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笠智眾、久我美子
日本 / 1959年 / 93分 / 普遍級
從一筆互助會款項的不翼而飛,講到戶長買了新的洗衣機, ...
◎ 劇情簡介
林敬太郎是個上班族,與妻子育有二子,老大阿實、老二阿勇,每天跟同學,也是隔壁的孩子,幸造一起去上學。但最近,在附近的公寓中,搬來一對男女,兩人每天都在家中穿睡衣打混,聽說女的是在池袋酒廊上班。但因家中有電視機,就吸引了孩子們在放學後去看「相撲」。
這一日,富澤太太與其他婦人向林敬太太說,組長家中買了洗衣機,會不會侵吞了會費?林敬太太表示,她已經將錢交給了組長,但組長卻說她不曾接獲,但後來才發現,林敬太太早已把錢交給組長的婆婆。雖然誤會冰釋,但卻也在鄰居之間留下了尷尬。
為了責備兒子不應去別人家看電視,沒想到,兩個兒子被指責囉囌之後,竟從此不再講話。就連上學時,組長向他們打招呼,卻也沒有獲得回應。這下又引起組長的不悅,於是她又開始散佈謠言,謂林敬太太不知心中又在埋怨誰,請大家好自為之。
林敬有一位妹妹節子,她常拿一些文件,請教阿實、阿勇英文的老師翻譯,雙方一來一往中,其實對彼此都深具好感。只是,兩人始終維持在,正式的打招呼上,這名英文老師的姊姊,倒看得出兩人是相當登對,也曾明言,要弟弟有更進一步的交談,不要老是維持在表面上的招呼。但礙於禮俗,也只能等待機會。
兩兄弟在學校也不說話,分別遭受老師的處罰。老師家庭訪問之後才知道真相,林敬也向老師表示,第二天一定讓孩子帶上午餐費。
林敬在酒館內遇上富澤,他正感嘆即將退休,退休後生活立陷困頓,但當喝醉酒時,卻也醉得盡興,縱然走錯別人家的屋子,倒也毫不在意。
雖然常有些惡推銷員上門,推銷一些雜物,但這些太太們,卻都有辦法自行應付。到最後,富澤表示他找到工作了,是推銷最新的電器用品,在林敬的考量下,也決定捧他的場,買了一部電視機。
阿實和阿勇回來看見電視機,興奮得不得了,他們也開始講話了,但林敬卻也擔心,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而節子與英文老師,終於有機會在車站相遇,或許他們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吧!
◎ 劇情分析
「早安」是小津安二郎一九五九年的作品,也是在所有作品中,唯一一部喜劇幽默手法呈現的電影。過去以恬靜、內斂的風格而自成一家,卻在日本這個國家,面臨社會型態改變的同時,展現了那個世代的風情。在戰爭的失落中,逐漸找回日本人的尊嚴與堅持;卻也必須面臨,新的電器化時代所帶來的衝擊。
記得在「秋刀魚的滋味」這片子中,小津就注入了高爾夫球的元素,因為更加現代化的生活中,必然有著新圖騰的出現,在互融互攝中,完成一個世代的符號與現象。
台灣也經歷過那個年代,電話並不是每戶人家的必備品,但在經濟逐漸發達後,不僅是電話,就連冰箱、洗衣機及其他電器製品應運而生,但一開始,絕非每戶人家都能負擔得起,「早安」裡的事件由焉而生。但「早安」真正的意旨,卻另有其涵義。
小津雖然只有高中畢業,但他的人文素養是相當高的,這也是他的名氣,在國際電影中的評價,始終是比黑澤明或溝口健二,更來得令人期待,除了拍出日本一貫的精神與生活之外,意在言外的主旨精神更是令人佩服。
「秋刀魚的滋味」一片中,並不曾見過一條秋刀魚,而這部影片,不妨改為「生活的滋味」。因為每當秋刀魚季來臨,家家戶戶都在烤秋刀魚,這正是一班日本人的生活寫照與滋味。倒是「早安」這片子中,孩子們因當時社會環境不佳,經濟狀況拮据,因此每餐都是秋刀魚與味噌湯,這兩部影片多少有這樣的呼應的。
「早安」是一種問候語,其實也是虛應的話,但人若省去這些問候語,那聯繫的方式,就變得更薄弱了。有趣的是,林敬一郎責罵小孩話太多,孩子反而批判大人,不也是每天「早安」、「晚安」地說個不停。藉由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闡述一番大道理,這似乎是小津特有的功力。
小津的電影中,男人幾乎都會上酒館喝幾杯,然後把酒醉的窘境全部顯露。這或許,與小津在高中畢業後,去海邊小鎮當二年老師有關。那時候,可能因為不得志;也有可能性向的矛盾而苦惱。傳說小津在讀書期間,曾寫一封情書給同儕,被發現後差點退學。也許,這與小津終生未娶,而只照顧他的母親,都有著關連。
小津當老師時天天醉酒,故欠下一筆酒債無法償還。要回老家時,才由他經營海產生意的父親,來還清債務。酒醉是相當難受的,但小津把富澤的酒醉,轉化成一種「滿足」,似乎當現實生活無法處理之際,只有躲藏到「酒醉」的世界中,才能真正獲得安頓。
小津在「早安」中,以近乎舞台劇的手法,將幾戶人家搭景,安排成首尾相連的家居環境。這樣的鄰里關係,應該是最親密的,但在女人的撥弄是非中,原本沒事的,卻立刻有了衝突。如果人際之間是如此脆弱,那麼平常見面的招呼,豈不顯得更為虛偽?
小津也把當時日本社會的另一種現象,「強迫推銷」的手法,一五如十地搬上銀幕。但卻製造了,婆婆拿出更大的刀來削鉛筆,並嚇退「推銷員」。而富澤退休後,也找到推銷員的工作,但他的工作,卻是日本戰後復興的指標,因為幾個大廠「東芝」、「國際」、「SONY」等等,大力投入電氣化製品,而使得日本的經濟爬上巔峰。
但這個議題,倒也多少凸顯了小津當時的心境,小津於一九0三年生,卒於一九六三年,拍「早安」時,他應該是快六十歲的年齡,「退休」對一般人而言,都是令人相當惶恐的名詞,但富澤能找到第二春,這豈不是小津安二郎呈現的當時氛圍。某種角度而言,或許也真的是小津安二郎的心聲。
一貫以低腳的鏡頭,善待鏡中的演員,是小津最為人稱頌的,但要演好他的要求並不容易,因為他的要求甚高,有時一個看似無意義的畫面,卻不斷地重拍,那是因為他極為重視,無意識中人的小動作,那才會透露角色內心的真正意圖,這是一般人較難理解的。
小津重視構圖的畫面眾所皆知,但這部影片,卻比不上「秋刀魚的滋味」或「東京物語」,或許他是以較輕鬆角度,來表現一種新的風格吧?
「早安」是小津重用童星的開始,這一對童星是「設樂幸嗣」與「島津雅彥」表現真是可圈可點,在一九六0年的「秋日和」也有精彩的演出。
一個導演最重要的是,拍出屬於他自己的東西,而所謂他自己的東西,無非就是他的背景、社會、文化與民族。這一點,小津的「日本風格」始終是他受人景仰之處。
曾被英國《視與聽》雜誌,評為影史上最偉大十大導演之一的小津安二郎,至今他的風格,依然影響了許多拍片的導演。雖然他的影片,有時會喪失導演的「基線」,使得剪接顯得有些詭異,當然也有人說,那是他特殊的風格,但我始終認為那是無心之過。畢竟大部分的剪接與演員的目光,都符合導演「基線」啊。
小津的作品,也許都不是什麼宏大的故事,只是鄉里之間家庭成員的呢喃,但正因為這麼簡單,所呈現的反而卻是複雜的思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