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 2012年 / 134分鐘 / 普通級
2012年BBC完成了最後一個7年(56歲)的拍攝,短短三集150分鐘,濃縮了14個孩子56年的人生,最後紀錄片以《56UP》為名,做為終結…
◎ 劇情簡介
一九六四年麥可.艾普特(Michael Apted)與英國BBC合作一項史無前例的紀錄片計劃,取名為「7 UP」的作品是以十二名在英國不同階層的七歲小孩,在鎖定計劃並徵求他們同意後,艾普特每隔七年會再訪這些計劃中的人物,一直到四十九歲為止。
以紀錄片的型態而言,這是少見花費時間最長的作品之一,其困難度可想而知,尤其每次相隔七年,若其中人物遠離英國,不管在天涯海角,作者依然要前往訪問,因此透過七段時空(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的呈現,觀眾在最短的時間立刻可以檢視一個人一生的起起伏伏。片長134分鐘的「濃縮人生」確實是一部相當有思惟的影片。
有人說: 「三年一運、好歹照輪」(台語),雖然只是一句俚語,但多少也呼應了一些生命中的無奈與困頓。在七歲的孩子而言,「未來」是何其遙遠,但也正因為遙遠,便留下每個孩子無比的想像與希望。
小學老師一定都很清楚,他們常出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這些稚幼的想法是海闊天空而令人興味的,也許他們說出了願望,卻連願望的實質也全無概念,但透過人生的不斷修正,有些人最終真的實現了願望,但也有一些人最終偏離原先的軌跡,甚至早已把原先的願望拋在九霄雲外,茫然地面對此刻的困頓,這是從表相的認知中體現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
但人生是否有真的成功與失敗?也許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帶給我們許多制式的觀念,於是許多父母的教導與傳統的認知,幾乎所有的人便全力在追索成功的方向努力邁進。但問題是所謂的成功到最後的反省自悟中還是會歸於空無。艾普特將最後的時空設置在四十九歲其實還是不夠的,所謂「五十知天命」確實是一個契入領納的好時機,但「六十耳順」之後更容易讓人領納人生的虛與實的界線與真相,或許在這樣懂得自潛的年齡才能真正體現所謂的成功與失敗。
在不同年齡的階段,每個人對人生成功與失敗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時期接受的淬鍊,都會直接在他的反應中變成一種定義,由此便實踐了他的人生觀或價值觀,有人因某種困頓而改變觀念從而走向成功之路;有人卻反而無法承載失敗而逐漸萎頓,於是每一種的生命衝擊便成了一種試煉,不管你同不同意,似乎在生命的對比之處始終有一雙注目的雙眼,見證著你所反應的一切。
在這次的分野之後,逐漸在真正的老化之後,很多不一樣的看法便會趨於一致,也就是成功與失敗會變得沒有區別。成功固然可貴,但在暮年回顧見他只是幻夢一場,轉眼間身體也逐漸無法與成功同步,甚至以為擁有的成功漸離漸遠。在那當下,就連這個色身也好像完全不屬於自己,於是在檢視的當下,便開始對生命有了淡化。
而不成功自認失敗的人,在逐漸走向生命盡頭,那份失敗的陰影便日趨淡薄,縱然失敗,似乎所有「認知」依然存在。這幾乎是人一生中的底線了,在發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失去後,反而更容易去發現所剩下的真正實相。很多人在走頭無路後所併現的體認都是如此。
紀錄片中七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幾乎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他們的共同點是因為稚氣與天真。究其因乃是七歲孩子尚未受到生活的洗禮;也尚未生出各種習氣與抉擇。因此不管從那個角度來看,他們都是相當可愛的。
十四歲時就開始有了分別,這牽扯到每個人生命的起始點的認知與機緣。一名黑人是單親母親所扶養,但他被送進寄宿學校後便失去了先機,他在成長過程中無人教導如何抉擇他的生命,於是他空有夢想,想像將來自己的各種可能性,但真正到了抉擇的時刻,他唯一能選擇的是一家即將倒閉的食品工廠,他也許恨透了那個環境,但卻無法逃離,直到那家工廠倒閉,他才又找到機場開堆高機的工作。
很多人在小孩時期談到另一半總是羞澀靦腆,甚至表示可以單獨一個人,但在二十八歲那個階段,大部份都會有屬意的對象。這些前後不一致的講法都是當時現象中的一種直接反應,談不上因為某種思想的原因而有了如此的想法。這幾乎可以說明一點,人活著的時候不見得是能自我作主的。許多人依附在社會結構的普遍現象而盲目附和,男婚女嫁是一種規範與認知準則,甚至在人的一生中影響每個人,但幾乎每個人都是迎風起浪,在某個時刻遇上了某個人,於是一切就有了交集。
我們不能以婚姻成功與失敗來論斷任何事,畢竟男女對應是生命的一部份,或者可以說是一種既定的必然。有人將之解釋為「緣份」,既是緣份則更像佛家所說的「業識因緣」。
有時「善」的因緣能將人從泥淖中拉拔而出;而「惡」的因緣反而讓人陷入萬劫不復,男女關係如此,天下萬物的關係更復如是。
綜觀全部的角色呈現,我們參予了這十二個人的生命過程,也一同感受他們的酸甜苦辣,以觀眾的立足點似乎更能體現一種情境:那就是這十二個人其實是同一個人。他們存在的氛圍雖然都不一樣,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活著」。
活著是很自然的事,這應該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但若究其實就知道活著是一件相當不簡單的事,因為在出生那刻開始,每一個人的認知便有了差錯,佛經稱這種認妄為真的情形是「心生顛倒」,原因是我們所面對的世界,其實並非是我們真正接觸,而所謂的「我們」其實也只是一種虛妄的認知。
正因為每個人的認知都落入虛妄而不自覺,這些體認非得在經歷一連串的生命衝擊才會有所契入,當然也有人終其一生不曾想過這個問題。艾普特以這部紀錄片要傳達的當然是他自己的生命型態,或許他對生命有著與眾不同的好奇與期許,因此以他將近半世紀的時光完成這齣史無前例的作品。但當他在記錄十二名角色的生命過程時,是否也間接記錄了他自己的一生?
答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其生命真相卻只有一個,除了這部紀錄片,艾普特似乎在最終都必須去面對其一生的詮釋。而大部份的人在最終的「答案」其實都是相同的,十二名角色在四十九歲的時刻都逐漸體認到自己逐漸老去,縱然曾在劍橋求學;也曾到國外遊學,但最終似乎都必須走回人生既定的老路,猶如一隻牛似乎永遠無法逃脫牠必須耕耘的田地。
風光成功或落魄失敗其實都是人必須去品嚐的情境,若人一味只在成功的甜果中滋長,忽略了失敗中才能孕育的堅毅精神,其人也只是一種片面。世間萬象永遠存在著類比與對比,在這種比較中也會有兩極化的反應,但不管好的反應或惡的反應,這樣的綜合體現才是真正的生命與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