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記得童年那首歌(Two Sons of Francisco)

導演:布瑞諾.施維拉(Breno Silveira)
主演:安熱洛.安東尼奧 (Ângelo Antônio)
   戴里歐.莫雷拉(Dablio Moreira)
巴西 / 2005年 / 122分鐘 / 普通級
禮讚:巴西25年來最賣座電影
   2006年代表巴西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一把吉他、一台手風琴,加上兩個男孩熱情美妙的歌聲,證明平凡人也能靠一己之力 ...

◎ 劇情簡介     

  一九六二年喜歡音樂的法蘭西斯與海倫結婚,他向岳父租地經營牧場,但卻喜歡聽收音機播放的鄉村歌曲。他開玩笑地說生兩個孩子將來讓他們組成二重唱,沒想到一生就生了七名小孩。

  一九七二年大兒子米洛斯馬在鄉會上台唱歌,獎賞是一支口琴,從此全家被不成調的口琴聲侵擾難安。但法蘭西斯卻反其道而行,他將要繳地租的錢全買了一支吉他和手風琴。並帶米洛斯馬到小鎮看一些行家演奏。米洛斯馬慢慢開了竅,同時也影響了老二伊默瓦,兩人在小鎮內演唱賺取了許多小費。這也引起一名音樂經紀商米蘭達的注意。米蘭達說服了法蘭西斯,帶著兩兄弟四處演唱,但答應一星期就回來卻拖了半年才回家,法蘭西斯生氣不願再讓小孩隨他去巡迴,後來米蘭達向他們道歉並提出完整的計畫,這才再度開始巡迴。這回引起全國各地的注目,但卻在半路發生車禍,老二伊默瓦當場死亡。

  米洛斯馬傷心地不再唱歌,並將手風琴交還給爸爸,希望能換一台電視給媽媽,此時母親又生了最小的兒子威爾森,但卻有另一名兒子患了小兒麻痺症。

  長大後的米洛斯馬與另一名歌手在歌廳獻唱,也在這時期認識了琪露,兩人立刻陷入熱戀,而從事擦皮鞋的威爾森也常偷偷跑入歌廳聽哥哥唱歌。米洛斯馬與搭檔的二重唱獲得排行冠軍,也獲得出唱片的機會,只是反應在市場並不佳,這使得米洛斯馬相當沮喪。而這時期米洛斯馬也與琪露結婚,兩人並生了二個女兒,這更令米洛斯馬感到沮喪。於是他做了重大的決定,到聖保羅來尋找機會,而他發現以前自己的歌竟然被別人唱紅。

  威爾森為了出外鬼混,向父母承諾要找大哥一起闖天下,米洛斯馬雖答應,卻發現他根本不會彈樂器,只好從頭教他,威爾森生得一副好歌喉,兄弟倆拼命錄音拿給唱片公司,唱片公司答應替他們錄製,但認為歌曲太弱而不敢發片。

  法蘭西斯知道後以自己的薪水請同事天天點米洛斯馬的歌,終於成為排行榜首,唱片也超過一百萬張,最後超過二仟萬張…。

◎ 劇情分析

  人不分貴富貧賤,都必須具備著一股「希望」才有可能活出一片天。這在國內外的例子不勝枚舉,「記」片的主題基本上也不偏離這個主題。

  法蘭西斯其實也可以像他的老丈人一樣,當個安分守己的佃農,雖然窮困了一點但卻也不必為三餐發愁。問題是這樣的人生會讓人滿意嗎?法蘭西斯比別人多了一份樂子,那就是喜歡聽輕快的鄉村歌曲,他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將老舊的收音機裝上克難的天線,於是音樂剎那間就瀰漫在周遭氛圍。如果可能法蘭西斯是想當一名歌手,但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沒指望,但卻把希望寄託在未來兒子的身上。當第一個兒子懷胎時,他就期望生兩個,以便組成二重唱,但沒想到日後卻一連生了七名兒女,自己也戲稱可以組合唱團了。

  十年間生了這麼多的兒女,其實也是一種負擔,因為養家餬口並非只是一句口號,更何況他的計畫若不執行,恐怕一輩子都會難過的。為了讓大兒子米洛斯馬與二兒子伊默瓦可以組成二重唱,法蘭西斯將地租的錢買了手風琴與吉他,這種舉措當然令老丈人生氣不解,最後種下離開農場到都會中打拼的結果。

  巴西的鄉村歌曲是相當有特色的,渾厚的音律與輕快的節奏,處處洋溢著生命動力。年輕的米洛斯馬在走頭無路時的獨唱就極具魅力。似乎在悠揚的旋律中透耀著無盡的希望與榮光,縱然生命苦澀,但起碼能在音樂的音符中尋找得屬於自己的希望,於是當手風琴響起,一切的希望也都在瞬間俱足了。

  海倫的角色也是個關鍵,她理解丈夫也支持丈夫,家中雖然窮困,但她若不支持他,法蘭西斯豈不更是一無所有。這份堅毅對後續兒子的種種行徑其實都是有某種程度的影響的。而她對子女的愛更是渾然天成,窮有窮的安頓方法,海倫對這個家的安頓是功不可沒的。重要的是她對丈夫的真情始終如一,不會因為家境陷入困境而有所埋怨,在離開父親租給他們的農場時,她的內心就有著無比的激動,但在這個時刻,海倫反而更能壓抑著自己的情感,因為她知道懦弱或屈就現實是於事無補的。在這節骨眼上,她反而更加支持丈夫,海倫的所有作為,其實都是值得效法的典範。

  本片是廣告導演布瑞諾.施維拉的第一部劇情片,但卻在巴西創造了一個奇蹟,也就是二十五年來全巴西最賣座的電影,也在2006年代表巴西角逐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巴西的影壇自從「中央車站」獲得國際注目後,便逐漸受到世人的關注,而本片的成就其實有目共睹,也將一些立志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是一齣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紅遍巴西的傑傑狄卡馬哥和路西安諾兄弟二重唱主動向電影公司毛遂自薦,最終在訪問完成後便寫成劇本,這是這齣電影的源起,也是一段有趣的緣由。若在台灣,應該也有許多更精彩的故事,只是不見得當事人願意將自己的過去和盤托出,台灣的影視文化總是那麼在意並美化自己的過去,希望在影迷心目中留下永恆的完美形象,似乎阻礙了從這方面發展的契機與困難。

  其實英雄不怕出身低,法蘭西斯這一家的濃郁親情帶給觀眾一股強烈的動力,他們讓人們知道,只要真誠地付出,心中的希望一定會實現的。這當然也包括了米洛斯馬的愛情,因為當他第一次見到琪露時便驚為天人,而琪露也在當下愛上了米洛斯馬。這種沒緣由的愛情很令人激盪,那段在舞步慵懶的情境中情不自禁的擁吻實在令人激賞,雖然是強烈的巴西拉丁風格,但事實上也與人性相當吻合的。

  米洛斯馬的成功也不是都一帆風順的,早期與伊默瓦四處隨經紀人米蘭達巡迴演出,眼看即將要為家庭帶來新氣象之際,卻發生了致命的車禍。這場讓伊默瓦當場死亡自己死裡逃生的災禍,讓米洛斯馬從此遠離音樂,而法蘭西斯似乎也從此不再提音樂的事,若非自己的執著,二兒子說不定不會離開人世,這多少含有許多自責的成份,尤其他必須去面對傷心的妻子之際,所有的堅持與立場便在瞬間瓦解了。

  海倫最後一個兒子威爾森雖然從事擦鞋童工作,但卻是所有人物中最樂觀的。而更重要的是他主動表達了對音樂歌唱的熱愛,但因為年紀太小,始終無人思及將他與米洛斯馬聯想在一起。

  雖然長大後威爾森的音樂都是由米洛斯馬教導的,但威爾森的樂觀與熱情卻是無人能及的。某種角度來看,兄弟二人最後的音樂成就威爾森的樂觀魅力應該是佔重要的元素。編導將結局放置在父親以薪水換代幣,要求同事好友以人海攻勢點播歌曲,這是否是戲劇中較易產生戲劇效果的手法?但確實也是一種不錯的鋪排。

  「就是愛」這首歌貫穿了全劇,也順勢完成了戲劇中的主題。這樣的歌唱場面自然為本片加分不少,當然也在影片結束前掀起了一股高潮。本片是難得一部音樂佳片;也是一篇值得青少年觀賞的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