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看見天堂(Heaven is for Real)

導演:蘭迪爾‧威拉席(Randall Wallace)
主演:坎農‧柯倫(Connor Corum)
   傑可‧薇姬(Jacob Vargas)
美國 / 99分鐘 / 2013 / 普遍級
改編自真實故事,一個牧師的四歲兒子柯頓在經歷一次瀕死的意外後,開始描述關於天堂的種種…

◎ 劇情簡介

  在內布拉斯加州的田布里奧市有一所教會,教會聘請托德擔任牧師之職,一直不肯接受加薪的他使得家庭經濟狀況陷入困頓。妻子桑雅雖頗有微詞,但也盡心盡力養育著兩個姐弟嘉詩與哥頓。

  托德不但是摔角教練,也是棒球指導員更是消防隊員,這一天托德因為滑壘而造成骨折,這使他感受到人生雖在上帝的撫慰下並非完全沒有傷害。

  哥頓一直吵著要去丹佛市玩,於是全家驅車前往。回來後哥頓高燒不退,最後只得送入社區醫院,並判定為急性盲腸炎,而且因為延誤時效盲腸已經爆裂,哥頓瞬間陷入危急之中。

  哀痛不已的托德向上帝抱怨,祂可以讓他受苦或傷害,但為何要帶走他的兒子?所幸最困難的時機已經過了,哥頓終於救活了。

  哥頓向托德說他去到一個非常祥和的天堂,那兒有一個上帝,哥頓也坐在祂的大腿上。這使得托德的講道有了不一樣的詮釋,但卻也引來兩極化的反應。甚至有的消防隊員對他揶揄一番,而其中反彈最甚的是教堂負責人謝恩與他的妻子蘭西,因為蘭西的兒子曾在戰場上為國捐軀,但為何上帝只讓哥頓回來,而沒讓她兒子回來?

  謝恩與蘭西向托德表示可能要找新的牧師來取代他,這使得桑雅與托德起了爭執,尤其每當哥頓的事被提及之際,兩人終於把積壓的心結爆發出來。

  哥頓不僅再度表示在天堂遇見托德的爺爺,於是托德拿出爺爺照片給他辨識,但哥頓搖頭表示不是,托德再上樓把箱子裡的爺爺年輕照片取出,這下哥頓一下子就認出了。因為天堂的人都是年青而充滿愛。

  哥頓告訴桑雅他也遇上另一個姐姐,跟桑雅一樣有著相同的髮色,桑雅淚流滿面,她最早流產的孩子竟然是女兒,而且也在天堂安住。

  托德決定接受電視公司的直播,而他則以天堂的真實義來詮釋教義,這使得眾人感動地起來相互擁抱,而蘭西似乎也在心情開朗後,發現見到兒子身著戎裝向她微笑敬禮,於是托德再度留下擔任牧師之職。

◎ 劇情分析

  所謂的「瀕死經驗」最早作有系統整理的是美國的雷蒙‧穆迪,他的「幽明之間」發表在讀者文摘的書摘中,在當年引燃一股風潮。當今書店許多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其實都是他的學生所為。雷蒙‧穆迪當時也受到許多衛道人士的批判,因為接受他訪問的人所敘述的天堂是真?那麼宗教上的所謂「地獄」就變成不存在了。雷蒙在當時受到壓力之後便補敘了一段,表示因為接受訪問的人都是心地相當善良的人士。這股批判風潮才慢慢退潮。

  「靈魂」是來自西方或道教的說法,而二十世紀的德國學者普朗克(Max Planck)及一些物理學家創立了「量子力學」,其目的是為了觀察「微觀」的物質世界,並透過計算解釋無法直接看見的現象,他們提出每一個宇宙擁有獨立的時空(Time Space),量子力學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多重宇宙的存在,人類至今無法真的「看見」多重宇宙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無法從這個時空跨越到另一個時空,也就是另一個地球。

  從量子物理學的角度出發,有足夠證據證明人死後並未消失,死亡只是人類意識造成的幻象。蘭薩博士的研究發現,人在心跳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即物質元素處於停頓狀態時,人的意識訊息仍可運動,亦即除肉體活動外,還有其他超越肉體的「量子訊息」就是所謂的靈魂。

  依唯識學的論說即佛法真義,這樣的靈魂之說是有矛盾的,因為意識不會無緣無故出生,必然有一個所依之處,亦即是所謂的第八識心「阿賴耶識」。這是生命的本源從無始以來就一直隨緣運作,但卻永遠不會在六塵中有任何抉擇。

  所謂的靈魂是阿賴耶識在人死亡之後生出中陰身,而中陰身的六識與人活著之時的六識是不一樣的,因為當時五根已死,故直接由阿賴耶識出生,故可謂之為「小神通」。

  以哥頓為例,他的心電圖都未停止,但他卻能飄盪在每個房間,這是因為中陰身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但第八識卻沒有離開,因此不能謂之為死亡。換言之,第八識與意根第七識如果離開,就絕對不可能再回來。而離開的第八識如來藏則依照自己儲藏在其中的業識種子,隨著「業風」飄盪,就會出現在因緣父母之前。

  中陰身的如來藏在父母結合的同時立刻進入受精卵(羯羅藍),然後再次由阿賴耶識藉父母的精血為緣,製造出新的五根,而第六意根是心法,早已隨阿賴耶識入胎,等出生時,阿賴耶識會生出六塵讓六根接觸,故而生出六識,於是人就展開另一個段落的生命。

  在中陰身遇見的一團光或死去的親人,其實都是由自己執持的業識種子而決定。都是過去累世曾經有過接觸的「親人」,在中陰身其實會是一種「幸福的輕靈」,因為在那兒沒有人會想害你。問題是所面對的面向,大部份都是自己「唯心所現」,等到業識因緣一現,中陰身便身不由己由習氣引領自己進入「羯羅藍」。

  那種感受像夢境中一樣,我們在夢境中完全無法細膩思考,因為沒有意識,只有第七識意根面對如此龐大的法塵,因此抉擇與分別就顯得拙劣。所謂隨著業風飄半點不由人,正是很好的寫照。

  死亡帶給未亡的人有太多的苦痛,那是因為未亡的人不知不解亡者究竟去了哪兒?淨土宗的一句佛號概括一切,卻也提供了安頓人心的作用,但若能讓未亡之人知道亡者雖然死亡而消失在這個世上,但卻是安置在一個「天堂」,那對未亡之人才能產生最大的安撫作用。

  「彌陀世界」是釋迦牟尼「無因自說」的經典,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宏願是世人普世價值,因此在葬禮中我們看得最多的輓聯是「駕鶴西歸」。雖然不見得有幾名亡者真正夠資格去西方世界,但一句駕鶴西歸並非說明事實,而是普遍慰藉了未亡之人的心靈。

  蘭西之所以反彈當然是因為兒子為國捐軀後,她不知兒子死後去了哪兒?會是全面的空無?或是天堂或是地獄?這是因為不解生命實相的無明而導致佛經中所謂的「愚痴」。

  托德最後在佈道會上的說詞其實正是佛法真正的精神,很多人在舉手投足之間就已經是在天堂;但有些人卻感覺受盡磨難,一樣的空間與天氣,但為何感受完全不一樣?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的感受都是自心所現。人不敢敞開心房,任何宗教都無法撫慰。

  「楞嚴經」第四卷佛陀曾以寶巾結成六個結,意指人的六根的關鍵。因為我們太過相信六識在六塵中的取捨,卻不知更早之前,阿賴耶識是能直接產生六識的,但現在受到薰染與習氣的增長,因此間接地產生六識,並盲目地以為所見所聞為真,卻不知這一切都是虛幻的,真正的真實心只有阿賴耶識。

  故「金剛經」最後以四句偈作結尾。「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看見天堂」其實其真義必須從「心」的角度來思索,每個人都是天天在天堂。雖然牽扯到心量與直心,但天堂一直都在你自己心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