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明尼克·哈拉里(Dominic Harari)
導演:瓦金.歐瑞斯崔(Joaquin Oristrell)
演員:路易.托薩(Luis Tosar)
蓮娜.瓦特伶(Leonor Watling)
西班牙 / 2004年 / 100分鐘 / 限制級
禮讚: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西班牙哥雅獎最佳編劇、最佳電影音樂、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造型
最佳女配角等多項大獎提名
電影與心理分析同時出現在十九世紀末,分屬現代藝術與科學兩個領域,卻共同關切夢與慾望…
◎ 劇情簡介
艾瑪的醫生丈夫里昂突然失蹤了,艾瑪只好求助於姐夫也是心理醫生的薩爾瓦多。事實上薩爾瓦多與妻子奧麗薇亞在感情上有些問題,在潛意識中薩爾瓦多是深愛著艾瑪的。
雖然四處尋找但始終沒有里昂的蹤影,正巧艾瑪的父親醫學院的院長在歡迎阿茲海默醫生的場合中,雖不見里昂前來,但依然宣佈將來他的位子要留給里昂。這個宣佈大大地刺激了薩爾瓦多,但卻經不起艾瑪苦苦糾纏,心灰意懶的薩爾瓦多只好用催眠術希望能從艾瑪的夢中找出里昂,但沒想到反而催眠了自己,他不只在催眠中表示愛上艾瑪;也在岳父面前失態,岳父一氣之下立刻開除了薩爾瓦多。
但里昂的女管家敏加若卻將里昂的診療紀錄放火燒掉,幸好薩爾瓦多及時搶回。從診療紀錄發現里昂曾有四個女病患。二人跟蹤帕斯朵拉至牧場,沒想到她是一名拍性虐待的女演員;另一名托斯朵拉竟是一名吸毒者與精神病,甚至二人亦在尋找第三名病患時參與了一場變裝的舞會,而薩爾瓦多在護送艾瑪離去時,懷孕的艾瑪羊水破了,急急送到醫院後,艾瑪生了一個兒子。
薩爾瓦多最後尋找到一所妓院,在這兒竟然發現里昂曾在妓院找到自己的生母,而更令人意外的是里昂是敏加若所生。當年原名路易莎的敏加若與院長歐拉西奧有了結晶而離開,直到有一天歐拉西奧去找里昂時,才發現里昂是自己的兒子,但此刻亂倫大錯已經鑄成,因為里昂已經娶了艾瑪。
薩爾瓦多在妓院找到了里昂。里昂表示他曾師法佛洛伊德六年,而他也在四名病患上體驗了超越傳統價值觀的情慾,他將薩爾瓦多綁在床上,然後持槍欲槍殺來西班牙演講的佛洛伊德。
薩爾瓦多扯斷了床板,急急趕到會場與里昂發生打鬥,但里昂在槍擊不成後與父親歐拉西奧被掉下的水晶燈砸死。薩爾瓦多的妻子表明她是女同志決定與同伴至巴黎,而薩爾瓦多則與艾瑪互訴了真情,二人將到阿根廷,同時也將探戈傳到南美。
◎ 劇情分析
根據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認為人的心裡有三個系統:(一)意識系統(二)下意識系統(三)無意識系統。他認為無意識系統是心理學系統中的深層部份,是人的生物本能與慾望的儲藏庫。而下意識系統或稱潛意識系統,是意識系統與無意識系統之間的一個邊緣部份,佛洛伊德將之稱為整個心理系統中執行著「檢查者」的功用。
這樣的分類與唯識學中的前六識是意識系統,第七識末那識的「作抉擇」與第八識恆而不審的本心阿賴耶識雖有一些差異,基本上在作類似的追索時是有其相似之處。而這三種系統關係即是人存在的真相與本質,因此幾乎所有的藝術家在追求心靈呈現時,總不外乎這三個體系之間的辯證了。
人類在行為與情緒中滲雜許多的潛意識,本片根據佛洛伊德的理論,將人格發展的過程中注入了一些解構元素,藉此突顯在道德外衣被袪除後,人性反而會表露一些潛在的慾望,就算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許多放蕩的行為依然是在社會的規範,但如果這一切都只是一些壓抑的表相,那人應該從哪個角落著手才能發現人性的真相呢?
里昂因為研究佛洛伊德的理論,透過實驗,於是他漸漸撕裂了偽裝的外衣,在遍嚐各種違反倫常的性經驗後,他似乎有了徹悟;也增添了更多的迷失。導演在本片中讓阿茲海默與佛洛伊德出現,實有揶揄嬉戲的成份,但卻也由此緊栓了劇中人物的錯綜複雜關係。
歐拉西奧的院長位階何其崇高,但他卻與妓女路易莎有了私生子里昂,而里昂最後竟娶了同父異母的妹妹艾瑪,這些情節基本上是佛洛伊德書中所詮釋的亂倫意識,而薩爾瓦多暗戀艾瑪,這也是人類潛意識中某種不滿足的移情作用了。
然而這段情節的原罪也因為薩爾瓦多的妻子奧麗薇亞的同志告白與里昂迷失在角色錯亂中而得到救贖。其實這些鋪排亦適用在社會上的任何組織與結構,如一家公司,或者朋友同儕之間,在潛意識的作祟下,人的腦海中常常因某種元素的吸引與刺激,逐漸演變出令人意外的後續動作。艾瑪與奧麗薇亞兩姊妹見面時低語討論男人陽具大小時,其實早就在自我的潛意識中有了種子,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男人對視女人的角度也是如出一轍,就算沒有與人討論,但終究埋下的種子必然發芽,否則若無其他面向的轉移,也會面臨一場情緒的大風暴的。
艾瑪在尋找失蹤的里昂已經大腹便便,懷孕的母親應是道德社會推崇最神聖的影像,但對薩爾瓦多而言,懷孕的艾瑪像胖胖的天使,這句話也潛藏著薩爾瓦多內心中的渴望。他之所以會娶奧麗薇亞是因為要接近艾瑪,對艾瑪而言雖是驚訝,但不妨說那是道德體制下女子的一種「禮節」,在她的潛意識中早已對薩爾瓦多的全身上下在內心中品味檢視過,而這項在心靈深處默默進行的檢視,則源起於人類的原始慾望。
「愛」劇整體而言是一部推理電影,根據里昂診斷書中四名病患的資料抽絲剝繭,最終在妓院找到了里昂,但似乎也印證了佛洛伊德的理論。人為了讓自己能在正常的社會軌道中平穩前進,必然在每個時刻極力去修正自己的意識,在分析、歸納、辯證中作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但這也勢必埋葬潛意識中的躁動,問題是像里昂發現了這些潛藏中不安的因子,也以實驗的方式徹底執行,他的結論卻是想殺掉佛洛伊德,這多少也有著「伊底帕斯」情結作祟。更多的理由讓人相信「戀父仇母」或「戀母仇父」的情結來自「性蕾期」的演變。
原本是相當嚴肅的議題,卻能以別出心裁的表現手法,呈現了一部極具水準的喜劇電影。如同社會上每個人的性格其來有自一樣,劇中每位腳色都有其性格上明確的詮釋與交代。里昂的迷失來自他的身世以及佛洛伊德的學說影響,而其性別的錯亂,或是說回到青春期之前的潛伏期,不願或沒有明顯的性發展表現,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心理問題,佛學中提到中陰身的階段,在投胎前遇交媾的父母,若戀其母則投胎為男;若戀其父則投胎為女,由此可知,在中陰身是無性別區分的,或者是說這男女兩樣特徵在中陰階段也都具備的。
事實上人的體內也都存著男女荷爾蒙,只是男人的男性荷爾蒙較多;女性則是有較多的女性荷爾蒙。在許多電影中提及的「第三性別」則有更多性別上的探索問題與空間。如阿莫多瓦的「我的母親」即是一齣這方面成功的電影。
本片的背景放置在一九一三年的西班牙巴塞隆納,這個年代有許多影響世人的事件陸續發生,反觀今日亦然,每天的新資訊與變化令人應接不暇,也許有人對驟然的變化不以為然,但對照一九一三年的變化,如今看來也只是稀鬆平常之事。
如何將潛意識中的妄念化作創作的原點,是每位藝術家的企圖與動力,但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正規法眼地凝視這些潛意識,在妄念與真心同在的體驗中,生命自然會出現真正的真相與出口。「愛」片不僅賞心悅目,其時也提供了一些佛學上的思惟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