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艾芙琳‧布荷許(Evelyne Brochu)
莎賓娜‧奧札尼(Sabrina Ouazani)
法國 / 加拿大 / 2012年 / 102分 / 輔導級
禮讚:榮獲2013年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她是希望的象徵,卻成了爆炸性的存在!年輕的加拿大醫生克蘿伊至巴勒斯坦難民營照顧病人,與難民漸為同一陣線的 ...
◎ 劇情簡介
一名巴勒斯坦的女人過了檢查站後,走到一家咖啡廳前,突然引爆炸彈,造成重大傷亡。
克羅伊是加拿大一名女醫,她自願進入巴勒斯坦,以便為成千上萬的婦女看病。而晚上,她則經過檢查站,與以色列的邊界女兵艾娃同住一幢公寓,有時則到附近的夜店狂歡。
蘭德快生了,她的孩子早已取名卡米,但以色列士兵還是不時入醫院檢查,蘭德生氣地說,她肚內就有自殺炸彈,以色列士兵也只能一笑置之,不當作一回事。
這一日,有巴勒斯坦遊擊隊攻擊屯墾區,結果造成一人受傷,但克羅伊很生氣,為何那些屯墾區只有一人受傷,便受到世界輿論的注意;但在巴勒斯坦中有一名男孩子死亡,卻始終不受重視?
克羅伊的樓下室友艾娃似乎也有一些相同的看法,她很不喜歡「境管」這個工作,但這是她應盡的義務,她無從逃避,卻也不得不身陷其中。
有時因為以色列士兵過度干涉,也導致醫院無法開張,克羅伊只好請所有的病人離去,而克羅伊每到晚上,只好與加拿大的母親「視訊」,也彼此相互報訊以慰相思。
艾娃其實也不是那麼仇視巴勒斯坦人,她甚至託克羅伊轉交蘭德一條口紅,蘭德不置可否,但內心還是多少存有一絲的感激。
蘭德的哥哥開了一家影印店,但其實真正影印的,都是聖戰死亡的烈士,克羅伊雖然知情,但卻也不四處張揚。
在檢查站,每天也會遇上許多怪異的事,譬如有人故意不出示文件,他認為這都是他的故鄉,這也會引起極大的騷動,遇上火爆的軍官查克,他甚至會直接挑明說,將這個人給斃了。這些事使得艾娃相當沮喪,她不時抱怨,她寧可坐辦公室也不願在檢查站。
在一次動盪中,剛出生的卡米死了,這帶給蘭德相當大的打擊,於是蘭德決定採取最極端的作法。在早上蘭德哥哥接到電話後,行動變得詭異,而下班後蘭德經過了邊界檢查站,沒多久,在一家咖啡廳面前,蘭德便引爆了火藥,於是另一場悲劇又發生了。
◎ 劇情分析
一九四八年,以色列根據聯合國「181號決議文」,決定原屬英國託管的巴勒斯坦建立為兩個國家,一個是長期流離失所的猶太國家;其二,是尋求民族認同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家。但因為以色列人以較少的人口,卻獲得較多的土地,這使得阿拉伯國家聯盟相當不滿,再加上宗教的議題差異,使得這個區域始終紛爭不斷。
最有名的應推一九六七年,以色列先發制人地對周邊國家動武,制止了敘利亞、約旦與埃及的開戰意圖,俗稱為「六日戰爭」,這也使得以色列佔領了,約旦河西岸以及加薩走廊、西奈半島以及戈蘭高地。
一九七二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上,巴勒斯坦武裝民兵挾持了以色列奧運代表團為人質,最終所有人質全部死於非命,也使得以色列從此展開一系列的報復行動。
而在一九七八年,以色列與埃及簽署「大衛營協定」,不但同意將西奈半島歸還,並同意一九四九年劃定的巴勒斯坦自治區。而為了打擊藏身於黎巴嫩的巴勒斯坦組織,也造成一次貝魯特難民營的大屠殺。
一九九三年,以色列總理拉賓以及巴勒斯坦的主席阿拉法特,簽署「奧斯陸協議」,以色列才逐步地撤兵,撤離移民區,巴勒斯坦以自治形式成立「過渡時期政府」,眼看和平曙光乍現,但企圖讓兩邊和平共處的拉賓,卻在一九九五年被一名激進的以色列民族主義者所刺殺。
二00五年以色列撤離加薩走廊的以色列移民,在二00七年,哈瑪斯組織也就是更激烈的巴勒斯坦組織取得控制權後,以色列便對加薩走廊進行海陸封鎖,一直到二0一一年。在約旦河西岸,以色列除了違反奧斯陸協議,不斷開墾並移入新猶太移民,更在二00二年開始,興建寬50公尺,高8公尺的圍牆。
以色列人由於安全與戰略的考量,不斷地驅趕住在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大量的巴勒斯坦人都被驅趕到圍牆之外,但工作時,這些巴勒斯坦人卻又必須過境到以色列境內工作。於是每天在經過檢查站時,在確認身份時時常發生衝突。若遇有衝突,以色列會立即封鎖檢查站,不讓巴勒斯坦人進入。
面臨生產的蘭德正好遇上封鎖無法過境,雖然勉強在車上生下卡米,但終究嬰兒還是死亡了。這正是這部影片最後悲劇形成的主因。
從加拿大去的女醫生克羅伊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原本應該都不存在的,孕婦生產這是多麼神聖的工作,醫生的職責自然是要幫助小生命的到來,但戰爭的變數,卻使得事情有了極大的變化,這絕對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而是國家與民族之間的新仇舊恨,若是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下,除了「憎恨與仇視」之外是沒有其他理由可以替代的。
以檢查站的艾娃而言,她曾託克羅伊送一條口紅給蘭德,這是女人與女人之間的餽贈,原本是一種很自然的心意表現,當然蘭德也接受了,克羅伊甚至也為她塗上了口紅,這是一種人際之間的情誼與友愛,但當檢查站突然有了狀況時,艾娃奉了軍令,當然也無法放蘭德到以色列境內生產,於是原本建立的薄弱友情,在瞬間立刻就瓦解了,代之而起的卻是一種深仇家恨的大屠殺。
蘭德的哥哥伊瑪,其實是巴勒斯坦遊擊隊的一份子,這一點克羅伊是相當清楚的,只是她以一名外來的加拿大人,是不能用任何感情介入的。因此晚上,她只能在以色列這邊的夜店喝酒尋歡,但任何的行徑卻都無涉於政治。因此當她見到伊瑪的影印店,印著女人以自殺炸彈攻擊的相片時,兩人是心照不宣的。
這也表示伊瑪是相信克羅伊;而克羅伊也絕對不會出賣伊瑪的。這樣因設立圍牆與檢查站,而造就的矛盾實在令人不安,一切雖然是出自安全的考量,但這安全其實有著因果關係的。只是如此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以及國際政治勢力的介入,相信原本很容易思考與理解的精神,就變得更為複雜了。
影片將蘭德自己當做人肉炸彈的過程,切成前面序場與後面的結尾,試圖讓影片完成前後呼應的情節魅力與功能,但中間的情節從那座圍牆開始,不免讓人觀察到人生的苦難與無奈,是什麼緣由,必須用這麼高又長的圍牆來分隔,從而造成不同的生命型態與命運。
圍牆的兩邊,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如果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為何會有這樣的區分呢?雖然在宗教上有了極大的區野,但大部份的原因,卻全都是人為的操弄,或者應該說,以種族延續的正當理由,來成就政治現實的掌握。當然這樣的說法,絕對不是指單方面的。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土地爭執,其實只是兩個民族之間的關係,但為何在「停火協議」中的劃分界線中卻有著「埃及佔領區」、「約旦佔領區」?這些國家不是為了幫助巴勒斯坦?但在談判的後續,往往出現了令人感到突兀的結果,這一切絕對是國際政治上的考量吧?
本片與「烈火焚身」的製作團隊都是相同的,連續兩部影片的背景,關注到巴勒斯坦的近年景況,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台灣的處境比巴勒斯坦有利得多,但在某些困境是相同的,也許那天,也會有一部,有關台灣這番困境的電影出現,我衷心期待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