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第三朵玫瑰(Youth Without Youth)

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Farcis Ford Coppola)
演員:提姆.羅斯(Tim Roth)
   亞力珊卓.馬利亞拉拉(Aloxandra Maria Lara)
美國 / 2007年 / 125分鐘 / 輔導級
二戰爆發前夕,一位精通東方文學的年邁語言學家,在復活節當天打算自殺…

◎ 劇情簡介

  二次大戰之前,位於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一名叫杜明尼克的語言學家,因感於自己的衰老以及真正的企圖與宗旨無法在此生完成,更令他難過的是一生摯愛的蘿拉在他年輕時就嫁給他人並生下一女,但不久蘿拉就去世了,留在杜明尼克身邊的只有當年蘿拉送他的一個懷錶。

  杜明尼克決定自我了斷,以便揮別這些今生再也無法獲得的情慾與企圖,但沒想到卻在過馬路時下起了雨,而突然一聲閃電電擊正巧擊中過馬路的杜明尼克,瞬間他就被灼傷昏倒在地。

  在史坦堡萊斯古醫生的照料下,杜明尼克不僅慢慢痊癒,而且也逐漸長出新牙,甚至愈來愈年輕,原本七十歲的人回復到三十歲的體能。杜明尼克只好將實情告知醫生,並希望醫生幫忙假造一個新的身份與居所,醫生答應了,並告訴杜明尼克像他這種情形極為符合德國納粹軍官魯道夫提出的理論-只要強烈的電流通過就能使得身體的機能年輕化。但杜明尼克被研究的情形很快就被德國知曉,他們派出人員來接收有關杜明尼克的資料,醫生緊急告知杜明尼克,他急急搭火車出境到瑞士的日內瓦。

  在日內瓦醫生早為他打理一切,不僅為了存了一筆錢同時也安排了住所。而杜明尼克此時發現自己有著一項特異功能,他只要目光掃過一本書,立刻知曉書中的敘述;他在賭場中也能看出即將顯示的數字,於是他的生活變得衣食無缺。問題是有太多的納粹也都混入日內瓦,不只一次要杜明尼克與他合作。當魯道夫出現時,欲用槍挾持他回德國,但杜明尼克以念力讓魯道夫以槍自我了結。

  一九五五年杜明尼克遇見了酷似蘿拉的薇若妮卡,兩人立刻陷入熱戀,而薇若妮卡常常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前世的記憶甚至講當時的語言,而這正是杜明尼克一生最難突破之處-語言的起源。這些困頓讓他當年欲自殺了結,如今薇若妮卡慢慢往前深入的呢喃正好可提供答案。問題是每一次回到過去,薇若妮卡便愈來愈衰敗而垂老,最終杜明尼克放棄了這種為求真理的自私,並離開薇若妮卡,當他回到故鄉時,一些醫院的人認出他來,而杜明尼克也恢復了老態,甚至面對了死亡。

◎ 劇情分析

  有關生命的形態或意義的呈現,在各種宗教與哲學幾乎都有著獨到的見解與詮釋,「第三朵玫瑰」的企圖心可不小,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宗教思惟與論述,意欲在全面放射的表態中期望讓觀眾領納生命真諦的奧秘。

  然而真相若為真相,顯然過多的併現就會顯得多餘,甚至最後無法自圓其說。杜明尼克一生研究語言學,但他始終無法探究到語言的起始點。就像佛學上常被提及的一個問題:若生命實相原本就一直存在,因祂沒有生,也就沒有死,這就是無始的自性涅槃境界。但很多人會以世間法的角度去質疑,這是可以理解的,其實若真的可以在證得實相的次第,就可以了悟這個緣由。

  從生到死是為「分段生死」,在「中陰身」、「入胎」亦是分段生死。而在六塵中的薰染,人必然與慾望、愛情甚至作為發生互動。杜明尼克在年輕時深愛的蘿拉離他而去;而全力以赴的著作顯然也無法完成,於是他尋求自殺,沒想到一記雷擊使他又回復了過往的青春。

  這似乎是歌德「浮士德」的翻版,浮士德群覽博學,但至死之際卻有著許多的遺憾,於是他以靈魂與撒旦交換年輕的歲月,雖然一切從頭再來,他娶了最美麗的海倫;也想實踐他的理想國,但最終他還是走向死亡的路途。

  杜明尼克回復年輕,他認識了酷似蘿拉的薇若妮卡,兩人也激盪出愛的火花,而薇若妮卡每到夜晚會說著好幾世之前的語言,對杜明尼克而言,這正是他一直想完成的著述。問題是,每一次的夜裡夢魘都讓薇若妮卡一步步走向衰老。在杜明尼克的心中此刻是最為糾葛與衝突的,他可以選擇完成終生的志業,但卻必須犧牲薇若妮卡,於是在衡量權衡得失中,他選擇離開薇若妮卡。

  很多人對自己這一生必然有著許多的遺憾與不滿,但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是否這些遺憾就會完全彌補無缺?答案其實都是否定的。也許今生很多的試煉是一種修行的必要元素,但或多或少這些試煉其實都必須以「業識」來考量,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將因過去世的種種決定與作業,才會有今生種種的領受與薰染,一切都是個人心識的決定,這才能解釋「唯識學」的真諦。

  我們這輩子思考的面向是第六意識,而作決定的是意根第七識亦稱末那識;第七識不斷地作意攀緣,遂種下許多善惡種子而收藏在第八識亦稱阿賴耶識之中。而維摩詰經中云:「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其意所指之心即是第八識,這個實相心即是生命的本源,祂本無生滅、增損,沒有來去、無形無色離一切諸法,但其實也有畢竟不空的含義,也就是具足空與不空兩法才是真實法。影片中提及「中觀」即是此意,但單僅以中觀二字其實還是無法真正深入真藏,何況導演又畫蛇添足地崁入莊子的「莊周夢蝶」。

  影片中雖然多少提及一些夢境與幻觀的層次與次第,但顯然是沒有體系的拼湊。在佛學見道中眼見佛性時即是「世界如幻觀」,而十行位滿心時是「陽焰觀」成就;直到十迴向位滿心時是成就「菩薩道如夢」,以上三種成就稱為「三賢位」,爾後又發十無盡願及至證得「猶如鏡像」現觀成就,即是初地菩薩。

  「第三朵玫瑰」中多少提及這些現象,故羅列這項次第概要以供參考。而影片中一直出現在杜明尼克身旁另一個分身,很多人解釋為是杜明尼克的第八識,但第八識是:「法離於相,無所緣故。」第八識如來藏沒有任何一相,因為祂離見聞覺知,祂是無覆無記性,祂不執著自我(執著的是第七識),祂也不執著自己附屬的六、七識,祂反而被「眾生我」所拖累而繼續流轉於生死之中。祂無任何相可說,因為祂不緣一切諸法,「眾生我」在六塵中所生的法中不斷地攀緣執著,但第八識卻不攀緣。

  因此一直出現在旁邊的「替身」其實是杜明尼克心中的作意。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講的正是這番道理。這也是為何最終杜明尼克從鏡子中打破鏡像,於是一直攀緣不斷的幻影隨著鏡面碎裂而消失了。

  第一朵玫瑰與第二朵玫瑰是杜明尼克一生極欲追索的願望,不管成功與否,杜明尼克都盡力去做了,從現象界中意圖去了解生命與宇宙的真相,絕對是無法完成的。真正的企圖在第三朵玫瑰,但這卻也是類同「拈花微笑」的公案一般,世間法不離出世界法,但雖將「中觀」做了比擬,但卻不是簡單言詞可以詮釋的,因為這一切若果也是透過想,依然落在「知」的範疇中。而佛經云:「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正是極佳的詮釋。

  其實佛法並非只有在深山道場才能尋覓,所謂「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即是提供了許多真諦。八識真心清淨無染,但祂在六塵中不隨外境而轉,祂無貪、無痴、無嗔,永遠在清淨道法中但卻顯現凡夫現有之事,此乃真正的宴坐。

  已經七十多歲的柯波拉,對生命自是有一番的省悟,雖然不盡然能清楚地解釋東方的哲學思考,但從而塑造了杜明尼克的生命歷程,其實也算得是某種程度的見道,也許很多人不見得能理解第三朵玫瑰的意義,其實那也無關緊要,因為第三朵是唯心所現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