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亞力希歐.波尼(Alessio Boni)
馬特歐.高德拉(Matteo Gadola)
義大利 / 2005年 / 123分鐘 / 普通級
禮讚:2005年(第58屆)坎城影展競賽片
坎城影展François Chalais特別獎
當今歐洲在面臨不斷湧入的非法移民的社會問題、小孩子是如何迫於無奈提早來到成人世界面對現實的殘酷…
◎ 劇情簡介
布魯諾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的工廠請的幾乎是偷渡進來並拿到身份的工人。其子山卓在路上望著櫥窗內的一輛越野機車,這是他最想得到的禮物。此時卻看到一名非洲裔的老人大喊著一句非洲話,山卓不解其意,但卻牢牢地記住了。老人激動地脫下衣服但很快就被義大利的警察帶走。
布魯諾的好友波比有一艘遊艇,於是三人展開一場海上之旅。在夜晚時,布魯諾以為山卓已在船艙睡覺,卻不知山卓到甲板上一不小心而落海。儘管山卓拼命大喊卻只能眼睜睜地望著遊艇遠去。當天將亮時布魯諾發現失去山卓蹤影並急忙掉頭,但卻找不回山卓了。
山卓漂流在海上被一艘載了來自許多國家的難民船搭救。開船的船老大托爾與梭鯊問山卓是那一國人,但山卓不敢明說,只能以那句非洲語回應,一名叫拉度的青年說那是庫德語,船老大認為山卓沒有利用的價值,遂不再為難他。
拉度會一點義大利語,他小聲地告誡山卓不可洩露自己身份否則恐有不測。拉度旁邊有一名叫艾麗娜的女人,拉度介紹說是他妹妹。終於在歷經幾次機械故障後船來到義大利海岸不遠處,一艘小艇載來一些水給難民後,托爾與梭鯊便隨小艇離去,難民們在海上動彈不得,最後被海巡隊尋獲。
山卓自願住到收留所,因他非常擔心拉度兄妹的未來,而布魯諾夫妻獲知消息後,急急來領回山卓,但山卓希望父親能收養拉度兄妹,夫妻倆自然高興應允,但義大利法律規定若是超過十八歲者便應遣返,而拉度雖自稱十七歲,但透過X光機透析骨質後認定他說謊。於是政府答應布魯諾只能收養艾麗娜,但艾麗娜表示若拉度被遣返羅馬尼亞她也不願獨留,這一夜拉度帶艾麗娜逃出收留所,並到布魯諾家中住一晚,布魯諾勸拉度不要鑄成大錯,但當夜拉度偷了東西後逃逸無蹤。而山卓在收留所中認識一名黑人,黑人告知那句話是他的名字,其意是「命運在出生時就已註定」,山卓後來接到艾麗娜的手機訊息急急趕到米蘭,卻發現拉度竟強迫艾麗娜接客,山卓瞬間陷入了迷思中…。
◎ 劇情分析
人活在世上如果有所謂「位階」的話,那真正的成因必然來自環境的互動而形成的。大者如一個國家選出一個總統,於是這個總統因人民的選擇而有了崇高神聖的位階;小者如出生在一個家庭而形成的貧富貴賤。許多宗教對這種所謂的命運都有不同而詳盡的解釋,然而雖然可以詮釋卻始終無力去改變它。
有人說命運可以靠自己改變,只要努力必然會有出頭之日。但也不容否認的是,某些人儘管付出了全部的心力,但始終無法走出困境。「航向真情海」基本上是以感嘆命運的無奈,從而發展出一篇人性善惡的辯證,當然也將前面所提的「位階」問題作了一番的碰撞與檢視。
山卓能與父親駕小遊艇出海,這表示他的生活條件極佳,但一旦落海被難民船救起之後,瞬間他的位階與難民偷渡客沒有兩樣。從這個角度而言,命運就更加神奇了,只要瞬間的改變,從零到有或從有歸零。都是令人驚嘆而無奈的。
山卓之所以能從難民船存活下來,這與他之前聽到一名非洲老人的喃喃自語而記下的那句話有關,最後在收容所內才知道這句話是裡面雜役的名字,而他的名字意思是「命運在出生時就已經註定了」。就戲而言,這是極佳的寫照,也是練習寫劇本的人值得觀摩的長處。
而這句話也促動了拉度的善意,他挺身而出救了山卓並胡亂的翻譯自己編撰的故事,讓船老大不再為難山卓。拉度成長在一個苦難的國度,在超過十八歲時毅然帶著艾麗娜偷渡義大利,他面臨的苦難與驚恐絕非生長在安居樂業國土中的同齡小孩所能理解。但如果上天真的是公平地對待每個人,拉度的命運與其他相同情況的悲劇又要如何解釋呢?
拉度一路走來有著不同的心靈面向,他可以挺身救助山卓,也許是他看出山卓是義大利人,這或許也是一項投資,果然上了岸之後一切的希望便全部移置到山卓的父親布魯諾身上。
但命運始終與拉度相互抗拒與傷害,為何他不早一點在十七歲的時候來?如此一切事情就圓滿了。誠如他所說的他也是剛超過這個法定關卡,但命運的結局卻是極端的差異,也從而凸顯了命運作弄人的無情。
拉度在船上表示艾麗娜是他妹妹,但最後山卓在米蘭找到已經在賣淫的艾麗娜時,不禁懷疑這個說法。在船上時艾麗娜為了喝水而到船艙內受到船老大的輕薄,拉度當然很生氣,但不管是哥哥或男友,這方面的立足點應該都是相同的。這也使得拉度與艾麗娜的真實關係變成一個無解之謎;也平添了更多戲劇的想像空間。
山卓的母親因兒子歷劫歸來,自然應允收養兩個人,而布魯諾畢竟是商場老手,他的許多顧忌其實都是正確的。如果日後發現拉度與艾麗娜果真是一對情侶時,會不會引發另一番的議題?或者拉度會不會在日後依然強迫艾麗娜從事賣淫?這些假設性的問題並非要全部否定對人性的信任,但歷經許多劫難的拉度兄妹其實在面對困境與抉擇時總會有不一樣的思考模式。而這些差異點在某種角度中正好也是「命運在人出生時就已註定」這個主題是相互呼應的。
山卓不小心落海而最終獲救,這是有許多實例可以印證的,但若無人搭救,其實很難活過三天。若是冬天可能早已在被救起前就已斃命了。然而這是這齣電影中最重要的具象情節,若山卓沒有落水,則無法牽動後面所有的情節。觀眾一開始會以為這是一部船難逆境求生記,殊不知真正的主要情節是從這兒剛剛起步呢。
拉度有著超過同齡的一種成熟與冷靜,他唯一的目的就是離開故土進入他完全陌生的國度,這樣的選擇必然有著堅毅的決心;但透發更多的是對組國的失望與不信任。在遭逢驟變的同時,幾乎每個人都必須要去面對新的抉擇,而這種永遠不知未來與答案的選擇是相當殘酷的。在船上有其他難民死了,船老大將之投海了事。這個人會不會在死前有著選擇錯誤的埋怨?相對於成功上岸而又能在義大利落地生根的人而言是何等鮮明的對照?
問題是,若真能在義大利住下來,真的就會從此一帆風順嗎?如果是,為何影片一開始山卓會遇上那名非洲老人脫光衣服仰頭高喊:「命運從出生時就已註定」?
生命不管在任何環境都是一種試煉,逃避或許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但如果「命」是既定的,剩下的應該也只是「運」了。
拉度不屈服在僵化的體制與規定,但法律永遠是無法滿足每個人。拉度再度「逃離」收容所,因為他不想被遣返只好出此下策。但從此他就與「逃離」的命運無法分開了。其實艾麗娜可以被收養,而拉度卻不願或無法一人落單,我們永遠無法了解是拉度的懦弱?或是原本就已設定的計劃?山卓最後找上艾麗娜時,拉度並未出現,他其實又開始逃離,而這回他逃離的是他的人性。
「航」片在某種角度為人性帶來了希望;但同時也為人性帶來失望,雖然如此,也正好呈現了這部影片最耐人尋味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