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巴黎電幻世代 (Eden)

導演:米雅‧韓桑 -露芙(Mia Hansen - Love)
演員: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
   布拉迪‧科貝特(Brady Corbet)
法國 / 132分 / 2015年 / 輔導級
禮讚:入圍第67屆坎城金棕櫚獎
   2014 紐約影展觀摩影片
   2014 多倫多影展觀摩影片
 
   2015 日舞影展觀摩影片

描述的是電子音樂在法國的興起, 影片部份是改編傳奇法國House雙人團體”傻瓜龐客”走紅之前的經歷故事…

◎ 劇情簡介

  一九九二年保羅不僅喜歡音樂,更立志成為一名受歡迎的DJ,與好友艾坦、大衛等人組成了「歡呼雙人組」的團體開始闖蕩音樂界。
  
  保羅與從美國來的茱莉亞交往,但其實保羅在外也與其他女人有染,可以說他一直也沉溺在情慾中,這個晚上茱莉亞欲與保羅做愛,但保羅卻拒絕了,這使得茱莉亞相當不悅,而這也促成茱莉亞決定回去美國,她留下一本書給保羅,便不告而別。
 
  保羅在一九九九年DJ的事業正值巔峰,他們舉辦的場子始終爆滿,甚至也常有要入場的觀眾與團體的職員發生衝突。但保羅卻不在意,因為他一直沉溺在性慾之中,在此時他與桑妮亞分手了,但很快又與露易絲同居在一起。
 
  「歡呼雙人組」受邀到美國芝加哥演出,露易絲也與其他人隨行擔任舞者,因為每個場子如果有舞者帶動,自然能引燃其他參與的人的熱情,但因人數過多,似乎也引起主辦單位的微詞。
 
  保羅與露易絲同睡一房,保羅有意要求做愛,但因路易斯月經來,雙方不歡而散,露易絲更是負氣的離開房間獨自外出。保羅來美國當然不會不聯絡茱莉亞。而此時茱莉亞已經有了男友賴瑞,而且她也出版了自己的小說,這使得保羅似乎有股說不出的感慨,好像茱莉亞的作品出版這件事也與他有關一般。
 
  在他們演出的同時,一名同事西里爾因工作壓力太大而跳軌自殺,或許是DJ的工作與環境相當煩躁的緣故,保羅又與露易絲吵架,兩人終究分手了。
 
  在二○○三年至二○○六年之間,保羅的「歡呼雙人組」已經魅力不在,因為一場不如一場,入場的觀眾越來越少,甚至在現場的人也大部分都是認識的親朋好友,在跨年那一場原本被寄予厚望,沒想到入場觀眾也少得可憐。保羅因此開始酗酒,而此時露易絲已經嫁給他人,在回娘家時跟保羅見了面。保羅在二○一三年似乎已經認清了DJ這條路對他而言已經是窮途末路,於是他想起茱莉亞出書的回憶,開始進入阿列夫寫作坊。

◎ 分析

  所謂的DJ是Disc Jockey的簡稱,中文稱為唱片騎師,是指選擇並播放事先錄好的音樂(如流行歌曲),並在現場以電腦混音,製造出不同於原曲的獨特音樂,來為他人帶來娛樂的人,工作地點除電視台或廣播點唱節目,或者在其他一些聚會中表演,比如舞廳、舞會等場合。
 
  要當DJ必須懂得混音,但也要有好歌來搭配,因此DJ必須學會一些硬體知識。在這個行業中要具備幾個特質:(一)熱情、(二)自覺什麼讓你獨一無二、(三)樂於助人、(四)謙虛、(五)做「生意」的領頭羊、(六)覺察現實、(七)最純真的盲目與堅持。
 
  DJ這行業應該始於八○年代,從舞廳或夜店開始,原本只是放唱片宮大家跳舞,但在競爭下逐漸發展出DJ這個行業,同時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投入其中。但DJ算不算一名絕對的創作者呢?片尾的保羅終於放棄DJ而開始在寫作班上課,就是一個有趣的對比。
 
  茱莉亞是一名文學創作者,而保羅原本似乎也是走這一條創作的道路,但在DJ的成功,使他陷入了每晚震耳欲聾、震天嘎響的夜夜狂歡,保羅立刻在心中有了決定,而這也是保羅不得不的選擇,畢竟這個世代一切講究快速,就算是再創作,也可算是創作的一種。
 
  其實創作是最孤獨的,而DJ身處在眾人的歡呼中,看似與全部現場舞廳中的人物連結在一起,而自己又是這些情緒高亢者的領導人,這對於現代人而言,簡直是如魚得水。在節奏快速的音樂中,參與者也將自己投入音符的衝擊裡,於是精神便能暫時獲得安歇與解放。
 
  其實在熱門音樂的薰染之外,許多人齊聚一起的磁場更能帶給在現場的人產生共鳴,換句話說,彼此之間也能在共振的磁場裡取得協調性,從而有了認知彼此的機會,這應該是許多人流連忘返的真正原因。DJ雖然也有著他的功能性,但背後的原因也是不能忽略的。
 
  保羅最早於九○年代放棄文學而選擇DJ的真正原因,除了對音樂的狂熱之外,也跟情慾有很大的關係。譬如許多女孩子對他的青睞,一夜情幾乎天天發生,這些誘因應該是最大的吸引力,由此也不難知道為何很多女孩喜歡保羅,但沒多久就分手了,當然這與保羅頹廢的生活與觀念是難脫離干係的。
 
  然而保羅卻無法察覺自己的缺失,剛開始因為符合了世代的脈動,保羅的「歡呼雙人組」一開始受到極大的歡迎,於是保羅以為這一切是他全部的人生,在無力突破時,便會在原地踏步,再不久,連原地踏步也遭受到時代的淘汰。
 
  不只是DJ這個行業,其他行業也都是一樣的,時代的巨輪不斷地往前滾動。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要隨著巨輪前進,否則你在家立刻會感受到什麼是代溝;在外則會感受到被新世代遺棄的難堪。
 
  保羅從青年的成功,在DJ行業中浸淫十五年,直到中年之後才猛然醒悟,DJ雖然迷人,但終究是時代的產物,當新生代出現另一種吸引人的活動時,保羅的「歡呼雙人組」便逐漸被淘汰了。
 
  記得電影在一九二○年代之後,不久便從無聲電影進入到有聲電影。當時確實有許多拍默片的大師,或許他們自認已經站穩大師的地位,因此一開始並不太願意隨新的腳步前進,非得經過一連串的挫敗之後,才會不情願地拍攝有聲電影。
 
  其實任何時刻都有這種無聲的腳步,若你無法傾聽,直到發覺之際,時代的尖峰早已經領先你多時。有時痛定思痛,急起直追,尚有可能迎頭趕上,但抱殘守缺,是改變為畏途,那勢必一定是輸家。
 
  美國哈佛大學有所謂「展望學」的課程,也就是所謂的趨勢專家,他們根據各種大數據,能夠很精準地預測未來的現象。從大方向而言,這些展望學的預測真的是超乎常人的想像,譬如說,將來診所的醫生會失業,因為將來電腦的診斷比醫生還要來得精準,而醫生雖不見得會消失,但他們會退居第二線--開刀。但在經過時日,恐怕醫生的開刀技術也會全部由電腦取代。
 
  其實只要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現代醫生的地位比早前的醫生更不受正式,因為其他新興的行業收入有很多早已經超越醫生。在過去醫生的職業是更受人景仰與尊敬的,現在毆打醫生的事不就常常發生?
 
  保羅身陷在自以為是的DJ行業中,最終發現只剩下他一人,其他的女友幾乎都已經結婚生子了,而他卻在婚姻中缺席了。這似乎也是他的困頓與迷惑,因為他無法明確地指出生命中確切的道路。
 
  DJ是一種再創作,與日本小說「皆月」的道理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是月亮,但月亮卻無法自己發光,必須仰賴太陽光然後再反射。太陽代表的是自行創作,因為他能自己發光。
 
  保羅最終找到這一番道理,於是走出過去堅持的DJ路,勇敢地踏上他自己選擇的創作之路,路途也許很艱辛,但畢竟是一個開始,只要有新的開始,最終必然都會有成功的一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