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馬汀‧贊帝維(Martin Zandvliet)
主演:路易‧霍夫曼(Louis Hofmann)
羅倫‧穆勒(Roland Moller)
丹麥、德國 / 2016年 / 101分 / 輔導級
禮讚:2017丹麥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代表
2016鹿特丹影展觀眾票選。
東京影展雙影帝殊榮☆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服裝設計、造型3項大獎
勇奪丹麥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攝影3項大獎
是一群平均年齡僅15歲的德國男孩,每天趴在地上徒手拆除地雷,超時工作不僅沒有薪水,甚至連食物跟水都沒有,要這樣不吃不喝連續 ...
◎ 劇情簡介
一九四五年五月,德國佔領丹麥五年之後,開始要撤回德國,但因當年德軍在丹麥沿海布置許多地雷,於是許多德軍青年兵,便被調往海邊,做清除地雷的工作。
艾比軍官下令上士卡爾在海邊接管十多名青年軍,一開始卡爾也是用復仇的方式來對待德軍,不僅要他們土法煉鋼似地拆除地雷,更是不給任何東西吃。
很多人因飢餓過度而嘔吐,此時一名叫威廉的士兵被被炸失去手腳,送到醫院後不久就死亡。但卡爾回來卻告訴他們說,威廉已經快康復了,只要清除這面海灘,就會送他們回去。
但因有人到隔壁農場偷東西吃,結果半夜嘔吐,後來才知已經沒有穀物,他們吃了老鼠屎,卡爾急忙用海水來為他們催吐,其中沒吃的賽巴斯汀最為卡爾所激賞,他坦白告訴賽巴斯汀,他去探視威廉,但威廉已經死了。賽巴斯汀說他知道,因為他只埋首在挖地雷的工作中,期待早日完工也早日回德國老家。
韋納與恩斯特是雙胞胎,但在拆除中,哥哥韋納誤拆連接的地雷,被炸得粉身碎骨,恩斯特情緒激動,雖然卡爾安撫,最後又打鎮靜劑才入睡。
第二天早上,隔壁農場的太太來找卡爾幫忙,因為小女兒伊莉莎白走入地雷區,賽巴斯汀率眾人急赴海邊,自己一步步清除地雷。此時卡爾趕來,卻見原本躺在床上的恩斯特走入海灘,為伊莉莎白的玩具綁好手腳,然後將小女孩交給賽巴斯汀,再交還給丹麥的媽媽。但賽巴斯汀卻發現,恩斯特似乎因哥哥韋納的死亡而不想活,不顧眾人的叫喚,不斷地四下走動,結果誤踏地雷而身亡。
在這之前,卡爾曾對這些年青的德軍起了同情之心,不但一起踢足球,也一起百公尺賽跑,但因他的小狗卻在一處清理過的沙灘,誤觸地雷而死,他懲罰負責的路易當狗吠,並要他們並排前進試踏海灘,這導致有人想逃,但被塞巴斯汀阻止。
終於清理完畢,卻只剩四人。但上司艾比卻欲將他們送往另一海灘。卡爾覺得自己失信於人,於是在半路放四人逃過邊界……。
◎ 劇情分析
一九四五年是所謂「終戰之年」,雖然戰爭結束了,但戰爭之前所遺留的傷痛,卻逐漸轉變為憤怒與仇恨,這些不為人知的事,總有其一體兩面的詮釋,在戲劇美學中,便因之而成為衝突。
海邊的農舍女主人,對這些被俘的德軍始終是仇恨的,而要這些戰俘去海邊拆地雷,但卻又不給食物,以致這些拆彈少年一一嘔吐,雖然據理力爭,但並未得到妥善的回應。
這一切,都是因為戰爭時期,德軍在丹麥的作威作福。但其實在戰爭後期,德國徵調的都是青少年,這些大孩子其實是後期才被逼上戰場,將這筆帳算在他們頭上,似乎也有欠公允。
但在混亂的時刻,是很難分出是非對錯,一開始的卡爾士官長,也是抱著預備將這些德軍凌虐至死,但他曾經承諾,若清完這片海灘的地雷之後,他們便能歸國。而這群少年兵,也正是秉持著能夠回家的希望,不得不將自己置身於拆彈行列中,雖然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
究竟是什麼緣由,會導致國家與國家彼此的爭戰?在戰爭期間受苦的,不只是前線的軍人,一般老百姓更是最大受害者。戰爭也許不是一般人可以掌控的,但他們在最無助的時刻,似乎也只能寄託在神的庇護之下了。
賽巴斯汀是這群拆彈少年中,最有毅力與智慧的,他自己研發了一種方格子組成的框架,這樣就更有效率地清除地雷。卡爾嘲弄那是他的玩具,但其實心中是相當讚嘆的。
卡爾發現了賽巴斯汀身上有個十字架,這是全劇最溫馨的場次,不管過去是敵人或朋友,在宗教的共融下,彼此的心靈都能獲得共鳴,也就是屬於人性中的善念,此時便在氛圍中逐漸散開來,從而在人與人之間也有了新的諒解。而當卡爾問賽巴斯汀的父親是否尚在,他久久無法回答,因為他也不清楚在這殘酷的戰爭中,分散的家人是否真的還安在?
為何會有戰爭?當然是人類無止盡的貪婪,擁有足夠的東西,並無法滿足人性,唯有更多更多的擁有,於是便會起了爭執。在這五濁惡世中是五趣雜生,這也注定原本平等的生命,將會因為業緣而起更多的紛爭,更甚者也必須以命來償還。於是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便有了衝突,這在天人的世界是不可能發生的。若因此而說人類是沒有智慧,倒不如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待,因為一切的紛爭,導致最後的死亡衝突,都是一種業緣的展現。
「拆」片是丹麥出品的影片,曾代表丹麥角逐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值得一提的是攝影師是導演的妻子,她以盡責的態度詮釋了自己的觀點,使得影片的畫面偏向完美的構圖,可見一齣好戲,還是需要好的攝影師的輔助,其實一齣電影的完成,是需要沒有私心的合作團隊的,「拆」片就證實了這個道理。
韋納與恩斯特是一對雙胞胎,恩斯特曾去偷取小女孩伊莉莎白的麵包,但也為她綁好洋娃娃的腿。而在哥哥韋納挖到連結地雷而身亡之後,他似乎也沒有活下去的動力,但此時伊莉莎白身陷地雷區中,他毫不猶豫地走過去坐在沙地上,為伊莉莎白再度綁好洋娃娃的腿,這種重複的具象動作,是每部好片必然會出現的情節。只是上次他偷麵包,這回卻以自殺的心態走上雷區,果然沒走多遠就被炸得粉身碎骨。
卡爾的心態轉變,也是本片最大的情節樞紐。原先他以仇恨對待每一名德國人,但見到這群逐漸陷入生死交關的年輕人,活得如此徬徨無依,已經活得毫無尊嚴的生命,只是期望能夠在有生之年,能回到德國的故土與親人團聚,如今在這充滿仇恨的國度中,僅剩的希望似乎顯得極為渺小甚至全無希望。
或許是受到感染而逐漸改變他的觀點,卡爾自行駕車到軍營中帶了許多麵包回來,並容許這些孩子們煮了湯。似乎已經許久不曾有過熱食,這些拆彈少年在啃麵包的那一刻,應該是相當幸福的。
卡爾的承諾也在彼此之間起了某種作用。賽巴斯汀絕對相信,在清除這一區地雷之後,卡爾會放他們回德國。因為堅信這一點,故當有人要逃走之際,賽巴斯汀反而糾合眾人將他擒住。
但當戰爭的元素移開之後,在伊莉莎白身陷地雷區時,便不再有敵我之分,眾人趕到沙灘時,唯一的目標便是想辦法要將伊莉莎白救出。原先仇視他們的農場女主人,此刻卻也只能將希望放在這些德軍身上。
戰爭之後一切本應歸於平靜,只是延續下來的後遺症,卻必須時間慢慢去化解。這一段拆彈的歷史,其實並不為後人所了解,但因為戰時德軍在丹麥沿海埋下二百二十萬枚的地雷,若不清除,丹麥人如何有在沙灘狂奔嬉戲的自由,而埋下的人不知是否安在?但一切後果卻必須由這群青少年軍來承受。
這也許是一齣我們台灣拍不出的影片,但也許也是最值得我們借鏡之處。電影的面向千變萬化,其實也很難真正下一個標準,但好片還是必須直視與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