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隱藏攝影機(Hidden)

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
演員: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
   丹尼爾.奧圖(Daniel Auteuil)
法國 / 2005年 /  113分鐘 / 輔導級
禮讚:坎城影展最佳導演
      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故事是從一支錄影帶開始說起, 一對事業有成的夫妻收到錄影帶 …

◎ 劇情簡介     

  在電視台主持「圓桌論壇」節目的喬治.羅宏,突然接到了一卷錄影帶。令喬治與妻子安娜惶恐不安的是帶子內容竟是拍攝他們家門口,而家人進出的畫面全都錄。這種偷窺的行徑似乎潛藏著無盡的威脅,但因為並無犯罪事實,警方都不受理此類案件,然而因為被「偷窺」的不安導致喬治性格變得易怒而多疑起來,這也觸動了安娜的情緒,兩個人原本和諧的夫妻關係開始有了爭執。

  錄影帶似乎變本加厲,不僅連續拍了喬治的老家,也附帶了小孩吐血或雞被斬首的圖畫,就連十二歲的兒子皮耶侯也接到一張。這讓喬治更加緊張起來,他利用空檔去學校接兒子回家,但也因為另一卷錄影帶拍攝的街景出現列寧大道,喬治慢慢理出一條頭緒。喬治先行回到農場探望母親,也得知母親身體大不如前。喬治試探地問母親是否還記得當時的長工哈申以及他的兒子馬吉,母親似乎也不太願意再提起那件往事,而當晚睡在農場的喬治竟然作起小時後馬吉拿斧頭殺雞的夢,嚇得全身冷汗醒了過來。

  喬治不讓妻子知道,獨自到列寧大道的國民公寓,果然找到了馬吉,馬吉很訝異喬治為何能找到他,邀他坐下,但喬治一再出言相逼,並責問他為何寄錄影帶給他?但當喬治回去時,竟然接到喬治進入馬吉家中的錄影帶,甚至馬吉傷心哭泣的畫面也全都錄了下來。

  喬治也面臨了節目即將被停播的命運,而主管也告知他也接了一卷錄影帶,喬治心情大受影響,但打電話給妻子都始終打不通,而妻子回來輕描淡寫說她與主管皮耶吃飯,但兩人這才發現兒子沒有回來,四處找不到時立刻報警,而警方暫時拘留了馬吉以及他的兒子。沒想到第二天同學的母親送皮耶侯回來,但兒子卻不理母親並指責她與皮耶有曖昧關係。正在剪接的喬治又接到馬吉的電話,說他願意說明錄影帶之事,沒想到入到屋內,馬吉卻在喬治面前自殺。喬治急急擦掉證據而逃之夭夭,但回家後才惶恐地向妻子告知過去小時候曾犯下的錯誤,他誣指馬吉吐血及凶殘殺雞,導致馬吉被送入孤兒院。然而喬治回電視台時,馬吉的兒子又來找他,希望喬治能還他一個公道,喬治訓斥他回去後,故事是否因此就落幕呢?

◎ 劇情分析

  歐洲的文學家或藝術家幾乎每個人都擅長為自己的作品放置一些獨到的元素與見解,並由此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理論思想,尤其法國的文壇這種情況更是熱鬧。而由文學的影響,訴之電影映像的美學觀點也容易被這股渾大的暗潮所影響,也從而烘托出導演與眾不同的見解,麥克.漢內克之前的「鋼琴教師」與「隱藏攝影機」就是一個很真確的見證。

  以「偷拍」為素材,確實在影片中帶來情節的驚悚與震撼,但如果只是將議題留在「偷窺」這個層面上,那就會失去了本片真正的意涵。

  一個完整的家必須建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這個理論看似簡單,但其實是相當複雜的。任何理想碰觸到人性幾乎都會崩解離析,不必有什麼理由,只因為人性涵蓋一切。喬治接獲錄影帶後情緒開始忐忑不安,倒不一定他會立刻想到是因為小時候的撒謊而引燃的後果。喬治其實也常常在「透視」他人之後,強力地介入甚至刪除他人專斷的理論與想法,在他主持的談話節目中必定得罪許多人,而這些強力掌控的行為在喬治潛意識中都會慢慢變成草木皆兵,也許外表和諧的社會體制暫時壓制了這股慢慢潛藏的不滿,但當有一天如定時炸彈引爆後,喬治必然會有難堪的承受。

  這也是為什麼喬治一再詢問安娜塑膠袋中除錄影帶之外是否尚有其他東西的原因。這個舉動觸怒了安娜,因為安娜覺得自己思維被弱化了,這樣的詢問就如同父母對待兒童的疑惑,但這卻不是喬治的本意。喬治有太多難言之隱,就好的方面而言,他是不願妻子徒增困擾,這是一種體貼,然而從安娜的角度來看,她變成不受重視而憤怒,於是原本如此簡單的事卻變成紛擾的開始。就壞的方面來說,喬治掙得如今的地位,諒必也非每件事都一五一十向安娜稟告,他延續過去一意孤行,因為他相信人必然得遊走在競爭激烈的世事中,為了不致被淹沒,他必須躲藏在暗處仔細搜尋目標而後一擊中的。

  然而愈來愈加劇的錄影帶以及令人生畏的圖畫,不僅讓喬治找到錄影帶的方向;卻也讓他和妻子的關係陷入迷失之中。安娜在喬治好友皮耶的出版社工作,但安娜因與丈夫的疏離卻與皮耶搞外遇作為回報。這段情節強烈地解構了家的本質。為何一丁點的不悅立刻讓整個社會體制所歌頌的家解體?而皮耶的趁人之危是否該受到譴責?別忘了皮耶還是喬治最好的朋友。不管如何,透過一個偷拍的錄影帶,因情緒的焦躁就足以讓人性的卑劣明目張膽,這絕對是導演的弦外之音。

  安娜的兒子為何會到同學家過夜而不回來?在回來之後又直接指責安娜與皮耶的關係,顯然這十二歲的小孩知道了母親的秘密,但問題是他又是如何得知的?這一點可以與最後一場學校放學的場景得到答案。這些連結很容易找出真正的攝影者是誰,但導演卻又放置其他的線索,讓這種可能性產生疑惑;如果是馬吉的兒子,他又是如何置身在高級住宅區拍攝而不被發覺?

  也許喬治的朋友們都有可能,但也都僅止於猜測而已,這種最終找不到加害者的「隱」片確實成為最多人討論的焦點;也讓導演因本片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影片中提供了六O年代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戰爭之後的後續問題,事實上大量移民法國的阿爾及利亞人在法國造成極大的影響,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七日的屠殺事件真相至今依然未明,但在本片卻能見到一些端倪。

  喬治因不喜歡馬吉與他「平起平坐」,故撒謊陷害馬吉,以致他被送入孤兒院。如果馬吉與喬治ㄧ起在農舍成長,也像喬治接受完整的教育,也許馬吉的成就會不亞於喬治。對馬吉而言,他這一生從農場被趕出後就已註定是失敗的。馬吉無法因這些困頓而對喬治報復,但若說錄影帶是馬吉策劃似乎也有某些盲點。原本都可一一化解的事也許不見得最後會是如此結局。喬治氣急敗壞的責問使得兩人再度見面時氣氛立刻陷入你死我活的敵對狀態。這多少透露了法國人文藝界的狂妄與高傲,但深究其中不難發現,喬治其實也揹負了太沉重的心靈負擔。

  馬吉的自殺是本劇最大噱頭,一刀斃命血噴白牆令人震驚。只有一句「我需要你在場」當作遺言,過去兒時的不堪記憶竟然衍化成如此不堪的結局。而喬治依然以一種自私的心態消除了來過的痕跡匆匆逃逸。喬治讓自己暫時迷失在巴黎這個城市中,直到晚上才狼狽地回到家居。也許馬吉唯一的武器是「我死給你看」,這是何等無奈的抗議與宣告,因為弱勢民族的他,似乎永遠無法在文或武勝過法國在地人,除了讓鮮血說話之外,馬吉還能有什麼高明的方法呢?

  馬吉的兒子去電視台找喬治是本片極為弔詭而精彩之處,導演由此提供了多面向的思考,在肯定中極力否定;但更在否定中注入肯定。

  沒有明確的答案不見得是一項缺失,觀眾在探索「偷窺」的議題之際,還能深究人性的複染,於是多元性的思維也將提供更寬廣的戲劇空間。「隱」片會受到注目的真正緣由也正是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