影最重要也最昂貴的製作就是底片,因為這一切都是進口的,為了節省成本,製片往會考慮一位導演的「剪片率」。比方說,一位導演拍攝卅五釐米影片,花了四萬呎底片,而剪接以後的影片,只能夠放映一個半鐘頭,那麼剪片率就是五:一。(卅五釐米影片九十呎可以放映一分鐘。)但因為每位導演的風格或方式,以及他所受到的訓練不同,有的導演就會需要更大的剪片率。而這個因素,往往在影片開拍前的會議中,有著極大的爭議與討論。
但現在這個情形,因為數位化的攝影器材的介入,而逐漸地取代了,過去類比式的電影製作,使得過去最惱人的底片成本與沖洗費用,有了新的改觀。
「再見了菲林」正是在電影史上的臨界點,詳實記錄了,過去類比式電影中的風光現象,透過一些參與過的工作人員口述,重新還原了,那個即將消逝的世代。以紀錄片的方式,留下一些珍貴的人事物,在電影歷史上而言,絕對有著承先啟後的作用。在感嘆底片消失的同時,也預告了,數位化對未來電影新的感染與影響。
數位化電影的來臨,其實不只是一種新觀念,這是一個,這一代電影工作者必須面臨的新挑戰。沒有了底片與沖洗的經費負擔,但卻有新的技術必須去接受與克服。而這一切全部以電腦為主軸,傳統的技術變成了昨日黃花。
以「放映」為例,過去必須以拷貝膠卷在戲院中放映,小時候,常有因機器太熱而燒掉的情形,但數位化後,這種情形也獲得改觀。配音的技術,是過去一項專業,很多演員在現場,幾乎只是動動嘴唇,最後再到錄音室配音,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幾乎都是現場收音,就算錄得不理想,透過電腦依然能調整。
「再見了菲林」紀錄了,從李行導演口述過去土法煉鋼的「淡入」「淡出」手法,全部憑經驗,以藥水來沖淡畫面,聽起來很「原始」,但這都是那一代技術人員,自行研發的技術,這是一種時代的呈現,也許年輕的創作者覺得不可思議,但「再見了菲林」卻提供了我們真確的見證。
「再見了菲林」呈現的意義,不只是類比電影的式微,其實也是一段歷史的呈現。畢竟膠卷常常被當成電影的圖騰,只要看到膠卷,我們立刻知道那是電影的符徵。有時不免會懷疑,日後全部數位化後,電影的圖騰還會有膠卷嗎?
如果,這確定是一個,即將也必須結束的年代,那麼新的數位化現象,也必然會有新的契機。過去的傳統拍片甚至剪接,都會成為時空的元素,藉著這些留存的影像記憶,我們將從中獲得更多的傳承精神,與那個時代的意義。如果誠如片中所言,「嘉農」這部影片,是台灣最後一部膠卷影片,那我們是否就應該在此時,為類比式和數位化的電影呈現,作一個硬性的切割?
片中一名工作人員感嘆地表示:今年沒有一部膠卷電影。觀眾從他口中,探知更多的感傷與無奈。揮別過往並不見得能立即迎接未來,裡面一句相當令人動容的台詞:「我想回家種田,但我家沒有田。」
正因為,面臨這種急劇的改變與衝擊,這些曾為台灣膠卷電影奉獻心力的電影人,他們心中的感觸,絕對比任何人來得深刻與淒然。這個世界,曾幾何時突然變得遙遠起來?明明昨天還相當上手的工作,第二天突然變成一片空無?而剩下的只有惆悵忐忑,卻始終尋找不獲能夠上手著力之處。
「再見了菲林」看似簡單純粹的膠卷道別,卻直接呼應了,一個世代的消失與新世代的來臨。從「人」的基調上,重新去檢視,一種變化之後的感嘆;卻又從中透發出,對未來的新期許。這是這部紀錄片最動人之處,也是其主旨精神拓染出的厚度。
也許膠卷的末路,對一般觀眾影響不大,因為花了錢買了票,照樣在電影院內觀賞電影,但透過這部紀錄片,我們能夠了解過去與現在的不同,雖然人的本質始終一致,但透過實踐,我們必然要在其中,吸取一些實質的經驗與意義,如果你只知道電影表象的呈現不變,卻不知從膠卷即將邁入數位化的時代,缺乏這種認知,就無法察覺,這個時代變動的軌跡。
未來在數位化之後,會有什麼更新的變化?這是我們目前,無法領悟與得知的。就猶如在膠卷時代的電影工作者,當年也無法預測到現今世代能捨棄膠卷,而更自由地拍攝電影,這一點應該也是「再見了菲林」給予觀眾另一番的省思與啟示。
正因為比起膠卷時代而言,數位化的拍攝過程,顯得更快速、省錢而容易,於是從這紀錄片釋放的訊息,將會吸引更多的電影藝術工作者的介入。以前因受困於資金,而不敢在電影創作中參與,的電影愛好者,將會因為數位化帶來的方便而積極投入。如果這項預言成真,那麼「再見了菲林」這部紀錄片,就變成一個重要的電影文化關鍵。
手機的攝影與拍錄,其實都能完成一部微電影,這些最基本的技術與態度,其實都是催生未來電影導演的重要元素。我們無法預測長遠的未來!但卻能從「再見了菲林」這部紀錄片中,看到即將到來的新現象。
一部成功的紀錄片永遠不脫離「人事物」,而這些現象又不脫離「人」的本質。膠卷的興起與消失,其實都與人的關係分不開。「再見了菲林」在這個角度做了極佳的詮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