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逆著風的旅行(Yomeddine)

導演:阿布巴卡·蕭基(Abu Bakr Shawky)
主演:瑞迪·賈麥爾(Rady Gamal)

   阿邁德·亞伯戴哈菲(Ahmed Abdelhafiz)

埃及 / 2019年 / 96分 / 普遍級

禮讚: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競賽片

   坎城鼓掌致敬10分鐘

   展現人性堅毅善良逆著風的旅行

   逆著風的旅行原文片名Yomeddine
在阿拉伯文意指
   「
審判日審判日到來,
所有人都將被平等對待…
他們沿著尼羅河,尋找並解開一場身世之謎...

◎ 劇情簡介
  
  巴薛是從小就被父親遺棄在隔離院區前的痲瘋病患者,所幸後來痊癒了,但因他信奉基督教,與埃及信奉伊斯蘭教的大部份人格格不入,遂很少離開隔離院區,每天到垃圾區撿拾垃圾以為生計。
  
  巴薛只有一隻驢子哈比,以及在孤兒院長大的歐巴馬,他們兩人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被人遺棄的。但巴薛其實也曾與在精神病院的女子結婚,但很不幸的是妻子生病離世了。
  
  葬禮之後巴薛突然有個想法,妻子死了,她還有家人來探視,那他為何沒有家人來過?他還隱約記得父親將他丟棄在隔離區時曾對他說,有一天他一定會來帶他回去的,但至今已經將近三十年,為何不見父親的到來?
  
  巴薛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查出他的故鄉應該在基納省的阿布胡爾。於是巴薛開始駕著由哈比拖拉的車子,帶上所有的家當,預備要前往六百多公里之遙的老家,而歐巴馬也吵著跟他一起離開,因為他也要去找自己的家,經過阿邁德醫生的資料,他要先找到出生的醫院。
  
  巴薛原本不想讓歐巴馬跟隨,但巴薛幾乎是看著歐巴馬長大的,最終兩人一起同行。在路上兩人也在河中戲水,一些婦人原本在洗衣服,一見巴薛的模樣,知道他是痲瘋病患者,紛紛走離,這立刻讓巴薛感到自己與這個世界好像格格不入,雖然他的痲瘋症已經痊癒,而且不會再傳染給他人,但在他的容顏上留下的疤痕,卻是令人退避三舍。
  
  半途中哈比勞累過度,不幸身亡,巴薛很傷心為哈比舉行了葬禮。兩人途中也隨機搭上火車,但卻在半途中丟失了行李與所有的錢財,不得不流落街頭當乞丐,但當乞丐卻誤佔他人的地盤。趕他走的是一名車禍受傷失去下半身的司機哈米德,哈米德見他二人無路可去,於是招待二人回他們居住的地方,在這兒都是殘障人士,但卻帶給二人更多的溫暖。哈米德第二天拜託過去的同事,有卡車要去阿布胡爾的,就順便載他們一程。
  
  見到即將不久於人世的父親,父親告知沒去帶他的原因,是這個世界無法容納他。完成心願的巴薛又與歐巴馬回去原來的地方。

◎ 劇情分析
  
  本片的導演蕭基,在紐約大學畢業後返回埃及,因為拍紀錄片時進到痲瘋病的院區,他發現痲瘋病雖然能夠痊癒,但在外形留下的疤痕卻無法見容於社會,只要一見其外形,大部份的人都無法接納,甚至以暴力驅趕,蕭基當時就決定要拍一部有關痲瘋病的電影。
  
  先前蕭基看中一名女痲瘋病的病人,沒想到這名女痲瘋病人竟然去世了。蕭基並沒有氣餒,他想到用徵選的方式,而瑞迪·賈麥爾就去應徵,沒想到成就了這部震驚國際影壇的電影。
  
  電影在各地影展發光發亮,但男主角卻始終拒絕去走紅地毯,這當然也直接訴說了痲瘋病患者在現實世界中是一件相當矛盾的事。
  
  記得「賓漢」這部電影嗎?所有的痲瘋病患者都被趕到山谷中等死,任何人都不敢靠近,但耶穌卻無懼地走入谷中並且擁抱痲瘋病人,奇異的是所有被耶穌擁抱過的人都痊癒了。雖然有些神奇,但卻是很小的時候第一次認識到痲瘋病。
  
  巴薛與歐巴馬他們身處在「隔離區」,這個地方是一些宗教人士將各種的苦難硬湊在一起的樂園。這也是巴薛為何信奉基督教的原因。埃及政府可能無力照顧這些弱勢族群,於是宗教人士將這些弱勢族群匯集在一起,並分開隔離管理。譬如痲瘋病、精神病、孤兒院等,而這也說明巴薛為何能與精神病院的伊莉妮結婚的原因。
  
  也因為伊莉妮的死亡,使得巴薛想起當年父親拋棄他時留下的話,父親表示有一天他會回來帶他回家。於是「家」這個名詞,便成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夢。歐巴馬這名孤兒也是一樣受到巴薛的影響,他也應該有一個母親,也就是他像其他人一樣都是父母所生,那為何他會被放置在孤兒院?
  
  兩個相同理念的人,一齊邁向六百多公里之遙的城市。等在前面的路途如此遙遠,但卻無法遏阻兩人的追夢,因為這夢是人倫之常,是人類在這個世上的基石,如果每個人都有家,那他們為何沒有呢?
  
  稱這部影片為埃及的公路電影也不為過,沿途中在背景也出現一個小型的金字塔,而兩個社會中最無助的人,憑藉著一股毅力與堅忍的精神,縱然路途上遭遇到各種的磨難,落得當乞丐一途,但卻無法阻擋兩人的目標。
  
  生命究竟是應該如何來詮釋?出生時也許都是公平的,但卻有各自的命運有待自己的試煉,以正常的家庭而言,雖然沒有痲瘋病纏身,但卻也必須去面對各種的挑戰,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公平。因為人的出生,原本就是來這個世界經歷試煉的。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每個人一生的遭遇如果太過平順,那人生就顯得平淡而無意義,反而經過大風大浪的洗禮,那就猶如諺語所說:沒有礁石那有美麗的浪花?
  
  得到痲瘋病和在孤兒院長大,都是試煉中的試煉,這也是這部影片很令人感到悲憫與哀嘆,但巴薛與歐巴馬卻有他們獨自的生命觀,他們不畏社會異樣的眼光,堅定自己的理想,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當他們困頓的時候,會有一個關懷他們的「家」。
  
  當然他們也開始質疑自己的身世,如果每個人都有的家,為何看似能輕易獲得的家,對他們而言是如此遙不可及?
  
  很輕易得到的東西,我們有時反而不珍惜,但失去的反而會更渴望與珍惜。六百公里在台灣而言,開車應該很容易到達,但對於大部份沙漠的埃及,那將會是一場遙遠的試煉,而這些途中的設定,就成了本片相當精彩與感人的橋段。
  
  也許巴薛的命運在出生不久就被設定了,問題是巴薛是如何看待自己呢?也許有人會因此而自暴自棄,但他有他自己的世界-垃圾場。他從垃圾場撿一些尚能賣錢的東西,那是他收入的來源。雖然與他生意來往的人有時也會偷斤減兩,但他對這些從不計較,因為這個世上還有什麼他能夠計較呢?
  
  原本的巴薛是自給自足,縱然在撿破爛時,偶爾也會使身體受傷,但這些他已當成生命的一部份,嚴格地說,他比社會上的一般人還更踏實,一個人的靈魂獲得安定時,其實他是一切俱足的,而一般人雖然有所得,但卻渴望得到更多,於是他的心便顯得不自在,不斷地追索卻更容易掉入虛無的空間從而迷失自我。
  
  導演以真人來詮釋痲瘋病人,但卻也比較出這個被痲瘋病所摧殘的外表,雖然為世人所排斥,但他的內心其實是安頓平和的。巴薛當然知道外面的世界沒有他立足之處,但只是為了一個疑問,他必須要解開這個結,以及訊問當年父親為何失約,而忘了來帶他回去。
  
  經過這一場的公路之旅,歐巴馬雖找到醫院,但卻無法得知母親的所在。巴薛見到自己的兄弟與父親,父親已經病入膏肓,用有氣無力的語氣告知他:巴薛留在隔離區較適當,因為這個世界容不下他。巴薛自己也認知原本的世界才是屬於他的世界,其實另一個說法是他找到了「真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