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我的美麗爸爸(Lola Poter)

導演:納迪爾‧穆奈許(Nadir Mokneche)
主演:芬妮‧亞當(Fanny Ardant)
   泰菲克‧傑拉布(Tewfik Jallab)
法國 / 2017年 / 95分 / 輔導級
離家出走的他,只為了變成心中的她!感動媲美《我的母親》點燃揪心的家庭戰爭…

◎ 劇情簡介     

  瑪莉卡去世了,她的兒子季諾非常傷心,他們一家從阿爾及利亞回到母國法國之後,好不容易買了一棟公寓,但房子卻必須由瑪莉卡的丈夫菲利德與兒子季諾一起繼承,季諾幾乎從未見過父親,為了告知瑪莉卡死訊,騎他的機車到提帕薩去找其父。

  在一個鄉間的石頭老屋中,季諾見到了一名女舞蹈老師,她自稱蘿拉,但卻否認這兒住著菲利德。季諾無奈只好再騎機車回巴黎。

  其實菲利德自從離開瑪莉卡後就變性為女人,並與另一伴侶凱薩琳同居,一名男同志佛列德擔任管家。在季諾離去後,蘿拉入房內傷心哭泣,而這同時也接到伯納德律師的信函,謂處理遺產之事必須由他親自到巴黎簽署。

  蘿拉到了巴黎並入住飯店,她透過季諾留下的名片,找到他的工作室,知道他是一名調音師,於是以飯店名義邀請他來,結果發現烏龍一場,在得知父親變性而成為女人之後,季諾的憤怒可想而知,甚至有想揍他的衝動。

  季諾回住處找到「季諾的割禮」影片,那時候季諾還小而父親俊秀無比,但萬萬沒想到菲利德會變成如今的蘿拉。事實上蘿拉也親自去找伯納德律師,表明他已經變成她,並願放棄房子的繼承權。

  季諾思及親情,自己來飯店找蘿拉,兩人一起在外面喝酒,但一談到關鍵的事,季諾便逃避離去,蘿拉追出已不及,反而把衣服掀開直挺挺躺在大馬路,一時汽車堵塞,季諾只好再度回頭將酒醉的父親扶回飯店。

  季諾無法說明自己的情緒,只好騎機車狂奔。而蘿拉也曾到墓園悼祭妻子瑪莉卡,這也使他回想起過去與小季諾盪鞦韆的情景。蘿拉也與季諾的阿姨荷西達見面,荷西達也決定要為這對父子找回原有的親情,但不久卻傳來蘿拉以酒服用大量安眠藥自殺。

  季諾到醫院探視甦醒的蘿拉,此時兩人才慢慢尋回原本就潛藏在心靈深處的親情,或許在一次擁抱之後才真正尋回那份初心。在蘿拉的要求下,季諾答應用機車載她去兜風,兩人騎機車到達風光明媚的海邊,從這兒開始尋補前面失去的親情。

◎ 劇情分析

  廿一世紀開始,應該是人類開始用平等的態度,去面對「同性戀」的議題,再加上現代醫學的發達,使得變性手術變得更為容易而非遙不可及。

  當一個靈魂發現外在的身軀性向與自己有了差異認知,就猶如是上帝將靈魂錯置,使得外內顯得格格不入,這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甚至更甚者會使得當事人逐漸因痛苦而致精神分裂。

  在一九三0年代,面對所謂的同志,若不是將之視為精神錯亂,就是以私刑活活打死。這在李安導演的「斷背山」的原著小說中曾經提及,在美國鄉下類似的案件,警方也許也是幫兇,到最後這種案子會被淡忘,甚至最終不會有人再提及此案。

  相較於今日對同性戀議題的開放,真是有天淵之別。但這似乎也反映了一個事實,同性議題並非因為社會認知的開放與否而有數量上的差異。這表示自古以來,同志議題始終都是一直存在的,只是為了應付大環境的壓迫,在某些時刻便會從公開而轉入地下化。

  「我的美麗爸爸」是用最特殊的切入法來呈現這個議題,因為電影一開始,爸爸早已經透過變性手術成為蘿拉,而原本的丈夫身份菲利德是在法律上存在的。究竟我們要依究的是人性或法律?這兩樣基本上是格格不入,甚至是相互排斥的。

  菲利德在某種角度而言,是位相當勇敢的人,他(她)勇於擔任自己,在性向而言其實自己是心知肚明的,但內心的感受是一回事,真正去執行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多少人像菲利德一樣,痛苦地擁抱似乎不屬於自己的軀體,但卻無法大聲吶喊,因為社會輿論何其強大?若有些許違逆,社會的反壓將會排山倒海而來,只因為社會體制早己形成的定格,若有差異則必視為異端。這也是為何很多人用沉默偽裝來裝扮自己,因為只要存活在這個世上,終有一天一定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若無機緣,則長年讓自己活在另一種沉淪之中,當然這會是另一種層面的故事了。

  本劇採用「完成法」,再回頭來呈現過去一直隱藏的關鍵。在一次劇本中最重要的具象事件─瑪莉卡的死亡,從而帶出兒子季諾早晚都要去面對的問題。

  當季諾去找父親時,讓他無法接納的是父親菲利德卻已經以「母親」蘿拉的腳色出現。別忘了他們這個家族是原本在阿爾及利亞的猶太人,在這兒宗教的議題似乎刻意被忽略了,因為若摻予了宗教議題,恐怕最後會尾大不掉。

  現今的同志議題獲得普遍的認可,但這尚是屬於表相,畢竟後面除了法律認可之外,最重要的宗教議題都是無法取得共識的。當然社會走向的變化也並非全然沒有抗衡的力量,於是雙方面採用的方式是相互拉扯,也相互不碰觸。

  從在巴黎的墓穴方式就能知曉,猶太教有其該有的方式,而這些在法國境內是分別尊重的。現在的猶太教似乎也有些許改變,在「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中,很清楚地呈現猶太人是不用花來祭奠的,因為怕花香會導致靈魂的散失。不管這是否傳言,但卻是在影片中有過的呈現。而蘿拉和季諾去墳場時,其實還會在墓旁種花。這是一種時代的改變或風尚新取捨?

  台灣的情形不也是如此?多年前的葬禮與現今的方式可謂截然不同,若要究責,那過去的葬禮才是正確?還是現在的葬禮才正確?這應該是一種時代的新呈現,沒有對與錯的問題,畢竟「萬法唯心造」。

  季諾的期待當然很大,他已經成年,很多事情都能自己獨立自覺,但從傳統觀念而言,父親就是父親,但如今站在他面前的身份,他該稱父親或母親?季諾的反應如此之大,是因為這是他從來不曾思考過的問題。

  最早季諾滿腦子充斥父親的「老二」被割除的問題,而這純粹從他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但在慢慢接觸後,甚至最後與蘿拉在醫院中的擁抱,這才慢慢使他的思惟逐漸會站在蘿拉的角度,也從而化解了父子兩人的心結,畢竟菲利德在季諾很小的時候就拋棄這個家庭,雖然目標是想尋回真正的自我,但他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

  人為何會有同性戀的舉措?我試圖以佛家的觀點來詮釋,如果說今生的「業識種子」會導致你出生為男,但因過去世過多的「習氣種子」較傾向女性的歡悅,於是在身體上,於投胎時便成了男兒身,但出生後,對於女性的執著就會導致「同志」議題的產生。

  我也無法提供一些證據來證實這樣的觀點,但從「唯識種智」的方向來探索,確實是一條目前唯一的釋途。但這並非是事實,現今社會的容忍與接納是同志相當樂觀的年代。未來的變性手術會愈來愈便宜,類似菲利德的案例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其實同性或異性的相處,都有其該有的準繩,端看你自己的認知,就像季諾一樣,認知也會改變的。當一切都能共融之際,並非是你的寬容,而是你原本狹隘的世界,透過你的心量有了新的認知,也就是你在分別之中,其實也產生了更多的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