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

導演:杜倫‧蓮恩(Torun Lian)
主演:比爾‧史卡斯加德(Bill Skarsgard)
   艾本‧愛克莉(Iben Akerlie)
挪威 / 2013年 / 105分
禮讚:2013 奧斯陸電影節開幕片
   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努特‧漢森曠世愛情鉅作,
   第五度搬上大銀幕
講述貴族女子維多莉亞與磨坊主兒子喬漢納之間的一段浪漫壓抑的古典戀情…

◎ 劇情簡介

  維多莉亞的父母是個大農莊的主人,從小就受到父母的疼愛,每次要回農莊都會經過小河,渡河的工作就由受雇在磨坊工作的喬漢納擔任。
  
  也因為維多莉亞與喬漢納從小一起長大,隱約中似乎彼此之間都存有一股情愫,但因喬漢納是磨坊工人的兒子,卻始終無法跨越這道主人與僕人的藩籬。
  
  這一日喬漢納又載維多莉亞過河,而這回有奧圖隨行,正當喬漢納欲抱維多莉亞上岸時,奧圖一把將喬漢納推開,因為奧圖也喜歡維多莉亞,自然容不得他人接近維多莉亞,更何況喬漢納只是一名磨坊工人的兒子。
  
  喬漢納長大後便到城市內唸書,這回在碼頭上與維多莉亞相遇,兩人談起了小時候另一名女孩卡蜜拉,她在不慎落水之際,是喬漢納跳入水中將她救起,當時卡蜜拉的父親便送他一個懷錶。
  
  長得英俊挺拔的喬漢納,更是深深吸引了維多莉亞,喬漢納承認偶爾他也寫詩,這更引起維多莉亞的興趣。此時喬漢納發現有人開動了磨坊的石磨,喬漢納趕了過去,雙方起了爭執,奧圖與朋友相當不以為然,因為只是轉動石磨而已,但喬漢納認為他們太愚蠢,因為不知道裡面沒有麥子,石磨空轉,會導致石磨毀壞。
  
  維多莉亞感受到家中似乎有股龐大的壓力,這才了解到父親因財務出現問題,必須依賴奧圖父親的援助,而對方提出的條件,則是維多莉亞必須嫁給奧圖。為了家族不致中落,於是訂婚的宴會便在風光中舉行。維多莉亞雖然有所不悅,但大勢所趨也不是她一個女孩所能反抗的。
  
  維多莉亞在街道遇見喬漢納,兩人有了更深入的討論,喬漢納送她回友人張伯倫的家,喬漢納不敢入內,但卻有吻她的慾望。
  
  維多莉亞似乎再也無法忍受她對喬漢納的思念,於是偷偷去找喬漢納,但雙方又似乎顧及道德的問題。最後維多莉亞邀他參加宴會,並且要為他介紹神秘人物,而宴會中才知正是卡蜜拉。但在宴會中喬漢納的出現也使得奧圖相當憤怒,在爭執中奧圖毆打了喬漢納,但奧圖卻在狩獵槍枝走火而喪失生命……。

◎ 劇情分析
  
  「維多莉亞的秘密」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努特‧韓森(Knut Hamsun)的經典小說,在廿世紀被譽為愛情曠世鉅作的作品,這應該已經是第五度被改編拍成電影。這顯示維多莉亞的祕密,必然有其相當特殊的角度,詮釋了一些截然不同的觀點。
  
  有時在人際之間的互動,以局內人而言是相當模糊的,明明是一條康莊大道,但當事者卻往往裹足不前。因為太明徹了,反而讓自己暴露在清楚的視野中,似乎就更容易遭受攻擊了。
  
  這個前提,似乎是說明了維多莉亞的性格,就算喬漢納,似乎也是相同的思維。也許愛情應該帶有一點矜持才有美感,但若因此而喪失了機會,是否也是在所不惜呢?
  
  也許這應該說是時代背景的道德文化觀,所造成的一種壓縮思想,社會階層的高低優劣,導致世俗的目光中有了分別。所謂門當戶對的觀念,自古以來都是存在的,在以前的西方也不見得有更佳的見解,如果真的有所討論,那一定是對這世俗的窠臼提出抗拒,從而獲得救贖,並重新建立自己新的見解,而獲世人的肯定。
  
  維多莉亞是一名聰慧的女子,她對於自己的理想,其實是相當清楚的,但她卻無法抗拒當時社會的潮流與意識形態。從「愛」的角度而言,她從小就心儀喬漢納,對這名磨坊工人的兒子有百般的傾心,但在禮教中她似乎也必須遵守一些社會原本存在的規則。
  
  維多莉亞是否有受極高的教育,這點是模糊不清的,在當時歐洲的社會,還是不太容許女孩子到學校去上學,比如這個時期的英國女作家吳爾芙,她的兩個哥哥都上了牛津與劍橋,但吳爾芙卻不准上學。或許正是這種刺激,才導致吳爾芙致力在文學創作上,而獲得「意識流始祖」的封號。所以有些評論家便斷言,吳爾芙之所以成為小說家,其實她是要以寫小說的生命力量,向父親作某種程度的抗議。
  
  我們看不到維多莉亞有類似吳爾芙的性格或舉動,但她始終保持著大家閨秀的態勢,因為她不能採取主動,縱然她心有所屬,在那個時代似乎沒有任何反抗的案例。問題是維多莉亞的心卻是躁動不安,雖然奧圖也是一名風度翩翩的軍官,又有財力雄厚的家世,但心中早已默許的契合之情,卻早已攀滿她的心懷,於是矛盾的心使她產生了極度不同的心境,因此這本長篇小說的人物敘述,便有了極為不一樣的詮釋。
  
  維多莉亞與喬漢納,其實不只一次想要突破心靈的困境,讓兩個相愛的人進入他們所追索的心靈世界,但問題是每每在臨界點便壓抑了那乾柴烈火的情慾,但在退回原點之後,卻又陷入因層層阻礙而焦躁困擾的心情。
  
  在歷經一番煎熬之後,想當然耳兩人又故態復萌,再度像磁鐵般地吸引在一起。何況此刻的喬漢納不僅唸了大學,甚至也出了詩集,對當時而言,喬漢納也是一位即將邁入成功行列的人,差別的只是他的家世,因為他依然是一名磨坊工人的兒子。
  
  維多莉亞在進退之間,開始有她的考量,她以主人的身分,邀請了喬漢納去參加宴會,其實在這節骨眼,她是略施計謀,期望在雙重佈局之下,或許能夠扭轉情勢並從中尋求她與喬漢納的新契機。
  
  維多莉亞請李奇蒙介紹了喬漢納,而卡蜜拉雖然也難忘當年救他一命的喬漢納;也曾一度把自己的終生幸福押寶在喬漢納身上,在逐漸對應中,卡蜜拉卻發現喬漢納真正的心上人是維多莉亞,而重要的是在這個交會的時刻中,她與李奇蒙一見如故,於是這場宴會無法造就維多莉亞的交集,而是造就了李奇蒙與卡蜜拉的姻緣。
  
  這場宴會卻使得奧圖與維多莉亞起了衝突,這可以看出奧圖的妒意早已怒火中燒,趁這個機會攻擊了喬漢納。一個窮人家的孩子豈有還手之力?他的態度也有不屑與奧圖計較,但這也使得他與維多莉亞之間的問題,產生了更大的困擾。
  
  奧圖因為意外使得槍枝走火,奧圖的死亡導致後續極大的變化。失去了奧援的維多莉亞父親,似乎已經走投無路,他將自己鎖在莊園內,然後放火燒了莊園也讓自己葬身火海。
  
  維多莉亞的家道中落了,而她也身染重病,在幾度與喬漢納失之交臂後,維多莉亞在一聲聲長嘆中,走完自己最後的人生,徒留遺憾。
  
  如果細究這部小說的主旨議題,最應探索者是人的個性,如果兩個人夠堅強或願意攜手共赴難關,也許所有的結局不會是悲劇收場,世上層層的無形障礙,使他們的真愛無法從種子發芽到破土而出,這種個性在兩人即將有交集的時刻,卻又讓自己喪失了機會。
  
  這種現象有人稱之為「斑鳩理論」,意即斑鳩是相當奇特的鳥兒,因為牠不喝清澈的水,非得要把清水攪拌讓水混濁之後,在連同一些雜質一起喝下。
  
  當你明白這一切一切都是如此清澈時,為何不願意勇敢地承擔?而非得讓一切顯得混淆不堪時,才能有勇氣去介入尋找?維多莉亞真正的困擾正是在此,但當時的社會氛圍應該也是她的致命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