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賣花女(Pygmalion)

 由  李金櫻老師 撰稿

導演:安東尼‧阿斯奎斯(Anthony Asquith)
   萊斯利‧霍華德(Leslie Howard)
演員:萊斯利‧霍華德(Leslie Howard)
   溫蒂‧希勒(Wendy Hiller)
英國 / 1938年 / 89分 / 普通級
禮讚:1939年奧斯卡最佳編劇Ian Dalrymple
   1939年奧斯卡最佳編劇瑪麗·碧克馥
   1939年奧斯卡最佳編劇Lloyd C. Douglas
每一個人都在打聽她是何許人。在場的一個希金斯教授的學生,語音專家一直 ...

◎ 劇情簡介     

  倫敦市集人群熙熙攘攘,伊利莎於花卉批發商批貨後,隨即拿著大花籃沿街叫賣,家境清寒,衣衫襤褸,鄉音很重,舉手投足以及說話均很粗俗。
    
  希金斯是一位語言學教授,經常遊走於市集街道間,從人與人間對談的口音,他能迅速準確分辨出每個人來自何處,被他說中的,個個對他嘖嘖稱奇。
    
  某日希金斯站在一歌劇院走廊,正凝神靜聽並紀錄劇院散場後,從其面前經過的男男女女,其間之對話。當天正下著雨,安斯佛西爾太太和女兒克拉拉催兒子弗雷迪叫計程車,豈料弗雷迪冒冒失失的撞到了賣花女伊萊莎,她大叫一聲宛如動物般的吼叫,亦被希金斯記下。
    
  希金斯告訴她如果她改進發音就可能會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伊利莎不以為意,反向其兜售花。希金斯不買花,倒是將一金幣放入伊利莎的花籃內。安斯佛西爾太太和克拉拉見雨停了,乃自行回家。弗雷迪叫好計程車,接不到他母親及妹妹,反被伊利莎搶一步上計程車。
    
  希金斯邀其好友虎克林上校前往其位於溫普街的家中,展示其研究語言學的器具給虎克林觀賞。伊萊莎突然來訪,請希金斯矯正她的發音。希金斯向皮克林表示他能利用他的語言機器,於半年內將伊利莎徹底改造,亦即將她從下層社會的女子培養成為上流社會的淑女。
    
  上校認為不可能,乃與希金斯打賭,若能把伊利莎调教成功,則一切費用由其負擔,在上校的幫助下,伊利莎成了教授的學生。但此時伊利莎的父親杜立特衣衫襤褸地到此找伊利莎回家,希金斯給她父親錢買酒打發其離開。   
    
  經過數月地刻苦學習,她進步神速,變得談吐優雅、儀態端莊令人著迷的淑女。希金斯為要驗證成效,首先安排伊利莎,至其母親處。正巧是日,安斯佛西爾太太和女兒克拉拉及兒子弗雷迪亦來拜訪希金斯太太,弗雷迪看到改造後的伊利莎,驚為天人,為其神魂顛倒。
    
  某日,希金斯和上校接到女王接見各國大使於皇宮舉行宴會之邀請函,為了帶伊利莎參加,希金斯不分晝夜嚴格密集地對伊利莎加以訓練。
    
  宴會之日終於到來,希金斯找人將伊利莎打扮得氣質高雅,豔冠眾佳麗;女王親點伊利莎和王子領眾開舞,伊利莎表現得無械可擊。
  
  宴會結束後,伊利莎發覺她在希金斯心目中只是個利用工具,不尊重她是人,她深感悲憤,和希金斯大吵一架後,即自行離開。走到昔日賣花市集,發現自己已無法融入昔日生活圈。

  希金斯發現伊利莎不告而別,和上校四處尋找,此時其方發覺自己已經無法忘懷伊利莎的聲影。     

◎ 劇情分析     

  本片英文名稱“Pygmalion”係改編自愛爾蘭名作家亦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的劇作西臘神話「皮革馬利翁」即男主角的名字,主要在敘述位於西臘賽浦路斯的一名雕刻家皮革馬利翁,一向不近女色,但他對於美神維納斯卻非常地崇拜,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比得上祂。因此,他決定用雕刻來表達他對維納斯的敬意與愛意。首先,他買了一塊質地上好的石料,開始一刀一鑿地將他想像中的維納斯形象雕刻出來。皮革馬利翁日以繼夜,傾盡心思地仔細雕刻著;漸漸地,石像柔美的五官出現了,鼻子高挺,眼含秋波,唇角微彎,彷彿一個栩栩如生的美麗少女在對著他微笑。他天天看著這樣一尊巧奪天工的美麗雕像,並把這尊雕像當成了他的愛人。他幫這尊雕像取名為「葛拉蒂亞」 (意為「沉睡中的愛人」(Sleeping love)),日日與她喃喃細語,關心她、呵護她,甚至送她禮物,幫她穿上華麗的衣服,最後更用親吻、擁抱來表達他濃厚的愛意。當一年一度的維納斯神廟慶典來到,皮革馬利翁來到維納斯的祭壇前,誠心祈求維納斯能賜給他的有如雕像般完美的愛人。維納斯基於平日皮革馬利翁對祂的虔誠崇拜,就應允了他的要求。

  維納斯來到了皮革馬利翁的家中,對於這個酷似自己的雕像非常喜愛,當祂的手觸摸雕像時,雕像彷彿注入了生命力。原本豐潤卻蒼白的嘴唇成了玫瑰紅,原本冰冷無溫度的身軀卻溫暖了起來,胸部微微起伏,這尊雕像有了呼吸,葛拉蒂亞已成了真實的女人。當皮革馬利翁回到家時,看見這幅景象。欣喜若狂,因為他的夢想真的實現了。

  上述劇作被改編成電影劇本拍成本片,雕刻家變成了一個自視甚高的語音學專家希金斯,而女神雕像則變成一個賣花的女孩伊萊莎。如果我們對於社會地位的概念是平行的「各行各業」;在那三0年代英國社會所抱持的是垂直的「階級」觀念。本片一開頭就用場景設置把這種意識形態直接勾勒出來:伊萊莎蹲在劇院前等著散場的人們出來即叫賣花朵,當時歌劇是專屬於中產階級以上的消遣活動,因此這些穿燕尾服和晚禮服的人們和衣衫襤褸的伊萊莎立刻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裡就是希金斯教授初識伊萊莎的地方,他的語音學專長讓他一句話就能聽出一個人的家鄉在哪裡,彷彿他的耳朵裝了語源辨別外掛程式似的。就是伊萊莎動物般的吼叫聲讓她和語音學專家希金斯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根據蕭伯納的自述,本片的主題是「語言學」。劇中希金斯教授感嘆,英國人已經不知道怎樣正確、優美地說英語。希金斯鑽研語言學,可不是出於單純興趣,他認為「把一個活人拿來,替她造出一種新的言辭,使她改頭換面,是何等有趣的事啊。這種工作能填滿那介乎階級與階級、靈魂與靈魂之間的最深的鴻溝。」言下之意,語言學居然是社會革命的利器。    

  宴會後希金斯很得意地說他化腐朽為神奇,卻引來伊萊莎不滿,認為希金斯不尊重她,乃不告而別,希金斯和平克林報警找人。伊萊莎來到希金斯太太的住處,希金斯和虎克林也找到了這裡。希金斯太太則暫時把伊萊莎藏起來。希金斯向母親說明伊萊莎不知去向。此時,已變成中產階級的杜立特先生突然來訪,向他訴說自己生活點滴,及他要再婚的事。希金斯太太乃讓伊萊莎出來,和其父親交談。所有人都離開,只剩下伊萊莎和希金斯兩人。此時的伊萊莎和過去已大大不同,反而不知將來該何去何從 (一口標準英語和同行之間好似沒落的貴族,但是在某些貴族的眼裡,她還是賣花女出身。)。她頻頻問希金斯該怎麼做,希金斯只是認為她可以再回去賣花。這時伊萊莎終於把她對希金斯的不滿當面說了出來,並宣佈自己將與弗雷迪結婚,希金斯氣得七竅生煙,也發現他已愛上伊萊莎。

  由於原著《賣花女》結局裡伊萊莎並未和希金斯在一起,不符合觀眾期望,蕭伯納乃在劇本後補述安排圓滿結局。電影版《賣花女》讓伊來莎再度回到希金斯身邊,但是希金斯只說了一句:「伊萊莎,我的拖鞋死到哪去了?」後來音樂劇《窈窕淑女》,甚至其音樂劇電影版本,都沿用這個結局。另一版本為伊萊莎說了一段話,告訴希金斯「如果沒有我,你會變得怎樣,我很難想像!

  皮革馬利翁及本片的故事衍伸到了心理學的層次,被稱為「皮革馬利翁效應」意即「若對某件事情有所期望,則該件事情終將會發生。」這個效應與「自我實現的預言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預言可以是壞事,也可以是好事,不過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即使再平庸的人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此效應告訴我們,對一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 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