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亨利.茲尼(Henry Czerny)
畢瑪.西爾柏(Vilma Silva)
美國 / 2006年 / 109分鐘 / 普通級
當你感覺徬徨,記得呼喚我名。不要覺得孤單,我永遠與你同在…
◎ 劇情簡介
尼爾一直用情不專,他拋妻別子獨自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幸因車禍而傷了頸脊,這使他不僅丟了工作,也變成遊民,他偷偷回家拿出帳篷與睡袋,加入了專供露營的遊民聚集之所。
尼爾想找工作但卻不順遂,連找空鋁罐都無法如願,不得已他只好撿拾垃圾桶內吃剩一半而丟棄的漢堡。在遊民區中他認識了一名黑人與費區,但每個人都為三餐自顧不暇,根本無法相互照顧。.
尼爾加入了撿鋁罐的行列,但卻不知有地盤之分,撿拾的鋁罐很快被另一街友強佔。在一輛拖車內的桑妮從不遠處的地方望著尼爾,但尼爾始終不解其意。尼爾漸漸熟悉街友的作息,有時賺了一點錢去超市買些東西,旁邊好心的婦人還會為他代繳不夠的金額。
尼爾面對鏡子與櫥窗的玻璃反射,他暗暗告訴自己絕對不要這樣老死街頭,在一個報紙分類欄內看到徵求周末DJ的工作,於是尼爾打電話去詢問,一名叫蕾歐拉的女子接到電話,但負責人湯米尚在忙碌,好不容易以公共電話作為聯絡,終於爭取到這份工作。
尼爾漸漸穩定後,費區竟在他與蕾歐拉談話時故意找碴,因為費區其實對尼爾能離開遊民區,心中有著太多的嫉妒,但第二天費區就向尼爾道歉了。
尼爾開始租房子,當一切都漸上軌道之際,電台卻無預警地歇業了。尼爾幾乎不敢相信這一切,他開始苦思這個社會很多面向的對待,人拼命地追求,但卻永遠追求不得,而世上似乎在認真思索後就沒有所謂對與錯的問題,恐懼與猶豫似乎是人的盲點。
尼爾開始把這些感想寫下來,隨後又與尼爾聯絡的蕾歐拉開始為他打字,期望透過這些思考而寫成一本書,只可惜書很快就被退稿了。尼爾生氣地再寄一次,而這回書商鮑伯主動來找他,甚至帶他去找安瑪莉.沃許談全世界的發行權,最終以一百五十萬美金成交。
尼爾到世界各地演講,也回遊民區探視,只是那塊土地已經轉賣出去,尼爾不免有著太多的感觸,矇矓中似乎只見到以前的他自己…。
◎ 劇情分析
人的一生充滿了太多的變數,有時如順水行舟般順暢;有時又逢狂風巨浪甚至翻船滅頂。而這一切都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然的碰觸與試煉。
佛經中提及人的一生為分段生死,而每一世的出生都是在根塵相觸後才有了新的六識。雖說十八界都屬生滅之心,但既生而為人,卻是必須在十八界中不斷地尋找原已俱在的本心與第一義諦,這樣的過程其實是極為生活化的,換句話說,欲求得生命的真諦正是必須在每天的見聞覺知中尋找呀!
尼爾在事業得意時突然發生了車禍,從此生活與工作起了極大的變化。事實上在這之前尼爾的心早已起了變化而不自覺。為何在事業成功春風得意之際拋妻別子?是因為妻兒起了什麼變化讓他不滿嗎?其實是因為尼爾的心感受了外在的薰染而起了分別,從而有了新的選擇。但尼爾若當年不是甚愛其妻,為何會與她結婚呢?從這些倂線來比較不難發現尼爾心中的盲點。
然而一場車禍使得尼爾頓失所有,這種無常瞬間讓尼爾跌入谷底。不只是尼爾如此,很多人突然遭逢這種鉅變,大都無法承受,所幸尼爾在接下來的日子中不斷地思索人存在的本質,終究有了新的思維與方向,也使得他得以在覺醒之後慢慢步上了坦途。
事實上我們可以將尼爾落魄在露營區與後來出書成功後來做一番比較,其實尼爾在這兩個時期的認知是有極大的差異的。也就是說尼爾在不同的時期因受到不同的外六塵之影響,以致他的見聞覺知起了不同的變化,也因為「心動」的關係,人在當下的價值觀便有了極大的不同與差異。
然而不管見聞覺知心是如何隨六塵的變化而起分別心,其實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因為這一切都是意識與第七識意根的作用,而真正要去探索的是前七識必然有個「俱有依」,否則十八識滅了之後即落入空無,而這個俱有依即是唯識學中的第八識阿賴耶識。
尼爾在經歷成功、失敗乃至最後又回到成功的路徑,這麼多的變化中,阿賴耶識與其是完全沒有任何喜悅與悲痛的。金剛經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是此意。但這樣卻又讓人無法了知真心何在?故必須從楞嚴經卷一佛所開示:「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其意乃是一切法都有其各自的體性,而這些體性也都是從眾生的真心如來藏顯現出來。從菩薩的角度來看,卻不能說見聞覺知心是妄心,因佛經說祂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生,而是因為祂的背後有一個真實體,而覺知心所依的真實體就是妙覺明心,亦即是第八識如來藏。
覺知心絕對無法離開真心而單獨存在。這些佛所開示的道理若能理解,當然就很容易來詮釋「與神對話」中的神究竟其真意是什麼,甚至也能從這部電影中得到一些澈悟的因緣。
事實上與神對話的層次尚在第七末那識的階段,就算尼爾在思想上有了新的領悟,依然在意根的思量性,大乘起信論提及:「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三名現識,謂現一切諸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五名相續識,謂恒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
古代大德云:「但有絲毫簾纖,必定輪迴生死。」這些見地都證實了七識與八識的關係,甚至八識與前七識的互動淵源,也當然會在尼爾的身上獲得啟示,只是當事人尼爾縱然在因地尋得成功之道,但卻絕對無法了徹所謂神與他自己的關連。
意根是跟一切眾生的內相分現前有關的,因為祂的攀緣性、執著性、阿賴耶識才會不斷的流注內相分的種子來,然後就會有境界相的顯現。另外七識的特質是作主性,如果將此作主性斷滅,人捨報時必然進入無餘涅槃。而人死後會有中隂身出現,正因為意根的我執煩惱才導致。
「與神對話」的層次尚屬世間法,但其實也留存許多佛學的線索。藉著尼爾的東山再起,也許已經是見山不是山,但佛門中人卻可更進一步獲得「見山是山」的了悟。尼爾的了悟都屬於哲學的層次,雖然有些對話碰觸到佛法的真諦,但那也只是一種過程而已,因為尼爾的意識永遠只是意識,不可能變成真心如來藏,真正的「與神對話」則是必須澈悟而實證真如,並由阿賴耶識來斷盡分斷生死,甚至斷盡煩惱障中的習氣種子以及斷盡所知障。
人的存在其實大都活在自己的盲點之中,尼爾如此,一般眾生亦復如是,但尼爾的成就亦只是在六塵境界中加以了別的「智相」,其實是一切有情眾生生來就俱有的,不需經由鍛鍊,不需修行就能生起,只因果報的緣故,使得眾生的了別慧(智相)有了較好與較差的現象。而這個智相也是由無明業相,能見相和境界相所產生。而在觀賞這部影片中多少都能有這三種細相產生與感觸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