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Michel Hazanavicius)
主演:安妮特‧班寧(Annette Bening)
貝芮妮絲‧貝喬(Berenice Bejo)
法國 / 2015年 / 135分 / 輔導級
禮讚:坎城影展競賽片
棕櫚泉國際影展競賽片
戰火紛飛的車臣,年僅9 歲的男孩海吉因為爸媽無辜被軍隊所殺,姐姐海莎也被擄走…
◎ 劇情簡介
一九九六年俄羅斯與車臣發生戰爭,雖然停火了,但一九九九年俄羅斯假藉反恐戰爭再度入侵,這回就連百姓也全遭屠殺。哈吉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小弟躲在屋內,眼看父母被開槍射殺,姐姐也被逮走,此時嬰兒哭聲引來了俄軍士兵,九歲的哈吉立刻將嬰兒放在沙發上,他自己躲在角落暗處。士兵見只有嬰兒,遂拿奶嘴放在他嘴上,嬰兒不哭了,這才逃過一劫。
哈吉抱著小弟瓦哈不斷往前行,聽見屋子裡的人講車臣話,這才把嬰兒放在門口,自己獨自前進。在俄羅斯印古什共和國離車臣35公里的鎮內,任職歐盟人權委員會的卡洛在納茲蘭市幫忙處理難民工作,而哈吉也逐漸朝這個地方來。所幸在半路跟隨一群難民得以進入邊界,但在瑞士紅十字會見俄羅斯士兵,他又嚇得逃跑了。
另外在彼爾姆市離車臣邊界二千三百公里,尼古拉與同伴在街旁吸食大麻,但他朋友去買可樂時,警察以他身上的巧克力當罪證將他入獄,但卻讓他有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去當兵。在訓練期間遭受難以忍受的霸凌,所幸他都忍了下來。而在北奧賽提共和國的漠茲多克,只有每天運從車臣回來的屍體。
而卡洛這一天在路邊見哈吉,給他麵包吃,帶他回家,當第二天送往紅十字會時,哈吉又跑掉了,但卡洛回去後發現哈吉站在對街,於是將他帶入自己住處,但哈吉始終不講話,卡洛知道他必是受戰爭影響但不怪他。
哈吉的姐姐哈伊莎被放回卻找不到弟弟,不久得知小弟瓦哈被丟棄在別人家門口,哈伊莎前往指認,果然姊弟團圓,但哈伊莎為了尋找哈吉,於是也隨眾人前往邊界。在納茲蘭市遇上紅十字會的主管,也得知哈吉的行李丟在原地,於是哈伊莎受聘在紅十字會幫忙安頓車臣的難民孤兒。
哈吉偷了項鍊送給卡洛,但在餐廳被認出,這才知道是哈吉偷的,但卡洛了解哈吉的本意並未怪罪他。此時他才向卡洛道出自己家庭的慘狀,只是卡洛到聯合國的聽證會上,卻無法受到重視。直到回來後才發現,本欲搭車離去的哈伊莎留下來,而三姐弟終於相認。而在之前,尼古拉投入戰場時,從死者身上拿走攝影機,在拍攝時,正好拍攝到哈吉父母遭槍殺的剎那。
◎ 劇情分析
一九四八年入圍奧斯卡的「亂世孤雛」,與「被遺忘的孩子」英文片名都一樣是「The
Search」。兩片的故事主軸都是因戰亂之後離散的小男孩,如何在尋親途中的遭遇,最後在艱難中成功找到家人的故事。兩者不同處在「亂世孤雛」講的是二戰時,從奧斯維辛集中營求得生機;而本片則是以一九九九年,俄羅斯入侵車臣的故事。
自古以來,蘇聯西南方的許多小國,都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時而合併,時而獨立。這牽扯到千年左右的恩怨,有宗教性的;也有政治的。蘇聯時期曾大量強迫車臣人入住俄羅斯;而把大量俄羅斯人移入車臣。這當然是為了稀釋當地人口的合作性。如此一來便無法成群結黨,自然就更容易控制了。如果訊息沒錯,中國也把大量漢人移住西藏與新疆,應該也是類似的情形。
在「十二怒漢大審判」就曾提到俄羅斯與車臣之間的恩恩怨怨,而在戰爭的陰影下,兩個民族或國家勢必會加深更多的怨仇。
一九九九年羅斯再度入侵車臣,打著「反恐」的口號,勢如破竹地侵入阿富汗,我們見不到車臣的正規軍如何應敵,只有俄羅斯軍隊的大開殺戒,而所殺的人竟然都是沒有武器的百姓。
電影的敘述手法是相當奇妙的,將時間軸放置在圓形之中,因為這樣在最後產生結局之時,前後呼應的情境就相當令人震撼。
尼古拉是個倒楣的人,他的朋友要買可樂,將大麻交給他,他只吸了一口,見警察來立刻丟掉,但卻由此種下他必須赴戰場的命運。要送一些人前往阿富汗或車臣,原來也可以用抓丁的方式。只是中國以前見到人就抓,不必什麼理由,但俄羅斯卻可以編織更多的理由,讓你去前線當炮灰。
片頭由V8攝影機拍攝的畫面,是哈吉的父母遭槍殺,而在最後,我們才知道,原來是尼古拉從死去戰友的身上掠奪的V8攝影機,這正是一種圓形時間軸的徹底表現。也正是剪接手法的首尾相呼應。而這部影片帶給人的震撼與興味,也因為這兩個畫面的重疊,使得一切都明朗起來,時間的順序也在各人的腦中展開了。
俄羅斯的士兵上了戰場,在歷經一場激烈的戰役後,士兵會對剛陣亡的同伴搜刮所有值錢的東西,而這也表示若自己不幸陣亡,那麼自己也將成為被搜刮的對象。在正常的社會中,實在很難想像,這種不合情理的事會發生,但在戰場上卻是任何可能都很難預料的。
面對不可知的死亡威脅,士兵們只能加碼豪賭,就像賭博一樣,不是全贏,就是全輸。甚至賠上自己性命也是不可預知。
俄羅斯這個霸權的惡行,卻也對聯合國安理會施壓,因此車臣的事,在全世界幾乎沒有報導,只有瑞士的紅十字會,在俄羅斯印古什共和國,設有難民營,而這個小國當然也是俄羅斯的附庸,否則豈有不受戰火波及的影響。
卡洛是歐盟的人權組織代表,但其實都無法在這些動盪中產生什麼影響。許多像哈吉一樣的小孩,在目睹自己親人被屠殺之後,驚嚇得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從此生命的目標只有極力地活下去,說什麼都是多餘的。
也許也是感嘆自己處在弱勢,只要說出車臣的話,恐怕就有可能無端被殺害,因為俄羅斯採用的是種族滅絕計劃。也許在父母被殺的同時,哈吉若跑出去,恐怕也會兇多吉少。姐姐哈伊莎被士兵帶走,其命運可想而知,但導演並未在這方面多著墨,很多事可想而知,也就不必大費周章來呈現了。
卡洛算得上是有耐心的人,她以食物接濟了哈吉,但哈吉卻像啞巴一樣始終不吭聲,這種戰爭症候群,卡洛應該不陌生,一開始她也不以為意,但直到哈吉又去她家門口等候,這使卡洛相當感動,尤其他偷了項鍊送她,卻又被人認出,但哈吉的說法是令人震驚與詫異的。哈吉的意思是最後項鍊不都會被俄軍搶走?
卡洛最後希望能收養哈吉,但也在這關頭,他與哈伊莎姐弟重逢。有什麼比這件事更令人欣慰?卡洛當然是默默祝福著這三個姐弟。
兩條線的交織,在戲劇尾端帶給我們戰爭的恐怖與震驚。強大的坦克大軍壓境,車臣這個高加索的民族又如何抵擋得了?但我們常聽到車臣游擊隊這個名詞,當然也能了解,以小博大當然必須化明為暗,有時正面交鋒,有時又會偷襲,甚至有婦人以人肉炸彈使得俄軍防不勝防,或許這也是哈吉父母會被殺的原因,但在無法印證該人有真實犯罪證據,就開槍滅口,這恐怕也是讓人感嘆不已。
姐弟三人重逢固然是好事,但日後的生活也是一大困境,縱然戰爭結束,但被砲火毀滅的家園,要至何年何月才得以重建?這是戰後會使得經濟倒退三十年的主要原因。而人性是否也可以被訓練呢?尼古拉上了戰場,也見證了哈吉父母的死亡,但他的心思,卻早已不是當年那名揹吉他,急欲與女同學約會的善良年輕人,一場戰役改變了每一個人;但每個人也都能轉化戰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