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馬克.李維(Marc Levie)
演員:夏洛塔.安德森(Charlotta Anderson)
史蒂芬妮.李宏(Stephanie Legrand)
法國、比利時 / 2004年 / 85分鐘 / 限制級
以法式幽默上天下海馳騁想像幸福和性福…
◎ 劇情簡介
(一) 空中飛女 Looping
一名傲氣的女飛行員在眾人的歡呼聲中登上了雙翼飛機,飛上空中表演飛行特技。但飛行時狀況連連,雖然身上所有衣物全部被風吹走並用雨傘降落池中,但眾人依然頒發獎章嘉獎她。
(二) 愛情發酵素 Forbidden Love In A Cellar
女麵師使勁地揉著麵糰,男伙工在另一方添加煤炭。火紅的熱度與發酵的麵糰使兩人逐漸激盪起來。但這中間卻夾雜著仙女與魔鬼的內心掙扎與鬥爭。
(三) 車蓋與裙蓋 Nothing Under the Bonnet
一名淑女開著古董車上路,唯一相伴的是一隻鸚鵡,半路中車子一再出狀況,淑女則以身上所有衣物逐一替代零件而排除狀況。
(四) 草地上的午餐 The Picnic
好色的攝影師以立體場景重現馬奈的名畫「草地上的午餐」,並四處邀女子裸體扮畫中人物。最後惹惱了三名女子合力將他制伏,剝光他的衣服後讓攝影師自己裸體扮演畫中人物。
(五) 婦運鬥士 Suffragette
一名婦權運動的女人在激烈衝突抗爭後被警察抓入囚車內。女人偷鑰匙未成反遭綁上雙眼,只好假裝昏迷;警察為她寬衣急救,但反遭擊昏。司機停車一探究竟,卻也被女人關上囚車。
(六) 調琴高手 Escape from the Painting
英俊帥氣的調琴師在美麗少女引領下來到琴邊,透過調音時所彈的音符,頓時讓畫中的美女走出畫面而與他纏綿起來,但其實這一切都是他的幻想。
(七) 夜訪蠟像館 Night chase
一名遊客見蠟像館中即將被砍頭的女人心生愛憐,於是半夜潛入;女人竟然復活並與他展開逃亡,然而最終還是在天亮時回復原狀,而遊客似乎也變成蠟像之一。
(八) 活力碰碰 Bang Bang
一名昨晚作過愛的軍官很早就起床準備參與軍隊校閱,但情人卻將他的上衣偷偷藏起,軍官在情人身上找到上衣,一陣玩笑的決鬥後,軍官的情慾再度被勾起,於是寧可放棄校閱而與情人上床。
(九) 大地澡堂 Hunting the Bather
一名獵人在湖邊發現一名裸泳的女人,於是偷偷將她的衣服藏在自己背包內。女人上岸找不到衣服而困惑時,獵人槍枝走火並被樹幹擊昏。女人雖救了他,但也發現男人偷她的衣服,於是女人穿上自己衣服後,剝光了男人的衣服。
(十) 神奇咖啡屋 Magic Café
當畫家用彩筆將畫中的老婦人皺紋塗去後,咖啡屋內的老婦就變成了美艷的少婦。少婦穿著肚皮舞女郎的衣服現身畫家面前為他舞蹈也獻上她的熱情。
(十一) 偷情旅館 The Page-boy and the Lady
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帶了一名少婦到旅館住宿,但少婦很快就看上了旅館的服務生,兩人偷來暗去,終被老人發現,憤而離去,而少婦臨別還不忘將胸衣送給服務生。
(十二) 第11號更衣室 Cabinet 11
漂亮的女人到海邊11號更衣室換衣服,卻被頑皮的小孩偷走衣服。女人利用身上的物件慢慢取得兩個男人的帽子當胸罩、小孩的風箏當褲子,在太陽下山時才走出更衣室,但發現還有一名男人留在海邊,所幸這個人是瞎子。
◎ 賞析
在完全不用對白的狀況下依然能拍出觀眾都能理解的影片,自然得歸功於導演應用的大量映象語言。雖然說具象的畫面呈現本來就是每位編導必然的功課與責任,但這部影片卻將調性放置在情慾的對待與女人胴體的呈現,顯然編導在這個議題上必然有其另類的思考。
整部影片雖然號稱十二章,但在「特別收錄」這個區塊又增添了兩段故事「裸男四重奏」與「性感試衣間」。就十二章的結構來看,編導的時空放置在二十世紀初葉。在不是那麼前衛的古典風格中,似乎更能襯托出人性被壓制的一面。
論情談性似乎總是有些靦腆而偏頗,原因是傳統的道德觀念讓我們必須披上一層偽裝與外衣,在體制的規範下男女之間總有一定的界線,這樣的思維其實也長期主宰了人類的文明與生活。但顯然的是人既生而為人,自然無法擺脫情慾的追索,裸體在傳統的界定中是不被允許的,但這部影片在每個章節中放置了裸體與慾望的對待,導演似乎想將人性徹底揭露之後從而檢視剩餘部份。
慾望與情慾其實也可分開而談,畢竟這是一體兩面的事。原始時代的強弱鬥爭無非為了生存,雖然其中也牽扯情慾的佔有,這種現象在猴子的世界甚至其他動物中都是相當鮮明的。人類自然也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因為人類以「文明」這個名詞徹底美化了「性」的行為,加上長期的壓抑與約制,於是「性」就被冠與「不道德」而將之擠壓至邊緣地帶。
傳統的夫妻關係似乎是絕口不提「性」這個問題,然而「性」卻是家庭中相當重要的維繫手段。中國古代相當保守,卻也在字裡行間以「魚水之歡」來呼應家庭和樂。試想無性的夫妻除了日常生活的相互關注之外,所剩的是什麼呢?當然性也並非是家庭中唯一的必然,正如世上很多的事不能以二分法來作區野,其他面向的互動亦能彌補其中的不足。
本片似乎超越了性的是非問題。當女人的裸體毫無避諱地呈現時,觀眾慢慢感染了胴體自然的觀念。就如我們在美術館見到維納斯雕像一樣,純粹被完美的比例與身材所吸引,絕對無人會作性的聯想。
編導似乎運用了女人身上所有的一切衣服放置或轉移到情節之中,靠著女人在故事過程中獨自地解決困境,並逐漸從中解放了自己。基於此,我們也可看出這部影片雖然透發著女人的身材誘惑,卻也是女性主義的另類詮釋。如「空中飛女」與「車蓋與裙蓋」都是以女人自我的毅力不求助他人而解決了困境。
「草地上的午餐」與「婦運鬥士」都是女人擊敗男人的寫照,雖然有失真確,倒也不失創作者的真正意圖。「愛情發酵粉」將情慾推向另一個層次,畢竟情慾對待,是必須透過男女雙方的互動,而這種神奇的觸動,就像發酵的麵糰一般。「火」這種元素也在這兒被發展成一種催動的力量。奇特的是惡魔與天使的對立也被牽扯其中,只是導演似乎又對天使有著進一步的影射。
想像力與幻想被放在「調琴高手」與「夜訪蠟像館」這兩個單元,尤其蠟像館最後一個鏡頭絕對不只是一種寓言或醒世,在嘲諷的調性中有著刻意的戲謔。
「第11號更衣室」是全劇中最完整的情節,女人靠著冷靜慢慢走出困境,而最終盲目的男士更是呼應的絕妙詮釋。或許是為了平衡觀眾的看法吧?編導特別以收錄的方式呈現了「裸男四重奏」,將制服的丟棄視為另一種解放,而「性感試衣間」也揭露了衣服與情慾之間的互動關係,雖然未被列在十二章之中,卻也有著補強的呼應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