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金.凱瑞(Jim Carrey)
丹尼.狄維托(Danny De Vito)
寇特妮.拉芙(Courtney Love)
美國 / 1999年 / 118分鐘
五O年代最具創意、最標新立異像謎一般的藝人安迪考夫曼一生的故事…
◎ 劇情簡介
安迪從小就喜歡表演,爸爸說表演應該有觀眾,於是他把妹妹卡蘿找來看他表演。
長大後安迪在酒館裡表演,但因太堅持自己的風格而被老闆辭退。但很快地他又摸索出模仿貓王的歌唱表演,不僅受到歡迎,也引起名經紀人喬治夏比洛的注意,很快地喬治立刻為他在電視節目「計程車」安排演出「拉鐵加」一角。
「拉鐵加」一角極受歡迎,電視主管也答應安迪讓他的好友「湯尼克里夫」來軋上四集。原本被矇在鼓裡的喬治到賭城看秀,才知道湯尼是由安迪化妝的,而安迪的好友鮑伯不只為安迪寫台詞,也不時化粧參予演出。
安迪的表演哲學是永遠比別人快一步,但也有失敗的例子。如在舞臺上堅持朗誦費滋傑雷的「大亨小傳」,使得觀眾紛紛離席。但這似乎也在表演中取得一種適得其反的宣傳效果。
安迪對電視上的摔角甚感興趣,便先在節目中與一名叫琳恩的女人比賽,引起許多憤怒的女人的參與,最後引來了曼菲斯的摔角大王裘利勞烈現身挑戰。安迪先打敗了一名女職業摔角選手,但當裘利上台時,場內觀眾紛紛湧上而結束,讓觀眾分不清是真實或表演,最後再度比賽,安迪被裘利折斷頸部。
事實上第一場比賽與琳恩對手是真實的,除此之外皆是安迪表演的一部份,雖然引起爭議,但這似乎正是安迪與鮑伯的策略。喬治努力為安迪找到「星期五」的節目,但安迪又在現場表示他演不下去,最後與工作人員大打出手,電視公司主管出面說這一切都是造假的,但安迪反而說是真的。喬治安排安迪與裘利上電視,兩人再度爭執。電視台遂由觀眾投票決定是否讓安迪繼續留在表演節目中,結果只有28%的觀眾贊成。此時,安迪發現他得了肺癌,但依然決定在卡內基大廳表演,這一次成功的表演算是安迪生命的巔峰。
安迪雖到菲律賓求神醫治療,但發現那是騙局一場,最後不敵病魔而亡。但在他死後,依然有人模仿他與湯尼的造型繼續在影視圈中發光發亮。
◎ 劇情分析
本片係根據當代公認最富創意也最標新立異的藝人安迪考夫曼的事蹟改編而成。安迪1949年生於紐約,1975年正式進入演藝圈,只活了35歲,於1984年因肺癌而逝世。後期的演員如羅賓.威廉斯、與傑.雷諾的表演風格都深受其影響。
事實上,安迪的表演風格是極受爭議的。他在舞臺上力求屬於全新且與眾不同的詮釋風格,有時會隨著當時的氛圍而真正地投入,因此觀眾很難分辨在舞台上的一切究竟是一種真實的突發狀況或是巧妙地安排?
這種勇於當下作出全然逆向的改變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因為照著劇本演出雖能精準地表現,卻缺乏一股創作的力道。而安迪是如此不安於本份的人,這樣的詮釋功力來自生命渾厚的動力。既然否定了照本宣科的程序,就得以另一種表現來取代;正因為這種隨機應變是如此鮮活,也就更能引起觀眾的投入與喜愛了。就算安迪與鮑伯安排預先設計的表演,卻也是超越當時一成不變的表演生態的。
問題是,過度地否定原有的架構必然引發保守與革新的爭議;安迪卻不陷入這種猶豫的泥淖中。當改變現況而成為劣勢時,安迪擅長將這種失敗當作「反宣傳」。一名表演的藝人需要的除了掌聲之外,絕對是來自觀眾的注目。不管是喜歡的或是排斥的,都意味著安迪的表演生命有了依託。
安迪在舞臺上幾乎是全部投入的,有時甚至叫錯女友琳恩的名字。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有時連喬治這名經紀人也分不清楚眼前的表演究竟是真還是假。安迪曾叫琳恩到摔角場去挑戰他,然後他會假裝輸給她,兩人再依照當時的承諾結婚。但事實上這一場琳恩是被瞞在鼓裡的,因為他與琳恩的約定只是所有表演計畫中的一環,後面引來摔角大王裘利以及女摔角手茀西才是主戲上場。
這場戲對琳恩是不公平的,雖然安迪後來追出去向她解釋,然而就情理而言,安迪的行徑實在有違人之常情,這也難怪片名要叫「月亮上的男人」了。月亮離我們似近實遠,而住在上面的男人也許只有十五月亮圓的時候才稍微被看得較清楚。當然月亮也是舞台燈光的詮釋,雖然如此,距離正好真確地顯示了安迪透過表演而令人迷惑困頓之所在。
安迪是否真的離一般人很遠?其實這是見仁見智的。他的生命哲學雖然獨特卻充滿了愛。在「卡內基廳」這個大型的表演場合中再度展現了否定後再予以肯定的把戲,不管老婦人的昏死是真是假;不管醫生從觀眾席中上台是真是假,這一切都是安迪揮動魔術棒變幻而成的奇蹟。最可貴的是在場外安排所有觀眾吃餅乾喝牛奶,這是多麼簡單的動作,卻充滿了生活中極端平實的愛意。如果不是心中真的充滿著善與愛,是絕對無法在表演美學中融入這般的情境與氛圍的,何況當時安迪已經得知自己罹患了肺癌。
安迪的表演有時會延展到生活中來。他請父母及弟妹來醫院,安排一名醫生為他們講解病情。妹妹見到醫生身穿白袍卻穿著白色球鞋,於是提出安迪又在演戲的質疑;但觀眾在劇情中見到安迪事實上已開始作化療而掉光頭髮。此時在虛實的鏡頭交換中,觀眾不免也會開始懷疑這場癌症的真偽。正如那些報紙的記者雖然聽到安迪罹患癌症的消息,卻因為過去太多的消息都是屬於「表演」而拒絕刊載他的病情。
最精采的應該是安迪被安排上「星期五」的節目。他首先在現場節目中表態不喜歡這種節目的演出,並與演員及工作人員大打出手。電視台主管立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安撫大眾謂此是安排的橋段,然後要安迪對著電視機坦承這是事先的安排。安迪煞有介事地面對鏡頭,卻直言不諱電視台要他說謊承認是事先安排,他鄭重其事地表示這次是真的打架,電視節目立刻中斷了。
這場戲最能顯現安迪的表演風格,誰能保證安迪最後表示的話語中不包含是另一種表演呢?這些否定與肯定的反覆呈現中,不僅安迪週遭的朋友分不清真相;有時安迪似乎也會落入這種矛盾之中。事實上表演不僅是一項美學,從某種角度而言也可以說是一種騙術。以精湛的演技讓觀眾分不清楚虛與實、真與偽。
安迪患病末期坐飛機到菲律賓,因為那兒有一名醫生可以用手伸入病人肚腹,然後取出病人肚中的一塊血淋淋的肉瘤。安迪在鮑伯與琳恩的陪伴下去尋求救治,然而躺在床上的安迪卻目睹了這名醫生手中事先準備好的一塊肉瘤,藉著巧妙的手法「表演」了隔著肚皮取出肉瘤的「絕技」。一生中以表演為己任的安迪,千辛萬苦飛越太平洋到菲律賓去目睹一名庸醫的騙術表演,在他的心中應該會有無限的感慨吧?
安迪死了,但一年後還有人以湯尼的姿態出現舞台,觀眾由此聯想到了安迪。這種死後尚留存無限的表演魅力是相當令人動容的,這也是為什麼在台下觀賞的鮑伯也會感動落淚的原因。
值此中秋佳節,抬頭看著月亮,應不只有安迪的影子,而是他散置人間永不間斷的努力與愛的真意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