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由  牟牟老師 撰稿

編劇:南納利.約翰遜(Nunnally.Johnson)
原著: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
導演:約翰.福特(John Ford)
演員:亨利.方達(Henry Fonda)
   簡.達維爾(Jane Darwell)
   約翰.卡拉(John Carradine)
音樂:阿爾弗雷德.紐曼(Alfred Newman)
美國 / 1940年 /129分鐘 / 普通級
禮讚:奥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奥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奥斯卡金像獎 六項提名(含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影片、最佳編劇)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奧克拉荷馬州久旱未雨,使得當地農民陷入絕境, ...

◎ 劇情簡介     

  芝加哥奧克拉荷馬州佃農家族長大的喬湯姆是一個有正義感血氣方剛的青年,在舞廳喝醉酒被持刀者挑釁而誤殺了對方,被判了七年的牢獄,四年後假釋出獄,輾轉回家路上碰到流浪漢,竟是湯姆出生時幫他施洗的牧師凱西,一路尾隨他跟他結伴同行回家。路上看到儘是荒蕪草原沙塵暴風沙滾滾,牢房伙食不好加上路上奔波,他想念母親作的佳餚,終於回到想念而溫暖的家,卻發現已人去樓空,地上還留下來不及帶走的母親的舊靴及他給爺爺的帽子,他知道出事了很不安四處搜尋著,角落裡有人叫他,是鄰居木裡格雷,才知道住了50年的家已被摧毀需舉家遷移,現實社會已是機械耕作代替了人工,只要一部農耕機便可處理更多的土地,而風沙更侵害了土地,棉花收成不佳佃農家族已被淘汰,他叔叔撿到一張廣告: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需要八百個採果工人,全家族帶著所有家當,擠在一輛破舊不堪的大貨車,開上66號公路邁向超過兩千英哩路程,懷著幻想中的新天堂------陽光普照的加利福尼亞州。

  一路上的顛跛爺爺奶奶相繼中風而死。路上有人告訴他們加州非想像中美好,只要800個採果工作卻印了5000份的廣告,但他們已無退路,情況越來越惡劣,目睹兩座農莊,一處以武力驅逐工人,一處受警方管制並壓低工資以收納更多湧入的人潮。在一次與資方衝突之中,湯姆因正義而傷了警察,凱西替代湯姆認罪被警方帶走,湯姆也因而聽到當地市民和警方將聯手燒營區,湯姆趕緊通知大家緊急徹夜離開,一家人匆匆離開,終於來到了人性化管理的第三個社區,湯姆也當上管理委員,合作化解了一項挑釁的衝突,而凱西因參與罷工被誤認是領導人,湯姆目睹凱西的慘死。

  湯姆假釋未歸隊報到,警方終於查到奧克拉荷馬DL-204行照號碼所在的社區,湯姆不想連累家人,母親也明白這一天遲早要來,他告訴母親:凱西他所作的一切,他的死法,我全記下來,也想到我們活的像豬一般,好的土地荒廢了,連有百萬良田的人都在挨餓,如果所有人聯合起來…….反正我已犯法,或許反可放手一搏,可以查明一些事,發掘真相……

  或許如凱西所說:人並無自我的靈魂,只有一個大靈魂,屬於所有人的大靈魂,因此我將在暗處,無所不在…只要有人為生存而掙扎,都會有我的存在…。

◎ 劇情賞析

  本片編劇是根據1939年得普利茲文學獎和國家圖書獎的約翰.史坦貝克原著作品製作成電影。這是描寫美國30年代經濟大蕭條,一戶貧苦的農業家族舉家遷移加利福尼亞州,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的現實卻讓他們離夢想好遠好遠。

  導演約翰.福特因本片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劇中安插了一位不是牧師的牧師凱西,在當時環境惡劣大家只求溫飽之下,牧師是很難生存的,凱西似乎只代表思考及智慧的表相,但卻深深影響及啟發年青的男主角由亨利.方達飾演的湯姆,兩人剛相遇時凱西說:女人在你而言只是女人,對我她們是聖器,我在救她們的靈魂,我問我自己,甚麼叫聖靈,或許就是愛,我太愛世人所以有時會來一下,或許世上並無罪惡,也無善德,有的只是人的行為,有的作的好,有的人不太好,一個人只能這麼說而已,如果有人布施,我會讚美他,可是我並非是真心的…。片尾男主角湯姆因案在身為恐連累家人,離家時就對母親說:那位凱西他可能只是牧師,卻洞悟事實,他有如明燈,使我也看清事實。湯姆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人並沒有自己的靈魂,而是巨大靈魂的一部分,他決定要走凱西未完成的路,了解工人被壓榨的困境及經濟蕭條的事實真相。

  片中飾演母親的簡.達維爾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她在片中是全家的支柱,當兒子假釋出獄回來,她擔心他是逃獄回來,知道兒子會傷人變的無情冷酷沒人性,都是被逼被打被傷害造成的,她告訴兒子她不要無情的兒子,之後舉家遷移中,兒子看到警察亂傷人而挺身出手阻擋因而受傷,兒子說:在求生時,實在不知自己會如何,我也沒想到自己會下手,母親說:沒關係,湯姆,我希望你並未如此,可是你做了必須要做的事,我不能因此怪你…,一個母親是如此接納兒子,包容兒子,由她演出是如此堅決有力,而片尾他們在兒子離開後,要遷移到費斯若棉花田時,路上老爸說:是妳鼓勵我們支持下去的,我已不行了,似乎我這一陣子只是一直想著往日的時光,想家,再也看不到它了,母親回答說:那,爸,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樂觀,男人活在動亂中,有人死,有人生,有了農場,又失去了,就是動亂,而女人有如一條河,有時有障礙,可是水依然在流,女人對事情的看法正是如此…,也因此使我們更強壯…我們支持下來了,我們將是生存下來的一群,他們無法把我們毀掉,我們將生存下去,因為我們就是人,佃農家族的女主人她是最佳人選,她發揮女人細心的優點,關心家庭中的每個成員,不求回報,真誠待人,學會從容面對生活,積極面對生活。

  這是一個弱勢族群移民寫實代表作品,生命裡充滿了怒火,他們離鄉背井只為討一口飯吃,卻被壓榨沒有尊嚴,也許有不少人抑鬱而終,也許有人熬過去,每個生命的痛與苦都有一個限度,開啟生命泉源的鑰匙,就在自己身上,當你願意去看見,經歷,穿越,生命自然有出口,它取決於你如何體驗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