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南尼.莫瑞提(Nanni Moretti)
蘿拉.莫倫(Laura Morante)
法國 / 2001年 / 93分鐘 / 普通級
禮讚:2001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心理醫生面對自己臨時接電話去病患家,兒子獨自潛水卻喪生的事故,敘述一個家庭如何走出喪子之痛…
◎ 劇情簡介
嘉凡是一名心理醫生,與妻子寶拉生了一個兒子安迪與女兒艾琳。嘉凡面對許多病人的情緒傾吐,唯一的應對方式就是每天慢跑。
這一天學校打電話要嘉凡去一趟,因有同學指控安迪與另一名學生路席偷了鸚鵡貝殼的化石。雙方家長與學生在學校當面對質,因對方提不出確切的證據而作罷。嘉凡與寶拉自然是相當信任安迪絕對不會作這種事。
漸漸地嘉凡發現兒子好像作事總心不在焉,在網球比賽中應該贏卻輕易地輸掉比賽,嘉凡指責兒子根本無求勝的慾望,但安迪否認了。然而那天回來之後,安迪在廚房中向母親坦承是他與路席拿了化石,但他們不認為是偷,只是想作弄校長看看他著急的模樣。只是因化石破掉又無法黏好,故一直無法送回去。
這一日嘉凡原本要全家去看電影,但之後又決定與兒子一同慢跑,然而此時一名患者歐卡從家裡打電話來,謂他無法出門並沮喪在家,希望醫生可以到他家裡去看診。嘉凡原本不答應,但最後還是去了,半途中兒子下車到海邊與同學一起會合,而嘉凡返家時,卻發現警方已在家前等他並告知安迪溺水而亡的惡耗,全家頓時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中。
好不容易將安迪的葬禮辦完,但全家始終無法走出心靈的陰霾,反倒是女兒負起作早餐的責任。而嘉凡也慢慢無法像以前一樣以平常心去面對他的病人。尤其在看見歐卡時總會情不自禁將兒子的死亡與他連接在一起。而最終歐卡可以勇敢地面對腫瘤的病痛而勇敢看待他的人生;反倒是嘉凡發現自己依然在心靈困頓中。
這一日寶拉接到一名自稱是安迪女友的來信,才知那年暑假兩人相識後,雅娜一直惦記著安迪,而寶拉激動地打電話給雅娜,最後雅娜親自來訪。嘉凡知道雅娜帶了一名男友戴方要一起自助旅行,於是他們全家決定送雅娜與戴方到一處較易搭便車的加油站,但最終還是乾脆載他們到義大利與法國的邊界。目送二人坐車離去的背影,嘉凡與寶拉似乎也突然看開了,他們望著寬闊的大海,相信未來必會勇敢地面對他們自己的人生。
◎ 劇情分析
生而為人的一項獨特條件是必須在人際之間尋求互動,在相互的薰染中體驗人性的淬鍊。
人的七情六慾引燃的後續,大部份的人都會習慣以自我的觀點來作評價從而認知價值觀,可惜的是這種充斥我執的堅持往往讓真相無法明朗,甚至引發更多的紛爭與誤解。
但這正好也是人類存在的另一必然,在依順感覺的堅持後,其實也會在潛意識中感染一股的不安與茫然,於是這個世間便出現了「心理醫生」這個只有人類才有的行業。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愈是高度文明的國度,心理醫生的生意就愈興旺,從這個表相而言,其實也提供了許多令人不得不重新思考的議題。
嘉凡算得上是一名成功的心理醫生,大部份的病人把心裡的挫敗與困頓當作垃圾倒給嘉凡,其實嘉凡大部份的時間都沒有採取主動,亦即他讓病人盡情地傾訴不悅與委屈,由此讓心靈受創的人在放空之後重新尋求一條新的生命旅途。
然而這並不表示嘉凡成功的心靈醫療會變成萬靈丹,他的家庭幸福美滿是無庸置疑的,但生命的無常卻是心理醫生無法單獨去面對甚至從容解決的。兒子安迪牽扯到學校丟失化石的嫌疑,雖然他的本意不是偷,但卻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考驗。
導演讓整部影片的調性像平緩的河水靜靜地流過,似乎輕聲細語就能讓任何噩夢雨過天晴,這其實也是一種極佳的生命展現與態度,但若牽扯到兒子的死亡之後,這一切的篤定立刻轉為另一種面向,生命的玩笑都是一種突兀,叫人承受不了,甚至會消極地永遠沉溺其中。縱然是心理醫生的嘉凡當然也無法免俗。
嘉凡面對間接促成兒子死亡的病患漸漸失去了耐心,在心靈深處似乎也開始引燃恨的種子,但最終他採用了另一種逃避的方式-結束心理醫生的工作。其實就算嘉凡真的這麼做了,應該還是無法撫平他的傷痛,相反地,這時傷痛反而會在心裡逐漸放大,甚至嘉凡最後反而會變成另一名心理醫生的病人。
突然寄來的一封信,透露了兒子過去曾經認識的「女友」,寶拉激動不已,這名原本在生命氛圍不存在的人,觸動了每個人的神經,於是死去的安迪似乎藉著雅娜的出現再度復活了。其實就父母的立足點而言,能夠重新尋覓兒子過去的生命經驗,就能直接體驗著兒子過去的呼吸、歡樂與傷痛。經歷這種間接的體驗,正巧也是另一項的心理治療。而這種近乎上帝的眷顧,也使得人生的態度有了較規律的認知,在人為的心理治療中,總是比不上巨大氛圍中的那股無形的力量籠罩,於是乎,在見不到神蹟中我們似乎也不得不承認神蹟的必然存在。
也許我們會在事後反悔與自責,嘉凡也是如此,他責備自己當天若不要去病患家中,安迪應該就不會去潛水,但這種自責也不盡然是正確的,安迪既然已經與同學約好,就算與父親一起慢跑後還是會想辦法去赴約的。而嘉凡也想到了機率的問題,一根小小的零件便奪去了安迪生命,若他拿到的是另一個潛水器具或許就不會喪命了。有太多的也許…但也憑添了更多的自責與傷感。也許一切都是命定的結局,這似乎太過消極,但卻也是最有力的心靈慰藉。
雅娜來訪使得全家感染到一股新的氣象,全家人極力對雅娜釋放善意,因為似乎在雅娜身旁都可嗅到安迪的味道,而與雅娜同行的男生戴方也漸漸被轉移為安迪的身影。這種改變逐漸被拓染為人的真愛對待,因為在至善至真的互動中,一切真情就會飄然而出,此刻不必再有多餘的言詞,因為關懷就已包容了一切。
將雅娜與戴方送至邊界後,兩個年輕人開始一段自助旅行,而嘉凡全家也即將重新展開另一種新的生命之旅。在面臨一連串的衝擊後,嘉凡全家人似乎更堅強了,失去兒子也許是難堪的遭遇,但當找到超越這一切混混沌不安的面況後,生命的意義就會顯示真諦與不平凡。
生命無法永生,這是每個人的認知但卻又是最不願意直接去面對的,一名病人懷疑自己得了腫瘤故而求助於心理醫生,但當最後確定為腫瘤後,他反而釋懷了,求助心理醫生的過程也作了一個結束。從這些互動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每個人幾乎都是在面對死亡的關口上才會不得不修正觀點,也從而認清死亡不是那麼可怕,唯有勇敢地面對它,當下體驗才能體驗出生命的真諦。
有人說時間也會淡化苦痛的記憶,但時間究竟是什麼呢?時間到底有什麼魔力呢?雖然這又是另一個議題,但當下的清明卻是時間的總合,於是一切的魔法便在瞬間拓散開來,「情」這種令人難以詮釋的心靈世界便也不知不覺中籠罩週遭了。
失去了強力的衝擊事件,反而直指角色的內心世界,「人間有情天」展現了平凡卻又不平凡的魅力,像一陣輕聲呢喃,但當你恍然大悟之際,那聲呢喃卻早已飄至遠際,獨留令人懷念感嘆的思緒,而這份思緒卻已成為永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