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導演:理查‧葛拉薩(Richard Glatzer)
主演: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
   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
美國 / 2014年 / 101分 / 普遍級
禮讚:本片於2014年9月8日在2014多倫多國際影展舉行世界首映
   茱莉安·摩爾的精湛演出為其獲得多項國際殊榮
   包含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女主角獎
   評論家選擇獎最佳女主角獎、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獎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等20項大獎
承認自己失智是痛苦的挫折,
就算阿茲海默症病人個性改變、認不出你,變得像陌生人一樣,他還是你該愛的人,他不過是生病了;就像愛麗絲 ...

◎ 劇情簡介

  任職於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系的愛麗絲,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教授,她與先生約翰生了三名子女,兒子湯姆就讀醫學系,女朋友原本是麗莎,但又換了珍妮;大女兒安娜念的是法學院,她嫁給查理,此刻也懷了孕,而且是龍鳳雙胞胎。最小的女兒莉蒂亞沒念大學,但卻在西岸參加劇團的演出。

  愛麗絲剛過五十歲生日,家中成員都回來慶祝,而當她又到學校教學時,一向對語言詞彙最為精通的她,卻突然忘了一些文詞字彙的用法,所幸僵在現場的時間並不長,很快就想起化解了尷尬。

  愛麗絲也有慢跑的習慣,但這一日她在校園中跑步,卻發現自己完全忘記自己身在何處?她急得幾乎哭了出來。或許也感到不尋常,於是到醫院精神科就診,醫生作了幾種測試,也建議用核磁共振的檢查,並建議下次回診時應帶一名家人。

  聖誕節又一次家人團聚,但愛麗絲卻忘了食譜,無法繼續煮菜,不得已只好用手機上網查訊,這才勉強把菜作完,但這個晚上她卻把約翰叫醒,並告知她病情的嚴重,約翰不相信她這麼年青就會得阿茲海默症,但兩人一起到醫生那兒,這才知道事態嚴重。

  愛麗絲的學歷很高,但這對病情反而不妙,醫生表示學歷愈高的人,發病時間愈快,而且這也牽扯到遺傳的問題。於是把家人都叫來跟前說明真相,兒子湯姆沒有遺傳,莉蒂亞則不在乎不想檢查,而安娜卻有這種基因遺傳,所以也順便檢視兩名胎兒,所幸一切安好,這才決定將小孩生下。

  愛麗絲知道自己最後一定會落入必須靠大家才能活下去,因此先行用電腦錄下影像給未來的自己,果然到愛麗絲相當嚴重時,正好與莉蒂亞視訊時,無意中進入錄音的檔案,於是她見到了過去的自己,也依過去自己的指示在五斗櫃內找到安眠藥,預備服藥自殺時,正巧有人來敲門而阻止了這場悲劇。

  愛麗絲在女兒莉蒂亞念劇本台詞給她聽時,終於了解生命其實就是一種「愛」,不管以何種型態存活著。

◎ 劇情分析

  阿茲海默症目前尚無法真正了解發病的原因,對於治療也僅能以藥物舒緩,或許真能延緩其發作的時間,但對於治療其實還是無助的。

  當一個人的記憶逐漸喪失時,那表示他一生中所有的努力全都會付諸流水。愛麗絲是一位語言學的博士,她終其一生都在研究字彙詞句,在學校她能以所學傾囊相授,也使得學生受惠,並為自己建立了在學術上的崇高地位,這一切的榮耀不正是人極力追求的嗎?

  問題是,當這一切都將不斷的流失而變成空無之際,是很難讓人承受的。然而就算沒有阿茲海默症,當一個人面臨死亡之後,在中陰身尚能有此生的記憶,但真正入胎之後,前生所學的東西都會消失不見,這意思是愛麗絲如果沒有得阿茲海默症,那她重新再來時,她所學的語言學將會忘得一乾二淨,只有在接觸語言學的時刻,會產生極大的興味與熟悉的感覺,因為前世遺留的習氣種子,還是會讓她有似曾相似的感覺。

  但這種因死亡而喪失六識的情形,是一般人無法逃避的。在昏迷位或正死位中,意識的記憶都會消失,這也是每個人的經驗,就算在正眠位中,我們也喪失了意識,而作夢是第七識在法塵中的迴應,如果意識被七識末那識喚醒,自然就是醒來的時刻了。

  阿茲海默症並非像死亡的情況,是在毫無預警中喪失了記憶或意識,而是在你尚在有其他感覺的六塵中,逐漸喪失了的記憶,尤其是眼前的記憶。對一般人而言,誰都無法忍受有如行屍走肉的生命狀態。

  本片極為動人的情節是,愛麗絲預先錄製了自己的留影與留言,對未來的自己殷殷叮嚀,因為她已經預言自己屆時的生命,已屬於另一種不堪的層面,正因為她不想造成別人的負擔,於是過去的自己,教導現在已經進入全然失智的自己去自殺。

  從層面上很容易分別這兩人前後的表情差異,但雖然立意極佳,卻陰錯陽差的逃過一劫,這或許是為了悲天憫人的情懷,畢竟自殺是一種道德的罪行,若以因果論來說,生命終點前的病痛其實正是往世的冤親債主來要債,若無法忍受而直接自殺,那些冤親債主依然還是會在來世再來要債的。

  愛麗絲的認知是正確的,她不想讓別人感覺她是個負擔,但有時這種事又並非是她自己能決定的。她能決定的是選擇了語言學,並在此生中發光發亮,而她的子女也都相當優秀,兒子讀醫學院;女兒唸法學院,而丈夫也是大學中頂尖的學者。而這些是他們此生中的因緣際會,正如小女兒不念大學,選擇在舞台展露她的人生是一樣的。

  很多人以為,這一生中的所學,是一種絕對。殊不知,我們此生會從事什麼工作,其實難逃因果定律。換句話說,此生的所學所成,其實是已在前世就種下業緣以及習氣種子,今生才會有如此因緣。

  問題是,我們幾乎無法看破這一切。很多退休的人,一直頂著過去在社會上的成就光環,這反而因放不下一切,而緊緊束缚自己,最後反而會相當痛苦的離世,這樣的景況其實反而是不妙的。

  死亡才是最大的阿茲海默症,但忘掉過去的所學又有何妨?想念曾經風光的自己,也只是「我執」的另一種詮釋。人生的真相其實是本已俱足,這種真實義很難被人所理解甚至領悟,因為一切俱足,所以任何的世俗諦的成就,都無法與其相應。世間的所謂博士,也只是一種事務的專精,但對實相真實義卻始終摸不到邊。

  也許有人會不以為意,認為人生應該積極參予,像愛麗絲全家都是在努力之下的菁英,這一點當然沒錯,佛學的基本態度並非是消極的,相反的,無漏有為法反而是在人生中求取中道,而呈現更積極的面相與態度,在世間的積極態度與實相真實義是非一非異的。了解箇中神髓的人自然能了知這種中道的意義。

  「我想念我自己」是二0一四年的美國作品,其實是改編自莎莉‧潔諾娃2007年的同名暢銷小說,女主角茱莉安‧摩爾因演此片榮獲多影展的影后,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也使她成為唯一一位同時擁有歐洲三大影展、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與英國奧斯卡大滿貫的影后頭銜。

  飾演這種特殊腳色是相當困難的,但卻也是得獎的捷徑。像「我的左腳」就是以演腦性麻痺的作家,而贏得奧斯卡影帝的頭銜。在基本上這也必須是要有一個好的劇本,才能呼應出腳色令人動容之處。

  然而「我想念我自己」最成功之處,卻是將原本令人感傷的情節「阿茲海默症」化解為「愛」。這份「愛」其實也是佛學中極大的元素,說它是一種「慈悲」也未嘗不可。

  一個人歷經屬於自己的一生,而在有知覺下慢慢感覺喪失的一切,這樣的感受能冷靜安然地面對甚至坦然接受,這必然是在心境中有了極大的感受與改變。這份「愛」才是人生的真諦,而非世俗中的愛。相信喜歡這部電影的人,必然也絕對同意這個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