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喬治.柯瑞法斯(Geoiges Corraface)
吉歐苟斯.傑洪帝塔基(Giorgos Gerontidekis-Sempetadelis)
希臘 / 1999年 / 105分鐘 / 普遍級
禮讚:榮獲義大利吉福尼影展兩項大獎
希臘塞薩隆尼基影展四項大獎
美國佛羅里達州電影展的評審團獎
美國休士頓世界影展評審團特別獎一本偶然發現的陳舊相簿,喚醒塵封已久的兒時記憶,歷歷如現……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在五歲時就互獻初吻,但被雙方父母禁止交往…
◎ 劇情簡介
從小就喜歡玩飛行器的史蒂芬諾,長大後成為飛機失事的鑑定工程師。這一日已經離婚的史蒂芬諾接到老友馬諾利的電話,邀他一齊到別墅開舞會。史蒂芬諾在工作結束後開車前往,途中慢慢想起了過去的記憶。
小時後的史蒂芬諾與父母及姨婆生活在一起,當他以線綁在房門拔下第一顆牙齒時,舅媽帶著女兒瑪莉娜來訪,史蒂芬諾帶瑪莉娜到姨婆的房間,偷拿了一枚紅寶石的戒指,卻也摔斷了手。當石膏鋸開時,發現史蒂芬諾手中一直握著戒指。
史蒂芬諾像其他同學一樣,在成長過程中偷用父親的刮鬍刀;也在半夜偷拿父親的黃色書刊躲在床被中偷看;早晨醒來不洗臉刷牙;也將母親的內褲鬆緊帶拿去作飛機的螺旋槳動力;甚至與瑪莉娜在姨婆房間偷喝薄荷酒。史蒂芬諾答應瑪莉娜等她長大後手指可以戴上戒指,一定把姨婆的紅寶石戒指送給她,雖然瑪莉娜每次要求試戴,但手指總是那麼小。
姨婆逝世後,將所有積蓄送給史蒂芬諾,原本史蒂芬諾欲將戒指還給姨婆,但棺蓋卻早一步蓋上,似乎姨婆也希望將戒指留給他呢。
父母親帶著史蒂芬諾,舅舅米開利帶妻子及女兒瑪莉娜至海邊渡假,史蒂芬諾人小鬼大,偷窺了一名嬌豔女子的房間,沒想到女子還故意引誘他,使得史蒂芬諾有了異樣的感受,在躲雨之際,史蒂芬諾第一次吻了瑪莉娜,卻也被母親發現。
長大後的史蒂芬諾去馬諾利家參加舞會,但母親在出門前向他告誡不可與表妹太過親近,這使得史蒂芬諾心情大受影響。舞會中雖然馬諾利向他證實瑪莉娜對他情有獨鍾,但史蒂芬諾故意顯得冷漠,使得瑪莉娜氣得到房間內哭泣,史蒂芬諾隨後入內,兩人有了激情,但因史蒂芬諾九月即將出國唸書,瑪莉娜在鑄成大錯前推開他而離去。
回到現實,史蒂芬諾來到舞會,懷舊地在客房中巡視一遍,正思念瑪莉娜時,卻接到瑪莉娜的留言,謂其母住院急診,史蒂芬諾迅速趕往醫院。不久其母逝世,在醫院外,史蒂芬諾遇上瑪莉娜,兩人緊緊相擁,這回他知道再也不會放任她離開他了。
◎ 賞析
像一般的男孩子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免有其調皮與令人發噱的一面;當然也不可避免地呈現好奇與慾望的渴求。編導在整體的表現上直率而自然,技巧地將青澀年齡中的天真互動做了似曾相識但又屬另類詮釋的映象藝術。
70年代的希臘其實與台灣有許多雷同之處。其一都屬軍人統治;其二又極度地崇尚美國文化。從年輕時的舞會中喜歡用外國的菸盒裝著國產的香菸,這種故顯時髦的舉止在台灣也似曾相識。新買的冰箱代表生活水平的提高,種種生活面向見證了劇中人物的成長過程;更呼應了史蒂芬諾的內心世界。
史蒂芬諾喜歡玩一些飛行器,自然與他的性向有關。拔掉自己的牙齒後,母親帶他到樓上將牙齒丟得老遠,正好一隻黑色大鳥撲身而來,史蒂芬諾抬頭望著振翅飛行的大鳥,在其潛意識中似乎已經與「飛行」結了不解之緣。
姨婆從小就疼史蒂芬諾,在新婚幾天之後,丈夫就墜機而亡;見到史蒂芬諾的衣服上印有飛機圖案時自然更加愉悅,辭世後留下遺囑把積蓄全部留給史蒂芬諾。
史蒂芬諾在姨婆房間內偷拿的紅寶石戒指,變成史蒂芬諾與表妹瑪莉娜的心靈約束,雖然雙方父母各自有著微詞,卻也真的影響了史蒂芬諾的情緒。但真正沒有在當下向瑪莉娜給予承諾的原因是史蒂芬諾選擇了到英國唸書,畢竟「飛行」早已根深蒂固存在他的思維中。
「記憶」是這部影片一個重要的訴求。史蒂芬諾永遠無法忘記家庭宴會時,扶姨婆上樓睡覺,然後偕同瑪莉娜偷喝姨婆的薄荷酒。雖然一陣天眩地轉,但當瑪莉娜躺在他身邊時,似乎一切都因而停止了。因為當下只有他與瑪莉娜,無法認定這是一種什麼感覺與情愫,卻是當下的幸福,於是這個當下就變成重要的回憶,對史蒂芬諾而言這個回憶就是永恆。
在那場家庭宴會中相互敬酒的話竟然是:但願希臘不會再被別國佔領。這一點正好呈現了二十世紀之前希臘亡國多年的悲痛;也對獨立之後的政局紛亂提出了嚴苛的批判。
史蒂芬諾雖然鬼靈精,但功課不好,使得父親對他相當不諒解。在火車上遇見的胖小孩亞力山卓,他的父母有計畫地栽培他,一切看起來是如此完美,但當亞力山卓知道史蒂芬諾曾試射飛機時撞傷父親的頭;亞力山卓竟將書本丟出車外,並要求史蒂芬諾教他作飛機以便如法泡製射撞他的醫生父親。這段情節多少也提供了對孩子教養的思索方向,當然也增添了戲劇的趣味性。
表兄妹的成婚其實是見仁見智的。就某種角度而言,雙方的父母並非真的是認真反對,但史蒂芬諾的父親帕維洛斯與小舅子米開利常因政治理念之不同而起口角,這些爭執自然會被牽引到下一代的交往。宴會口角後兩名父親各自找回自己的子女,口口聲聲要教訓他們的行徑,更在潛意識中留下了阻礙的因子。
當史蒂芬諾的母親接到弟媳雅芮丹的電話提醒後,自然也會有了先入為主的念頭,雖然不好啟齒,但畢竟在史蒂芬諾出門前,還是提出了表兄妹交往的質疑。
史蒂芬諾無法忘懷表妹,卻採取了逃避的方式,告訴母親說瑪莉娜是他好友馬諾利的女友。其實這是以退為進的方法;但似乎也是自我催眠的方式。兩次的宴會,史蒂芬諾都將酒杯放置在二樓陽台欄杆上,那是一種無言的自責;當然也是痛苦的呈現。
瑪莉娜在這之前就獲得史蒂芬諾送他戒指。對她而言,這已經是一種永恆的承諾。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人似乎因為避嫌而刻意保持距離,卻也因為如此而讓二人漸行漸遠。直到史蒂芬諾要出國之前,瑪莉娜幾乎是以抗議式的逃離來表達她的失望與痛苦;但對史蒂芬諾而言,何嘗不是如此呢?但他似乎也只能再度投入那場動作激烈的舞會中。因為除了如此之外,史蒂芬諾說什麼也無法在那節骨眼上提出完美的解決方式。
希臘似乎與台灣社會的一些古老的倫理關係有著相同之處。或許父母是礙於閒言閒語,使得史蒂芬諾與瑪莉娜無法成為眷屬。史蒂芬諾娶了別人,在尚未有孩子時離婚。這段婚姻或許是史蒂芬諾的意氣之爭;也有可能是父母媒妁之言,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史蒂芬諾心中始終不曾忘卻瑪莉娜。所幸瑪莉娜未曾結婚,如果是肯定的話,這齣戲恐怕就很難善了。
由此我們似乎更加肯定瑪莉娜的真心。她不曾結婚,因為她手中早有了一枚戒指。她在史蒂芬諾婚後甚至離婚,都一直注意著他的動向,否則兩人一直沒有訊息連絡,她如何得知史蒂芬諾的手機號碼呢?
最後一場戲母親的死亡與史蒂芬諾和瑪莉娜重逢相擁跳舞的戲劇與情境聯結,透發了導演掌鏡的功力,呈現一種生命美學的同時也提供了更多思索面向的結局。在「預見愛情海」系列作品中,本片算得上是一部佳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