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強納森‧奧古斯丁(Jonathan Augustin)
主演:莫恩‧汗( Moin Khan)
妮拉‧馬蘇德( Nyla Masood)
印度 / 2019年 / 107分 / 普遍級
禮讚:入選美國德州達拉斯南亞電影節《三個傻瓜》演員阿里扎勒誠摯推薦,感人程度更
勝《三個傻瓜》《心中的小星星》年度必看的印度溫馨勵志喜劇。
世界最大拖曳機廠商馬恆達集團總裁馬辛卓推薦電梯乘載著不是重量,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人生就像電梯,起起伏伏,時高時低…
◎ 劇情簡介
寇納許是孟買銀河華廈的電梯服務員,他希望唯一的孩子賴朱能考上醫生或工程師。但賴朱始終在建築繪圖這一科被當掉,在第四次補考又沒過時,正巧寇納許心臟病發作送醫治療。
為了養家,賴朱只好去替代父親的職務,每天早上去六樓找業主蘇扎莫琳拿鑰匙,並必須擔任清潔的工作。一開始,賴朱相當抗拒,甚至不願換制服,但在認識四樓的拉塔與其女兒「公主」之後,他的工作熱忱逐漸高漲起來。公主知道賴朱補考未過,而公主也不喜歡母親為她安排的明星之路,兩人逐漸有了默契。
在莫琳的影響下,賴朱也學會了不能偷懶,而且更應積極面對自己的生命。莫琳因為要去買東西而叫不到嘟嘟車,賴朱便用他的速克達機車送她去,兩人同時在海邊欣賞夕陽,莫琳才道出當年她留學英國,在遇見蘇扎之後,兩人陷入熱戀,在結婚後回到孟買定居,直到去年蘇扎去世。莫琳並帶賴朱去蘇扎墳前獻花,同時也帶他去教會的教堂祈禱。
母親菈西蜜認為莫琳在引誘小鮮肉,故告誡賴朱要儘量遠離莫琳,父親寇納許出院後,偷偷告訴賴朱,從他開始念天主教中學又上大學的經費,其實都是莫琳贊助的,她希望賴朱能成為工程師,但顯然賴朱是讓人失望的。
賴朱在知道真相後,反而追問莫琳為何要幫助他?同時表示自己不見得喜歡當工程師,因為他真正喜歡的是當藝術家,甚至可以開班授課,而在同時,賴朱才發現莫琳其實是一名畫家。
莫琳在了解賴朱的困頓後,便自行買書閱讀,然後開始教賴朱如何製圖,在莫琳的激勵下,賴朱展現從未有過的學習態度。而在補考的前兩天,賴朱的好友尚恩告知,有一名教授只收六萬元就保證一定過關。父親與母親也決定賣掉首飾湊齊六萬,甚至尚恩也願提供六萬元,但被莫琳所否定,她認為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在補考後莫琳卻去世了,她的喪事由尚恩提供,以最隆重的方式為她下葬,而那棟豪宅也留給了賴朱。於是賴朱開起補習班,四樓的密斯崔與尚恩也都開了他們最有興趣的補習班。
◎ 劇情分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應該是每一位家長對子女的期許。在早期的台灣社會普遍貧困,如果孩子能夠唸書,不免都期待兒女能成為醫生。這個概念,應該來自於日據時代,日本人不希望台灣人唸政治甚至法律,但卻鼓勵多往醫界發展,這也使得台灣的醫生出了幾名相當傑出的人士,甚至在醫學史上留名。
印度人口眾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便產生極大的競爭,沒錢的自然無法上學,一輩子淪為社會的底層人物。有辦法的就進入英語學校,然後相準兩個較容易出人頭地的大學前進,也就是日後能當醫生或工程師。
賴朱雖然念了工程學系,但始終都卡在製圖考試這一關無法通過,自然也就無法畢業。並且創紀錄地第五次補考,究竟第五次有沒有通過?本片導演採用開放式的結局,真正的答案並未明確,觀眾必須以連續的事件連結,才能瞧出箇中三昧。
賴朱的父親寇納許,在心臟病突發送醫後,賴朱又正巧第四次補考未過,於是他必須暫時頂替父親的職務,擔任電梯服務員。早期台灣的百貨公司與大飯店,均僱用電梯小姐,後來就慢慢淘汰了。
「銀河華廈」是屬於印度的高級豪宅,等級應該屬於台北的「帝寶」,只是印度的交通相當亂,因此這棟大樓似乎沒有呈現地下停車場的畫面,偶爾出現的私家車就突然出現,顯然是不得不採用的方式。
不一樣的環境住著不一樣等級的人,雖然人出生是平等的,但貧窮與富裕自然是一番業緣。而住六樓的蘇扎莫琳正是留學英國的高級知識份子,她是一名繪畫藝術家,而這棟大樓應該是屬於出租的方式提供房客租用,當然也有可能是住戶買斷的。導演只在影片中表明莫琳是業主,而且她也負責僱用電梯員。
賴朱開始代班,自恃是個大學生,當電梯員豈不是大材小用?但時勢比人強,每位住戶眼睛都長在額頭上,豈會將他放在眼裡。
有一名叫公主的女孩對賴朱印象極佳,兩人也很談得來,但公主的母親早年拍過一部廣告,日後自己無法完成明星夢,卻將願望放在公主身上。但其實公主不止一次表明,她不喜歡演藝事業,這就呼應了賴朱的內心世界。賴朱其實喜歡藝術,他更喜歡教學,當工程師究竟好不好?從尚恩的身上可以得到答案。
尚恩與賴朱是同學,但他早就考上工程師,也常出差去英國,但卻始終沒有女人緣,也許是他太胖?也許是因為工程師的工作太單調,但尚恩站在同學的份上,卻一直鼓勵賴朱再接再厲。
事情的轉折點在於寇納許終於把真相告訴兒子,原來他能夠去上英語學校,學費都是莫琳出的。而莫琳之所以願意幫助賴朱,則是他是個善良的孩子。導演只用一個鏡頭便道足了一切,當年輕的莫琳與丈夫蘇扎在電梯內傷心哭泣時,小小年紀的賴朱,卻用他手上的棒棒糖安慰了莫琳,雖然沒有交待莫琳為何傷心?也許她剛得知她不能生育?這當然是一種猜測,但卻也能連結莫琳願意資助賴朱的學費。
莫琳曾要求賴朱陪她去市場買菜,兩人也一起在海邊欣賞夕陽美景。在在顯示莫琳在丈夫去世之後的孤單,而賴朱自然就成為她心目中的家人。
在得知賴朱製圖考試不過時,莫琳先買書自修,再配合她繪畫的本質,將一切的製圖全數教導了賴朱,有趣的是,此時原本要結婚的尚恩,女友又跑了,而他得到一個管道,只要給教授六萬元,立刻可以通過考試。尚恩甚至願意將結婚基金無償讓賴朱去完成這件事。
賴朱與父母討論後,母親也決定將首飾變賣,以便讓賴朱能夠過這重要的一關,但莫琳卻表示反對。而這也正是本片的主旨:不必在意結果,重要的是過程。
於是賴朱便隻身赴考,這一次誠如其父所說,從不曾看過他這麼認真,但就在考完之時,賴朱準備去赴莫琳與公主的比薩大餐,其父卻告知莫琳已經死亡。而寇納許一家人便擔負起莫琳的後事。
在選擇葬禮費用時,尚恩力排眾議,堅持用最高的價錢辦這場葬禮,這表示賴朱並沒有向尚恩借六萬元去賄賂教授,他遵循莫琳的教導,不必在意結果,而是堅持過程。
莫琳最後的繪畫遺作「希望」,畫的正是賴朱,這種不著痕跡的作法,正表現了將遺產全數贈予賴朱。於是母親搬入莫琳的房子,父親則繼續擔任電梯員,而賴朱則擔任起業主。
有趣的是賴朱如願地開課教導小孩子英文,就連四樓的房客密斯崔,也開始在大樓內教授自己最喜歡的空手道。而尚恩也發現自己當工程師並不快樂,於是他也參與了開課的教授。
人一生中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必因為世俗的看法而將就一切,從而讓自己被束縛,這應該是最快樂的事。賴朱的一點小善意,卻改變了他的一生,這像童話般的故事,還是帶有某些哲理,而更拉近人的生活困頓與理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