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6年10月9日 星期一

靈魂的重量(21Grams)

導演:阿勒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演員:西恩
潘(Sean Penn)
   納奧米.瓦滋(Naomi Watts)
   本尼西奧.德.托若(Benicio Del Toro)
美國 / 2002年 / 120分鐘 / 限制級
禮讚:2003年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
本片的三位主要演員分別獲觀眾票選的最佳男女演員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卻戲劇性的交集在一起…

◎ 劇情簡介     

  保羅極需移植心臟,否則生命随時會結束。他的前女友瑪莉原本已經離開,卻在他病發後回來照顧他,並一再表示願意以人工受精的方式為保羅留下後代,保羅雖然遲疑,但還是在醫院留下精子。

  十六歲就一直犯錯入獄的傑克,在牧師約翰的教誨下,不但洗心革命,娶了瑪莉安為妻,並生下一男一女。

  教會送一輛休旅車給傑克以便他作為傳教之用,但傑克卻在高爾夫球場擔任桿弟時因全身的刺青而遭到解僱。這使得傑克開始質疑他所信奉的上帝是否已經遺棄了他?

  這一日傑克回球場拿回自己的東西,然後急急趕回家參加教友為他舉辦的生日宴會,卻在一個十字路口不小心撞死了建築師邁克以及他的二個女兒凱蒂與蘿拉。邁克的妻子克莉絲汀得知噩耗後,傷心得幾乎昏厥。但在醫院社工人員的勸慰下,還是將邁克的的心臟捐給需要移植的病人。

  保羅接受了這顆得之不易的心臟,手術成功後一直想要知道究竟是何人救了他,於是請私家偵探調查,終於查出邁克其人;也知曉了這家人遭遇的慘況。於是保羅想向邁克的妻子道謝,卻說不出口。同時他發現克莉絲汀因心情痛苦,竟然吸毒來麻醉自己。保羅藉機送她回家,兩人經過幾次的互動竟發現彼此有了愛意。

  克莉絲汀面對保羅體內是邁克的心臟,內心不免矛盾掙扎。保羅發現瑪莉之前分居後竟將肚內孩子墮胎,如今卻又千方百計要與他生孩子,遂憤怒離去。但保羅的移植手術開始出現排斥的現象,醫生表示要再開另一次刀,否則保羅會死得很痛苦;而克莉絲汀情緒終於無法按捺,激動地表示欲殺傑克替丈夫女兒報仇。

  於是保羅請私家偵探買了一把槍,但將傑克押至荒地時卻又無法下手,於是保羅朝地上開了三槍,並要傑克遠走他鄉。但內心一直悔恨不已的傑克卻反而回到廉價旅館,衝入保羅與克莉絲汀的房間,要保羅殺他。爭執中,保羅腳底誤踩碎玻璃倒地,克莉絲汀以燈罩攻擊傑克,傑克卻不還手;此時保羅反而以地上的槍朝自己的心臟開槍。保羅臨死前,克莉絲汀卻發現她懷孕了。

◎ 賞析

  原名「21公克」的「靈魂的重量」,在二○○三年的威尼斯影展中捧回了最佳男主角的獎項。西恩潘在這部影片多重心理層面的詮釋,不只呈現了有關宗教、生命甚至是靈魂救贖的議題;也將靈魂的有無,甚至靈魂的重量這些不易求證的問題作了面向的轉移以及詮釋。

  心臟移植手術固然可以救人一命,但體內放置著一顆別人的心臟難道不會成為另一種負擔?排斥現象雖然是其中的一項難題,但就心理層面而言也有許多可以探索的空間。

  一般人所謂「心裏」在想什麼?指的是大腦的思維。而影片中的心臟移植其實已經擴大變成一種「靈魂轉移」的象徵與具體表現。

  美國的麥克唐.蓋爾博士曾以「光束天平」作實驗,當病人經過三個小時又四十分鐘的生死臨界點後,光束天平偏離了二一.二六公克。這也是為何本片會稱為「二十一公克」的緣故。

  如果這些實驗是肯定的話,其實還有另外一層的合理詮釋:我們寧可將這些「重量」當作人的「良知」,保羅不會只求活命而慶幸自己手術成功。他請私家偵探查出心臟原有的主人,正因為這是一種絕對的差異關係。也就是說當保羅活了下來,表示另有一個人有了死亡。當思緒進入到這種二分法的平台上,人性的良知必然受到嚴苛的試鍊。

  保羅當然可以選擇不去追索,但那份感激的心情無處著力與發洩時,心臟反而變成保羅的負擔。隨著真相的表露,保羅知道了那場車禍,在幸與不幸之間開始蘊釀另一種悲壯的生命意義,不只是保羅害怕不作第二次移稙手術將會痛苦窒息而亡的思維,而是將原本已經燒成灰燼的情愛隨著那顆心臟作了二度的展現。

  克莉絲汀在這一點的聚焦中是矛盾而痛苦的。她生下女兒時因難產而昏迷,甚至在生死邊緣中被救活過來,生命對她而言是彌足珍貴的。但命運之神卻偏偏與她作對,一場車禍瞬間奪去三條至愛的生命,一個原本甜蜜美滿的家庭因之瓦解。當她擁抱著保羅之際,究竟是她真的愛上保羅?或者是因為如此可以傾聽邁克的「心聲」?

  矛盾的心情使得克莉絲汀近乎歇斯底里,因為在情慾的世界中實在無法分辨靈魂的落腳之處;混亂而迷失之際,唯有激動的復仇稍能寬恕自己的縱情與放任吧?而這樣的決定也牽動了保羅。因為在這個當口,保羅其實也分不清楚擁有的究竟是自己的靈魂或邁克的靈魂?

  受到「審判」的另一個靈魂是傑克。他從十六歲開始就壞事幹盡,進出監獄如同自家廚房。但在宗教的洗禮下他徹底悔悟了。正如他說:「上帝知道你的每一根頭髮」,這是上帝無所不在的啟示。但如果是這樣,為何上帝不在車禍之前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又為何不在發生之後給予他勇氣停下來將受傷的女孩送醫急救?

  傑克幾乎是另一種悲劇人物的代表,年輕時不懂事的刺青,造成他處處被解僱,甚至也變成這場悲劇的原因。但傑克似乎並不願在這些現實生活中自艾自怨,反而極力去探索心靈良知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這個議題並非新穎,卻是極為厚重的哲學與宗教的觀點,透過戲劇自然容易吸引觀眾的好奇。

  傑克看似霸氣,卻具有一顆善良的心。當妻子阻止他去自首時,傑克反而以「這是我的義務」加以反駁。這種人文素養與道德精神其實是超越宗教的,而透過這種肯定的展現,當然使得傑克很快就會在自己的心靈尋找到他自己的上帝,如果不是這樣,當保羅放過他時,傑克早就逃之夭夭,斷無回來要求保羅開槍結束他的生命之理。但也因為這次的交會,使得克莉絲汀的怨氣有了一些舒解;而一直內疚不安的保羅也在關鍵的時刻尋回了自我。

  克莉絲汀在片尾的懷孕可以說是一種「延續」。這不僅指的是生命的實質流程;就「靈魂」而言也是大體的言說;更是戲劇呈現上的重要意旨呈現與詮釋。

  本片的剪接手法以雜敘的刻意混亂,意圖在觀眾的視覺焦點中重新建構一種思維蒙太奇。隨意錯置的畫面看似獨立而無意義,有時甚至誤導了觀眾的組合理解,但當畫面情節重疊後,一切的線索反而更加明朗起來。於是透過觀眾自行的「思維重組」,瞬間獲得心靈上的一種創意;觀賞電影的意義也就變得不一樣起來。

  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的案例甚多,相信日後的技術會更加進步;其他的器官移植也是如此。但本片的關注焦點顯然不是放置在這個醫學的議題上;雖然以「21公克」來象徵靈魂,但導演真正的意圖卻是在人性的試鍊與愛情的救贖中完成另一種「宗教」儀式。

  靈魂只是一種稱謂,每一種宗教的詮釋都有其不同之處,相同的卻都是本性善良的良知;透過自省的習氣與思維,人該如何去面對困境的疑惑自然就會明朗。生命也許不盡然讓每個人都滿意,但若能在這個過程中真確地了知自己的作為,就算噩運驟然降臨,應該也都無損於「靈魂」的「真知」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