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親愛的母親(Pilate)

最近這部電影的放映時間、地點:113年5月18日(六) 14:00 於國立臺灣圖書館
國立臺灣圖書館地址: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 TEL:(02)2926-6888

導演:琳達東布.羅夫斯基(Linda Dombrovszky)
主演:伊迪柯.哈茉莉(Ildiko Hamori)
   安娜.久爾吉(Anna Gyorgyi)
匈牙利 / 2020年 / 76分 /普遍級
禮讚:榮獲米蘭國際電影節獎的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
   、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剪輯獎五項大獎
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

◎ 劇情簡介
  
  安娜.斯澤奇在丈夫死去之後,唯一的女兒成了她唯一的依靠,她的女兒伊莎是一名醫師,但工作地點在城市,因此在喪事辦妥之後,安娜被伊莎要求搬到城市與她一起住。

  而伊莎過去的男友安塔爾欲購買安娜的故居,伊莎根本沒有跟安娜商量便答應了。安娜似乎覺得不妥,但已經身居高齡,似乎也只能交給女兒去處理。只是丈夫過世的時候,安娜做了一個決定,也只是按照她的想法都刻在石碑上。

  到伊莎住的城市後,雖然對安娜而言是有些新鮮,但在這兒她所習慣的東西都被伊莎丟掉了,而且安娜對於家中一名女傭泰瑞茲每天跟在她後面相當不高興,遂向伊莎告狀。

  伊莎沒辦法只好請泰瑞茲在採買的工作讓安娜去做,結果買回來的豬肉總附帶肥肉,那是安娜在家中就是這樣的吃法,伊莎新交的男友則認為這樣的飲食是很可口的。

  為了排解母親的寂寞,伊莎送給母親一隻鳥,看著鳥籠中的小鳥,安娜似乎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於是她站在窗口,手中拿著小鳥,最終她還是將小鳥放走了。

  聖誕節是西方極重視的節日,伊莎也送母親禮物,但卻沒有為安娜帶來快樂。身為心理醫師的男友也看出安娜住在城市是不快樂的,他直接向伊莎建議,但引發伊莎相當不高興,最終他也無言而去。

  石碑匠打電話來給安娜,謂已經按照她所吩咐的,按圖施工的結果卻像一面牆壁,安娜也楞住了,她不知道怎麼把這墓碑放在丈夫的墳上。

  這段期間安娜一直住在舊居,但現在已經賣給安塔爾,安塔爾有一名年輕的未婚妻茱迪安,他們兩人都非常歡迎安娜繼續住下,哪怕半年或一年,但安娜卻不置可否。

  安娜在一個晚上似乎看見丈夫在向她招手,她晚上沒有睡覺,站在一條河邊許久,最後投河自盡。伊莎始終是一樣的表情,她雖然痛苦,但掌握力相當的強,這是個性無法改變的。

◎    劇情分析

  人生的組成有其固定或不同的人員結構,一出生是在孩提時代,那是比較不成問題。但當孩子長大也擁有大人的身分,此時會產生第一次的衝突,也就是對於將來的出路或配偶的決定或學業的選擇,都會產生一些衝突,但這只是這個孩子長大了,於是他的選擇與你是平視的,當兩人對立時,所有的視野是平行的,但方向卻是完全相反的。

  每一個人的抉擇來自人的第七識末那識,會有所選擇都是根據業緣與習氣種子,因此彼此間的見解與認知都會不一樣,所以這時候雙方面的衝突勢必產生,面對自己的兒女已經長大成人,大部分的人最終都會選擇尊重,任由兒女去面對未來的世界。

  譬如說,嘉義新港的望族林金生曾任臺灣的內政部長,對於他的兒子未來當然希望他像平常人一樣出外留學,但兒子有天跟他講他要去美國學舞蹈,當時瑪莎葛蘭姆的舞蹈算是很先進的三大舞團之一(其中第二是舞蹈劇場碧娜.鮑許、其三是日本土方巽的舞蹈)。

  由於當時社會價值觀不同,臺灣的舞蹈系尚未成立,可想而知林金生憤怒加以斥責,父子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兒子林懷民更堅持己見,最後說了一句:「五十年後,人家會記得我林懷民,不會記得你林金生。」

  這句話落實了林懷民的遠見,也佩服他的志向,所以我們臺灣曾經有過「雲門舞集」,不但在當時影響了臺灣,也轟動了全世界。

  這是成長過程大概會面對的問題。「親愛的母親」是作者瑪格達.薩柏(Magda Szabo)的原著,作者所呈現的是人類所必須承受的衝突。也許這衝突並非那麼激烈,但卻是無聲的甚至是令人窒息的。

  當子女進入中年事業有成的時刻,也正是父母開始進入衰敗期的時候。更有甚者,也有可能是自己即將進入死亡的時刻。

  當安娜的丈夫去世之後,本來她可以自己住在原有的房子,那裡應該有她與丈夫的回憶,但她的女兒伊莎是在城市當醫生,也就是她是出色的社會階層,所有的思想都是以她為中心。

  譬如喪禮結束後,伊莎便對安娜說,她的前男友安塔爾表示他要出錢買下,於是伊莎決定了才告訴母親,而安娜只是茫然地問,房子賣了以後,她能得到多少錢。伊莎並未給母親任何答案,她只希望母親跟她去城市她的住處,而家中所有的東西伊莎全部丟掉。

  伊莎舉廚房的鍋子為例,謂已經生鏽了吃久了會出人命。安娜似乎被局勢推著走,他完全無招架之力,其實伊莎以自己立場而言,有人要買房子,她也省得麻煩。而安娜到她的住處以後,房子果然氣派,但在這兒,所有的回憶都沒有,她年紀已大,必須靠回憶的溫度讓自己活得自在,因此她到女兒的家中其實並不快樂。

  伊莎在這方面倒是退了一步,她要女傭把採購豬肉的工作交給母親,結果她買了一塊有一半油脂的豬肉,這對女兒伊莎而言,是極不健康。

  但伊莎卻忘了小時候她也是吃這種飲食長大的,為何有了新的地位便忘了過去。當然伊莎也是吃了一半以後,就不再用餐,來表示她的抗議或者展現她的權威。

  伊莎在這兒有交了一名男友,雖然是心理醫生,但依莎並不把他放在眼裡,這也是為何兩人似乎已經很熟,但卻不住在一起,安娜曾經提出他的疑問,但伊莎並不回答,男友也是顧左右而言他。

  其實這男友還算是明理,但在伊莎面前,他似乎全然沒有做主的餘地。雖然一起過聖誕節,也送她最先進的手機,但沒想到也正好接到石碑的師父打來的電話,因為當時是訂做的,而這件事是由安娜主導,所以安娜就只好去自己房內接聽。

  安娜回到了故鄉,安塔爾雖然有未婚妻茱迪安,但還是讓她覺得安適,安娜在壁櫥上還發現安塔爾與伊莎年輕時一起照的相片,而她與先生僅有的記憶,卻全部被剔除了,安娜在這一場爭鬥之中,顯得有氣無力,她只有默默地接受,明知女兒並不尊重她,但她也只能默認。

  母子關係到了老年之後,必須重新開始看待這層關係,什麼時候女兒已經變了,而改變的過程她並不參與,而改變之後,安娜幾乎認不得伊莎。

  這部電影其實不能用看的,而是必須用思索的。伊莎從開始到結束,始終不曾展現過笑容,她第一次邀請安娜到自己的地方住,這個決定不論正確或是錯誤的決定,其實都會有不同的結局。

  如果讓安娜住在老家,伊莎必須來往照顧,於她自己是相當不方便的,但強制接母親來一起住,安娜似乎沒有抗議的餘地。總之,伊莎變成不可一世的君王,任何人都應活在她的指揮下。這使得安娜始終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確實是自己以前拉拔長大的,但成長為大人後,卻不是安娜所期待的。

  這種事其實普遍發生在我們四周,面對二次的衝突,父母大概都選擇默默承受,也許這正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