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阿公當家(The War with Grandpa)

 

導演:提姆.希爾(Tim Hill)
主演: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
   塞巴斯提安.舒波(Sebastian Schipper)
美國 / 2020年 / 97分 / 普遍級
彼得與外公艾德的感情非常好, 直到被迫讓出自己的房間給外公住, 彼得搬到了陰森可怕的閣樓, 讓他燃起要把房間搶回來的決心!…

◎ 劇情簡介
  
  艾德在妻子亡故之後,始終無法開朗地面對周遭的一切,或許逐漸遠離社會的一切,當大賣場改為自己面對機器結帳時,艾德就無法適應,從而鬧出一些問題。這使得女兒莎莉相當擔心,於是莎莉要艾德去她家住。
  
  莎莉嫁給亞瑟後,生下蜜雅、彼得與小珍三個小孩,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但艾德入住之後,彼得就必須讓出他的房間而住到閣樓上。
  
  彼得覺得他被侵犯了地盤,於是他決定向阿公宣戰,但艾德不以為意,沒想到彼得將放玻璃珠的罐子黏上膠,導致拿起就破,珠子滑落在房間內,艾德跌個四腳朝天,受傷送醫。
  
  艾德叫彼得到房間來,雙方正式談好「戰爭」規則,後正式宣戰。艾德喜歡聽黑膠唱片,彼得利用電流,讓唱盤快轉,也放一條蛇鑽入被窩,嚇得艾德將蛇甩出窗外,但那條蛇卻跑到莎莉的車內,使莎莉吃了交通警察一張罰單。
  
  彼得將泡沫密封膠換成刮鬍刀的泡沫,害艾德嘴巴不能動,也引發亞瑟對他的誤會,在他向莎莉建議下,莎莉申請了老人急救按鈕。然後在他睡午覺時,偷偷按下按鈕,引來醫護人員與警察登門,並強制將艾德送醫。這使得莎莉更擔心艾德的身體狀況。
  
  大女兒蜜雅時常藉K書之名與男同學羅素約會,這使得莎莉相當擔心,但艾德表示莎莉念書時似乎與現在的蜜雅一樣,莎莉也無從辯駁,只好邀請羅素來參加小女兒小珍的生日,那一天其實正好是聖誕節。
  
  但祖孫兩人的戰爭似乎尚未停息,艾德使用遙控飛機,最後反而撞到莎莉的後腦,而艾德也入侵彼得的電腦,並將建了好幾年的「彼得堡」毀掉,這使得彼得相當洩氣。
  
  艾德曾向彼得示好,並帶他去釣魚,但沒想到卻是違法的,兩人逃過追緝,但也建立起一點祖孫情。
  
  艾德邀戴安、丹尼幾個人,與彼得邀請的幾名同學,在彈跳躲避球賽中一決勝負,結果雙方不分勝負。最後艾德決定讓出房間,獨自去買自己的房子,彼得這時才感覺這個家沒有阿公其實空虛多了,阿公雖回來了,但卻開始與瓊安要過起新生活。

◎ 劇情分析
   
  中國將此部電影翻譯為「祖孫大戰」,似乎真的充滿煙硝味。其實這部影片是有一部小說,作者勞伯坎摩兒·史密斯。
  
  以美國好萊塢市場而言,編劇的作品要很容易受到青睞,最快的方式是先完成小說,以小說再與製作單位洽談,成功率就比一般劇本來得高。因為若能以小說出版,這表示故事的整體結構是相當完整的,將之改編於電影,成功的機率是比較可以預期的。
  
  喜劇在所有劇本中是最難創作的,因為必須設計許多的趣味橋段,而且必須是放大而誇張的,這才能吸引觀眾的興味。或者明明是相當平凡的對待,卻能夠出其不意的呈現令人感到「情理之內,意料之外」的情節,喜劇的笑料因子從而產生,這是喜劇手法慣用的原則。
  
  因為房間的相爭,引發祖孫的開戰,這在東方的世界似乎是比較不可能發生的。但西方社會一向強調個人主義,似乎不分輩分,每個人都能為自己「主權」而捍衛。雖說祖孫的鬥爭被提升到「戰爭」的層級,但彼此的實力卻是勢均力敵,從而使得情節有了平衡與互動,劇情也因之高潮迭起。
  
  橋段的設計是有趣而且有節奏的,在你來我往中表現出張力。一開始艾德並不把彼得放在眼裡,沒想到彼得會想出將瓶子底部黏死,使得玻璃珠掉滿地,艾德一不小心踩上這些珠子,當然跌個四腳朝天,立刻送醫救治。
  
  艾德其實也不喜歡去女兒家住,一則沒有空的房間,這也導致彼得必須住到閣樓之上,二者他的女婿並沒有太高的成就,委身在一家公司,每天以電腦做一些無聊的圖表。但亞瑟其實還是有才華的,電影後面,亞瑟在電腦中設計了一個建築設計圖,說是為了參加徵稿比賽,這才使得艾德對亞瑟有了改觀。
  
  因為每個人不能只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自滿,用多餘的時間多方面去表現自己的才華,這才不致於讓生命的力量有了停滯,這種觀念是很重要的。很多事情也許不是自己的本業,但若有多餘的時間可以衝刺表現,讓自己的生命能夠再另外開出美麗的花朵,這豈不是生命中另類的一種詮釋?
  
  艾德是一名建築工人,退休前曾蓋過幾十間的屋子,美國的房子不像臺灣蓋房子採取水泥灌漿,而都是以木造為主。因此美國的木材是位列商品的第一位,如果木材的價格在期貨市場被看好,這表示房子開工率提高,後續的景氣也就被看漲。
  
  令人窩心的是,艾德每完成一座房子,總會在壁爐中放置一張他與妻子的相片,當然有時也會在樑上留下自己的簽名,類似一名畫家在完成作品後必須簽名,以彰顯創作的可貴。
  
  在中國古代的家具製造師傅,因為其工作被列為下九流,因此縱然有許多精美的家具流傳下來,但始終無法了知創作人的名姓,這是古代的封建社會留下的劣習,所幸現在這樣的情形已經有了改善,任何工藝創作者都可以稱為藝術家,而藝術家們都可以在作品上姓名,並提升藝術品的價值。譬如陶藝作品,都能在作品中找到創作者的名字,這種觀念古今是完全不一樣的。
  
  艾德與彼得的「戰爭」中,也曾將一些建築師的觀念傳遞給彼得。這其實有太多的訊息,只是彼得年紀太小無法領納爺爺的弦外之音。因為彼得現在住的這間房子也是艾德蓋的,若有了真確的了知,自然就不會有房間的爭執了。
  
  艾德也趁「戰爭」中途,帶彼得到河面上租船釣魚,雖然是違法的,但卻也使得彼得感受到一股從不曾感受到的興味。這個興味,在將來必然成為彼得的一種嗜好,在影片結束前,雙方約定星期六是祖孫釣魚日,但此時的艾德卻已經從暗淡的情緒中走出,因為他又找到了第二春,在超商上班的瓊安與艾德愈走愈近,這也表示在不久的將來,艾德會與瓊安另組家庭,這當然會搬出去,縱然那個時候,彼得贏回自己的房間,但比起爺爺將不會再與他爭奪房間,彼得反而是失落很多。
  
  這一點也是西方人的價值觀,不管年紀多大,每個人都有爭取自己幸福的權利,只是彼得萬萬沒想到,與阿公的房間爭奪戰,在尚未分出勝負時,竟橫出枝節,阿公對星期六的祖孫釣魚日失約,但卻因為在一系列的爭奪中,使得艾德尋找到了第二春,對整部影片而言,這正是喜劇中的另類喜劇的手法。
  
  在一系列「戰爭」中,雖然各有勝負,但卻都不會傷及親人的尊嚴,這正是東方人必須要學習的生命態度,因為彼得的挑戰行為,相信沒有一名東方阿公可以承受的,在東方社會,倫理階級被區分得相當清楚,別說孫子的挑戰,東方阿公早就將彼得教訓一番了。
  
  但在西方的真實現象中,將阿公帶回實踐三代同堂的例子其實並不多,就猶如艾德一開始他也拒絕女兒莎莉的要求,但因單獨一人狀況百出,最後勉強妥協,從而完成了這一部喜劇電影。這是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之後的一些心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