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

最美的約定(채비)(The Preparation)

導演:趙英準
主演:金成均、高斗心
韓國 / 2017年 / 114分 / 普遍級
禮讚:韓國觀眾8.88分超高評價 耶誕檔期溫馨獻映
30歲的仁圭(金成均),智能水平卻像是10歲的孩子。他和母親愛春總是吵吵鬧鬧,卻又不能沒有對方…

◎ 劇情簡介     

  愛春育有一女一男,女兒已離婚,育有一女美松,而愛春的兒子仁圭雖已三十歲,但智力水平卻只有十歲,愛春要照顧一間小雜貨店,還要照顧仁圭的日常生活,她有時會覺得頭疼,在去醫院檢查之後,醫生確定是腦瘤,若不趕快開刀會有隱憂。

  
仁圭常帶著小望遠鏡去偷看幼稚園的女老師,仁圭說他想跟她做朋友,愛春決定請女老師直接向他拒絕,好讓仁圭死心。女老師告訴仁圭說她已經要結婚,但仁圭卻很高興,他認為女老師願意與他為友就讓他高興不已。

  附近的教會在路邊宣傳,這也帶給愛春無比的信念,但愛春每天早上醒來頭都非常疼,不禁讓她想起過去曾帶小孩去海邊戲水,那些往日時光似乎不會回來了,唯一要解決的是必須去面對未來,尤其她希望仁圭最少要會自己照顧自己。但要仁圭自己使用微波爐,沒想到卻引發像是閃電的火花。

  女兒在店內被債主催促還錢,最終她認為仁圭一直對家庭沒幫助,憤怒打了他一巴掌,而母親也立刻打了女兒一巴掌,因為仁圭一直無法獨自走到外面,但卻天天吵著要吃煎蛋。

  
 母親開始教仁圭如何煎蛋,仁圭很快就學會了,同時也教他要如何煮飯、坐車,並送仁圭去身障基金會學做西點麵包。

  愛春第一次帶仁圭去基金會,第一次仁圭只會四處玩,但在母親的教導下,仁圭很快就可以自行上班了。而且在學做麵包過程中,仁圭與同事都顯得更有自信,這也使得愛春更加放心。

  其實仁圭最討厭人家說他是笨蛋,那是從父親死亡時,有人這樣批評他,而在基金會的販賣店,一對男女似乎也這樣嘲弄他,仁圭憤怒與他們起衝突。

  仁圭自己做了母親最愛吃的卡士達,母親很感動,但仁圭依然會犯錯,因為他忘記要戴手套而燙傷手。但不久仁圭竟可以自己做早餐,也自行去上班。而姐姐也開始關懷自己的弟弟,何況女兒美松也很喜歡舅舅,最後愛春要仁圭帶她去海灘,在回味過往後,愛春就死在仁圭背上。

◎ 劇情分析

  每個人出生之時,其實早已註定了死亡的日期,佛學稱之為每個人的「分段生死」,而決定生死的長短,是由自己的業識種子所決定,也因此而呈現了人間的各種悲歡離合以及各種悲喜劇。

  若以常態而言,面對家人的生死比較容易應對,但若家中有仁圭這種弱智的孩子,明明是三十歲的大男人,但智力卻只有十歲,每日的起居作息都需要母親來照料,這自然增添了母親的苦痛與負擔。

  其實沒有父母願意自己的下一代與常人有異,但當孩子出生後,是任何人也無法改變的,這種事以世俗的目光來解釋,也只能用業識因緣來詮釋,而這業識因緣究竟如何產生?當然是前世或更多劫以前,彼此曾經有過的恩怨。廣告詞有一句:「出來吃總是要還的。」其實某種角度也相當程度解釋了業緣的問題。

  每個人的本心都是清淨性與空相心,如果單獨存在,那就是涅槃的存在,但當真心開始有流注種子產生時,就會投胎在三界之中,譬如在人間,每個人便有了「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而在世間的存在其實都充滿了善惡的抉擇。

  善惡其實就是好或惡的選擇,譬如買蘋果,你會想挑一顆比較大又漂亮的,因為一樣的價錢,似乎沒有理由選擇色相難看的蘋果。這種抉擇只會養成習氣種子,也就是每個人的個性甚至是個人長相。

  若果遇上對他人有影響的抉擇,這就有可能會種下業識種子,而這些種子存在本心阿賴耶識之中,只待緣熟就必須相互償債。

  如果了解這些訊息,也在今生有了這種業識償報,那應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呢?愛春的態度就是非常正確的,她只有承受,也正是償還業果的時刻,如果是過去欠人家的,為何不在這一世中償還。

  仁圭的姐姐在事業走下坡時,不免遷怒自己弱智的弟弟,這當然是錯誤的決定,所幸在母親的感悟下,慢慢調整了自己的觀點。而這也是一種示範,讓人們在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時,如何從中改變自己的想法,並適當地解決應該面對的窘境。

  讓仁圭去學得一技之長,成為一名麵包師傅,不但能自給自足,還能讓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

  愛春是個相當細心的母親,她也注意到仁圭的生理狀況,仁圭的身體是一名男人,他也有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在影片中這個部份是有意輕輕帶過,因為認真探索這個問題,反而會讓情節落入泥淖中,但多少也對這個問題有了交代,與幼稚園女老師能夠當好朋友,就足以讓仁圭高興的老半天,但以仁圭的思惟角度,他會是如何看待「好朋友」這個身份呢?

  愛春怠慢了自己的病情,但卻費盡全力安排仁圭的日後一切日常的對應,終於讓仁圭可以應付自如,就像一般男人能夠對生活應付自如。要完成這些舉措,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但愛春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最終在旁邊的人也都開始有了新的認知,於是就如愛春的預料一樣,仁圭終於能夠自立了。

  愛春最終因失去開刀的時機而失去了生命,但她卻沒有遺憾,因為她最掛心的兒子,不但自己能作飯煎蛋,甚至在愛春生日時,作了她最喜歡的西點,這使得愛春相當感動,因為她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

  仁圭在母親死後,是否就在他的人生中步上了正軌?這一點尚是值得懷疑的,但本片的主旨,是讓仁圭能夠有自己獨立生存的技能與條件,但他的改變,其實還是需要姐姐的幫助,很多生活的細節是需要家人更多的關懷,這種事實是只有當事人的家庭成員才能知曉的。

  有些人因生不出孩子而煩惱,但有人在生出孩子之後,才開始煩惱,總之人生總有不同的煩惱不斷地試煉我們,人生的困頓有時不見得是一件壞事,透過解決困頓,人生便能學習並發現一些真理,於是在完成解決之道後,人就因此而獲得救贖。

  這幾乎是人性中不變的道理,有人在遇到困頓之際,就直接以逃避的方式來面對,試想愛春若以逃避的方式來對待仁圭,那這就是另一種故事了。也許愛春獲得頭部手術的成功,但她卻必須更無力地面對無自保能力的仁圭,那愛春是否因為腦部痊癒,就有了安寧的生活?答案是相當清楚的。

  「愛」是人間特有的一種神奇力量,愛春對仁圭當然也是以愛為出發點,才能夠有耐心地為兒子安排訓練一切,如果沒有這股愛的力量,愛春是無法完成這項為兒子施設的改變。

  世界上如果處處充滿了愛心,這當然會讓這個世界顯得更美麗而和善。若反之缺乏愛的力量施捨,那這個世上絕對會處處充滿憎恨與怨仇。

  不管今生我們有什麼遭遇,勇敢地面對一切吧,用愛心去應對一切,回應你的絕對是良善的氛圍,不是只有像仁圭這樣的試煉,其他任何事情也都是一樣的。由這部電影,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可貴的真誠人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